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百年来,全球、北半球和我国气候总的趋势是变暖。我区作为全国的一部分,也是北半球环境和全球环境的一个局部地区,是否也有此种变化趋势呢?我根据近几十年来的气温资料,结合各种外界因素的统计分析,阐明我区气候总的趋势也是变暖,这种变化是受太阳活动、大气环流、火山活动、温室气体等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内蒙古地区1991-2000年气温变化趋势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利用包头气象站1951-2006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建立了高温和低温极端气候事件的阈值,检测了56年来包头逐日气温的极端事件出现频率,分析了极端事件的年、季、月变率。统计了逐日平均气温的各级别出现频数。结果显示:该地区56年里气温显著升高,平均每10年升高0.42℃;在56年时间尺度上平均气温有明显的由冷变暖的突变特征,突变点为1987年;气候变暖后,高温事件明显增多,低温事件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3.
4.
近45a来,太原平川和山区年平均气温为明显上升趋势,夜间增温是太原气候变暖的一个重要特征。1986年、1993年分别为山区和平川年平均气温转折年份,山区从1985年开始冬季平均气温发生突变。近45a来,太原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主要是夏、秋季降水减少造成。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太原平川和山区年暴雨日数变化平稳,高温和春旱发生频次在增加,山区夏旱也呈缓慢增加趋势;太原山区霜期明显缩短,初霜在推迟,终霜在提前。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近50年气温概率分布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波  孙力  刘实 《吉林气象》2007,(2):12-15
本文选取了吉林省10个测站的冬、夏季气温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学分析方法,探讨了吉林省冬、夏季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及其概率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吉林省的夏、冬季气温表现为两种变化特征,一是均值的显著变化;二是方差的显著变化。吉林省夏季和冬季气温均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在不同的年代际变化阶段,气温的总体概率分布特征差异很大,这种概率分布形式的差异与高温、低温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繁与否具有密切关系。同时,冬、夏季气温变化特征还表现为平均值的增加,因此吉林省发生暖冬及夏季高温的机率增大。  相似文献   

6.
大连地区近44 a冬季气温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大连地区1960-2004年的气温资料,应用一元线性回归、小波分析、气候趋势系数等方法,对大连地区气温的季节一年际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该地区冬季气温年际、年代际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发现,大连四季都有增暖的变化趋势,其中春、冬两季增暖的速度最快;20世纪60年代大连地区的冬季气温呈下降趋势,从70年代以后,冬季气温呈明显的增暖趋势,特别是90年代以后这种增暖趋势十分显著,而且增暖的幅度全区分布不均匀;大连地区冬季气温与全国冬季气温年代际变化的步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利用建站以来鞍山站和海城乡村站的一日四次观测数据和逐日平均、最低和最高气温资料,对1951—2017年鞍山市年、四季和各月平均气温和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变率进行了分析,并对鞍山城市热岛变化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951—2017年鞍山市年平均最低气温的递增趋势最强、平均气温次之、平均最高气温最弱,且均通过显著性检验.19...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用全区均一性较好的71个地面气象站1961—2013年逐日最高和最低气温资料,给出了极端气温指标定义,计算分析了内蒙古极端气温事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3年内蒙古地区极端气温以极端高温事件增多、极端低温事件减少为主,但近几年这种变化有所减缓,主要表现在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率下降、极端低温事件发生频率明显上升。极端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或幅度较极端最高气温明显。  相似文献   

9.
单中华 《浙江气象》2009,30(3):11-12,18
对兰溪48年来各月及年极端气温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极端最高气温序列仅有5.6月份存在比较明显的增温趋势,而极端最低气温序列全平均存在上升趋势,尤其是冬半年增暖趋势更为明显。累月合计极端最高气温气候事件上世纪60年代最多,70年代最少,以后呈逐渐增多的趋势,2000年以来增多趋势最为明显;极端最低气温气候事件则表现为逐年代际变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利用线性分析方法,分析了濮阳多时间尺度气温的变化特征及气候趋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夏季和年平均气温变化幅度分别为0.23~0.46℃/10a、-0.05~-0.11℃/10a和0.14℃/10a;年高、低温日数分别以3.36天/10a和2.35天/10a的趋势减少;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日提前4.91天/10a、终日推后1.02天/10a,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0℃的终日延长2.0天/10a;1987年以来濮阳相继出现17个暖冬,严重暖冬年份皆出现在1995年以后.当地引种的小麦品种冬性减弱,播种期推后,越冬期缩短,生育期延长.病虫害有加重趋势,农药、化肥用量增加.因此,当地气候变化具有冬趋暖夏趋凉的特征,高低温危害减少,积温的有效性增加,作物生长期与灌浆期延长;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异常暖冬事件增多,近10年是50年以来最暖的10年.同时冬季平均气温年际间波幅增大,春季气温不稳定,气温变化的不确定性增加.气候变暖对当地粮食生产有利因素较多,但不利因素也很突出.  相似文献   

11.
基于ETCCDI指数2017年中国极端温度和降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1961—2017年2419站均一化逐日气候数据,计算了气候变化检测和指数联合专家组定义的26个极端气候指数,分析2017年中国极端温度和降水特征。结果表明:2017年中国区域平均的所有极端高温指数均高于1961—1990年30年平均,所有极端低温指数均低于1961—1990年30年平均。中国区域平均的多个极端温度指数达到或者接近历史极值,其中年最小日最高气温(TXn)和年最小日最低气温(TNn)均达到历史最高值,冷夜(TN10p)、冷昼(TX10p)和持续冷日日数(CSDI)达到历史最低值。年最大日最高气温(TXx)、年最大日最低气温(TNx)、暖夜(TN90p)、霜冻(FD)、冰冻(ID)、热夜(TR)、生长期长度(GSL)排在1961年以来的第2或第3位,其余极端温度指数全部排在了1961年以来前10位。2017年中国区域平均的10个极端降水指数中,有7个指数值处于1961—2017年1个标准差范围内,指示2017年的极端降水接近正常年。  相似文献   

12.
邹瑾  李君  高理  孔祥宁 《气象科技》2022,50(6):802-811
基于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等级划分标准,利用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客观识别山东省区域性高温事件,并分析其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增暖的响应。结果表明:1961—2020年山东省共发生了区域性高温154次,平均每年约2.6次,主要出现在6—7月;西部地区多,山区和沿海地区少;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明显,发生了减少到增多的趋势变化,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显著减少,90年代中期之后开始增多,21世纪明显增多,持续时间、影响范围和过程强度明显增加增强。区域性高温对气候增暖响应显著,随着增暖加剧,年最晚出现时间明显推迟,频次也更多,持续时间更长,影响范围更大,强度更强,且更长更强的区域性高温事件也更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博克图地区2001—2010年40、80、160cm平均深层地温的分析,得出博克图地区深层地温逐年和逐月和季节的变化规律,以及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处于什么月份和季节。在观测中,根据这些变化规律,结合读数判断观测是否存在偏差,从而提高观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内蒙古地区58个站点1961—2008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用数理统计等分析方法,参照采暖供热等相关规范,综合分析了内蒙古地区采暖期各要素变化特征,初步提出了采暖初日、终日和采暖期能源需求预测模型,并经过检验与实况基本相符。结果表明:①近48年内蒙古地区采暖初日推后、终日提前、采暖期缩短,说明随着气候变暖,内蒙古地区冬季变暖,寒冷期缩短。②内蒙古地区采暖期要素的变化与纬度的高低密切相关。纬度越高,采暖期缩短越多,使表征采暖能耗多少的采暖度日值减少越明显,采暖期能源消耗越少,节能减排潜力越大。③随着气候变暖,内蒙古地区冬季寒冷程度和寒冷期变短,采暖能源需求量减少,采暖能耗降低,其集中供热强度和耗热量降低,从而可减少CO_2、CH_4、SO_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④采暖起止日、采暖长度以及采暖期能源需求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由此构建的采暖初日、终日和能源需求预测模型,可信度较高,可根据月动力延伸预报产品,提早做出不同地区采暖起止日期和采暖期能源需求趋势预测,减少能源的浪费,为供热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前人在研究极端气温时,大多关注其长期变化趋势,而对其年代际变化的研究较少。本文利用1961~2016年全国839个台站的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日平均气温资料,重点分析了我国冬季极端低温指数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本文采用谐波分解提取了每个台站冬季极端低温指数前四波分量,将其作为年代际变化分量,并将其累计方差贡献大于25%的台站认为发生了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的台站。结果表明:呈明显年代际变化的台站主要位于长江以北地区、新疆北部以及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其中,长江以北地区及新疆北部地区的年代际变化在1979年后较为一致,据此可将1979年之后的时段大致划分为前冷期(1979~1986年)、暖期(1987~2007年)和后冷期(2008~2016年)三个时期。上述两个地区的冬季极端低温指数的年代际变化与东大西洋/西俄罗斯遥相关型联系在一起,该遥相关型的年代际变化对应着乌拉尔山阻塞型环流频次和东亚大槽强度的年代际变化。  相似文献   

16.
利用阿勒泰地区1961-2010年7个观测站暖季(5-9月)5-20cm土层的逐月平均地温资料,采用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方法,对近50a阿勒泰暖季浅层平均地温、各月平均地温的气候变化趋势及突变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50a阿勒泰地区暖季浅层地温呈上升趋势,富蕴升温幅度最大,为0.88℃/10a(P<0.01)。暖季浅层各月平均地温均呈上升趋势,升幅最大值为1.02-1.07℃/10a(P<0.01),均以富蕴或青河升温幅度最大, 7月增幅最大,9月增幅最小,各层自1981年以来增温尤为明显。1961-2010年暖季大部站点平均浅层地温在1972年发生了突变,而各月平均浅层地温大部分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发生了突变。暖季5cm、10cm、15cm、20cm 4个土层温度与同期气温和地表温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二者的显著升高正是导致浅层地温呈明显升高趋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利用全国541个站的均一化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了高温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1956-2006年我国高温日数有两个高值中心,分别出现在吐鲁番盆地和江南地区。高温日数呈现"增加-减少-增加"的趋势;新疆的高温日数有准3 a的周期变化,中国东部4个地区的高温日数都存在3~6 a的周期变化。中东部地区高温日数由减少转变为增加趋势的时间并不一致,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逐渐延迟。  相似文献   

18.
按照CORDEX (COordinated Regional Downscaling Experiment) 计划试验设计要求,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全球模式FGOALS-g2的数据驱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针对1986~2005年历史气候和2010~2065年RCP8.5排放情景下气候预估,对东亚地区进行了50 km动力降尺度模拟。首先评估了RegCM3模式及驱动模式FGOALS-g2对1986~2005年夏季中国地表气温和极端高温事件的模拟能力,然后比较了两个模式在RCP8.5排放情景下对中国夏季地表气温和极端高温事件预估的变化,重点分析了动力降尺度结果的优势。结果表明,两个模式均能合理再现夏季中国地表气温和极端高温事件的大尺度气候态特征。相对于全球模式,区域模式由于水平分辨率较高,能在刻画地表气温分布的细节上体现出优势。在RCP8.5排放情景下,两个模式预估的三个地表气温指标均显著升高,到21世纪中期 (2046~2065年),两个模式预估的全国平均地表气温增幅相当,气温日较差变化均较小。在FGOALS-g2模式预估中,到21世纪中期,三个地表气温指标的增幅相当,气温日较差没有明显变化,东北和青藏高原的地表气温增幅最大。在RegCM3模式预估中,到21世纪中期,中国大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 (Tmax) 增幅大于日最低气温 (Tmin) 增幅,气温日较差增加;而在青藏高原西部,Tmax的增幅较Tmin偏低,气温日较差减小。在RCP8.5排放情景下,两个模式预估的极端高温事件到21世纪中期也显著增加,RegCM3模式预估的极端高温事件全国平均增幅略高于FGOALS-g2模式的预估。在两个模式的预估中,日最高气温最大值 (TXx)、暖昼指数 (TX90p) 和持续暖期指数 (WSDI) 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与Tmax相似;和当代相比TX90p增加了60%以上,而WSDI增加了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61—2020年中国区域2089个地面观测站资料,分析了1991—2020年和1981—2010年新、旧气候态下,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等变量的空间变化特征,探讨对气候距平值、极端事件等评估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气候态下,全国三类气温年和季节平均均一致升高,年降水增加,空间上气温偏高(低)、降水偏多(少)的特征将弱(强)化;华北东部、华东中部和北部以及青海西南部的年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距平增加;极端高温年减少,低温年增多,其中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受到的影响较最高气温更大;夏季南北方两条雨带极端强降水年的发生概率降低,冬季东北中部和南部、华北、华东北部、西北东部极端弱降水年概率显著增加;全国超过一半的站点极端日高温、低温和强降水事件的历史频次发生改变;新气候态还减弱了极端日高温事件的增速,加快了极端日低温事件的降速。  相似文献   

20.
1956-2006年中国高温日数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全国541个站的均一化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了高温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1956-2006年我国高温日数有两个高值中心,分别出现在吐鲁番盆地和江南地区。高温日数呈现"增加-减少-增加"的趋势;新疆的高温日数有准3 a的周期变化,中国东部4个地区的高温日数都存在3~6 a的周期变化。中东部地区高温日数由减少转变为增加趋势的时间并不一致,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逐渐延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