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随着湛江市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建立,其核心数据库需进一步进行完善。基于全要素基础地形图、影像数据、地质、规划、管线信息和基础地名数据,构建地名地址数据库,为湛江市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电子地图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框架信息。本文论述了地名地址模型构建、编码原则,数据库设计及更新,并介绍地名数据库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述了区划地名信息数据库所具有的功能、建库内容,重点从地图是地名信息基本载体的角度分析了区划地名信息数据库建设中信息的获取与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地名数据库以〈名称、类型、地理空间范围〉的形式存储和管理地名信息。空间范围是地名数据库的重要信息之一,散列式居民地作为居民地的重要组成在农村地区广泛存在,但在地名数据库中仅有名称注记信息,缺乏边界范围信息。基于此,结合散列式居民地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地名数据库的散列式居民地边界提取方法。方法以地名数据库为基础,通过在地名数据库中进行地名检索获取地名数据库中指定名称注记的相关属性项;通过空间位置关系提取基础地理数据库中名称注记对应要素,并以聚合面方法提取最终边界;结合Arc GIS就1∶50 000地名数据库及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了边界提取试验,通过将提取结果与DLG数据的叠加显示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利用此方法可对依比例尺、半依比例尺及不依比例尺多种散列式居民地要素进行边界提取,为散列式居民地边界提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基于MapServer平台的商丘市地名公共服务系统的建设和实现,针对传统地名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综合运用数据库技术、WebGIS等技术实现了地名管理数字化,建成了商丘地名数据库和地名发布服务系统,为商丘民政管理部门提供了有效的地名管理平台,满足了公众对地名信息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中经常会遇到地名中出现生僻字的情况,如何录入、显示这些生僻字一直是困扰数据库建设者的难题。本文基于国家1:5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对地名生僻字的处理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正> 加拿大地名数据库(CGNDB)是加拿大国家地名信息的存储处。该数据库主要由来自专门档案文件中经加拿大常设地名委员会批准的地名条目组成,由加拿大国家地图集资料部(NAIS)地名处负责对其维护与完善。加拿大地名数据库现在依据的硬软件环境是SUN-4工作站和6.0版本的ORACLE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能运用关系型数据库的标准查询语言——SQL  相似文献   

7.
陈玉萍  张秀 《测绘通报》2015,(6):103-107
地名是人们赋予各个不同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地址是对地名信息方位、地理位置的文字描述,地名地址是基础地理信息。地名地址普查与数据库的建立有利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社会交流交往,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对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参与的地名地址普查项目的经验,对地名地址普查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就地名地址数据库设计、外业普查对象与数据采集方法作了简要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魏勇  胡丹露  李响  王丰 《测绘工程》2016,25(2):28-32
地名数据是一种重要的地理信息资源,目前我国的地名数据库建设多局限于国内地名,缺少国外数据。传统地名数据的检索多为关键字查询,查询效率低且无法用于复杂地名查询。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开源地名数据库GeoNames和开源搜索引擎Solr的地名数据全文检索方法,通过分析GeoNames的数据类型和结构,构建MySQL地名数据库,并利用Solr建立地名索引,提供基于Web服务的地名数据全文检索。实验表明,基于Solr的地名数据全文检索能够显著提高地名数据检索效率,对于复杂地名查询,也能进行有效地检索。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数字地名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北京市地址地名数据库建设的背景和北京市的地名发展史,从政府部门和地名信息提供商两个方面综述北京市数字地名发展的现状,并与兄弟城市的发展情况作对比。认为数字地名已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北京市的数字地名事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时期,需要政府出面很好地规划、协调、管理,实现地名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地名服务开始走向多元化。  相似文献   

10.
地名地址数据库属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构成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数字城市的逐步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地名地址数据库的建设和更新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当前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现状,如何有效地提升数据完整性、时效性以及权威性成为数据库更新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德州市地名地址数据库更新项目为例,指出外业调查中存在的数据问题,在对多来源地名地址数据进行广泛收集,分析这些数据的空间特征、时间特征以及利用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多源数据集成的数据库建设思路,利用地名地址匹配技术及人机交互的方式将官方资料与调查数据进行有机融合,并详细地从数据体系化检核、地名地址拓展、名称标准化3个方面进行阐述。项目成果表明,数据的质量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1.
张亮  戴腾  陈清平  覃俊华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6):124-126,130,1
研究了1∶10 000地名库建设的关键问题,详细比较了1∶50 000地名库与1∶10 000地名库的联系与差别,提出了利用1∶50 000地名库建设1∶10 000地名库的技术路线,并研发了相应的功能模块,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
根据地名信息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地名首字母的模糊查询方法。采用Access数据库,结合微软自带的字库实现了地名首字母的提取与入库,特别是解决了多音字在首字母提取及入库时的处理,并提供了一种文件批量输入的方法,实现了基于地名首字母的模糊查询。设计开发的地名查询系统,使用简单,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可以获取对应的地理位置,为后继GIS系统开发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榆林市乡镇地名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的网络公开地名数据源进行数据融合,获得榆林市乡镇级居民地地名数据,在此基础上,对地名数据进行统计分类,引入地名密度和地名点距离的指标,运用GIS的分析方法,对榆林市乡镇级地名数据进行景观分析。研究得出:榆林乡镇地名从东南向西北部递减,并且呈现出聚集的分布特征;榆林市的自然人文特征直接体现在其主要地名分类的分布上,山水类地名的分布反映了榆林西北部沙漠干旱,东南部黄土丘陵、河流较密的自然特点,姓氏、军事类地名的分布则反映了榆林市的移民文化、多民族混居的民族特色,以及古代军事价值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基于KML的三维遥感影像地名查询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查询在遥感影像数据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KML数据规范,设计了一种基于KML的地名数据库;对全球影像数据进行四叉树划分,开发了一个多分辨率的全球三维遥感影像可视化系统。该系统基于地名数据库来进行地名数据的查询,通过用户交互能实时检索并表达选中地区的影像数据,为遥感影像数据管理和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地名查询方式多种多样,但它们都没有考虑地名语义类型因素,而语义类型恰恰是地名信息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以地名语义分类为基础,构建了地名语义类型本体模型,并以郑州市为例进行了地名组配查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式对于检索地名的相关信息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为地名查询与检索作了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现代化信息社会,大量地理信息都以非结构化的文本形式存在,而地名识别是挖掘这些地理信息的重要基础。目前已有的地名识别方法主要是从自然语言处理的角度来实现,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地名的构成和使用习惯等特征,造成识别率偏低或过拟合等问题。本文引入语言学相关知识,分析中文地名用字特征,在传统的地名专名+通名的结构上,更细致地划分地名的词素类型,总结归纳各词素类型的特征,将这些特征融入条件随机场的方法中,使地名识别问题转化为序列标注问题。并根据中文地名的特征,制定形式化规则,设计基于字的标注规范。在此基础上,设计中文地名特征模板,通过条件随机场模型训练和预测,识别自然语言文本中的中文地名。采用170万字的人民日报标注语料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中文地名识别的召回率、准确率和F值分别达到92.69%、96.73%和94.67%,优于已有研究成果,能为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更有效的地名服务。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二十多年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历史,分析了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为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输出-地图生产是地理信息产业的主要任务之一。搞好这项工作应建立GIS数据库到地图数据库的双向通道;扩展地图数据库的地图制图和桌面出版功能;编制好系列基础底图和社会公众普遍需要的普通地图、政区图、地名图、交通旅游图,逐步实现编制导航地图,争取导航电子地图资质;做好用户需求调查,编制若干专题地图产品;开发影像地图、三维地图、实景地图等地理信息新品种;跟踪国家开展的各类普查或调查项目,编制高科技含量的地图集。  相似文献   

18.
Several tasks related to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to the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s involve toponym matching, that is, the problem of matching place names that share a common referent. In this article, we present the results of a wide-ranging evalu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string similarity metrics over the toponym matching task. We also report on experiments involving the usage of supervised machine learning for combining multiple similarity metrics, which has the natural advantage of avoiding the manual tuning of similarity thresholds. Experiments with a very large dataset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differences for the individual similarity metrics are relatively small, and that carefully tuning the similarity threshold is important for achieving good results. The methods based on supervised machine learning, particularly when considering ensembles of decision trees, can achieve good results on this task,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ing the individual similarity metrics.  相似文献   

19.
新一代GIS以面向服务为特征,地名本体作为地理领域本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语义网条件下地理信息服务的研究至关重要。提出一个用于表达、存储、管理与获取地名本体数据的地名本体服务系统框架,从地名本体服务接口、资源管理引擎、地名本体引擎等3个方面设计地名本体服务功能组件,讨论3个功能组件的实现策略,并通过一系列Web服务接口发布地名本体数据,文中的研究工作对推进地名本体服务研究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天地图·黑龙江"应用需求服务的基础上,本文重点阐述了"天地图·黑龙江"数据快速更新的总体技术路线,并详细描述了多源数据获取与分析整理、遥感影像批量快速更新、基于"天地图·黑龙江"母库的数据动态更新、两期影像变化检测的数据快速更新、地名地址数据快速更新等关键技术。本文提出的基于服务驱动的数据动态快速更新思路,进一步加强了"天地图·黑龙江"地理信息保障服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