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斯腾湖盐化的原因及其防治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疆的博斯腾湖又名巴喀喇赤湖,北魏郦道元著的《水经注》中称“敦薨浦”,西汉《汉书·西域传》称为“焉耆近海”。在新疆,以水域而论,博斯腾湖仅次于罗布泊和艾比湖,是自治区的第三大湖泊;从水质上看,它却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既是开都河的尾闾,又是孔雀河的起点,是库尔勒地区孔雀河中、下游的唯一灌溉水源,因此它的存在及其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对于开都河、孔雀河流域的灌排引蓄和荒地开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博斯腾湖的盐污染及其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利用焉耆盆地水盐动态长期观测和有关气象、水文等资料,对博斯腾湖作多年水盐平衡计算和盐污染过程分析。提出了控制盐污染的措施和淡化水质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3.
博斯腾湖的盐污染及基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河水化学变化及其控制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樊自立 《地理学报》1991,46(3):319-326
内陆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退化,除沙漠化、盐渍化外,水质盐化也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塔里木河1958年前是一条淡水河,全河各段河水矿化度没有超过1g/l的。现塔里木河每年只有3个月的淡水期,3个月是1—3g/l的微咸水,6个月为大于3g/l的咸水。塔里木河水质盐化主要是人为活动改变了地区性的水盐与水量平衡,所以,今后在干旱地区进行水土资源开发,必须注意水盐与水量平衡。  相似文献   

5.
博斯腾湖水盐动态及其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博斯腾湖曾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焉耆盆地大规模开垦以来,人为活动造成博斯腾湖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湖水咸化。自1975年发现该变化后,已受到多方关注和重视。木文基于大量的观测分析数据,详细的论证了湖水的演化机理,计算了焉耆盆地和博斯腾湖的水盐平衡,并提出了保护博斯腾湖生态环境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新疆博斯腾湖水质水量及其演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于2008年8月对博斯腾湖进行了系统的水质和水量监测,并结合近50 a来气候水文资料,进行了博斯腾湖演化过程和阶段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湖泊最大水深为13.9 m,湖泊面积928 km2,蓄水量52.65×108m3,湖水体矿化度平均1.48 g/L。近50 a来,博斯腾湖水质水量经历了3个明显的不同时期。1966年以前,湖泊处于1 048 m以上的高水位,矿化度低,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弱。第二个时期为1966~1996年,湖泊水位低,矿化度高,其中1987年湖泊水位处于历史低值而矿化度为最高。随后,湖泊水位明显上升、矿化度下降,湖泊扩展水体淡化。第三个时期为1996~2005年,湖泊水位处于历史高值段,矿化度有所下降但不明显。期间,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显著,除流域农业用水影响外,城市和工业用水的影响也明显增加。最近几年,湖泊水位快速下降,并于2007年出现历史的低水位,湖泊矿化度也呈现升高趋势,鱼类种群和产量受人类强烈干预。另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也导致湖泊污染和富营养化,引起水质进一步恶化,湖泊面临新的生态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7.
张敬业 《中国沙漠》1987,7(2):55-56
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干草原地区,小老树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据调查,内蒙古地区截止1980年,造林保存面积约146.7万公顷,其中杨树保存面积有93.3万公顷,占63.6%。小叶杨(Populus simii Carr.)小老树面积为37.3万公顷,约占总造林保存面积的25.2%。其中比较严重的是赤峰市翁牛特旗原鸭鸡山林场,造林近6.7万公顷,现已形成小老树的有4.7万公顷。敖汉旗原三义井国营林场从1958年以来,造林面积3.3万余公顷,据1980年统计,形成小老树达2.3万余公顷,占保存面积的69.7%,该场小老树20多年每公顷蓄积量只有3立方米,每年平均生产量只有0.15立方米,相当于速生丰产林年生长量的1/100。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河流域农垦后水质的变化及其控制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南部的塔里木河流域(指叶尔羌河、和田河及阿克苏河汇流口以下)幅员辽阔、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优良,为古、今农业开发的重要基地并曾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中下游的轮台、尉犁、罗布泊早在汉代已是著名的屯垦地区,后来因气候极端干  相似文献   

9.
博斯腾湖(以下简称博湖)位于新疆焉耆盆地的东南部。在博湖的西南部小湖区及西北部的黄水沟一带,生长着大片芦苇,为沼泽土壤集中分布地区。沼泽土总面积58万亩,其中小湖区42万亩,黄水沟16万亩,均以泥炭土占优势,泥炭总储量可达2.9亿吨。  相似文献   

10.
博斯腾湖可能的自然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博斯腾湖概貌博斯腾湖(以下简称博湖)又名巴喀喇赤湖,即《水经注》的“敦薨浦”,汉《西域传》称为“焉耆近海”。博湖位于焉耆回族自治县城东南20公里,汇集了来自盆地西部的开都河及盆地北坡的清水河、黄水沟、乌什塔拉等河沟的径流。湖水从西流出,为孔雀河,穿铁门关,经库尔勒、尉犁归宿罗布泊。湖面海拔1048米,湖的平面轮廓是东西宽而南北窄,略呈三角形,总面积988平方公里,容积面约99亿立米。湖水西浅东深,最深处达16米,平均深度10米左右,是新疆境内罕有的大淡水湖。湖的西南侧,小湖密集,形成小湖群。自东向西主要有那木克湖,乌力侧湖,库尔勒湖,阿洪克湖,阿拉特湖,总面积约240平方公里(图十二)。小湖群上通开都河,下连孔雀河,  相似文献   

11.
博斯腾湖的水盐平衡与矿化度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博斯腾湖曾是中国内陆区最大的淡水湖,因人类活动影响约在1968年演变为微咸水湖。本文依据湖泊水平衡太矿化度基本原理,结合博斯滕湖实际,分析计算了该湖各个时期的水盐平衡与矿化度;经推地整理,提出了预测矿化度的计算式,经检验与实测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2.
新疆博斯腾湖的改造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博斯腾湖(以下简称博湖)存我国历史上早有记载,《汉书·西域传》称“焉耆近海”;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河水篇》中称“敦薨浦”;《西域水道记》称“巴喀喇赤湖”。近代学者对博湖也进行过考察,有过大量文字记述。博湖作为自然资源,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也是目前新疆最大的湖泊。从水利经济看,博湖既是开都河的尾闾,又是孔雀河的河源,不但对开都河的洪水和冬闲水有一定的调蓄作用,同时也是库尔勒、尉犁二县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主要水源。博湖的存在及其合理开发利用,与开都河、孔雀河流域的蓄、引、提、排、灌,农林牧副渔的发展,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荒地开垦,盐碱地改良,水电开发,工业发展,密切相关,在巴州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博斯腾湖湖水矿化度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博斯腾湖(简称博湖)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该湖的水质变化问题不仅对湖区及湖周区的渔业或芦苇生产起很大影响,而且对库尔勒地区的灌溉水质、农牧业生产和居民用水以及对该湖周围的生态都有很大影响。在1958、1975、1980年中国科学院荒地综合考察队对博湖的水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及采样分析。1984年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又对博湖进行了水质调查并采水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北干旱区土地、光、热资源极其丰富,解放后灌溉农业得到迅速发展。但水资源数量有限,如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缺乏合理控制和调节,一些地区的环境和资源将遭到破坏,直接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深入研究干旱区水与环境、水与绿洲的稳定、环境恶化的控制途径等,不仅对本区当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可为探索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依据,预测和支配较长远的影响,使人类"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1]。  相似文献   

15.
博斯腾湖环境变化及其与焉耆盆地绿洲开发关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章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分析了自1958年以来博斯腾湖环境变化。认为:近40年来,自然因素对湖水位变化的影响要大于人为活动对湖水位变化的贡献,绿洲开发引起的入湖水量减少和大量的高矿化度农田排水排入湖区使得博斯腾湖区迅速演变为微咸湖,控制着博斯腾湖水化学类型的变化和形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博斯腾湖环境变化与恶焉煮盆地绿洲开发和绿洲环境变化相互作用的机理,指出尽管近10几年来绿洲环境的发展是可持续的,但整个焉耆盆地环境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控制绿洲开发利用规模。适宜的绿洲发展规模,可保证绿洲环境和博斯腾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疆最大的淡水湖—博斯腾湖,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斯腾湖县境内,由于人类水土开发活动和气候因素的综合影响,湖泊水质由淡水逐渐变成了微咸水,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以博斯腾湖矿化度作为湖水水质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参数,运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法,探讨了不同盐度目标设计情景下,湖泊自然状况的需水量,为流域的人类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结果表明:理论上在多年平均情况下,两种情景下湖区的需水量分别是12.62×108m3和14.28×108m3,对应的绝对水位分别是7.25 m和7.70 m。近年来,尽管博斯腾湖年均脱盐量达30.6×104t·a-1,但是矿化度依然较高,而增加入湖淡水量、减少盐量入湖仍然是改善湖泊水质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博斯腾湖的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对1999~2001年的监测资料的分析,从水环境污染物特性、水环境质量变化、排污源分布及排污量计算等方面探讨了博斯腾湖水环境问题及其成因。提出建立博斯腾湖保护区,加大管理检查和执法力度,加强对农田排污水的控制,强化重点排污口和重点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污管理,并通过湖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增源节水工程、加速湖水循环工程等措施,保护和改善博斯腾湖水环境  相似文献   

18.
1987年后博斯腾湖水位的还原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的博斯腾湖近年来水位达到了有史记载以来的最高值。通过还原计算得出以下结论文:(1)天然状态下博斯腾湖水位通常在1047.5~1048.5m之间变化,除非特大年径流量(50~100年一遇)水位难以超过1049.00m。(2)博斯腾湖死库容水位为1047.20m。(3)2002年博斯腾湖水位超过1049m完全是人为造成的。(4)现在孔雀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年内变化都大于天然状态下。  相似文献   

19.
博斯腾湖芦苇资源调查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前言博斯腾湖位于新疆天山东段的焉耆盆地,面积988平方公里,是我国内陆地区最大的淡水湖。在湖西南开都河三角洲前缘,即小湖区和湖西北的黄水沟洪积平原地区,发育有大片芦苇沼泽。本区芦苇沼泽受天山融雪水和地下水的补给,水分条件较好。土壤以腐殖质沼泽土、泥炭土和盐化泥炭土为主。该区处于欧亚大陆腹地,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区,芦苇生长期内日照长、积温高、昼夜温差大,适宜芦苇的生长发育。因此,博湖芦苇株高、径粗、叶茂、纤维长,是我国重要的优质芦苇生产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20.
博斯腾湖环境变化及其与焉耆盆地[2]绿洲开发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分析了自1958年以来博斯腾湖环境变化。认为:近40年来,自然因素对湖水位变化的影响力要大于人为活动对湖水位变化的贡献,绿洲开发引起的入湖水量减少和大量的高矿化度农田排水排入湖区使博斯腾湖迅速演变为微咸湖,控制着博斯腾湖水化学类型的变化和形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博斯腾湖环境变化与焉耆盆地绿洲开发和绿洲环境变化相互作用的机理,指出尽管近10几年来绿洲环境的发展是可持续的,但整个焉耆盆地环境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控制绿洲开发利用规模。适宜的绿洲发展规模,可保证绿洲环境和博斯腾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