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十一五",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合国土资源厅的坚强领导下,以内部企业化改革为主线,以地质勘查为立局之本,以矿业开发为工作重点,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比较全面、科学地回答了地勘单位生存与发展的两个基本问题,全局总体呈  相似文献   

2.
2005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将自治区地质矿产局、有色地勘局和煤田地质局列入自治区直属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实行内部企业化改革。经过3年多的实践,地勘单位"事企职能分开,转变经营机制,实行  相似文献   

3.
张苺 《西部资源》2010,(5):64-64
1999年国土资源部启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以来,政府不断增加国内地质找矿勘查的投资额度。在我国领域和管辖海域范围内,对矿产资源开展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综合调查评价工作,实现了国内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发现了一  相似文献   

4.
<正>2009年3月底国土资源部部署开展了"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通过一年多"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的开展,整个地勘行业从思想认识到制度建设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而构建地质找矿新机制也成为当前地勘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工作。近几年我国矿业权市场中实际蕴含着的投资风险凸现,而矿产  相似文献   

5.
张煜 《西部资源》2011,(3):12-12
"地质工作者经常将荣誉留在了足迹踏过的草地峡谷,将国家的嘱托和找矿探矿的责任铭刻在了心间。2010年,张志刚被评为了"全国劳动模范",他是内蒙古地质系统近20多年来获此殊荣不多的几人之一。对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他谦和地说:"大家都干的很好,是领导关心我,才使我获得了这份荣誉。"  相似文献   

6.
从行政分权到跨域治理: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集权到分权再到伙伴关系,从统治到治理再到跨域治理,西方发达国家地方政府治理方式呈现出螺旋式发展路径。我国的分权化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被动羸弱的状态,在激发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动力的同时,引发了"地方政府企业化"倾向,形成了分割的"行政区经济"。市场化改革在引入和整合体制外社会经济资源的同时,也导致政府与市场结合成"不受约束"的增长联盟,反而削弱了政府的权威。跨域治理理念旨在强化政府组织、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之间的资源整合,鼓励各种治理组织的参与,以共同应对跨行政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公共事务。该文结合我国地方政府的实际情况,认为通过以下途径可以实现地方政府跨域治理:1)分权与赋权相结合,引进并整合体制外的社会经济资源,把决策权力向企业、社区和非营利组织转移;2)统筹协调各治理组织间的关系,促进城市政体内的权力平衡,以利益协调为基点,促使治理规则由支配性规则向共识性规则转变;3)综合运用行政化手段和市场化手段调整地方政府间关系,实现府际合作,促使地方政府由竞争型政府向合作型政府转变。  相似文献   

7.
李郇  李灵犀 《热带地理》2006,26(3):243-247
针对国内城市新区开发不断升温的现象,分析了城市政府和市场在新区开发过程中的动力机制:在政府实现土地升值和房地产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新区成功开发需要政府与市场的相互配合.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区开发的政府与市场的互动模式,即政府规划、投资引导,房地产商跟进与市民参与,并以广州市琶洲新区开发为例,演绎了政府与市场互动模式下的新区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开始了新一轮的事业单位改革。本文就新一轮内蒙古事业单位改革所面临的最直接的挑战、"人"和"钱"的挑战,以及所面临的毁掉公共事业和影响社会稳定的两大风险进行了深入调查与研究,提出在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政府角色必须合理定位,其改革应走在事业单位改革的前面;事业单位必须保持自身的公益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独立性,其改革应当得到全面、持续有力的推进。  相似文献   

9.
祁冬 《西部资源》2011,(2):10-11
2010年年底,记者应邀参观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简称内蒙古地勘二院)。站在内蒙古地二勘院刚刚竣工的办公大楼楼顶的会议大厅里,放眼鸟瞰巴彦淖尔市新区,目之所及巴彦淖尔市政府办公楼与该院相隔不远。顺着该院党委书记张慧聪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内蒙古第五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以下简称"第五地勘院")凭借专业的地质勘查团队,在祖国中西部地区找矿项目中取得了辉煌成果,仅2010年就实现总产值9000多万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境外资源勘查与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的必要补充,实施中也面临着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与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快呼伦贝尔重要资源和能源基地建设。按照协议,双方将进一步发挥各自资源、技术、资金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加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着力实现探矿、采矿、选矿、冶炼及矿产品深加工等"链条式"运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双方将联合建设大型金、铜冶炼企业。呼伦贝尔市政府负责对辖区内金、铜矿资源进行资源整合,提供资源保障;内蒙古地矿局对呼伦贝尔市境内多金属矿产勘查项目和找矿潜力较大的空白区进行筛选,确定重点勘查靶区,实现有色金属资源的整装勘查和集中突破。双方还就呼伦贝尔市地质矿产勘查信息交流、其他多金  相似文献   

13.
大别山"边界共生"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边界共生"旅游开发是目前国内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深入分析大别山区域背景、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政府、企业、社区3个层面介入,提出了大别山"边界共生"旅游合作开发新模式,以期为同类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公益性地质勘查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分开运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地质勘查工作改革的核心内容,它既是市场经济国家的惯例,也是我国地质勘查工作二十多年改革实践经验的总结,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15.
近日,笔者在衢州市高二区域地理观摩课活动中,有幸聆听了一节名师示范课"底特律兴衰"。这是一节充满独特"地理味"儿的课堂,该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和实施,不仅展现出一个新课程下优秀地理教育工作者的教学风采,更重要的是在使学生领略了地理学科的独特魅力,在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为广大一线地理教师树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新标杆。一、善于从地理视角探究生活1.创造性的设置教材——面对真实世界  相似文献   

16.
以产业转移和劳动力回流为主要特征的"双转移"是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背景下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是市场机制下产业和劳动力的理性选择。在此背景下,以河南周口市为案例地,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访谈,分析了传统农区外出劳动力空间流向和回流意愿,重点对外出劳动力的回流动力、行为选择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从政府和制度层面提出回流地的规划响应。结果表明:①周口市外出劳动力回流意愿强烈,且有近期返乡的打算;②外出劳动力的回流动力呈现多元化,县城是除本村外回流劳动力居住和生活的重要空间选择;③就业机会、教育和医疗水平是外出劳动力回流最为关注的城镇吸引要素。最后,从地方政府和制度层面提出放权强县、促进"双转移"良性循环互动、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配置和推进土地户籍制度改革的规划响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美国西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土地开发过程、前苏联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土地开发模式、新中国成立初期计划经济体制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规模化的土地垦荒以及"十五"期间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克拉玛依现代化综合农业开发模式的对比和利弊分析,总结了在过去一个世纪人类规模化土地开发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并结合对伊犁河流域资源环境特点的分析,就伊犁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相关的政策导向、管理体制、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等问题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8.
记者 《西部资源》2012,(3):20-20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以下简称“第一水文院”)立足水文地质主业,坚持走勘查开发一体化发展之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打造“大地质”勘查队伍为目标,积极拓展工作领域,在地热资源勘查、地质找水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主导的土建城市化——以鹤壁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城市化模式有别于西方,主要特色在于政府的作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不同作用方式的组合,形成了中国城市化的时代特色和多种地域类型.20世纪80年代之前,主要是中央政府推动下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80年代之后,全球化和地方力量影响下,"自下而上"、"自外而内"等多种类型的区域城市化迅速推进,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的作用日益凸显.但相对于沿海地区城市化主要表现为产业升级、规模集聚、改善居住需求引发的内城更新和对外扩张而言,内陆地区的城市化则更多是作为一种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强行实施.其中地方政府具有更积极的作用.本研究以河南省鹤壁市为例,探讨了这种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化过程,实证了在征地、基础设施建设、人口迁移、企业吸引等多个环节中的地方政府作用.这一过程的持续性及其意义仍需进一步探讨,但或许这将成为一种新的中国城市化路径.  相似文献   

20.
《西部资源》2010,(3):7-9
<正>内整规发[2010]2号内蒙古自治区稀土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钨、钼、萤石等矿产资源丰富,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稀土、钨、锡、锑、钼、高铝粘土、萤石等矿产资源(以下简称"稀土等矿产")。2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