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韩城矿区在建井过程中不断发生奥陶纪石灰岩水突水事故。矿区内11号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下距奥陶纪灰岩仅5—20米。矿井开采深度在±0标高以下,而奥陶纪灰岩水区域水位为380米,因此,这一巨厚含水层严重威胁着矿井开采。 相似文献
2.
煤炭坝矿区位于湖南省宁乡县韶山煤田的西北角。它是我国水大矿区之一。解放后,矿区的广大职工在和地下水长期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尤其对“地下径流集中带”的存在和主要进水方向等提出了粗浅的意见,作为今后防治矿井水害参考。一、矿区水文地质概况本区为西北高、东南低的低山丘陵区。地面标高一般为100~150米;最高193米,最低56米。水系发育,除沩水(一般流量为300米~3/秒)及其支流(流量为0.47米~3/秒)外,余者皆为季节性小溪。较大的泉水,有东部的鲤鱼坝泉及上中下洋泉(四个泉群的流量共 相似文献
3.
韩城矿区煤炭储量丰富,其中位于奥陶纪灰岩(以下简称奥灰)含水层水位以下(380m高程)的储量,占精查储量的36%以上,矿区深部受水威胁的储量可增到60%。因此,研究奥灰水的形成条件及其防治方法,是矿区的一项主要的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4.
5.
广西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及其资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广西具有岩溶发育和岩溶水赋存最优越的地质地理条件。形成了典型的岩溶地貌。不同的岩溶地貌类型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岩溶水的富集和分布。区内有>50l/s天然水点七百余处,地下河604条。大多数地区岩溶水资源模数>40万m3/a·km2。红水河中游东西两侧,岩溶水资源最丰富,地下河规模最大。红水河中下游、柳江中游、右江下游及左江上游北岸,岩溶水资源丰富,地下河发育密度最大。全区补给资源量为484.04亿m3/a,最枯排泄总量为144.76亿m3/a 相似文献
6.
韩城矿区奥灰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岩石化学成分、水质分析、同位素组分以及水质动态长期监测等资料为基础,分析了矿区岩溶水介质的赋存与分布等水文地质背景,重点研究了水化学组分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由矿区边部至中深部,水化学类型由重碳酸硫酸钙镁型向硫酸盐氯化钠钙型过渡,TDS随含水层埋深升高而水质变差,水化学组分主要由溶滤作用经去膏盐化和脱白云岩化过程形成,开采井群水质变劣的主因是矿区中深部高矿化水的混合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7.
洛塔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特征及其水文地质结构类型 总被引:6,自引:9,他引:6
在简述洛塔地区自然地理、岩溶及水文地质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区内表层岩溶带的水文地质特征及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结构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和论述。提出了查明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结构是研究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子系统调蓄能力的关键所在的观点。根据表层岩溶带的水动力条件类型、含水空间结构类型、碳酸盐岩类型及第四系土层覆盖情况,将区内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结构划分为12个具体类型。并对各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结构类型的主要水文地质特征、调蓄能力及其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条件等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8.
潘谢矿区水文地质特征与缩小防水煤柱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文艺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2,29(3):32-34
淮南潘谢矿区年总设计生产能力为 2 10 0× 10 4t。区内第四系松散层厚 16 9~ 437m ,为巨厚松散强含水层 ,设计留设80m防水煤岩柱 ,防水煤柱储量达 6× 10 8t。通过开展缩小防水煤柱试采研究工作 ,将原设计留设的 80m防水煤柱减小到6 0m左右 ,局部仅 40m。本文通过总结潘谢矿区 10年来缩小防水煤柱工作面成功的开采实践 ,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潘谢矿区水文地质特征、覆岩破坏规律及缩小防水煤柱机理。 相似文献
9.
10.
陕西省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碳酸盐岩主要分布于秦巴山地,其次分布于渭北“旱腰带”(北山一带),以及零星分布于府谷县城(图1)。岩溶区地下水赋存于震旦系至三叠系下统碳酸盐岩裂隙溶洞中,富水性极不均一。其赋存规律主要取决于气候、岩性、构造等的综合作用。陕南米仓山及羊山一带,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水热条件优越,岩溶发育,富水性极强。而渭北及陕南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岩溶发育较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火烧铺煤矿所处水文地质条件与矿井多年开采实测涌水量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出该煤矿矿井涌水量主要受开采面积、采空区面积和开采深度制约,其相关系数高达0.8以上,随着三者之一增加,矿井涌水量亦随之增加的规律性,为本区新建或改扩建的以裂隙充水为主的煤矿床提供了可比拟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广州都会地区水文地质调查、钻孔、抽水试验、水质分析结果等资料为基础,通过对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完成了研究区地下水类型的划分,基本查明都会地区岩溶含水岩组的分布、埋深、岩溶发育特征、富水性、水化学性质和补径排分区等。并按照地层时代对各岩溶含水岩组进行划分和论述。 相似文献
13.
结合邻区矿井开采数据,对井田内地形地貌、构造、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等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表水、老窑水对矿井开采影响不大,断层导水性弱,渗透途径为冒落裂隙带;矿井初期开采煤层时直接充水水源为长兴组、大隆组等岩溶裂隙水、龙潭组砂岩裂隙水,其次为老窑积水,充水通道为冒落裂隙带;中后期开采时,直接充水水源为大气降水以及河流、溪沟水。由于峨眉山玄岩的阻隔,茅口组强含水层对矿井开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论韩城矿区煤层气的构造控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论述了韩城矿区总体构造控气框架及构造类型,分析了矿区的挤压与伸展构造边界,研究并揭示了不同构造类型对煤体结构类型、煤层渗透性能及煤层甲烷含量大小的控制特点与机理,为矿区煤层气勘探开发及评价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近年不断发生的突水事故,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威胁,研究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分析矿井充水因素有重要现实意义。根据东胜煤田乌拉素矿区地质勘探和水文地质资料,对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直罗组底部、含煤系地层的裂隙承压水含水层和上部煤层采空区内的积水,是煤层开采时矿井涌水的主要充水水源,矿井充水通道有断层裂隙带、封闭不良钻孔、采动导水裂隙带;其中导水裂隙带会将上部煤层采空区积水导通,使充水强度增大,矿坑涌水量增加。建议开采过程中要做到边探边采,探采结合,预防突水问题。 相似文献
17.
榆神府区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矿突水灾害是仅次于顶板、瓦斯的第三大灾害,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分类是科学确定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突水危险性的手段,以大量的勘查、矿井开采实际资料为基础,从受采掘影响的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矿井涌水量、矿井突水、老窑积水及其危害性、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等5个方面,分析了榆神府矿区矿井水文地质分类的主要指标,提出了新民区主要为简单类型,神木北部矿区以中等类型为主,榆神矿区以复杂类型为主的科学分类,为榆神府矿区煤矿防治水、保水开采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据大量钻孔资料及生产矿井揭露,在石屏二矿含煤地层龙潭组中部发育一压性的层间滑动构造,滑动面呈舒缓波状穿行于C19煤层及其顶底板岩层中,受其影响,C19煤层原生构造遭受破坏,煤层厚度变化大,且煤的灰分、瓦斯含量、瓦斯压力增高.区内层间滑动构造既有推覆型又有滑覆型,总体表现为推覆型,该构造的形成主要受印支期南东、北西向水平剪切挤压应力的作用,同时受特殊的硬-软-硬地层剖面结构以及高瓦斯压力煤层的气垫效应和地下水的浮力效应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五沟煤矿太原组上段灰岩岩溶裂隙水是矿井主采煤层(10煤)的主要充水含水层。通过对矿区水文地质边界条件、地面抽水试验和井下放水试验的分析,认为矿区水文地质边界受制于周边的较大型隔阻水断层,从而形成了较封闭的地下水系统;太原组上段灰岩含水层的富水性在平面上具有不均一性,在垂向具有随着深度的增加,岩溶发育有减弱的趋势,基本上属弱富水含水层,仅在局部构造发育带为中等富水含水层。利用利用surfer软件,绘制出矿区太原组灰岩水位等值线图;从图上可以看出,矿区目前太原组含水层水位标高总体呈北高南低,中间高两边低的态势,并在井田西南部形成以水5孔及J5-1孔为中心的低水位区。该研究对目前矿井防治水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