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6 毫秒
1.
王志勇 《地理教学》2012,(19):48-48,47
一、"任务型导学单"的体例结构根据学生思维特点,双休日任务型导学单设置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本周内容回顾与重现。由两个小部分构成,一是知识结构的建构,教师列出结构提纲,学生根据结构提纲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二是重难点知识再现,把课堂上重要或者比较难懂的内容呈现在讲义上,避免学生阅读教材时疏漏或者抓不住重点。  相似文献   

2.
《地理教学》2005,(9):F0003-F0003
上海市二期课程教材改革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新教材,由纸质课本和电子光盘教材两部分组成。光盘教材涉及“地理景观”和“地图”两部分内容。为了丰富光盘教材的内容,提高光盘教材的质量,经考虑决定,向全国中学地理教师和教研人员征集有关“地图”内容的游戏和交互性练习。  相似文献   

3.
王公月 《地理教学》2004,(10):11-13
与旧教材相比,地理新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最大的变化是把学生的发展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根本理念,即把教材的中心价值转移到学生怎样使用教材上,而且赋予教材中的内容以更多的价值和意义。具体来说,新教材强调地理思想——丰富多彩的图像系统,使教材有“魂”;注重问题探究——灵活多样的“活动”设计,使教材有“理”;联系身边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经  相似文献   

4.
高质量的探究活动具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设计探究活动又需要关注哪些关键性的问题?这是教材编写为落实课程基本理念,引导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应该而且必须做出明确回答的问题。本文将以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为例,阐释探究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以帮助教师领会编写意图,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活动”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地理教材是学生进行地理学习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是地理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凭借。地理教师为完成地理教学任务、实现地理教学目标必须正确分析和合理运用地理教材。地理教材的分析与运用是地理教学设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凌锋 《地理教学》2009,(12):25-27
一、把握五大“要点”、合理处理教材——有效教学的基础 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教师不仅要研究、分析、理解和掌握教材编写的意图,而且要根据需要挖掘教材的相关因素,使教材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  相似文献   

7.
陈小明  蔡婷婷 《地理教学》2006,(11):24-24,25,26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辅导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因此在设计“黄土高原地区”这一节教学时,可将教材中的内容分成五块内容,分别由5个“W”(what,where,when & who,why)和1个“H”(how)来引导,每一块教学内容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的地理思维。  相似文献   

8.
教材中各章节的标题,一般是对该部分知识内容的概括及总结,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教材标题是可以直接用作教学标题的。但是,如果地理教师处处都套用教材标题,那样不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当然,教材中的有些标题则不宜变动。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工业的区位选择这部分既是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之一,也是新课标要求重点理解的内容,其中有为了保护环境在工业区位选择时应注意的原则。据此,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构思出很多拓展案例练习题,较为典型的是这样一个题目:  相似文献   

10.
高敏 《地理教学》2005,(2):27-28
“南美洲自然地理概述”是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南美洲概述”的前半段内容,也是该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教材从地理位置、海陆轮廓、海岸线特点、面积说起,详细介绍了南美洲地形、气候、陆地水、动植物等自然特征。同时为教材后半部分人地理的教学内容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教材改革是突破口.教师在教材处理时,必须冲破教材的束缚,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12.
陈静 《福建地理》2005,20(4):61-63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教材改革是突破口.教师在教材处理时,必须冲破教材的束缚,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13.
李建华 《地理教学》2012,(21):39-40
地球运动是高一上学期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由于教材和考试试题之间的巨大差异,有些教师在讲解本内容时,对于教材的处理往往不知所措,教师往往全部依据自己的教学案,而遗弃教材。但是教材作为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其语言的规范、严谨、简洁性是教学案不可比拟的。同时教材也是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理解的直接体现,其教学价值也不言而喻。新课程要求"用教材  相似文献   

14.
引导学生自我获取地理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卫兵 《地理教学》2001,(8):16-16,15
一、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他们在自学过程中的良师益友。在各种能力的培养中,指导学生读教材、读图是最重要的、最首要的。例如:在学习“世界气温的分布”内容时,根据大纲和教材,抓住重点和难点,列出了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理解、掌握、运用教材内容的过程,课堂教学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和处理。目前高中地理教材内容多、课时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抓住教材的主要环节,其具体方法是。  相似文献   

16.
教材处理的创造性,是指对教材的处理要因人(教师、学生)而异,这创造也是教师教学风格差异与学生认知差异的体现。这个创造性决不是“随心所欲”,恰恰相度?教材处理应在遵循一般教学规律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教师和学生的特点剪辑教材,形成自己的独特解读。  相似文献   

17.
张玲 《地理教学》1994,(3):27-28
地理新教材(人教版),改变了原旧教材的呆板面孔,“东南亚”一章仅用三课时就完成了教学任务。七个国家,仅讲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新加坡。课本编写的最大特点就是突出了区域特点。这样,教师好讲,学生爱学、好记。我认为;“东南亚”一章新教材编写与旧教材比较,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8.
郑明进 《地理教学》2006,(4):30-31,40
一、教学内容要开放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用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实际上就隐含着教师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因此,教师在教材处理时,可以不受教材的束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实际,依据标准、教材,并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重组教学内容,重组中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乡土实际、联系时事热点等,在教材之外找“教材”,引进必要的素材与知识,带领学生走向自然、家庭和社会,走向学生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9.
池塘生态系统及其平衡,这部分内容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但教材对这部分内容阐述得不够详细,所以学生觉得很难理解。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我认为在讲授时以下三点要向学生解释清楚。  相似文献   

20.
杨燕 《地理教学》2005,(2):24-26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奉若神明”,对教材安排的课时、进度、章节、逻辑体系乃至观点不敢作丝毫调整变更,而新课程强调,教材是“教学材料”,而不是“学校教学事实上的唯一依据”,教材仅仅是一种充满了变数和弹性的课程资源,所以,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大胆地处理教材,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