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分析了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利用钻探工程技术治理煤矿瓦斯灾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瓦斯事故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煤矿瓦斯防治形势及钻探技术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分析了我国煤矿瓦斯概况,煤矿安全生产所面临的严重形势、任务及我国煤矿瓦斯防治主要目标与措施,介绍了煤矿瓦斯治理的主要技术方式与手段,承点介绍了钻探技术在我国煤矿瓦斯防治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波兰41对主要生产矿井中,有23对高瓦斯矿井进行了瓦斯抽放。2004年瓦斯平均抽放率为30%,平均利用率为39%。根据瓦斯地质条件、瓦斯涌出特点和采区通风方式,着重介绍了波兰煤矿强化煤层、围岩和采空区瓦斯抽放,提高矿井瓦斯抽放效率的工艺技术特点。在工作面的瓦斯排放中,注重开采、通风与瓦斯抽放一体化,通过优化抽放钻孔布置,取得钻孔瓦斯抽放的最佳效果,是波兰煤矿瓦斯治理的一项成功经验,成为煤矿持续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张树齐 《矿井地质》1995,(1):28-29,42
本文详细介绍了淮北矿区在开展瓦斯地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矿井瓦斯地质工作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性,矿井瓦斯对煤矿生产的危害、治理办法和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5.
瓦斯是当今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危险源,研究瓦斯含量变化规律对于煤矿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干塘煤矿位于干塘沟向斜的南西端,根据鉴定结果,干塘煤矿为低~高瓦斯矿井,瓦斯含量变化大,矿井存在瓦斯危害。基于干塘煤矿勘探中的瓦斯资料,分析了瓦斯含量变化规律,总结了5种影响瓦斯含量变化的因素,对于煤矿预防瓦斯事故和瓦斯治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煤炭地质》2011,(9):66-66
——全书依据最新版《煤矿安全规程》、《防突规定》等技术规范编写,中国工程院钱鸣高院士、周世宁院士、袁亮院士为本书作序。全书分为煤矿瓦斯防治基础、煤矿瓦斯抽采、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和煤矿瓦斯爆炸及其预防四编,注重基础,强化应用,在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了众多的煤矿瓦斯防治方面的工程研究案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全书变传统的瓦斯抽放为瓦斯抽采,并强化了煤矿瓦斯抽采在煤矿瓦斯灾害防治中的核心作用,紧密结合煤矿生产实际,充分体现煤矿瓦斯防治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和集成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煤炭地质》2011,(10):34-34
——全书依据最新版《煤矿安全规程》、《防突规定》等技术规范编写,中国工程院钱鸣高院士、周世宁院士、袁亮院士为本书作序。全书分为煤矿瓦斯防治基础、煤矿瓦斯抽采、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和煤矿瓦斯爆炸及其预防四编,注重基础,强化应用,在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了众多的煤矿瓦斯防治方面的工程研究案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全书变传统的瓦斯抽放为瓦斯抽采,  相似文献   

8.
煤矿井下定向钻进技术是实现煤矿现代化生产和高效治理煤矿瓦斯的一项重大关键技术,近年来也一直是国际上关注和积极发展的关键技术。2008年4月初,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承担的国家发改委煤矿瓦斯综合治理与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和装备研制项目"井下水平长钻孔钻机研制及配套工艺开发",在陕西彬长亭南煤矿一盘区113工作面进行了现场工业性试验,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永春煤矿属极低瓦斯矿井,根据煤矿矿井地质特征以及生产过程中大量实测的煤层瓦斯涌出数据,认为导致本矿区瓦斯含量小的主要原因为:暴露式煤田有利于瓦斯沿煤层露头逸出,围岩的透气性好有利于瓦斯的运移和排放,地下水的频繁活动不利于瓦斯的积聚,以及成煤作用后期的地质构造运动等。研究表明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在局部地段仍可能出现高瓦斯区。为有效防范和遏制小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提出了健全瓦斯治理机构、改进装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现场与技术管理、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等措施,全面提升瓦斯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瓦斯抽放井是瓦斯治理和煤层气开发利用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彬长矿区大佛寺煤矿5口大口径瓦斯抽放井的施工实践,探索出瓦斯抽放井在井位选择、防斜保直、扩孔、井管牵引和固井方面的一些工艺技术,其成熟的做法对地质条件类似的矿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子敏  吴吟 《地学前缘》2013,20(2):237-245
在编制全国2792对矿井、173个矿区、22个省(区市)煤矿瓦斯地质图的基础上,编制了1∶250万中国煤矿瓦斯地质图,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煤矿瓦斯赋存地质构造逐级控制理论与技术路线,提出了中国煤矿瓦斯赋存地质构造逐级控制规律的10种类型,从而将中国煤矿瓦斯赋存分布划分为29个区,其中16个为高突瓦斯区,13个为瓦斯区。研究为更深入揭示中国煤矿瓦斯赋存分布机理和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奠定了可靠基础并提供了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煤炭地质》2010,(2):32-32
——本书以地质历史演化控制瓦斯生成和赋存、地质构造演化控制瓦斯复杂地质条件、构造逐级控制理论揭示瓦斯地质规律、瓦斯地质规律理论指导瓦斯预测为主线.从本源上寻找打开瓦斯治理铁门的钥匙。本着加强基础、培养能力、追踪学科前沿和突出煤矿安全特色.指导全书内容的编排和撰写。  相似文献   

13.
何建华  张进军  昝军才  许超 《探矿工程》2012,39(8):36-38,53
煤矿井下水平定向钻孔在煤矿瓦斯抽采中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通过对大佛寺煤矿常规钻孔工作面瓦斯治理技术的分析,指出了其中不足;经过对定向长钻孔钻进工艺、布孔技术进行分析以及通过大佛寺煤矿现场应用,得出定向长钻孔有利于实现工作面瓦斯区域集中抽采的结论;瓦斯抽采统计数据分析对比证明定向长钻孔瓦斯抽采效率要明显优于常规钻孔。  相似文献   

14.
中国煤矿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规律与分区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子敏  吴吟 《地学前缘》2013,20(2):237-245
在编制全国2792对矿井、173个矿区、22个省(区市)煤矿瓦斯地质图的基础上,编制了1∶250万中国煤矿瓦斯地质图,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煤矿瓦斯赋存地质构造逐级控制理论与技术路线,提出了中国煤矿瓦斯赋存地质构造逐级控制规律的10种类型,从而将中国煤矿瓦斯赋存分布划分为29个区,其中16个为高突瓦斯区,13个为瓦斯区。研究为更深入揭示中国煤矿瓦斯赋存分布机理和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奠定了可靠基础并提供了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书讯     
正《陕西省煤矿瓦斯地质规律研究》是一本全面论述陕西省煤矿瓦斯地质条件及控制因素、瓦斯预测的专著,全书共10章,分别是瓦斯地质条件、煤炭资源分布及开发现状、煤矿瓦斯分布特征、地质构造对瓦斯的控制作用、煤层埋藏条件及其对瓦斯赋存的影响、煤矿瓦斯地质分区、主要矿区瓦斯地质规律、瓦斯资源评价与预测和结论。本书可供油气地质、煤炭开采工程技术人员、煤炭行业管理人员及地质与煤炭、石油天然气类大专院校  相似文献   

16.
瓦斯赋存规律认识不清,是导致煤矿瓦斯突出灾害频发的根本原因。应用瓦斯赋存地质构造逐级控制理论,结合贵州省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资料,探讨了贵州省煤矿瓦斯赋存构造控制规律,进行了瓦斯分带划分和瓦斯带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位于滨太平洋构造域和西部特提斯构造域的接合部,其构造演化控制着成煤环境和瓦斯赋存。燕山运动形成的一系列褶皱、逆掩断层和推覆构造,使煤体强烈变形、构造煤特别发育,是导致贵州省瓦斯突出严重的根本原因。燕山期岩浆活动,使煤的变质程度增加,生烃能力增强。将贵州省煤矿瓦斯赋存分布划分为3个高突瓦斯带和1个瓦斯带,即六盘水高突瓦斯带、织纳六枝贵阳北高突瓦斯带、黔北高突瓦斯带和黔东瓦斯带。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煤矿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的快速发展及区域防突的迫切需求,推动煤矿大区域瓦斯灾害治理技术体系发展,针对传统煤层钻孔瓦斯抽采技术“钻不深、抽不出、检不了”等技术难题,系统分析近年来定向钻进、地面井、分段水力压裂、深孔取样、随钻探测等技术与装备在各大矿区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目前已形成了基于大区域超前随钻地质勘探及预测、大区域地面及井下瓦斯抽采、非接触式连续在线动态预测等关键技术组成的煤矿瓦斯大区域治理技术体系,为推动煤层瓦斯治理技术的升级变革,实现不用或少用专用瓦斯治理巷道综合治理煤矿大区域瓦斯的目的奠定了基础。最后指出未来将发展核磁探测、伽马、雷达、深孔光纤等探测技术,以实现煤岩及地质异常体识别、瓦斯参数精确测定;发展地面水平井体积压裂高效开发及井上下联合增渗等技术,以提升井上下联合预抽效果;发展区域化超大流量压裂泵组或压裂工厂、连续油管压裂等技术与装备,以提升煤矿井下区域化增渗效果;发展风险信息融合感知、突出前兆特征智能识别、瓦斯超限预警等技术,以实现区域连续精准预测及智能预报警。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统计分析了近几年全国600多对煤矿瓦斯泽出量和100多对煤矿抽放瓦斯量的变化动态,分析了煤矿抽放瓦斯(煤层气开发)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煤矿的地层,构造,煤层,煤质与瓦斯赋存等特征,建议有针地必地选择2~3个条件较好的局矿进行一定规模,各具特点的煤层气综合开发工业性试验,以便取得经验推而广之,使我国煤矿井下抽放瓦斯与地面钻孔开发煤层气在“九五”期间直至2010年能跃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书讯     
2011年安全生产月隆重推出国家十一五重大工程出版规划图书中国煤炭科学技术全书主编:程远平等主审:俞启香(著名煤矿瓦斯防治专家)出版发行: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煤矿瓦斯防治理论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20.
胡小华 《安徽地质》2012,22(1):27-30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瓦斯事故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中,危害最大、破坏性最严重、伤亡人数最多的一类事故。随着矿井生产向深部延伸,地质构造复杂多变,瓦斯压力、瓦斯含量增大,瓦斯超限、瓦斯中毒造成人员死亡事故也时有发生。本文以皖南地区为例,从煤矿业主重视程度不足、技术力量薄弱、职工安全意识淡薄、管理存在缺陷等方面对低瓦斯矿井瓦斯中毒、窒息原因进行分析,为预防煤矿瓦斯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