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为适应辽宁省强震台网大震应急工作的需要,本文利用Excel平台,研制了一套适于强震台网实际工作,同时具备地震烈度展示、报表输出、记录上传、台站基础资料提供和波形显示等功能的大震应急系统,为政府大震应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系统的设计、软件的编程等方面介绍了测震台网资料快速产出系统的开发,并对数据库中相关的数据表和字段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对系统的功能与开发的意义也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虚拟测震台网”技术在广西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介绍了“虚拟测震台网”技术在广西地区的应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广西“十五”数字测震台网建设的显著成效。地震观测技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不仅提高了广西的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研究水平,也为市县地震局和地震台站完善其监测预报体系建设带来了良好机遇。  相似文献   

5.
“十五”期间吉林省地震局建成了由1个区域台网中心,36个数字化地震台站组成的测震观测台网和火山观测台网。应用SDH光纤实现数据实时传输,有效提高了吉林省区域地震监测、应急速报能力,填补了吉林省数字化测震台网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强震台网的地震应急效果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了辽宁省强震台网在2008年11月14日析木MS4.3级地震中的应急反应情况,同时进行了反思。并针对辽宁强震台网的可持续发展谈了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7.
在地震预报实践中,以震报震的工作已成为地震预报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结合地震分析,编目实践,对宁夏测震台网的监测能力给予半定性半定量的评定讨论,供监测预报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晋城市数字测震台网为山西省地市级建成的第一个数字测震台网。介绍了晋城市数字测震台网的建设目的、建设背景、仪器性能、软件功能及实际监测速报能力,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对其他地市同类台网建设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黑龙江邻省相关台站测震数据共享和近几年台网建设规划的实施发现,该省测震台网监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天津数字测震台网系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期间,为完善与强化首都圈地震监测及速报能力,天津数字测震台网在原有数字遥测台基础上,新建及改造升级部分测震台站,并建立环渤海虚拟监测台网,以加强对环渤海地区的地震监测。建成后丰富了记录信息,扩大了观测动态范围,地震监测能力明显提高,速报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杨耀鑫    杨永强    杨游  公茂盛   《世界地震工程》2023,39(1):049-58
为了利用结构地震响应观测数据在震后对结构进行损伤快速评估,本文提出了基于BP传播神经网络多参数预测震后结构损伤程度的方法。本文设计了9个不同设防烈度和层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利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分析,并用损伤指数量化了结构损伤程度。利用有限元模拟结果,创建了神经网络的数据集,训练神经网络建立了结构参数与结构损伤指数之间的映射,对比了不同参数组合预测结构损伤水平的能力,提出了最优参数组合。结果表明:此方法预测结构损伤指数准确度高,耗时短,可为建筑工程震后损伤快速评估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
人工爆破检验区域地震台网地震定位精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广东地震台网记录的2015年6月珠江口海陆联合地震构造探测项目人工爆破资料,采用MSDP地震分析软件提供的3种常用地震定位方法,对6次人工爆破事件进行分析,将定位结果与已知爆破位置进行对比,验证地震定位精度。结果表明,当地震定位数据满足台网分布方位均匀度ΔU≤0.35、次空隙角(S_(gap))≤160°时,广东地区地震震中定位精度优于3 km。  相似文献   

13.
地震应急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3大体系之一,鉴于地震预报尚不过关,在没有作出临震预报而地震突然发生时,为在灾区进行有效的救援而采取的紧急行动.通信、计算机等新技术是地震应急指挥和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无线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无线局域网利用了无线多址信道的一种有效方法来支持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本文根据新疆地震局地震应急现场工作情况,阐述无线局域网在地震应急现场中的应用,讨论了地震应急现场所适应的几种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模式.  相似文献   

14.
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实时速报系统试运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了一套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实时速报系统,并于2005年7月在福建数字地震台网试运行.本文对系统在2005年7月至2006年5月间处理的网内震和网缘震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对90%以上网内ML≥2.0地震的处理结果达到中国地震局地震速报评比满分的要求;系统对网内线以外100 km区域范围内ML≥2.5的网缘地震也有一定监控能力.本文对系统处理其他网缘震、网外震与人工爆破的不足之处也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5.
对数字地震台用不同处理方法所给出的地震基本参数进行了对比,同时还对数字地震台网测定的地震参数与模拟地震台网测定的地震参数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6.
地震预警系统与智能应急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基于实时地震(强震动)观测台网的地震预警和地震应急控制系统是近年来国际上日益引起人们重视的防震减灾手段,它不仅可以减轻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降低重大工程次生灾害的发生,而且还可为震后紧急救援和抢修提供依据。对地震预警的基本思想以及地震预警和应急控制系统的国内外建设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利用Wamp和Python,设计开发基于Web的测震台网值班管理系统,有效实现值班信息的录入、查询、编辑、统计、打印等功能,并对用户权限进行维护与管理.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安全性强、执行率高、可扩展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用北京遥测地震台网的远震资料应用TEL92远震定位程序对66个地震重新计算,将计算结果与《PDE目录》对比分析,从中得出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河北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大震速报震级问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河北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自2001年11月正式运行至2004年5月所记录到的河北省及邻区64次较大的速报地震事件,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分别计算震级并与全国地震月报目录和全国基本台网目录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采用计算机自动读取2个水平分向S波段的振幅和相应周期的最大乘积方法测定速度震级稳定性较好,偏差较小,计算简便,适于大震速报快速有效测定震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Bogotá, the capital city of Colombia, is mostly located on a lacustrine soil deposit surrounded by hills in a central plateau of the eastern cordillera of the Colombian Andes. This highly populated urban area is exposed to a significant seismic hazard from local and regional fault systems. In addition, the potential ground motion amplification during earthquake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soft soil deposits, along with the effects of the surface and subsurface topography, can strongly influence the seismic hazard and consequently the seismic risk to the city. This study aims to develop a physics‐based framework to generate synthetic ground records that can help better understand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he basin and other amplification effects during strong earthquake shaking in the region, and to incorporate these effects into the estimation of seismic risk. To this end, a set of simulations were first conducted on Hercules, the wave propagation octree‐based finite element simulator developed by the Quake Group at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to identify the impacts of hypothetical strong earthquakes scenarios. Then, the results from these simulations were integrated with the exposure and vulnerability information previously developed for the main building constructions in the city to assess the seismic risk in the region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analysis. Results from this more detailed model are compared with previously published results from simplified models. Sensitivity analyses help identify critical aspects that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future to improve the seismic risk assessment of infrastru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