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热流体的质量决定了其使用方向,以往地热流体质量评价主要为单井评价或局部区域评价。本文首次利用140件地热水化学资料开展全区地热流体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医疗热矿水质量评价、渔业用水水质评价、农业浇灌用水水质评价及地热流体腐蚀(侵蚀)性及结垢趋势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北京市地热水绝大部分地热水中含有氟且达到命名浓度,多数含有偏硅酸且达到医疗价值,有的达到命名浓度。北京市只有1/4左右到的地热井可进行渔业直接用水;根据钠吸附比进行评价,88.6%地热水不适于农业浇灌直接用水;北京地区的地热水中导致腐蚀的因素是比较弱的,结垢趋势也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亳州城区地热流体质量与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循  官煜  黄多成 《安徽地质》2015,(2):141-144
亳州城区蕴藏有一处大型地热田,本文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分别对其地热流体进行质量和环境影响评价。亳州城区地热水温41~52℃,具有人体保健理疗价值,适宜作为理疗热矿水保健洗浴和供暖等开发利用;一般不适宜直接作为饮用水、灌溉用水和渔业用水。  相似文献   

3.
海南省乐东县龙沐湾地热田属于隐伏小型中低温地热田,地热田面积约12 km2,呈南北半月形带状展布,该地热田内3口地热井为32℃~42℃。通过对地热田内地热井的水化学资料分析得出,地热田水化学类型以HCO3-Na·Ca型为主,地热流体水化学组分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同时对地热流体质量评价,将地热田地热流体命名为重碳酸钠钙型硅温水,可作饮用天然矿泉水,不宜作生活饮用水、渔业用水和农业灌溉,地热流体不具有腐蚀性且通过碳酸钙结垢趋势判断为不结垢。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6,(4)
通过对广东省新洲地热田3件不同深度的地热流体样品进行水化学分析发现:浅层(井深34 m)地热流体属低温地热资源(43.0℃),深层(井深309 m、1 000 m)地热流体属中温地热资源(97.5℃~99.8℃);p H值为7.00~8.34,呈中性~弱碱性;深层地热流体中K~+、Na~+、Ca~(~(2+))、Mg~(~(2+))、Cl-、SO4~(~(2-))、F~-、溶解性总固体、偏硅酸和游离CO_2含量远远高于浅层地热流体,而HCO_3~-、~(226)Ra和~(222)Rn含量则小于浅层地热流体;深层承压地热流体水化学类型为Cl-Na型,浅层地热流体水化学类型为HCO_3-Na·Ca型;经与往年水质资料对比,新洲地热田地热流体的化学组分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深层地热流体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可综合命名为Cl-Na型含氡的硅氟热矿水;不适宜作生活饮用水、饮用天然矿泉水和渔业用水,不适宜直接用于农业灌溉;地热流体具有强腐蚀性且碳酸钙结垢趋势判断为不结垢。  相似文献   

5.
张新春 《地下水》2009,31(2):65-66,127
在分析郑州市三叠系“红层”地热流体水质特征的基础上,分别对地热流体进行生活饮用水、饮用天然矿泉水、医疗热矿水、开发利用温度四方面的评价,提出地热资源综合梯级开发利用的整体方案和具体可选择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系统收集昌平新城地区8眼地热井的水质全分析资料,开展了地热流体质量评价。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根据地热地质条件差异分4个区块,采用舒卡列夫分类方法对水化学类型进行了评价。二是开展了地热水的不同用途评价。三是对地热水的腐蚀性和结构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本区地热水不同区块水化学类型不同,但均属于低矿化、弱碱性、微硬水;氟(F~-)含量普遍达到了命名矿水标准,可命名为氟水;偏硅酸(H_2SiO_3)含量达到了矿水浓度,有医疗价值。腐蚀性评价结果为"非腐蚀性水"或"半腐蚀性水",结垢性评价结果为"不结垢"或"轻微结垢"。  相似文献   

7.
郝星波 《地下水》2019,(3):39-40,53
以蔚县盆地地热地质已有成果为基础,结合麦子疃一带地热井成井资料,对区域地热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科学的提出保护涵养与开发利用前景评价。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地下热水的形成与大型断裂有直接关系,本区地热资源以对流传热为主,平面上呈条带状延伸,由断裂影响形成带状型热储,属断陷盆地型低温地热区。本区地热水可直接利用于理疗洗浴,流体综合命名为氟水,为优质理疗热矿水,保护涵养并合理开发利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西南部地下蕴含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其中静海县史家庄一带馆陶组热储层广泛分布。该层地热流体化学组份以Na 、Cl-、SO42-为主,r Na/Cl比值大于1,特征元素可溶性SiO2含量超过了25 mg/L,偏硼酸(HBO2-)含量在20~30 mg/L,矿化度5.9 g/L,直接用于洗浴供暖后,管道出现了严重腐蚀等问题。为指导地热资源综合利用,以馆陶组地热流体为例,对其腐蚀性和结垢性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该组地热流体,拉申指数大于34,具有强腐蚀性,但不结垢。根据不同行业对水质的要求进行对比分析,该层地热水进行一定的水质处理,可进行洗浴、理疗、矿泉水开发等;同时可利用先进的热泵等技术,通过换热后进行供暖。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伊舒断陷盆地(伊通段)地热流体样品,确定了区内地下水化学特征,并从理疗、农灌、结垢性等方面对地热流体质量进行了评价.同时,通过检测结果确定了地热水具有油田卤水特征和火山温泉水特征,并对此成因进行了简要分析,为伊通满族自治县地热资源科学、合理地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华苑产业园区的热储层主要为新近系明化镇组、馆陶组和奥陶系,通过地球化学分析,推断其地热流体均属于大气降水成因,化学组分均表现出自东向西或自北东向南西、由山前到盆地中心的水平分带特征。本区各热储层地热流体及浅层第四系地下水在垂向上有较大变化,经分析,明化镇组有接受上覆第四系地下水的越流补给可能,而馆陶组热流体则在凸起区接受了下伏基岩热流体的顶托补给。经推断,地热流体补给源位于华苑产业园东侧或东北侧,补给缓慢。本区地热流体具有轻微-强腐蚀性,有硫酸钙结垢趋势,不宜直接作为饮用水源和渔业用水,也不适宜农业灌溉用水;但明化镇组适合大多数工业用水。可喜的是,各层热流体中偏硅酸和氟的含量都较高,经过一定的处理,可具医疗价值,如在此开发温泉旅游,将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沧州市区地热地质特征及地热资源开发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沧州市区2000m以内 ,主要为馆陶组热储 ,次为沙河街组和寒武-奥陶系热储 ,本文通过对热储条件的分析及地热资源计算 ,提出该区地热合理开发设想。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临清坳陷区岩溶热储地热能潜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省临清坳陷区内埋藏有巨厚的寒武系—奥陶系碳酸岩地层,是地热开发的有利目标层位。在石油勘探过程中取得的地震解译与钻探成果基础上,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编制了区内新生界平均地温梯度图及奥陶系顶板埋深等值线图,采用地温梯度计算公式估算了奥陶系顶板地层的温度。结合寒武系—奥陶系地层厚度的空间分布情况,以奥陶系顶板处120 ℃作为地热资源量计算分区的起算温度,并以90 ℃作为地热资源利用的下限温度,对地热发电的前景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区内岩溶热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可用于发电的地热资源量为1.27×1015 MJ,折合电能1.35×105 MW,其中240 ℃高温区的地热资源就能满足区内供电需求。  相似文献   

13.
地热资源是一种新型无污染能源,具有极高的开采价值,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盆地因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内部往往蕴涵着丰富的地热资源,且具有易开采、利用的特点.但目前地热资源勘探的手段和研究方法单一,制约着地热资源的开采与开发.而盆地地热场模拟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并在油气成藏模拟中广泛应用.我们可以在已有的技术手段下结合盆地地热模拟技术来提高勘探的精度.本文还探讨了以地温控制方程与地下热水水流方程相结合来建立模型,模拟盆地地热资源.  相似文献   

14.
天津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开发利用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是我国地热资源比较丰富、开发利用较早的城市之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开始大规模的将地热资源应用于供暖、洗浴、养殖等方面.目前全市地热供暖面积约1233万m2,是我国利用地热供暖规模最大的城市,并于2011年1月获得“中国温泉之都”荣誉称号.地热资源已经成为天津经济发展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不可多得的清洁能源.天津地区的主要热储层均已形成降落漏斗,明化镇组热储层在市区及新四区形成漏斗;大港区形成了本市馆陶组热储层最大的一个漏斗中心;雾迷山组热储层在市区形成了较大的降落漏斗.尽管天津地热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程度较高,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水位年降幅较大,回灌率较低,新近系回灌效果不明显,还存在很多无证开采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建议相关部门严格控制开采量,时刻关注水位降幅情况,增大回灌力度  相似文献   

15.
新疆地热资源丰富,已发现温泉73处,热汽泉7处和热水井5处,主要分布于阿尔泰山南坡.天山西段和昆仑山北坡等广大地区.本文将地热水分为褶皱山地断裂型和沉降盆地型两大热水区,以中低温热水为主,富含Si、Li、Sr,以硫酸盐和重碳酸、硫酸盐水为主,矿化度一般于1g/1.新疆煤层自燃热能释放形成的热汽泉,最高温度达187℃.为大气型热汽水.  相似文献   

16.
随着能源供需矛盾的加剧,河北省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呈快速增长态势,对地热流体可采量及其计算方法的研究亟待加深。通过实例,采用热储法、解析法、统计分析法和数值模拟4种方法对河北平原区层状热储地热流体可开采量进行了评价和对比; 分析了岩涪热储及资源现状。研究认为: 热储法和解析法适合勘查程度较低、无地热井或仅有少量地热开采井和产能试验数据的地热田,其计算精度较低; 统计分析法和数值模拟法适用于勘查程度较高、已开发利用多年、具有多年动态监测资料的地热田,计算结果可靠程度较高; 地热流体中岩溶热储具有温度高、易回灌、可持续性好等特点,主要赋存于古生界和中新元古界地层中; 岩溶热储被新生界地层覆盖,有利于储集层的聚热和保温; 在基岩隆起带(古潜山)岩溶裂隙发育,构成深部热水储集层,可形成有重要开发利用价值的地热田,是下一步地热勘查和开发的主要热储类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热资源及其潜力评估   总被引:26,自引:9,他引:17  
笔者在阐述中国地热资源特征的基础上,针对中国不同类型的地热资源,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对浅层地热能、水热型地热资源和干热岩地热资源进行了潜力评估。结果表明,中国287个地级以上重点城市浅层地热能为2.78×1020J,每年浅层地热能可利用资源量为2.89×1012kWh;中国主要平原(盆地)沉积盆地地热资源储量为2.5×1022J,可开采资源量为7.5×1021J;中国温泉区放热量共计1.32×1017J,可采资源为6.6×1017J/年;中国大陆3.0~5.0 km深处干热岩资源总计为2.5×1025J,是中国目前年度能源消耗总量的2.6×105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寻济南岩体北部碳酸盐岩热储浅埋地热异常区形成机理,利用地质钻探编录、抽水试验、测温、水质分析测试等手段,对碳酸盐岩浅埋地热异常区地质特征、热储物性特征、地温场特征、水化学特征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盐岩浅埋区热储层发育在奥陶纪灰岩地层中,热储层岩溶裂隙发育,热储埋深150~1000m,地热异常区盖层地温梯度为7. 2~11. 5℃/100m,水化学类型为SO4- Ca型,TDS为1. 3~1. 5g/L,地热水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地热水来源为大气降水,地热水中50年以前入渗的“古水”占主导;明确了热源除正常的地温传导之外,济南岩体阻挡迫使水流深循环加热后上涌,断裂沟通深部热源等也是地热异常区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系统介绍了涿州地区地层,构造,分析了涿州热田地热地质条件,估算了地热(水)资源量,对该区地热能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京津冀地热资源梯级综合开发利用(献县)科研基地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平原沧县台拱带之献县断凸,利用其地下蓟县系岩溶裂隙热储层热水开展中低温地热发电与综合梯级利用研究。地热发电装机容量280 kW,采用ORC向心透平膨胀技术,系统工质为R245fa。分别于2018年2月4—6日(冬季)、2018年3月6—16日(春季)进行两次试运行,累计发电时长274h,累计发电量36956kWh,平均发电效率9.1%,最高10.4%。发电效率高于我国已有中低温地热发电项目,在目前国际中低温ORC地热发电项目中处于较高水平。试运行期间发电机组整体运行效果较好且运行稳定,冬季地热发电机组运行效果好于春季。科研基地建设完成后,将进行发电、供暖、地热生态园三级利用,按照90~95/25℃的地热水热能潜力,综合发电供暖两级利用计算能源综合利用率将达70%~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