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滑坡综合预报是基于对滑坡发育状态的形成条件类比分析和滑坡位移历时分析的综合方法,从滑坡形成条件、变形状态、诱发因素的方式和影响程度的动态分析入手,结合滑坡加速变形破坏阶段的位移历时特征,建立滑坡预报模型,实现对滑坡的预报.与其他滑坡预报方法相比,滑坡综合预报方法的综合性强,能较好的确定滑坡的发育状态,分析滑坡发生剧烈滑动的可能性,能对不同发育阶段的滑坡做出准确判别.  相似文献   

2.
《西部资源》2013,(3):57-61
李四光(1889~1971年),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造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他以独到的学术见解创立的地质力学,不仅圆满地解决了各种地质构造形式的形成机制,而且成功地指导了找矿工作。根据他的理论,我国相继发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等重要油田,为  相似文献   

3.
《西部资源》2012,(4):14-15
打铁先要自身硬,只有练好本领,才能担当重任。初上岗位,杨武成虽然有满腔的激情和远大的理想,但对地质勘探这一行几乎是一无所知,文化水平又不高。但他深知,钻探工作责任重大,只有刻苦钻研,虚心请教,才能有丰富的经验,才能有过硬的技术。为了尽快熟悉业务,不论是烈日当头的正午,还是风雨交加的夜晚,他每天坚守在钻机上,常年奔波在野外,虚心请教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老工人,不懂就问,坚持阅读有关钻探技术的书籍。在师傅们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他很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煤田地质钻探的钻机机长。  相似文献   

4.
霍燕 《西部资源》2015,(2):44-45
<正>新生代地质人,恪守传承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有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他们恪守着老一辈地质人传承而来的"三光荣、四特别"精神,"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戴着放大镜、手提地质锤、肩扛地质包,穿梭在大漠戈壁和崇山峻岭之间,特别是张占飞同志带领的"额济纳旗大红山地区金、铜多金属矿集中勘查"项目组成员,该项目组成员平均年龄29岁,是群朝气勃勃的80后队伍,他们找矿的艰辛,执著和奉献事迹,略计一二。  相似文献   

5.
张煜 《西部资源》2011,(3):12-12
"地质工作者经常将荣誉留在了足迹踏过的草地峡谷,将国家的嘱托和找矿探矿的责任铭刻在了心间。2010年,张志刚被评为了"全国劳动模范",他是内蒙古地质系统近20多年来获此殊荣不多的几人之一。对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他谦和地说:"大家都干的很好,是领导关心我,才使我获得了这份荣誉。"  相似文献   

6.
<正>"每人都有手机,不久的将来你们拿着手机就能去鉴定矿物。"在日前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长沙)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高峰论坛上,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矿物晶体实验室技术负责人杨和雄博士描述了这一前景。他表示相关技术的进步,已使得矿物学研究进入大数据时代。RRUFF数据库是知名的矿  相似文献   

7.
基于TIN的体布尔算法及其地质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基于TIN的体布尔操作算法,即采用快速碰撞检测方法、改进的三角形求交算法和三角形包含测试算法,能解决复杂地质体的交、并、差等布尔操作。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处理具有侵入、交错等复杂空间关系的地质体建模问题,还适用于基于地质模型的工程分析应用,如开挖模拟等,并在北京市某岩土工程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中得到了检验。  相似文献   

8.
《西部资源》2011,(4):34-39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今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回龙山镇)的一个贫寒人家。李四光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领导人。他  相似文献   

9.
走进他的办公室,一平方米多大的办公桌上铺满了各种找矿图纸,在采访他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向他请示或研究工作的同事不断出现在他的办公室,迫使我们的谈话多次被打断. 在他繁忙之时,我来到他隔壁的办公室,向他的同事们了解一些这位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故事. 自1975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陈文国同志三十多年一直从事生产一线的地质找矿工作,他曾先后参加过冶金部白云鄂博铁矿地质勘探会战、华北地台北缘多金属地质找矿、狼山—大青山地区地质找矿、内蒙古中部地区地槽区地质普查找矿、二连浩特—东乌旗有色金属成矿带及内蒙古台隆凉城断隆地质找矿等项工作,并多次担任重点找矿项目负责人,提交过多份有价值的地质勘查及普查报告.  相似文献   

10.
《西部资源》2009,(3):49-49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和德国波茨坦地学研究中心两位教授组成的地质科考组到阿尔山考察了驼峰岭天池、天山天池、杜鹃湖、地池、燕山等火山、湖泊地质地貌,并根据地质地貌的不同提取火山岩样品,收获了三枚火山弹。刘嘉麒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他是第一个把玛珥湖概念引入中国的科学  相似文献   

11.
张哲凌 《西部资源》2023,(1):152-154
结合一边坡工程实例,分析了三维地质雷达探测边坡浆砌片石护面墙脱空区的波形特征及探测效果,电磁波在脱空区处反射强烈,波形特征明显,三维地质雷达探测结果能准确显示出脱空区的分布情况,对坡面维护及脱空区治理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谭绪飞 《西部资源》2019,(2):130-13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建筑物工程项目中,不仅对建筑物的要求愈加苛刻,了解建筑物岩土工程地质勘查的价值,有针对性地找出相对应的研究内容,寻求合适的研究方法。想要跟上工程建筑领域发展的步伐,保障施工质量和项目的安全性,就要不断引进新技术、学习新设备的操作,善用信息化技术和软件技术。提高建筑物岩土工程地质勘查的质量不仅能有效提高岩土工程中建筑物的工作效率,更能有效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因此岩土工程的地质勘查研究工作在建筑物工程发展过程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也不断增加,这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威胁。特别是工程建设的开展,对水工环地质带来了破坏,如果不能得到有效防治,将会严重影响自然与社会的良好发展。本文对水工环地质进行分析,首先探讨了当前水工环地质研究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有效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硝酸盐矿床及其盐湖形成机理初探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硝酸盐的多种可能来源。认为硝酸盐矿床及其盐湖的形成与地质事件关系密切。地质事件所产生的高温、高压和触媒 ,能将 H2 、N2 合成 NH3 ,NH3 氧化成硝酸盐及亚硝酸盐 ,并提供运移通道、储矿场所和积累条件。  相似文献   

15.
说起内蒙古的黄河石,凡熟悉黄河石者,都会想到一个人,他就是内蒙古观赏石宝玉石协会高级顾问李海负先生.黄河石早已有之.上世纪80年代初,在爱好者的视野里,它还不是观赏石,也未曾有人于黄河边采集黄河石.其主要品种“木纹石”,曾作为大理石的荒料和工艺石材被人开采.当时,李海负在内蒙古地质研究队从事地质工作.一次,他与同事在黄河沿岸的清水河县进行地质考察,被老乡砌墙用的一种石头所吸引.石头上分布的红色条带,极似木纹,当地人称之为“木纹石”.他顺藤摸瓜,沿黄河岸边一路寻找,在小缸房、窑沟、单台子等地,都见到了这种石头.返程时,汽车沿着黄河岸边行驶,他想,既然这一带到处有这种石头,黄河砾石中也应该有.就让司机在一个地方停车,他一个人走到河边,果然捡到一块拳头般大小的木纹石,证实了黄河砾石中有图纹清晰的木纹石.这种砾石,正是如今黄河石爱好者们寻找的对象,因为好的黄河石,就出自这种被河水冲刷的砾石之中.他拾起的这块石头,也是内蒙古境内黄河石第一次被人有意识采集的标本.  相似文献   

16.
地质矿产资源作为我国最为主要的经济产业,为了对其开采,需要引进现代勘察技术,实现资源的充分应用。对矿产资源合理应用,能符合现代可持续发展需求。因此,在文章中,通过对钻探技术发展的分析,掌握其存在的各个类型,为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有效意见。  相似文献   

17.
1991年的金秋时节,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f武汉1地球化学专业的王喜宽走上了工作岗位,与地质勘探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他的人生在地质工作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闪射出不寻常的光彩。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嵩县雷门沟矿区地处熊耳山东南麓,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岩浆活动对该区成矿地质条件起了重要作用,东西向断裂构造是本矿区重要的控矿和导矿构造。本文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其找矿标志,对该区的成矿规律、构造控矿规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李良松 《中国地名》2012,(10):75-77
李白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旅游学家。他的一生走过了5万多公里的旅程,写出了367首诗歌游记,对从西北大漠到东南沿海的名胜古迹、城市乡村、地形地貌和地质特征等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20.
公益性地质勘查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分开运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地质勘查工作改革的核心内容,它既是市场经济国家的惯例,也是我国地质勘查工作二十多年改革实践经验的总结,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