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加强国土资源市场管理,确保长沙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保增长、保红线"的目标,长沙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经请示长沙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决定采取系列新措施激活长沙土地市场,5月19日印发《关于激活长沙土地市场有关措施的通告》,被业界称为长沙地产5·19新政.  相似文献   

2.
长沙作为地名,应出现在城市形成之前.长沙之名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篇》.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因周公营建雒邑竣工,大会诸侯.当时,"长沙鱉"是作为方物(地方土产)贡献绘周王室的.《工会篇》称"长沙鰵""特大而美故贡也".方物以地为名,可见长沙当时已是很有名的地方.这是长沙之名出现有可考的最早时间.1986年,湖北荆沙铁路修建时,包山2号大墓发掘出一批竹简,其中2件有长沙之名,一为"长沙正"名"龚怿",一为"长沙公之军".包山2号墓为战国中期,约公元前300年,这是最有权威的佐证,说明长沙之名不晚于战国中期,可能早于公元前11世纪.又据《湘川记》云:"黔分黔中郡以南之沙乡地区置长沙郡",则长沙之名始于洪荒之世(有人类聚居生活之始).  相似文献   

3.
正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宣誓"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之时,此前一位中央核心部门的领导提出的"如果把雾霾彻底拿下,中国经济到底会降低多少个百分点"的疑问再次引发关注。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计算,《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炼钢行业GDP将造成812亿元的损失,水泥、焦炭行业的GDP则分别减少167亿元和142亿元。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化工分  相似文献   

4.
正长沙有句古民谣:"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这里的"长沙沙水"也即人们常说的"长沙水",指的就是长沙南门口回龙山下白沙古井里的泉水。据载,白沙井有上千年的历史,明《长沙府志》曾记述:"白沙井,县东南二里,井仅尺许,清泉甘美,通城官民汲之不竭,长沙第一泉。"它与济南趵突泉、无锡惠山陆子泉、贵阳漏趵泉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泉。对白沙古井的水况,古人这样记述:"白沙泉水,水质纯清,泡茶色味殊绝,酿酒芳香醇朴,煎药、熬汤均极佳,而且不论冬夏,清澈见底,随舀随满,旱涝如一,永不枯竭。"晋代文学  相似文献   

5.
<正>8月2日,巩义市印发了《非煤矿山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专项整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决定从8月份起至10月底止,全面治理因露天开采、石料加工、运输等环节产生的粉尘污染和乱倒废石矿渣压占破坏植被、污染环境等问题。该《方案》要求,以"全覆盖,零容忍"的态度,彻底取缔无证矿点及无照石料加工厂;全面关闭严重破坏污染环境或整治不力的矿山企业,生产设施不达标、乱堆乱放废石  相似文献   

6.
<正>编者按:广西位于云贵高原前缘地带,地形切割强烈,地质环境复杂,山多平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在多暴雨、多台风的影响下,区内地质灾害频发、多发、群发,是我国地质灾害较严重的省(区)之一。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近年来,广西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等文件精神,不断完善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7.
动态     
正部委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下发通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国土资源部办公厅近日下发《关于配合开展"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通知》,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配合开展"六打六治"专项行动有关事项作出部署。"六打六治"就是对6类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进行集中打击和整治。其中包括:打击矿山企业无证开采、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行为,整治图纸造假、图实不符问题;打击破坏损害油气  相似文献   

8.
正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国际煤炭大会上,有业内人士透露,为落实去年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份更加详细的"控煤"方案不久后将浮出水面。如今煤炭行业大势已去是不争的事实,煤价下跌、供过于求的局面成为近两年煤炭行业挥之不去的梦魇。"控煤"这只悬而未决的靴子终于要落地了。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煤炭,已经成为目前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因此,对于已经步履维艰的中国煤炭行业而言,更加严厉的"控煤"无疑是又一场"大地震"。  相似文献   

9.
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湖南境内置长沙、黔中二郡,在长沙郡下设郴县。西汉高祖二年(205)置桂阳郡,治所在今郴州市区。隋开皇九年(589)改桂阳郡为郴州。"郴"是汉字中一个独特的字,单指地名,独属郴州。"郴"使用频率不高,常误为"彬"或"柳"。汉代许慎《说文》云:"郴,桂阳县也,从邑林声。"战国时,郴地属楚,楚人将此地命名为"林"(林上头加"艹"字头,电脑中无此  相似文献   

10.
信息视点     
《浙江国土资源》2012,(4):23-26
国务院批复《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从国土资源部获悉,国务院日前已批复《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规划》全面分析了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需求,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规划目标和工作任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地质环境的人为扰动、特殊的自然条件,以及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十二五"期间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形势更加严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处北方,气候干燥,距沙漠很近,从历史上看霾灾比较频繁,最早的记录可追溯到元朝。据《元史》记载,1329年阴历三月,由于前年冬天没有下雪,春天又乏雨,导致“雨土,霾”。  相似文献   

12.
正2003年10月,考古人员在沅陵县境内,发现一枚官印——"元陵",他们认为这是战国甚至更早时期的官印。由此,不少学者认为,沅陵之名应源自"元陵"。《湖南日报》记者文热心、肖军发表《"元陵"探秘》文,对此作了深入报道。实际上,"元陵"一词在唐代就有记载。在陕西省富平县西北一座坛山上,建有唐代宗李豫的陵墓。《旧唐书·德宗纪上》载:"已酉,葬代宗于元陵。"这里写的"元陵",不是地名,意指"第一座坟"。"陵"者,丘也,也称大土堆。《诗经·小雅》称之为"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古代君王的坟墓"高大若山",称为"陵"。  相似文献   

13.
信息荟萃     
正平顶山市印发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近日,平顶山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办公室印发《平顶山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平顶山市地质灾害重点预防区域、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和2018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方案》指出,要以落实《平顶山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为抓手,切实加强调查评价、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在中央电视台梅地亚中心召开的第七届中国报业创新峰会上,《中国国土资源报》荣获"2013中国报业创新奖·创新媒体奖",中国国土资源报社社长陈国栋荣获"2013中国报业创新奖·贡献人物奖"。会议由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中国国际名牌协会联合主办。在这届峰会上,全国共有34家报纸获得"2013中国报业创新奖·创新媒体奖"。其中,获此殊荣的行业媒体,仅《中国国土资源报》和《中  相似文献   

15.
潭蓬古运河寻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潭蓬古运河的身世记述位于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江山半岛中部的潭蓬村与潭西村之间,有一条古运河,名叫"潭蓬运河",其遗存于1982年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于这条古运河的身世,《旧唐书·高骈传》、《新唐书·高骈传》、《北梦琐言》、《东西洋考》、《越南山川略》等文献资料中均有过关于它的记载,尤其是《天威遥碑》中记述得最详尽。后来,该石碑所言又在南宋地理学家周去非的地理名著《岭外代答》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该诗曰: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面向万里河山的"还",一字抵万金,表明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包含着人类社会弥补工业文明300年之敝的中国方案,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回来了"。《说文》说:"还,复也。"《尔雅·释言》说:"还,返也。"《正韵》说:"退也,归也。"  相似文献   

17.
瞭望八桂     
<正>宜州:切实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2016年以来,广西宜州市采取多项有效举措,切实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确保基本农田不受侵占破坏。一是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6·25"全国土地日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同时,通过宜州有线  相似文献   

18.
更正     
本刊第5期第69页《昭平:"五到位"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文中,"那坡县进入主汛期,地质灾害也会随之进入高发期,那坡县国土资源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汛期地灾防治工作。"应为"昭平县进入主汛期,地质灾害也会随之进入高发期,昭平县国土资源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汛期地灾防治工  相似文献   

19.
1、《周礼》论玉琮《周礼》中有关玉琮的论述较多。除了“以黄琮礼地”这一名句外,有如下文字。《周礼·春官·典瑞》:“驵圭、璋、壁、琮、璜之渠眉,疏壁琮以敛尸。”也就是说,将六器用系组连缀起来随葬。《周礼·考工记·玉人》:“璧琮九寸,诸侯以亨天  相似文献   

20.
正华山被称为西岳,最早见于《尔雅·释山》。《水经·渭水注》载:"其高五千仞,削成四方,远而望之,又若花状。"古"花""华"通用,故"华山"即"花山"。华山地处黄河中游流域,与黄河一起孕育了中华民族。据章太炎等学者考证:华夏民族最初形成并居住于"华山之周",名其国土曰华,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华之名始广,故曰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又有"华夏之根"之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