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9年广东省汛期降水空间分布不均的气候成因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2009年广东省汛期(4~9月)降水呈现出空间分布不一致性,采用统计方法分析引起这种现象的成因: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导致了季风爆发偏晚和冷空气偏弱,从而前汛期降水大部分地区偏少;而后汛期期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导致热带气旋主要登陆及影响珠江口和粤西地区,从而后汛期降水雨带主要位于粤西南。因而,2009年汛期多种环流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珠江口及其以西降水偏多,其余地区降水偏少。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寒潮、强冷空气的气候特征及与ENSO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4,他引:6  
本文对影响广东的寒潮、强冷空气与ENSO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多的年份一般出现在中等或强的El Nina期间。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少的年份容易出现在La Nina期间,而较难出现在El Nina期间。  相似文献   

3.
采用数理统计、小波分析等方法,统计分析1962—2016年连平县寒潮和强冷空气过程的时间分布特征、强降温周期变化及环流形势。结果表明:(1)连平县的寒潮多发生在11月至次年4月,1和2月是寒潮发生最为频繁的时段;(2)强降温过程存在2、5、19和30年左右的周期变化,其中2和5年的周期最为显著;(3)对500 hPa环流场合成分析得,连平县冬季寒潮主要是处于两脊一槽的形势,尤其是在12月和次年2月,而1月主要是暖性脊显著偏强导致的寒潮爆发。  相似文献   

4.
将2009年2月江门地区5个气象站(新会、鹤山、开平、恩平、台山)的各气象要素与历史同期资料比较,得出2009年2月江门市降水严重偏少、日照显著偏多,为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最暖和2月的异常气候事实.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从大气环流形势特征、冷暖空气活动和中尺度南支波动等,对异常气候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强冷空气过程是广州市11月的高影响天气类型之一.通过分析广州地区5个站1961~2009年11月的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及日雨量等数据,以及NCEP 2°×2°再分析资料.并根据广东省气象局的灾害性天气标准,发现1961~ 2009年影响广州的强冷空气过程共有8次,没有寒潮过程出现.从24h的降温幅度看,1...  相似文献   

6.
采用回归相关方法,分析1960~2011年广东省沿海5个海洋站的年平均海面温度(SST)变化的特点,结果发现:1)广东沿海的年平均SST呈准同步变化;2)年平均SST呈显著上升趋势,近52年平均上升率为0.019℃/年;3)广东沿海SST与广东陆地气温呈准同步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1949—2009年欧亚大陆强冷空气活动频次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NCAR提供的1949—2009年sig995层逐日平均温度资料,分析了近60 a欧亚大陆强冷空气活动频次年际变化的地区差异,并讨论了强冷空气活动的区域特征以及各区域强冷空气活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欧亚大陆强冷空气活动可分为34个变化区,按照年代际变化及地理位置相邻可进一步归纳为9类地区。9类地区的强冷空气活动年频次存在共同变化特征,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普遍偏少;但也存在差异,例如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高纬度地区偏多,而较低纬度的中国以及周边地区偏少。值得注意的是,新地岛周边地区以及西伯利亚中、南部地区强冷空气活动频次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下降趋势延续至今,近几年欧亚大陆多数地区强冷空气活动频次偏少。  相似文献   

8.
2012年前汛期(4~6月),我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9℃,降水量较常年偏多13.2%。前汛期主要气候特点表现在:4月降水异常偏多71.4%,5月下旬至6月中旬的龙舟水明显偏少,强对流天气频发,热带气旋影响偏早、总体灾情轻。大气环流仍然表现为对前期结束的拉尼娜事件的滞后响应,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偏弱、面积偏小、西伸脊点偏东,有利于北方弱冷空气南下与异常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在华南地区汇合,是前汛期内降水偏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李文媛  杜尧东  刘尉  庞古乾 《广东气象》2021,43(1):封2-封3
2020年11-12月,广东省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正常,有2次明显的冷空气过程,气象干旱持续发展.冷宅气天气对交通、电力等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09年3月中旬新疆融雪型洪水气象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华  杨晓丹  张国平  赵琳娜  王志  赵鲁强 《气象》2011,37(5):590-598
利用1950-2006年的新疆融雪型洪水灾情资料对新疆地区融雪型洪水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地区融雪型洪水多发生在天山北坡,特别是伊犁河谷和塔城地区是融雪型洪水的多发区域.3月中旬到4月上旬为融雪型洪水的多发时期.在此基础上,从气候背景、天气诊断分析等方面对2009年3月中旬融雪型洪水的气象成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2009年2月降水明显偏多为3月中旬融雪洪水的发生提供了基础条件,而3月中旬冷空气过后气温持续迅速回升是此次融雪洪水发生的主要气象因素.持续迅速升温过程中,平均气温由负转正、最高气温高于5℃以及暖平流中心出现时间对融雪型洪水预报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广东罕见寒冷灾害的特点、影响及防寒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25,他引:1  
2008年1月,广东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寒冷灾害。此次寒冷灾害具有持续时间长、平均气温低、雨水多日照少、范围广等特点。大气环流异常和拉尼娜事件是造成寒冷灾害的主要原因。这场寒冷灾害给广东春运、能源电力、农业、林业、居民生活、旅游等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防寒减灾应采取强化寒冷灾害防范、加强寒冷灾害综合监测、提高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寒冷灾害预测预报水平、努力拓宽寒冷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切实增强寒冷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分析2009年11月中旬广东入秋以来最强的一次冷空气的环流形势,结果表明,此次冷空气属于横槽转竖型,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稳定维持使得冷空气在中高纬堆积,横槽转竖后引导下来的冷空气在南岭山脉受到阻挡。分析冷空气的垂直结构发现,本次冷空气较为浅薄,堆积发生在850hPa以下,弱冷空气经过长时间堆积形成较强冷空气,冷空气带来的阴雨天气使得降温以平流降温为主。  相似文献   

13.
近55年影响广州的强冷空气及其准双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忠萍  谷德军  梁健 《大气科学》2007,31(5):999-1010
利用1951~2005年冬半年(10月~次年3月)广州逐日地面气温资料及NCEP/NCAR逐日资料,采用功率谱分析、小波分析、Lanczos滤波器等方法对近55年来冬半年影响广州的强冷空气变化特征及其与低频振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并用合成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影响广州的强冷空气准双周振荡的大气环流模型。结果表明,虽然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广州冬半年升温的趋势很明显,但90年代~2003年影响广州的强冷空气次数却偏多。影响广州的强冷空气具有明显的准2~3年、9年左右的周期振荡。广州冬半年逐日气温具有明显的准单周、准双周振荡,而30~60天的振荡较弱, 且影响广州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受准双周振荡低频波控制,与我国北方的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受30~60天周期的低频波控制有明显的不同。El Ni?o (La Ni?a) 事件发生的冬半年,准双周振荡的强度以偏强 (弱) 为主,影响广州的强冷空气次数以正常至偏多(偏少)为主。所建立的广州强冷空气准双周振荡的大气环流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广州强冷空气爆发前后准双周振荡不同演变阶段的大气环流及地面气压场的变化特征,可为中期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2001年1月的一次强冷空气过程分析,总结出在500hPa南槽北脊高低纬反位相配置形势下,不利于冷空气南下越时南岭,低层冷空气只能在南岭北侧堆积,但当冷空气堆积到南岭两侧温差超过10℃以上,南岭以北的冷空气积聚已达临界值,一次不太强的冷空气补充也会使冷空气冲破南岭屏障,这时影响广东的冷空气已经是前几次叠加,强度明显加强。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初广东罕见寒冷期沿岸SST变化特点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海洋站实测水温资料,分析了2008年1月中旬-2月中旬广东省罕见寒冷灾害期间,广东沿岸海面温度(SST)的变化特点,得出月均海面温度距平(SSTA)为近50年来最低值,低SST持续时间长和SST变化存在明显的岸段差异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王慧清  王文  彭彬 《内蒙古气象》2013,(1):16-19,23
文章通过对2011年6月2日16—22时呼伦贝尔市岭东地区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的分析,揭示了该过程发生发展的成因。研究表明,东北冷涡是造成本次强降雨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大兴安岭对来自东部、东南部暖湿气流的阻挡,在岭东地区产生大雨或暴雨天气。低空急流以及风场上切变的存在对南部水汽向我市源源不断地输送起重要作用。高低层温度平流的差异以及湿度平流的差异使得大气层结变得不稳定,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同时大致指出了短时强降雨天气预报的普遍思路,对今后的预报预测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于晓晶  辜旭赞  李红莉 《气象》2013,39(8):955-964
本文以NCEP-FNL资料作为初始场和边界场,采用WRF中尺度模式对2010年12月29-30日发生在山东半岛的一次冷流暴雪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高时空分辨率模拟结果分析此次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和云微物理特征.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雪过程发生在较强的海气温差背景下,渤海海表对冷空气的增温增湿作用显著,通过湍流交换等作用向低层大气输送大量感热、潜热和水汽;水汽由渤海中部海域输送到山东半岛东北部地区,其上空水汽辐合层比较浅薄,集中在800 hPa以下,相对湿度饱和层和比湿高值维持的时间与强降雪时段一致;中尺度海岸锋的生消过程对冷流暴雪过程形成有着重要作用,水平方向上呈现为偏北风和偏西风的强辐合带,局地环流中的上升运动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直接决定暴雪的落区和强度,这是产生浅对流降雪的主要物理机制;云中水凝物粒子的高度在600 hPa以下,最大值出现在850~900 hPa之间与浅对流结构相对应;各水凝物粒子含量相差较大,以雪和霰最多.  相似文献   

18.
In southern China,cold air is a common weather process during the winter season;it can cause strong wind,sharp temperature decreases,and even the snow or freezing rain events.However,the features of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during cold air passage are not clearly understood due to the lack of comprehensive observation data,especially regarding turbulence.In this study,four-layer gradient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 and one-layer,10-Hz ultrasonic anemometer-thermometer monitoring data from the northern side of Poyang Lake were employed to study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surface boundary layer during a strong cold-air passage over southern China.The results show that,with the passage of a cold air front,the wind speed exhibits low-frequency variations and that the wind systematically descends.During the strong wind period,the wind speed increases with height in the surface layer.Regular gust packets are superimposed on the basic strong wind flow.Before the passage of cold air,the wind gusts exhibit a coherent structure.The wind and turbulent momentum fluxes are small,although the gusty wind momentum flux is slightly larger than the turbulent momentum flux.However,during the invasion of cold air,both the gusty wind and turbulent momentum fluxes increase rapidly with wind speed,and the turbulent momentum flux is larger than the gusty wind momentum flux during the strong wind period.After the cold air invasion,this structure almost disappears.  相似文献   

19.
山东半岛冷流强降雪和非冷流强降雪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丽  张丰启  施晓晖 《气象》2015,41(5):613-621
利用1981—2000年常规气象观测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合成分析和动力诊断分析方法,对冷流强降雪与非冷流强降雪的空间分布、大气环流、水汽输送、稳定度和垂直运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冷流强降雪是发生在槽后西北气流里的中小尺度不稳定降雪,非冷流强降雪是发生在槽前西南气流中大尺度稳定性降雪。冷流强降雪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点,是强冷空气对下垫面物理状态强迫响应的结果。提出强冷空气与渤海暖水面相互作用产生的大气边界层不稳定是产生冷流降雪的本质,在这种边界层不稳定层结中发生的降雪是冷流降雪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