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天水及其南北地区地热水水化学特征及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水化学和同位素示踪的原理追溯地热水的水岩相互作用和起源,得出武山和天水地热水为pH较高(7.94~9.06)的低TDS(226~255 mg/L)HCO3型水,通渭和清水地热水为pH较低(7.1~8.07)的较高TDS(915~1 793 mg/L)SO4型水,地热水的水化学特征主要受不同的围岩及与围岩相互作用的程度所控制。地热水的δD和δ18O值说明地热水起源于大气降水,且未受水-岩同位素交换明显影响。综合应用各种地热温标,估算地热水的热储温度为70~111℃,属于中低温地热资源。对年均降雨量约500 mm的天水及其南北地区,应采取采、停交替的地热水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2.
西藏地热活动与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年轻的西藏高原,新构造运动活跃,地热活动频繁而强烈,区内有各种类型的地热显示区(点)600余处,与地热活动相关的环境问题以及地质灾害有着复杂而又广泛的联系。探索地热活动与地质灾害及特殊地质环境类型形成之间的关系,对于指导地热显示区及其周边的各项人类开发活动,寻求开发利用地热资源与保护环境的最佳切入点发展地方经济、保护自然环境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台阁牧地区位于呼和坳陷盆地北部,该地区山前大断裂与低序次的北西、北北西向张性或张扭性断裂交汇、复合,彼此相互沟通,为深部地热流体上涌提供了良好的通道。此外,沿古基底隆起带顶部侵入的中基性岩脉成为地热的良好导体,它沟通地壳深部的热源。本文通过对台阁牧地区地热田的成因、地热开发有利地段及热储结构等进行分析,期望能对该地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乌素图地区地热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HR4地热井的水化学组分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行了地热水的水质评价。利用大气降水、泉水及地热水同位素资料,确定了HR4地热井热储层中地热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地热水为弱可更新的地下热水。  相似文献   

5.
张海娇 《西部资源》2019,(3):139-140
为研究豫北地区地热水回灌的可行性及适合的回灌模式,本文以豫北某城区地热井加压回灌试验为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豫北地区地热水中开展加压回灌是可行的;通过分析加压前后回灌能力的变化、压力与回灌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回灌量与出水量之间的联系,说明加压回灌可以有效提高回灌能力,增大回灌量。此外,对抽灌井合理井距进行了计算,可为条件类似地区实施回灌工程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西宁市海湖新区地下热水形成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理开发地热资源可以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在海湖新区利用地热资源可直接推动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为打造生态文明新城区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对西宁市海湖新区已有的钻孔、泉点的地质、水文地质及地热地质、物探等资料的分析,从海湖新区地热资源形成的热源、热储层、盖层和地下热水流体通道等角度,较系统地阐释了西宁市海湖新区地下热水的形成机理,为西宁市海湖新区地下热水合理开发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仁怀市南部新城湿地公园DR1号井地热水为研究对象,从地热水所在区域地质、地热地质背景入手,分析该地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和热储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地热水具有断裂(裂隙)型温泉特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热储含水层为震旦系灯影组,其形成主要受岩性及区域性断裂控制。  相似文献   

8.
李洋 《西部资源》2012,(2):110-111
论文根据土右旗所处区域区域地热地质条件及土右旗地热地质条件,对土右旗热储层分布情况,热储层盖层,热流通道,热源及热水补给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包头市土默特右旗主要为盆地型地热增温型地热田,盆地内地热储层分布广,沉积稳定,从现有资料分析其热储温度较高,地热储层厚度分布稳定,面积大,地热条件较好,可望成为较大型的地热田。  相似文献   

9.
2019年纳雍县城郊成功勘查出地热井一口,本文结合地热井揭露的地质情况,对纳雍地区地热地质特征进行初探。研究区第一热储单元可作为该区地热勘查目的层进行勘查开发;地热勘查井(ZK01)平均地层增温率2.59℃/100m。地热增温率与所处的地层岩性组合密切相关;地热水热源主要来自深部软流圈热量向上的正常地热增温;水源来自碳酸盐岩中的岩溶水及沿断裂带向地下深部下渗大气降水及上覆含水岩层中的地下水。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大量的地热流体化学成分及环境同位素(δD、δ18O、14C)测试数据,深入分析了隆起山地构造对流型、沉降盆地传导型地热流体的化学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而对地热流体的环境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形成年龄进行了梳理总结,得出了明确的结论。结果表明:隆起山地构造对流型地热田地热流体主要以断裂上升泉的形式出露,分布于西秦岭-祁连造山带,补给来源为当地及周边大气降水入渗,地热流体形成年龄一般小于5000~30000a,水质较好,属"开启型"的地热系统;热储层岩性、断裂规模及水热循环方式和深度等明显控制着地热流体化学类型、环境同位素特征和形成年龄。沉降盆地传导型地热田地热流体主要以管井开采的方式出露;热储埋藏深度小于1600m的地热井,地热流体补给来源为当地及周边大气降水入渗,形成年龄一般小于5 000~30 000 a,水质相对较好,属"半开启-半封闭型"的地热系统;热储埋藏深度介于1 600~2 600 m之间的地热开采井,主要为地质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古水",水化学类型复杂且水质较差,地热流体形成年龄介于30000~50000a,属"封闭型"的地热系统;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