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1991年梅雨期逐时降水资料,对活动于梅雨锋上的中-β尺度雨带的时空尺度,活动,移动等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1991年梅雨期后期的洪涝与中-β尺度雨带活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对1996年江淮梅雨的剖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曾奎  张欣  杨秋明 《气象》1997,23(2):15-20
1996年江淮梅雨梅期长,梅雨量大,梅雨期暴雨频繁,属于长江中,下游流域性的洪涝 年。作者通过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风急流,中高纬阻塞形势,超长波及长波的增衰演变等的研究,分析了1996年梅雨期的划定,并通过对历史上40年长江中,下游梅雨总量M值的非整数功率谱的分析指出:1996年出现流域性的大涝年是符合周期演变规律的。  相似文献   

3.
孙彭龄  雷媛 《浙江气象》2001,22(2):10-13
对造成1998年特大洪涝的盛夏7、8月份副高脊线位置(110~150°E)异常偏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因子主要是东亚地区阻塞高压、东亚低槽的维持、厄尔尼诺现象、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变化、菲律宾附近对流活动弱以及南印度副高的持续偏强.其中东亚阻塞高压和厄尔尼诺现象,对盛夏7、8月份副高脊线位置的异常偏南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亚洲偶极子阻高与江淮梅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1971—1991年6—7月逐日500 hPa高度资料,计算亚洲地区(45—75°N、50—160°E)内3个区域的阻塞指数,讨论偶极子阻高与孤立子阻高的气候特征,提出亚洲偶极子阻高是江淮梅雨期主要的西风带环流型及偶极子阻高的异常活动对1991年江淮特大洪水的作用;同时初步探讨偶极子阻高的垂直经向环流结构特征对江淮梅雨加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T63L9大气环流模式,详细地研究了阻塞高压位于不同地区对我国东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地区大气环流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个例研究表明:1998年夏季,中国大部分地区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期间,阻塞高压在欧亚中高纬地区的稳定维持量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之一;阻塞高压位于不同的位置,对副热带高压的强弱、东西进退以及南撤北挺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1996年与1991年梅雨期灾情及致灾因素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明玉 《气象》1997,23(9):46-49
1996年安徽省的梅雨总量与1991年相近,但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仅是1991年的1/2。分析认为:1996年梅雨期的非稳定性暴雨(暴雨落区多变)是主要因素,梅雨期集中,暴雨落区偏南,梅雨前期雨水偏少也是重要原因。并对1991年和1996年梅雨期稳定性暴雨(暴雨落区少动)和非稳定性暴雨的环流特征、影响系统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7.
据1991年特大洪涝过程的物理分析试论江淮梅雨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1991年江淮梅雨为个例,通过对特大洪涝形成过程的物理分析,就梅雨预测问题提出了一些认识。分析表明,1991年江淮流域较长梅雨期内所发生的3场大暴雨是很有代表性的,它们是大气环流季节转变不同进程中的产物,因而具有不同的环流背景和降水性质,且在洪涝的形成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据此,我们提出了江淮梅雨的3个模型,指出应在由春夏之交到盛夏这个较长时期内分阶段地考虑梅雨预测。另外还指出,确定雨带的落区,不但应强调副高和东南季风活动对雨带南北进退的作用,而且也要注意西南季风的活动会导致雨带东西向的摆动。最后,就旱涝形成物理过程的诊断研究在旱涝模式预测方法中的意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游暴雨卫星云图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详细分析了1982-1996年湖北省暴雨过程的卫星云图特征,特别对1996年和1991年两个特大洪涝年暴雨过程的卫星云图作了合成分析,总结出湖北省暴雨过程的卫星云图模型。  相似文献   

9.
夏季西风带定常扰动对东北亚阻塞高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陆日宇  黄荣辉 《大气科学》1999,23(5):533-542
利用ECMWF 1980~1988年9年的格点资料,分析了定常扰动与东北亚阻塞高压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定常扰动的分布对阻塞高压维持日数有着重要的影响,定常扰动的季节变化可以很好地说明阻塞高压冬季多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上发生和维持,而夏季多在东北亚地区发生和维持的特征。此外,从定常扰动的分布可以看到,不仅中高纬地区上空的正距平强度可以影响着阻塞高压的发生和维持,其南侧的负距平强度也同样重要地影响着阻塞高压。分析结果还表明:不仅定常扰动的水平结构对阻高有着重要影响,其垂直结构亦有着重要影响。最后,对夏季定常扰动进行了波数域分析,表明在夏季定常扰动的作用主要通过其中所包含的行星波、特别是行星波1波来实现,定常扰动中行星波部分的振幅变化是影响阻塞高压发生和维持的重要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两类江淮大水的大气环流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于淑秋  林学椿 《气象学报》2006,64(5):605-613
文中研究了江淮流域特大洪涝的环流特征。江淮流域洪涝年全国降水有两类分布型:即江淮流域大水年中国降水偏多型和江淮流域大水其南北降水偏少型。研究了这两类降水分布型的环流特征,结果指出:北半球500 hPa位势高度场有着显著的差异。东亚大西洋相关链的建立(南海高压、梅雨槽和鄂霍茨克海高压)是江淮流域多雨的重要条件,而欧洲阻塞高压的建立在全国降水分布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进而研究了东亚大西洋相关链与北太平洋海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58~1997年NCEP/NCAR一日四次的风场再分析资料,系统地分析了季节平均西风角动量(即u角动量)经向、垂直输送通量及其三个分量(平均经圈环流、定常波、瞬变涡输送通量)的气候特征,特别是讨论了12~2月、6~8月它们与东、西风带、副热带西风急流、极夜急流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包含纬度因子的角动量通量与动量通量在高纬地区存在显著差别,高纬对流层上部的强动量输送中心在角动量通量中不明显。而u角动量强经向输送主要在中低纬对流层顶附近和冬半球高纬平流层顶附近,副热带西风急流和极夜西风急流均位于u角动量强向极输送中心及其高纬一侧的辐合区中。(2)发现三个输送分量对急流维持的作用随纬度、季节不同。北半球冬季(夏季)的副热带西风急流主要由平均经圈环流(强度相当的定常波和瞬变涡)强经向输送及辐合维持;南半球西风急流全年均由平均经圈环流和瞬变涡旋输送及辐合维持;冬半球中平流层极夜急流主要由定常波、瞬变涡旋输送及其辐合共同维持。(3)热带东风区是牵连角动量(即Ω角动量)的高值区,它主要由平均经圈环流向对流层上部输送;冬半球副热带及中纬西风区存在u角动量垂直输送的切变区,它主要由平均经圈环流和瞬变涡旋完成;热带对流层顶附近有u角动量的定常波弱向下输送。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两类东亚阻塞高压维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类阻高的准地转位涡的平均流输送和瞬变扰动气流输送的分布是不同的,阻高维持机制也可能不同;两类阻高的瞬变扰动在分流区呈现南北向拉长,产生形变,对阻高维持有一致的作用;天气尺度扰动在东移过程中尺度缩小,当能量转化服从双向转化原则时,有大量扰动动能向平均场转化,使阻高维持。  相似文献   

13.
夏季东亚阻塞高压形成维持的波数域动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波数域动能方程分析了1986年夏季东亚阻塞高压的形成、维持和衰退过程。发现该夏季代表阻塞高压的波动是5波(长波),而不是2波(超长波)。在阻高形成和维持阶段,波与波非线性相互作用向5波输送动能,使5波动能增大;而波与平均流的相互作用则使5波动能减小。在阻高维持阶段,有效位能向5波转换动能,维持阻高。波与平均流的相互作用却使5波维持。在阻高衰退阶段则完全相反,波与波相互作用项以及有效位能与动能转换项均为负值,使5波动能变小,阻高衰退。而波与平均流相互作用,却使高纬西风减小,有利阻高维持。  相似文献   

14.
1950年平均经圈环流与角动量的平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叶笃正  邓根云 《气象学报》1956,27(4):307-321
本文利用了Buch和Starr与White所计算的1950年各纬度上空的平均经向风速([V]),绘制了子午面上的平均环流(全年:图1,冬季:图2,夏季:图3),图中显示出三个环型(cell),低纬度和高纬度的两个正环型与中纬度的逆环型。 1950年平均西风急流的位置正好处于中纬度的逆环流之中。全年平均的赤道辐合线位于北纬5°左右。自夏至冬三个环型均向北移,冬季半球Hadley环型伸向夏季半球去。三个环型的强度都是冬季大。 对于1950年北半球10°—70°的角动量平衡也作了分析(图4),并绘制了这个空间中角动量输送流线图(图5),其中应该提出,就是通过东西风的界面流线是铅直的,也就是总的来说,在东风带里产生的角动量不是在水平方向上输送到西风带里去,而是在铅直方向上输送到低纬度的高空西风里去,再由那里在水平方向上送到中高纬度去。 最后对于平均纬圈环流的维持也作了讨论,结论是:在中高纬度大型扰动起着主导作用,在低纬度则平均经圈环流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2003年淮河大水期间亚洲北部阻塞高压的形成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峰  丁一汇  鲍媛媛 《大气科学》2008,32(3):469-480
利用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2003年淮河大水期间亚洲北部阻塞高压的形成维持机制, 结果表明, 2003年淮河梅汛期亚洲中高纬地区阻塞高压的异常活动中, 波流作用十分显著。6月上旬, 阻高建立前期和维持过程中, 上游地区天气尺度波动活跃, 欧洲斜压区不断有瞬变动能生成, 并在阻塞区向阻高平均流转化。从瞬变涡动的作用来看, 上游传播而来的瞬变波不断将较低纬度的低位涡空气向阻塞区输送, 有利于阻塞高压的建立维持; 平均流则使位涡呈相反形势发展, 引导阻塞高压向东频散, 削弱了扰动位涡输送的作用, 对阻高的维持起到耗散作用。阻高建立前, 瞬变涡位涡输送作用强于平均流位涡平流, 造成阻塞区位涡降低, 有利于阻高生成; 阻高维持期间, 瞬变涡位涡输送与平均流位涡平流输送量相当; 6月25~30日, 阻塞高压明显西退, 该阶段瞬变涡动明显强于平均耗散作用, 引导低位涡场向西移动。研究表明, 大气内部的波波作用对阻高的建立维持也十分重要。1波与5波在一定范围内的共同作用可能是阻高建立维持的决定因素, 而天气尺度波动扰动则对阻塞高压的建立、 维持和崩溃起到重要的作用。波波作用表明, 2003年6月份阻塞高压建立、 维持时, 尺度较长的波一般从平均动能得到扰动动能的转化, 尤其5波, 斜压能的转换不但是其能量的来源, 同时非线性作用也使得尺度更小或更长的波向其提供能量; 阻高衰退时, 5波则通过非线性作用向其他波动输送能量, 同时也存在斜压耗散, 能量逐渐失去。  相似文献   

16.
Summary Meridional eddy transports of sensible heat and zonal momentum caused by transient and stationary waves are computed from Australian operational analyses. The southward sensible heat flux by transient waves is largest in the midlatitudes, where cyclone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heat exchange. The flux decreases towards the Weddell Sea. The transport by stationary waves reaches remarkable values locally in the tropics and off the Antarctic coasts. The transport of zonal momentum is mostly accomplished by transient eddies. Zonal averages, horizontal distributions and fluxes along single latitudes are shown.With 12 Figures  相似文献   

17.
两次台风远距离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1°×1°逐6h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7月23—24日和2011年9月17—18日两次台风远距离暴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暴雨过程虽然都受台风影响,但影响方式截然不同。前着台风直接通过低空急流将其附近的水汽、能量输送到暴雨区,降水效率高、强度大。后着台风作为扰动源,产生了类东风扰动并向西传播,在四川东部和青藏高原东部与西风带系统相遇,增大暴雨区气压梯度,诱发低空急流,增强暴雨区水汽辐合,同时延长西风带系统在暴雨区的停滞时间,造成降水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8.
用一个全球谱模式作数值试验,研究了1979年6月中蟾一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进的中期天气过程中热带西太平洋地区理想热源的作用。结果表明:理想热源的作用大约在4天以后可以影响我国东部的副热带高压和中高纬度的环流;理想热源在热带洋面上产生的扰动首先沿副高南边的东风气流向西北方向传播,到中纬西风带后分为两支,一支继续向西北方向传播,另一支转向东北偏东方向传播,两支扰动的共同作用导致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  相似文献   

19.
The evolution of an explosive cyclone off the East Asia coast in March 1979 is described.A shortwave trough in the southern branch of upper-level westerlies initiated the incipient cyclone.Later,a polar trough in the north amplified and became in phase with the southern shortwave to form a major trough.This major trough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rapid intensification of the surface cyclone.In the early development stage,warm and moist air was transported northward to the developing area by a strong low-level jet.The ageostrophic wind associated with the low-level jet contributed to the frontogenesis,creating a favorable low-level environment for the rapid deepening.A low-level positive potential vorticity anomaly was created prior to the onset of rapid deepening.It was a result of frontal cloud condensation.The cyclone intensified rapidly when stratospheric air with high potential vorticity penetrated to the mid-troposphere.The rapid deepening took place at a location under the left-exit region of an amplifying jet streak behind the major trough and the right-entrance region of another anticyclonically-curved subtropical jet streak in a quasi-stationary ridge overJapan.Due to the blocking effect of the Tibetan Plateau,two shortwave disturbances were observed in the upper-level westerlies on the north and south sides of the Plateau.The southern disturbance initiated the incipient surface cyclone,while the amplifying northern disturbance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rapid deepening.Thus,the evolution of the explosive cyclone in this case can be regarded as consecutive Petterssen's "type-B" cyclogenesis in two separate stages.  相似文献   

20.
罗德海 《高原气象》1994,13(1):1-13
在局地阻塞形成前期的原地一般有比较弱的高压脊存在,在这个高压脊上可以逐形成局地阻塞高压或偶极子阻塞。本文将局地阻塞形成前期的弱高压脊环流看成是具有反气旋式切变的带状基本西风,在此基础上用Rossby孤立波理论研究了局地阻高和偶极子阻塞的动力学特征及其区别,得到了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