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滋阴活血解毒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恢复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滋阴活血解毒方治疗。2组均治疗30d。比较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DL评分、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滋阴活血解毒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其治疗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熊氏十味温胆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LLA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 例痰瘀互结型稳定型心绞痛合并LLAS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熊氏十味温胆汤。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心绞痛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T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下肢动脉彩超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91%(47/48),高于对照组的83.33%(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血脂指标、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下肢动脉彩超情况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熊氏十味温胆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合并LLAS疗效佳,安全性高,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韦杏  邹敏  冯志琼 《应用海洋学学报》2020,36(3):1900/1/1 0:00:00-3
目的:观察壮医龙盘止咳方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壮医龙盘止咳方治疗,对照组予小儿宣肺止咳颗粒治疗,治疗5d后观察2组患儿的疗效、白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NF-γ)含量的变化情况,并进行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66%(26/29),对照组为76.67%(23/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L-4高于对照组,INF-γ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龙盘止咳方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卒中进展方联合阿加曲班治疗穿支动脉病变型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痰瘀阻络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穿支动脉病变型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36 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 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阿加曲班静脉泵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卒中进展方治疗,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运动功能(m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并观察综合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4%(17/18),对照组为66.67%(1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7 d、14 d后NIHSS评分,治疗后3个月的mRS评分,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hs-CRP及Hcy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出血等不良事件。结论:卒中进展方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穿支动脉病变型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痰瘀阻络证,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医分阶段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分阶段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血肿吸收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及神经功能(NIHS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65%(44/46),对照组为80.43%(37/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肿体积、中医证候积分及NIHS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分阶段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促进血肿吸收,改善临床症状,加快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脾化浊汤治疗冠心病合并脂肪肝脾虚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合并脂肪肝脾虚痰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健脾化浊汤加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观察2组的各方面疗效和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肝脏彩超分级、血脂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浊汤治疗冠心病合并脂肪肝脾虚痰瘀证,疗效显著,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真武汤合附子理中丸加减方对糖尿病肾病(DKD)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 例DKD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合附子理中丸加减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功能指标[包括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胱抑素 C(Cys-C)]及中医证候积分,评定2组综合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综合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3.33%(50/60)、91.67%(55/60),对照组分别为75.00%(45/60)、78.33%(47/6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治疗后血糖及肾功能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改善程度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后自行缓解。2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等安全性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武汤合附子理中丸加减方可有效缓解DKD脾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水平及尿蛋白含量,保护肾脏功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健脾补肺扶正颗粒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脾虚气滞型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予健脾补肺扶正颗粒治疗,对照组予多潘立酮片治疗,对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综合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56/60),对照组为68.33%(41/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肺扶正颗粒治疗FD疗效较好,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合玉郎通络方在脑梗死后偏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54 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 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玉郎通络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均治疗4 周。统计2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评分。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45/54),高于对照组的66.67%(36/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QL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QL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玉郎通络方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肾止晕颗粒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后伴残余头晕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BPPV复位后伴残余头晕肾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以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肾止晕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14 d。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眩晕残障量表(DHI)评分及眩晕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26/30),对照组为73.3%(22/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DHI中的躯体P评分与总分、VAS评分治疗后均下降,且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止晕颗粒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可有效缓解BPPV复位后伴残余头晕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其头晕程度,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天丹降压方对高血压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高血压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天丹降压方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血压、血尿酸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27/30),对照组为60.00%(18/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压、血尿酸水平均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丹降压方治疗高血压病伴高尿酸血症肝阳上亢证,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压及血尿酸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柔肝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阴虚络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急性期(阴虚络瘀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柔肝通络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7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NIHS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柔肝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阴虚络瘀证)有较好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生血通便颗粒治疗血虚肠燥型脓毒症胃肠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血虚肠燥型脓毒症胃肠功能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2组均予西医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生血通便颗粒治疗,疗程均为14 d。观察2组综合疗效和治疗前后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序贯性器官衰竭(SOFA)积分、胃肠功能损伤积分、腹内压、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2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炎症指标(WBC、CRP、PCT)水平、SOFA积分、胃肠功能损伤积分、腹内压、DAO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生血通便颗粒治疗血虚肠燥型脓毒症胃肠功能损伤,能减轻患者炎症反应、降低SOFA和胃肠功能损伤积分、降低腹内压及血清DAO水平、改善中医证候,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栝楼薤白汤治疗痰瘀互结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痰瘀互结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予以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加味栝楼薤白汤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脑心清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积分、中医证候疗效与心绞痛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的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90.0%、86.7%,对照组分别为73.3%、66.7%,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用加味栝楼薤白汤治疗痰瘀互结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可有效缓解患者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症状,提高中医证候疗效和心绞痛疗效,并可有效改善躯体受限活动的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合七味白术散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 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 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合七味白术散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实验室指标[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部血管斑块大小以及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47/50),对照组为72.0%(36/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TC、TG、LDL-C、CRP、HCY、IMT、斑块大小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组间比较(除TC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桃红四物汤合七味白术散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IMT水平,缩小颈部血管斑块,从而达到预防和减缓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敷脐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 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利水方敷脐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腹胀、少尿、肢体水肿、乏力、纳差)、平均腹胀缓解时间、血液学指标、生存质量评分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4%(53/60),优于对照组的68.3%(4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缩短腹胀缓解时间以及改善生存质量方面(除焦虑、情感功能)相较于对照组均有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液学各指标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辨证敷脐治疗肝硬化腹水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综合疗效、加速患者腹胀缓解、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生存质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麦粒灸结合莫沙必利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脾胃虚寒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麦粒灸治疗。比较 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胃动素(MTL)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29/30),对照组为73.3%(2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MTL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麦粒灸结合莫沙必利治疗脾胃虚寒型FD的临床疗效高于口服莫沙必利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MTL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百合腺癌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阴虚内热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晚期肺腺癌阴虚内热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吉非替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百合腺癌方。观察2组近期客观疗效、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癌胚抗原(CEA)以及不良反应(皮疹)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客观缓解率(ORR)为33.33%,对照组为3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为86.67%,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KP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KP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CEA水平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皮疹发生率为26.67%,对照组为6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合腺癌方能有效减轻吉非替尼的毒副作用,改善晚期肺腺癌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平肝安神方对中青年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伴焦虑状态患者临床疗效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中青年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伴焦虑状态患者80 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予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平肝安神方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24h收缩压标准差(24h SSD)、24h舒张压标准差(24h D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SSD)、白天舒张压标准差(dD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评定降压疗效。结果:降压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0%(35/40),对照组为77.50%(31/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24hSSD、24hDSD、dSSD、dDSD、nSSD、nDSD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平肝安神方联合西药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伴焦虑状态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提高降压效果,缩小血压变异性,改善焦虑情绪及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平哮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 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 例和对照组30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平哮方治疗,疗程均为7 d。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评定中医证候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中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高峰流量(PEFR)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中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观察2组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5%(29/31),对照组为80.00%(24/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FEV1、PEFR、PaO2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aCO2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哮方能显著改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症状,提高FEV1、PEFR、PaO2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