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雷达指示航机,在空间决定位置,供给地面控制资料的一部或全部,再以高空摄影,摄取地景地物,经过室内晒像及纠正工作后,藉助於立体制图仪,择其要点,勾划地形,绘制戍图,这是近代测量及制图中的新颖技术。  相似文献   

2.
从经济地理学、城市和区域经济学出发,本文以诸城市为实验样板,对即将在我国全面开展的中小城市市域规划提出了三方面的理论要点。第一,如何运用地理区位论来分析区域条件和划分经济腹地;第二,对城镇体系布局和空间经济组织从理论上予以探讨,提出方向;第三,对区域经济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并用城乡再生产模式预测了九十年代城市和区域的合理产业结构与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3.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选取斑块密度、边缘密度、分维数、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和破碎化指数等指标,对比分析了伊洛河流域的洛宁县不同地貌类型区的景观空间分布和空间格局特征,探讨了该地区不同地貌类型区人类活动与景观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从南北中山区向内到南北低山区到南北塬陵区再到川涧区,斑块破碎化指数从0.0190到0.3225到0.4378再到0.1794,总体呈增加趋势,破碎化程度增大,川涧区则由于遥感影像解析精度问题,使得破碎化指数低于塬陵区;景观多样性指数从0.1828到0.3586到0.2983再到0.3634,总体也呈增大趋势;平均斑块分维数从1.1148到1.3854到1.2263再到1.3680,呈两低两高分布。  相似文献   

4.
前言干旱地区约占世界陆地面积三分之一,为人类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和巨大的物质生产潜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干旱区的研究工作十分活跃。据不完全统计,国外有关干旱地区的研究机构,从1953年的90个增至1967年的243个。埃及前总统纳赛尔曾提出“埃及的前途  相似文献   

5.
试论城市建设中研究埋藏地貌的意义——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潘凤英 《地理研究》1988,7(1):65-72
从今后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出发,山城市建设地基条件、城区找水、抗震等入手论述了研究埋藏地貌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单一地貌划分单元造成的分类结果破碎或漏分问题,该文引入双尺度流域单元划分方法,即采用两种不同大小流域单元的组合作为地貌划分基本单元,以提高地貌划分的细分性和完整性。以30 m ASTER GDEM数据为数据源,基于最佳地形因子组合(高程、地势起伏度、坡度、坡度变率、光照模拟值)、双尺度流域单元、CART决策树算法,实现了北回归线(云南段)地区平原(2类)和山地(7类)共9类地貌的划分,双尺度流域单元划分的最佳流量阈值分别为500、2000。通过平均值、标准差、Moran′s I和人工判读结果对分类结果进行检验,发现基于CART决策树的双尺度流域单元地貌分类方法在北回归线(云南段)地区总体精度可达82.1%,Kappa系数为0.793,总体能够准确识别出研究区的地貌类型空间分布特征,是地貌类型划分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一个有待搞清的问题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土地,正面临着沙漠化的严重威胁,尤其对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中国家,已成为十分严峻的问题。我国沙漠化的严重程度,也使人们深感不安。学者们指出,在我国北方地区,“历史时期形成的沙漠化土地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近半个世纪以来所形成的现代沙漠化土地约5万平方公里,再加上沙漠化潜在危险的土地面积15.8万平  相似文献   

8.
<正>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标志着中国经济开始实现从区域梯度发展战略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将对西部及整个国家的发展产生极其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但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问题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区。由于长期滥伐森林、过度放牧、陡坡种植,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已发展到触目惊心的地步。截至1999年,西部地区(不包括西藏)水土流失面积为10436.9万公顷,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2.5%。部分省区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问题式教学的指导建议以及教学实践经验,建构了基于认知冲突的地理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践思路,并以“风积地貌”为例,以“平潭岛磹水村大沙山”为主题情境,创设问题链,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完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0.
黄土区沟谷发育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以洛川黄土塬区为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黄土区沟谷侵蚀与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黄土是干冷气候环境中堆积的地质体,只有在干冷时期才是稳定的。气候变湿润时黄土区发生冲沟侵蚀。洛川黄土塬区20万年以来至少出现过五次明显的侵蚀时期,该区河流的侵蚀与堆积过程恰好和冲沟发育过程相反,但两者在时间上可以较好地对比。  相似文献   

11.
阿尔金-东昆仑山是青藏高原的组成部分,它和西昆仑山一起共同组成高原的北缘山地,这一庞大的山系与喜马拉雅山脉遥相对峙,共扼于青藏高原的南北两侧,增添了“世界屋脊”的雄姿。阿尔金-东昆仑山具有高耸的地势,复杂的地形。由于地处内陆,毗邻极度干旱的塔里木盆地及其中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因而在气候上干旱少雨,整个山地以高寒荒漠自然景观为其特点。  相似文献   

12.
根据模型和分布函数,本文首先依据多年平均气温、地温和SRTM等数据对研究区域冰缘地貌的分布范围进行分别提取,并利用遥感数据和人工解译方式对其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采用一定指标,利用SRTM数据对冰缘地貌次级类型(如起伏度、海拔高度和坡度等)进行了提取,从而完成研究区域冰缘地貌信息的提取。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域冰缘地貌总面积约5.15×104km2,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的西北部和西南部,另外在东北部也有少量分布;通过提取,研究区域中最重要的冰缘地貌类型是冰缘作用的中起伏缓极高山,面积约0.82×104km2,分布范围较广。②冰缘地貌的分布与海拔高度、气温和地温等有密切的关系,基于此提取的结果可为冰缘地貌的解译提供一定的参考;由于青藏高原气象站点较少,数据精度较低,自动提取精度受到很大限制,因此进行人工解译修正是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3.
感应~行为地理学是奠基于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上的地理边缘学科。它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真正进入地理学上的“行为革命”是七十年代时期。人类是生活在地理环境之中,对周围环境的信息是通过人的五官或四肢等传感器将信息输入信息处理中心~大脑,经加工后有一个感应、观感和观尝等认识过程的反应,这不仅包括感觉认识、还包括对反映的理解和评价态度,进而输出行为表现。本文不在探讨行为地理的理论问题,而是行为地理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计算机环境中要素可视化、可量化的特点模拟地理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学科思维与学科素养的重要载体。实践证明,在计算机教室中进行的虚拟实践活动在激趣、释疑、促评等方面存在优势。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前半叶,各种空间尺度的城市群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省域城市群必然成为省(区)发展战略的主要牵引板块。一方面,省域城市群的深度整合迫切需要城市群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与支撑;另一方面,城市群整合理论需要通过城市群建设实践进行提炼与升华,并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通过中原城市群初步整合,以及内聚和外联两个方面的进一步实践,探索了省域城市群整合理论的深化及其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具体来说,内聚以营造现代都市区,构建能够带动城市群快速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外联以营造省域现代城镇体系,构建能够承载城市群健康发展的"区域支撑体系"。对中原城市群深度整合的研究,可为其他省域城市群的发展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6.
面向应用的土壤重金属信息系统(SHMIS)——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陈煌  郑袁明  陈同斌 《地理研究》2003,22(3):272-280
在大规模的土壤取样调查和分析基础上,以北京市为例,建立了土壤重金属信息系统(SHMIS)。该信息系统由土壤重金属数据库(SHMD)及其数据库管理系统(SHMMIS)两大部分组成。该信息系统的资料覆盖北京市18个区县,共800组土壤重金属和近400组蔬菜重金属等相关信息。土壤重金属数据库由6个表相互关联而组成,其中采样区的基本地理属性、样品重金属含量、样点与周围地物空间关系、农作物组成等不同的分类信息分别列在不同的表中。用户通过SHMMIS可对数据进行查询、分类和统计,获得需要的数据。该信息系统的建立既使得采样工作能够与空间分析相结合,对重金属含量变异趋势大的区域进行加密布点,提高每个样点的信息量;数据库同时存储土壤及其所产蔬菜等农作物的重金属含量,为蔬菜重金属污染风险分析、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等研究、决策管理提供一个数据平台。  相似文献   

17.
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但是,有些地区由于旱、涝、盐碱的危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研究土壤的水盐运行规律,提出有效控制旱、涝、盐碱灾害的措施,为本区的一个重要生产课题。 华北平原盐分的迁移,与国内外一般干旱地区不同。它的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尤其是  相似文献   

18.
作为火的代用指标—炭屑在过去生态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孢粉学方法开展的微体炭屑—火的研究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关于炭屑统计的标准目前尚未统一。通过选取黄土高原灵台剖面顶部13 m共16个样品,采用孢粉流程法提取炭屑(外加石松孢子以计算炭屑浓度),对样品进行随机分组统计。具体方法如下:统计时以50粒外加石松孢子为单组,每个样品累计统计20组,且每组中按形态(长宽比)分为长条形炭屑与近圆形炭屑,按大小划分为10~30 μm,30~50 μm,50~100 μm和>100 μm共4种粒级。结果表明20个单组中炭屑含量相近但有一定波动性(标准偏差0.06%~8.70%);当石松孢子累计统计500粒(10组)以上时,炭屑浓度、各粒径炭屑所占百分比均趋于稳定(相关系数r=0.99);当石松孢子累计统计300粒(6组)以上时,炭屑的长/圆比值趋于稳定(标准偏差0.01~0.24,r=0.87)。基于以上结果,建议在黄土高原微体炭屑研究中统计500±50粒的石松孢子,以确保数据稳定。以此为基础,初步发现灵台地区自165 ka以来,火事件较为频繁,草本较木本植被更占优势,此结果与该地区黄土—古土壤中元素碳含量等数据有较好对应关系,表明该地区的古火发生与环境变化具有较强联系。  相似文献   

19.
天山山地是亚洲最大山系之一。以山体宏伟、地势高耸著称,呈纬向展布於中亚腹地,东西长达2500公里,其中我国境内1700公里,南北宽250—350公里,独山子——库车段约330公里。天山最高峰为位于我国天山西段的托木尔峰,海拔7435.3米。以纵向展布而论,山势从托峰向东西方向渐次降低;山脊线高度在4000米左右,与南北两侧塔里木盆地(平均海拔1000米)和准噶尔盆地(平均海拔500米)的高差达3000—3500米,显得非常高峻。就横向排列而言,除最高峰段分别向南北两侧递降外,有些地段则是外缘山岭高於内侧山地。独山子——库车横断面即为一例。这里也是山体最完整的地段,由数排大体上彼此平行的山岭与谷(盆)地相间构成。天山山体的地貌骨架无疑是地质结构的反映。在地质构造上,山地主体为古生代地槽褶  相似文献   

20.
在GIS软件的支持下,计算了鲁中南山地及其各流域的高程积分并判定了其地貌侵蚀阶段,对鲁中南山地第四纪平均侵蚀量作了初步估算.通过侵蚀指数、自然侵蚀指数、人为侵蚀指数等指标的构建,计算了鲁中南山地各流域水土流失的自然侵蚀背景,进而得出人为侵蚀强度的流域差异.研究表明,鲁中南山地整体的自然侵蚀速率约为0.17 mm/a,大致相当于实际侵蚀的1/4,人为侵蚀强度较大;自然侵蚀强烈的流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而人为侵蚀严重的流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南部.提出了地貌演进背景下水土流失自然(地貌)侵蚀与人为侵蚀定量评估的技术方案,对鲁中南山地水土保持工作的政策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