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T扫描技术不仅可以重建不同驱替液在不同驱替时刻的微观剩余油分布图像,而且通过X射线衰减系数换算成CT值,还可以计算岩心的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参数,从而对实验岩心的非均质性和每一驱替过程不同驱替时刻的微观剩余油进行定量分析。分析认为实验岩心在不同驱替阶段微观剩余油类型之间存在量的转化。  相似文献   

2.
泥浆侵入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浆及其滤液侵入油气储层是一个复杂的物理过程,其影响因素因区块情况和井场工程因素的不同又有许多不确定性,很难得到地层真电阻率,影响储层测井评价的精确度.本文以泥浆侵入机理的分析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对泥浆侵入的研究情况,从泥浆侵入影响因素、泥浆侵入对测井响应的影响、侵入半径的计算和侵入校正方法等方面,对泥浆侵入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合评述,以期找出其规律性,为进一步探索更好的泥浆侵入校正方法、精确地评价油气储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21件原油样品实验分析表明,原油烃类中高分子量组分C40^+(%)与原油黏度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利用油田开发取心检查井油砂制备得到油藏剩余油样品44件,通过高温色谱检测得到剩余油烃类低C21^-、中C21~C40、高分子化合物C40^+含量(%),利用原油黏度与烃类C40^+(%)的关系式预测了剩余油黏度;结合油田开发取心检查井的岩石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等资料,对聚合物驱和水驱油藏剩余油的流动性特征、剩余油性质、下步驱油方式等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驱和水驱2种驱油方式油藏剩余油的烃类组成、黏度和流度都呈现非均质性特征,且前者的非均质性更加明显;聚合物驱与水驱油藏相比烃类C21^-(%)和C21~C40(%)较低、C40^+(%)的较高,聚合物驱可能相对较多的采出原油的低等和中等分子量化合物,使聚合物驱剩余油中烃类C40^+(%)增加、剩余油黏度变大、流度下降及流动性变差;水驱油藏剩余油以中黏油为主、有一定数量的低黏油,聚合物驱油藏剩余油以中黏油为主、有一定数量的高黏油;根据油藏剩余油黏度测定结果和流度比控制的最佳范围,确定不同油田及油藏剩余油的驱油方式和聚合物溶液黏度及浓度,为下一步油藏剩余油开发及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新依据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海域地震动是海洋工程建设必须考虑的因素,近年来学者们对海域地震动做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涵盖海域地震动的各方面。为总结对海域地震动特性的研究成果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分类阐述了不同学者对海域地震的研究结果。根据采用的研究方法可分为解析方法、数值模拟方法和统计方法。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不同研究方法得出的海域地震动场地影响与传播规律的结论:解析方法与数值方法得出的结论侧重于分析海域地震动受海水、淤泥沉积层与地形等场地条件的影响;统计方法得出的结论集中在海域地震动与陆地地震动在地震动特性与传播规律方面的差异,这些结论可以为采用相同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最后,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由于数据相对匮乏,导致缺少对海域地震动与陆域地震动差异的定量分析,也缺少对海域地震动不确定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针对辽河油田J16块油层厚度大,层内非均质严重的特点,通过地震精细解释,细分韵律段,构建等时地层格架,精细刻画了单砂体内部构架,研究表明,纵向剩余油集中在反韵律厚层的顶部,主要受上部隔层、下部夹层及重力影响.2008年挖潜井在厚层顶部投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说明对于双高期油藏层内非均质对剩余油的分布具有控制作用,这对进一步挖掘老区油藏潜力,提高采收率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元谋古猿牙齿釉质微观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凌霞  郑良  高峰  姜础 《中国科学D辑》2002,32(11):921-927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对元谋古猿牙齿釉质微观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 观察了牙齿釉质生长线结构及其密度变化和生长周期, 推算出元谋古猿下颌门齿的牙冠形成时间, 同时对牙齿釉质的三维结构进行了初步观察分析. 将元谋古猿的牙齿生长发育情况和釉质微观结构特征与禄丰古猿做了比较, 发现二者之间有相似性, 同时存在一定差异, 分析讨论了它与早期人类起源的相关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软粘土宏观性质与其微结构有着密切联系。对天津滨海新区软粘土先后进行了固结实验和扫描电镜实验,并对扫描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微观结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加,软粘土原有微观结构遭到强烈破坏,粘土粒度分维、颗粒表面起伏分维降低,颗粒分布分维增大。表现为颗粒粒径和表面起伏程度降低,颗粒排列出现明显的定向方向,密实度增大。  相似文献   

8.
从确定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两方面对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总结。确定性分析以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发展为顺序,介绍了等效线性化方法基本原理及其若干进展、非线性模型的构建形式及其发展状况;不确定性分析以土层地震反应分析为方法应用随机过程理论所作的假定为线索,介绍了随机过程理论在土层地震反应分析中的研究、应用及其进展。最后对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隧道结构的震害现象,总结了隧道结构的震害机理、震害的影响因素、地震反应计算方法中的反应位移法和隧道结构振动台试验等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在对当前研究成果评述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并对隧道结构抗震研究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包括地震动输入的确定、结构抗震计算方法、特殊地质环境下隧道的动力特性、隧道结构地震破坏的准则与评价指标、隧道结构抗震反应分析模型、振动台试验的可靠性等。这些工作可以为从事这一领域研究和设计工作的有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烈度快速评估的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包括地震烈度评定标准、烈度衰减规律、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参数之间定量关系、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及仪器烈度等.讨论了在强震观测台网密集、比较稀疏以及无法实时和近实时获取震后强震资料等情形下,进行烈度快速评估的方法以及尚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强震观测台网较为稀疏的情况下,采用基于地震学的地震动合成方法估计地震烈度分布是进行烈度快速评估较为合适的方法,进行相关研究对震后救灾部署和震灾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长白山天池火山玻璃和长石微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长白山天池火山1000年和5000年前2次大喷发产生的浮岩和火山灰的微观特征,通过TEM-EDX和SEM-EDX分析了浮岩中的火山玻璃和长石晶屑的表面特征及风化层厚度。5000年前大喷发浮岩中的火山玻璃风化层平均厚度3·74μm,1000年前大喷发为0·98μm;5000年前大喷发浮岩中的长石表面风化溶蚀度大于1000年前大喷发物中的长石;两次大喷发浮岩中的火山玻璃风化层化学组成与火山玻璃相比富Al和Fe而Si减少。综合上述特征认为,天池火山喷发物中矿物的微观特征的差异与火山喷发年代和喷发环境有关。因此,系统研究天池火山喷发物的微观特征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古地震的微观标志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的实验研究和野外观察证实,高应变速率的变形作用在矿物岩石中留下了特殊的显微构造特征。在地壳的某一深度上发生的浅源地震就是一种快速的变形(破裂)过程,这种快速变形在震源及其邻近的岩石中会导致特殊的显微构造的形成。因此,在深蚀断裂带上,仔细地寻找和研究断层物质中快速变形引起的显微构造特征——古地震的微观标志和矿物相组合,就有可能确定古地震事件并探讨古地震过程中岩石变形(破裂)的机制。尽管这一方面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很可能是颇有希望的古地震研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黄土震陷时微观结构随动应力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黄土微观结构图像的处理可以很好地提取黄土微观结构要素。本文取通渭老地震区的黄土做震陷实验,应用土体微观结构定量分析系统对不同正弦荷载下震陷土样的微结构图片作定量化结构效应分析,探讨了其不同动应力荷载下的微观结构参数变化规律,并建立了各参数与动应力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黄土震陷由其微观结构及外部荷载共同决定,各微观要素在震陷过程中有不同变化,孔隙的有效直径、孔径分维、连通率和颗粒定向度的微结构参数变化与残余变形变化基本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4.
郑芳  邓津      安亮 《世界地震工程》2021,(3):180-188
对岷县地震台、庆阳黄土塬2~12m深度土层的粉土、粉质黏土样品,利用室内动三轴试验和扫描电镜试验,测定阻尼比和微观结构特征,研究了粉土、粉质黏土的阻尼比随深度的变化及应力应变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黄土竖向(沉积方向)和横向(垂直于沉积方向)的微观结构参数对阻尼比影响的主次关系及其权重。研究结果表明:小应变下,粉土和粉质黏土阻尼比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粉土和粉质黏土的微观参数与阻尼比有一定的关联性,粉土竖向的微观参数对阻尼比的影响较为敏感;粉质黏土横向的微观参数对阻尼比的影响更加敏感;影响权重方面,粉质黏土的平均形状系数影响权重最大,对阻尼比的影响最大;粉土的平均形状系数、分形维数和概率熵影响权重最大,对阻尼比影响最敏感。平均面积无论在关联度还是影响权重方面对阻尼比影响最小,该结论粉土与粉质黏土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5.
取甘肃临洮黄土不同深度土层4~16 m样品,分别研究微观结构类型差异及震陷性、剪切波速和元素比值等指标的关系。由于不同深度土层样品形成年代不同,气候条件变化很大,同一场地不同深度剖面所形成的黄土微观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各深度(4 m,8 m,12 m,16 m)土层样品的微结构类型依次为弱剪切结构,易压密结构,密实结构,中强胶结结构;同时震陷系数依次降低,剪切波速依次增大,其中的弱剪切结构的剪切波速仅为142 m/s。研究表明通过土层样品的微观结构类型特征及指标参数分析,可较为全面地判断土层场地,找到震害分析和土层处理的有效指标和参数,并据此进行合理的工程设计,可为黄土地区震害的成因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流动单元的储层评价及剩余油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然分段结合聚类分析的方法,在该区识别出4类流动单元,并以短期旋回为单位,对各类流动单元进行了平面分布预测,按流动单元的平面结构特征将短期旋回分为4类.采用概念模拟、定性分析和定量模拟的方法对剩余油进行了研究,表明储层流动单元结构对剩余油的控制明显,处于一类、二类短期旋回中的大面积连续分布的E,G型流动单元大多水淹,而在以F型为主的三类短期旋回中不被控制的小型孤立的G型流动单元及大面积分布的F型流动单元成为剩余油富集部位,针对此,开发调整策略应加强小规模E,G型流动单元的完善,加大三类短期旋回的动用力度,封堵一类短期旋回.这一策略明显改善了油田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7.
考虑非饱和特性的黄土湿陷性与微观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技术对3个场地16个土样的微观结构进行观测,并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微观图像进行处理、对土样孔隙的几何特征参数和分维数进行了提取,土样孔隙分布分维数为1.816~1.936。利用分形几何学原理建立非饱和土的孔隙分布函数,对天然湿度下黄土中水分分布进行分析,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孔隙的分维数、非饱和孔隙孔隙率和湿陷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孔隙分维数越大,孔隙结构越复杂;天然湿度下处于非饱和状态的黄土孔隙孔径均大于40μm,黄土的湿陷系数随着孔隙分维数、非饱和孔隙孔隙率的增大而增大,非饱和孔隙是造成黄土湿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甘肃永登湿陷性新近堆积黄土的微观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甘肃永登县树屏村某工程场地土为第四纪新近堆积黄土,其工程性质较为特殊,具有较大的湿陷性,但在天然湿度下震陷性却很小。本文利用扫描显微镜对其微结构图象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土工试验结果,揭示了导致其特殊工程性质的微观机理。最后提出了在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柔性断层错动产物的微观研究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柔性断层错动产物一般尚未固结,难以对其进行定向取样,固化和磨制薄片,笔者经过长期努力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郯—庐断裂带赤山段晚更新世以来活动性的研究中。笔者按总结出的方法定向采取断层泥,对其固化并磨制定向薄片,在镜下仔细观测,发现众多变形现象和由其反映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方面的重要信息。属脆性变形的有:长英质矿物颗粒被错移并形成棋盘格式构造,脆—塑或塑性变形发生在粘土和云母类的矿物中,尤其是“帚”状扭折和先扭后错现象在云母中非常普遍。恢复薄片的自然产状后,宏微观构造具统一性。据变形产物赋存的地质时代,它们应是断裂晚更新世以来活动的微观证据。文中笔者除系统介绍了柔性断层产物的采样、固结、磨片和应用此种技术的实例外,还探讨了显微构造分析在活断层研究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国际地震预警研究现状与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晋辉  龙海云 《中国地震》2017,33(1):172-179
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有关地震预警的文献数据,使用Web of Science的数据分析功能和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对地震预警领域的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地震预警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以期为相关机构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