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岩溶不整合的内涵和研究意义,系统总结了古岩溶不整合的鉴别依据,把组成岩溶体系的改造形态(体)和建造作为主要标志:认为岩溶改造形态(体)有古个体形态标志和组合形态(体)──地形地貌标志,这些形态(体)应有岩溶建造充填或覆盖才有鉴定意义;还认为岩溶建造是确定岩溶不整合的主要依据,与建造同时形成的生物化石及同位素年龄是直接的关键证据:岩溶建造底部建造层中的溶积钙砾岩和溶积钙屑灰岩,两岩石系列中的岩石成因类型、结构构造、层面构造是确定古岩溶不整合面产状、古岩溶水流向的决定性标志;此外,古构造对岩溶和岩溶建造都有一定控制作用,有建造充填、覆盖,也是确定岩溶不整合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东营凹陷古近纪济阳群沙河街组内的介形虫化石在平面上的分布有多种形式;就介形虫化石本身的保存特征而言,壳体充填物有5大类型,壳体颜色丰富多彩。对介形虫化石保存特征进行成因探讨,有助于恢复古环境。  相似文献   

3.
豫西南地区曾经是恐龙生活的“家园”。本文根据区内地层发育和出露特点,结合地壳(构造)活动规律,对豫西南中、新生代自然古地理环境(古地理、古环境、古气候、古生态)进行初步研究。这一研究结果对展示中生代恐龙的自然生态、生活环境,揭示恐龙演化规律和灭绝原因,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广西古岩溶期序及各期古岩溶发育特征。以构造运动名称命名,将广西古岩溶划分为:郁南—广西、柳江、黔桂、东吴、苏皖、印支等六个古岩溶期。它门的共同特点是:都保留有完好的古剥蚀面;剥蚀面上岩溶现象明显;其上沉积有剥蚀期的典型堆积物,诸如铝土岩(矿)、砾岩或砂砾岩等。其主要不同点是:剥蚀面下古岩溶发育强度和古溶洞层厚度有差异;溶洞充填物不同:剥蚀面的起伏高度相差较大,除印支期古剥蚀面起伏较大具古潜山性质外,其余各期古剥蚀面起伏都较小。古地形多属波状平原性质。  相似文献   

5.
对槽隆与台向斜这两个不同构造单元的早古生代沉积地层进行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对比研究,阐述了其各自的流体包裹体类型,测定了均一温度,进而探讨了流体包裹体特征所显示的两大构造单元的古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研究了扬子地台北缘上震旦统陡山沱组、灯影组及下寒武统下部岩家河段的微古植物组合特征。初步建立了Ⅰ、Ⅱ两个微古植物组合,分别与陡山沱村阶和灯影峡阶相对应,分析了微古植物组合在地层划分与对比及在震旦系-寒武系界线的划分上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昌乐县新生代火山口新发现及旅游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昌乐蓝宝石闻名遐尔,但蕴藏蓝宝石的火山岩及火山群却少有人知。昌乐县境内几十个由新近纪临胸群牛山组尧山组玄武岩构成的山包,大都是古火山口(颈)。近期,在北岩镇南开出的古火山口(颈),其玄武岩柱状节理的扇状展布和罕见的两次熔岩喷发交切遗迹,比以往已开发的乔官镇团山子古火山口更为奇特和壮观。火山地貌景观区历来是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对昌乐古火山群旅游资源,应加大开发和保护力度,使其尽快成为人们观赏地质奇观、增长科学知识的基地。发展地质旅游将促进当地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8.
首先对地下水动力场进行数学描述,以水动力为主线,建立适合该地区的数学模型,选择正确的地质模型参数,主要采用数值计算和模拟等手段,在恢复出乌尔逊凹陷主要目的层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古水动力的基础上又恢复出古流体势的演化历史。整体上,在乌尔逊凹陷,各主要地质时期的油势演化特征为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乌南大于乌北,且低势区的发育有较好的继承性。最后,依据油气聚集理论,进行油气运移聚集系统的划分、油气运移方向的分析,从而得出有关研究区油气运移聚集条件的认识,主要从流体动力的角度考虑,指出有利聚集区,认为在乌尔逊凹陷苏4~苏18井区、苏132~苏17~铜2井区及巴l~巴2~巴4井区为有利油气运移聚集区。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以洞穴二次生成物-石笋,做为研究对象,探讨古地磁场相对强度与古气候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古地磁场的相对强度与古气候呈现一正相关关系。即,地磁场强度增加,古气温上升,地磁场强度减弱,古气温下降。文章指出,这种利用两者的正相关关系,以古地磁反推古气候的古环境研究方法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0.
根据已知地质事实,用历史分析法,探讨华南晚元古代至早古生代古板块构造轮廓及其演化史。认为当时华南地区存在扬子古板块和华夏微板块。晚元古代(含早震旦世)扬子古板块在其东南部华南幼拉槽扩张推动下向北西漂移,在其前缘(北西侧)形成安第斯型主动大陆边缘;晚震旦世至早古生代,扬子古板块在秦岭海槽扩张推动下向南东漂移,在其前缘(南东侧)形成岛孤型主动大陆边缘。并通过与南海古板块的碰撞,形成华南加里东褶皱系,此过程亦可简化为华南褶皱系的开一合过程。肯城运动是反映上述古板块构造格局改变的一次重要变动。  相似文献   

11.
t????????????????t ???????????????????????t?????????????????t???????????????????????????????ù????????????????????t?????λ?ò?????????????????????????t?????,??????????????t??????????????????????????????????????????÷???????Ч???  相似文献   

12.
黄河口三角洲土地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黄河口三角洲土地开发应遵循的原则是:适应淡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和适应黄河河口的长期治理。开发的途径应该从改造盐碱入手。深挖高填的方式改造盐碱,技术上可行,经济上也比较合理,应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抓紧选择试点实施。  相似文献   

13.
岭估计通常无法单次计算使得均方误差达到最小,因此提出岭估计迭代法。将岭估计参数估值代入平差模型,更新观测向量,再次用岭估计法求解参数。依此迭代,每次迭代计算方差和偏差,当均方误差达到最小或收敛时终止。模拟算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4.
遗传算法在非线性最小二乘平差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克服线性化经典平差的不足,尝试利用遗传算法全局和局部搜索力强的优势,进行非线性最小二乘参数估计。对遗传算法涉及的六要素及其非线性估计的精度评定等作了研究和分析。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其处理非线性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病态最小二乘问题,提出基于Neumann级数的有偏估计方法。由该方法建立的有偏估计公式,包含现有的最小二乘估计、岭估计和广义岭估计公式,建立有偏估计和无偏估计的本质联系,并可以据此引申出一系列新的有偏估计形式。在这一系列的有偏估计中,存在着比岭估计或广义岭估计更接近于真值的解。以一个病态方程组为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表明,当观测向量中含有误差时,由最小二乘估计所得结果和真值误差较大,而各级有偏估计的结果和真值更加接近,且二级和三级有偏估计结果比相应的岭估计更接近于真值。  相似文献   

16.
??????????????????????????λ????????????????????24??1С????????????н???????????????????????????????λ??????????????????Ч??????????????С??????????ε??λ?????????????????????????????????????????????????????????Ч?????????????????λ?????  相似文献   

17.
????????????????????????????????????????????????????????????????????????????????????????????t?????????????????????????????飬?????????????????????????????????????????????????????????3????????????????  相似文献   

18.
OFDM系统导频信道估计内插算法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OFDM系统的性能不受信道的多径和衰落效应的影响,需要采用信道估计的方法来跟踪信道响应的变化。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是导频辅助信道估计,首先利用某种估计算法得到导频处信道响应,再通过某种一维或二维的内插算法获得完整的信道响应。研究了各种内插算法,包括常值内插、线性内插、高斯内插、Cubic内插、Sinc内插和变换域内插,并对各算法在不同信道环境下进行了仿真比较。  相似文献   

19.
?о????????????????????????????????????????????????????????????????????????????????????????????????????????????????????????????????????????????????????????????????????????????????????????????????????????????????????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方位-分维估值法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修改方法,使方位-分维估值法更符合实际情况.并且给出了方位-分维估值的估计方差的估计量,证明了该估计量具有强相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