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新型AGRSS航空伽马能谱测量系统于2013年由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自主研发,经历江苏六合、黑龙江嘉荫、甘肃礼县等测区十余万测线千米的生产实践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测量效果,推动了AGRSS系统的改进升级.本文简要介绍AGRSS系统的参数指标、系统刻度与应用状态等,通过研究直升机搭载AGRSS系统在甘肃礼县测区所采集的航空放射性测量数据信息,基本查明了该地区放射性核素区域分布特征,天然放射性核素K、U、Th水平显现"中部岩体出露区偏高、周边地层中低水平"的特点;并结合地质资料,分析典型铀矿床、金矿床的航空伽马能谱特征,结果认为新型AGRSS系统采集数据信息在矿产勘查中是有效可靠的;说明AGRSS系统对高海拔且地形切割剧烈山区的适应性较强,仪器性能稳定;同时表明AGRSS系统在地质填图、铀及多金属矿产勘查中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搭建航空伽玛能谱参数与铀矿化富集有利程度的定量评价关系,突破了传统上航空伽玛能谱测量数据多用于勾划等值图/比值图进行定性分析解释的局限,为进一步提取航空伽玛能谱测量数据所蕴涵的铀矿地质找矿信息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对铀成矿有利区位进行了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3.
复杂地形条件下航空伽玛能谱地形改正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矩形辐射体航空伽玛辐射场理论,研究应用于复杂地形条件下的航空伽玛能谱资料的地形改正方法,并针对该方法进行验证. 本文利用航空物探测量过程中获得的DTM数据(达到了地形改正所需的地形起伏数据精度),应用矩形辐射体航空伽玛辐射场理论,根据地面辐射体与航空伽玛场分布之间的正演关系,对航空伽玛能谱解释方法的原理进行了正演分析和反演推导. 探索出一种按影响角进行地形改正的方法. 该方法特点是适合于任意飞行方式(缓地形和水平飞行均可)和任意地形条件航空伽玛能谱的逐点地形改正. 结果表明该地形改正方法能够基本消除航空伽玛能谱测量中的地形起伏产生的影响,经地形修正后的航空伽玛能谱异常能较正确地反映地面辐射体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4.
在地形高度变化较大的复杂地形区由于探测立本角难于近似满足2π条件,造成航空伽玛能谱测量数据高度改正结果失真,在山谷区立体角大于2π条件,改正结果偏高,在山峰区立体角小于2π条件,改正结果偏低,即地形的变化影响了高度改正的效果.本文对现有两类四种航空伽玛能谱测量数据地形改正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和效果对比研究,优选出适用于航空...  相似文献   

5.
经筹建和大量试测后,广东省地震局~(14)C实验室已于近日正式投入测试。该室是以镁法合成苯(经测试,纯度达99.94%),用FH—1935低本底液体闪烁仪进行测量的。FH—1935液闪仪是近年来我国自行研制的测量装置,其主要技术性能和指标接近或超过国际先进的同类装置。仪器配有微机,由其构成一套1024道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具有工作效率高,  相似文献   

6.
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MCA)是一种独特的专业测试仪器。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嵌入式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并分别对其硬件部分、软件部分和应用实例进行简单的描述。   相似文献   

7.
张玮  郑明良 《华南地震》2009,(Z1):118-122
在充分研究测区的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地面伽玛能谱进行勘查,查明了工作区的放射性特征,并划分了三个成矿远景片,充分体现了地面伽玛能谱测量比总量测量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广德县山北地区位于下扬子地块皖南褶断带绩溪穹褶断束北缘,属于典型的花岗岩型铀矿(化)分布区.为研究该地区的铀矿(化)分布特征,寻找隐伏铀矿体,本文通过开展地面伽玛能谱、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土壤氡气等综合物探方法,有效地发现与成矿有关的地球物理异常,结合地质资料,推断了与矿化体有关的岩体接触带和构造发育情况,圈定找矿靶区,并于后期开展的钻探验证工程中辅以伽玛测井定量确定异常铀矿化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地面伽玛能谱测量能有效圈定与铀成矿有关的异常靶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垂向分辨力高,能较准确探测花岗岩体厚度,推断断裂构造发育情况;土壤氡气测量能准确指示深部铀矿化信息.因此合理选用多种物探方法有助于提高地质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压缩感知的多跳地震数据采集技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君  张晓普  王俊秋  龙云 《地球物理学报》2017,60(11):4194-4203
随着油气地震勘探目标的复杂程度日益提高,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道容量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本文根据压缩感知、稀疏表示等理论,提出了一种多跳恒传输量的数据采集框架,以减少每条测线上地震数据的传输量,进而提升采集系统的道容量.为了能够明显地提高带道能力,设计了基于有序并行原子更新的字典学习算法,该算法能够在计算量较小的前提下有效的得到相应数据的稀疏变换矩阵.基于压缩感知的多跳地震数据采集方法已能够在吉林大学研制的无缆自定位地震仪中实现.本文最后使用一组仿真数据和一组实测数据进行测试,其结果表明,数据采集信噪比控制在14 dB以上(引入噪声约18%)时,最多可以将系统的道容量提高3倍以上.  相似文献   

10.
航空磁法是航空物探常用的测量方法之一,具有探测深度大、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为满足地质填图与矿产勘查对大比例尺高精度磁测资料的需要,本次将AARC510航磁补偿和收录系统与高精度CS-VL铯光泵磁力仪搭载于动力三角翼平台上,集成了一套灵活、高效、经济、高精度的航磁测量系统.通过对卡拉塔格勘查区获得的数据的质量评价,验证了该测量系统采集、补偿数据的能力.通过对比分析勘查区航空磁测数据与地表地质和地面磁测结果,验证了利用该航磁测量系统进行区域性磁法测量的可行性和可靠性.通过解析延拓、水平梯度及斜导数等位场数据处理方法,分析了勘查区磁性构造等特征,认为勘查区发育的小规模高磁异常主要为浅源异常;区内磁性构造线主要以北西向为主,部分北东向断裂与北西向断裂切割,局部伴生的许多小规模、延伸短的构造线,推测为在构造—岩浆活动中形成的次级断裂构造或侵入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  相似文献   

11.
便携式HDP—4 四道γ能谱仪,是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物化探中心近几年开发研制的一种功能全、性能较高的四道γ能谱测量仪器.仪器由探头和操作台两部分组成.操作台采用双单片机结构,分别负责数据处理和数字自动稳谱,其中的自动稳谱技术比以往的能谱仪有了很大的改进;本仪器设置了多种测量方式,用户可根据测量目的进行选择;图形液晶显示器的使用克服了数据循环显示的弊端,可以同时显示铀、钍、钾、总道四个参数;设有微型打印机接口和RS232串口,方便了数据输出.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水下浅层介质二维电阻率映像法探测,一种走航式水下多道电阻率探测系统(NURSS)被研制开发.该系统由主控系统、定位系统、多道电缆及拖体组成.多道电缆长100m,装配有10个不极化电位测量极(可扩展)和4个供电极,可实现二极和偶极装置测量,电位采集采用并行采集技术.以水库库底渗漏探测为目标的数值分析和应用实例表明该系统比水面电阻率法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可精确探测库底渗漏通道位置与延展深度,是实现水下浅层目标探测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3.
N761四道γ能谱测井探管是用于测量总计数率及铀、钍、钾放射性元素含量的测井仪器,配接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开发的HD-4002测井系统中,本探管采用双CPU结构,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主CPU进行测量和自动稳谱,辅CPU对来自主CPU的测量数据进行并/串转换和码形变换,经铠装电缆传输到地面系统中,通过采用改进的自动稳谱技术,探管能够在较宽的环境温度范围(0℃~50℃)内自稳,各参数的记数偏差在8%以下,测井探管工作稳定,本探管经野外试验考核达到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熵平均法对地面γ能谱测量局部干扰的消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此方法对浅覆盖区地质填图的γ能谱测量剖面数据及应用γ能谱测量确定古城墙位置的平面测量数据进行了处理,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消除地表植被及局部土壤元素富集随机干扰、突出弱异常具有明显的效果,使地质填图中进行岩性划分界线明显,考古中古城墙表现的弱异常突出,边界清晰.通过对熵平均法应用的讨论,可以看到5点熵平均对于局部干扰压制较多而对异常削弱较少的特点;与多点平滑相比,熵平均对于突跳点具有更好的压制作用.熵平均法对于地面γ能谱测量随机影响的消除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使地面γ能谱测量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期间,在国家863重大计划项目支持下,开展了我国航空地球物理野外试验场建设.在总结国内外航空地球物理试验场建设情况基础上.以加拿大Reid-Mahaffy航空电磁地球物理场为例,从试验场场址选择和试验场建设两方面,分析了国外航空地球物理试验场建设方法,总结了相关经验和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航空地球物理试验场建设目标,综合考虑不同航空地球物理测量系统的特点,制定了我国航空地球物理试验场建设的基本条件.根据这些条件,采用"先选区后选场,区中选场"的原则,进行了试验场场址的选择,最终确定大井坡航空地球物理试验场为我国首个航空重、磁、电磁等测量系统的野外综合检测平台(简称为大井坡试验场).根据试验场建设思路,在分析大井坡试验场现有条件基础上,从岩石物性测量与研究、地球物理测量、地质填图与剖面测制以及试验场数据信息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试验场的建设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计时精度是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直接影响到地震勘探对地层分辨的准确度.地震数据采集系统中计时精度主要由采集站的采样率精度决定.本文首先给出了计时精度的定义,基于模拟信号数字处理技术,分别研究了采用单方波脉冲法和双单位脉冲法测量计时精度的两种方法并比较了它们的测试精度,给出了采用本文所述方法的测试结果.最后对测试误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航空重力测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近十几年来,航空重力测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日趋活跃,业已成为地球重力场研究中最为热门的领域之一.航空重力测量可分为航空标量重力测量、航空矢量重力测量和航空梯度重力测量.本文概述了航空标量重力测量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传统航空重力测量系统的改进,新型系统方案的研究,从GPS中导出加速度的理论和方法.滤波和估算方法及航空重力数据的应用等五个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文中最后介绍了我国自行研制的航空重力测量系统的概况。  相似文献   

18.
捷联式航空重力测量系统与平台式系统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等许多优点,近些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本文给出了捷联式航空重力测量的两种算法模型:捷联式惯性标量重力测量(SISG)和旋转不变式标量重力测量(RISG)模型,并对其误差模型作了初步讨论.利用我国首套捷联式航空重力仪SGA-WZ01在某海域的部分试验数据,对两种算法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其差值之标准差对于200s的滤波长度小于0.5mGal.同时,利用两组重复测线数据估算了不同滤波尺度下的两种算法的内符合精度,表明SISG算法略优于RISG算法.对于200s和300s的滤波长度,SISG的内符合精度分别为1.06mGal和0.80mGal.  相似文献   

19.
航空电磁系统校准是开展实际测量工作的基础,校准情况直接影响数据处理和解释.传统校准方法通常假设在自由空间中进行,忽略导电大地耦合影响.然而,实际工作中很难找到绝对高阻的校准场地,导电大地对系统校准和观测数据的影响无法忽视.本文以频率域航空电磁系统为例,对导电大地上航电系统校准技术和校准误差改正方法进行研究.我们首先推导了层状导电大地上水平共面和直立共轴线圈系统的校准公式,结果表明导电大地对航电系统校准尤其是水平共面装置的高频信号影响很大.针对校准过程中大地电导率已知的情况,本文采用非线性方程求解技术一次性确定校准线圈位置和Q值;在没有任何辅助信息情况下,也可直接利用实测数据计算校正因子进行迭代求解.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有效.考虑到系统相位和增益调整直接影响观测数据,本文提出了航空电磁数据校准误差的改正算法.实测数据误差改正结果表明,导电大地对高频信号影响严重,校准误差改正后的航空电磁数据与实际地质资料更好吻合.  相似文献   

20.
航空重力梯度测量作为一种高效快速和高分辨率勘探手段,在固体矿产资源勘查和油气勘探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商用部分张量航空重力梯度测量系统和研制中的一下代超导航空重力梯度测量系统仅能测量重力梯度张量中的部分张量分量或分量组合,不利于后续地质解释和测量成果应用.本文基于重力位微分的频率域通用公式,针对Falcon部分张量重力梯度测量系统,以重力位为纽带,建立了重力梯度张量分量频率域转换公式,实现了基于平面观测数据的重力梯度张量分量快速转换处理算法,通过理论模型试验证明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