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2017年7月26日陕西省榆林市区域性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的决策服务过程进行了归纳总结。这次决策气象服务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事前正确决策,提前两次发布重要天气报告,预报有暴雨和大暴雨,提醒地方政府做好防汛准备工作;事中强化天气会商决策,密集提供预报服务产品,共发布短临预报、预警信号、防汛专题、地质灾害风险等预报产品23期,暴雨应急响应由Ⅲ级提升到Ⅰ级;事后做好跟进服务,提供灾区精细化天气预报产品。结合这次决策气象服务的经验,建立榆林市气象台大暴雨天气过程决策气象服务流程。  相似文献   

2.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暴雨天气过程气象服务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6月9—10日,昌吉回族自治州大部出现时空分布极不均衡的暴雨事件,暴雨过程导致木垒、奇台、玛纳斯3个县遭受洪涝灾害,据民政部门统计,造成人员伤亡、房屋损坏、农田被淹,经济损失3053万元。在这次暴雨过程中,昌吉州气象部门预报准确,预警信息发布及时,及时启动应急状态,积极联系媒体,加强部门联动,使得暴雨过程灾害性影响控制得当。文章通过详细调研,深入分析了暴雨过程中预报预警、应急决策、信息发布等主要环节的工作及效果,总结了此次暴雨过程气象服务的具体经验,相关结论能够为重大气象事件气象服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气象科技》1975,(8):2-3
这次会议是在全国人民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热潮中召开的。这是建国以来,专门交流暴雨、冰雹预报经验的一次会议。会议交流了暴雨、冰雹预报服务的经验。这次会议共收到116篇技术材料,其中约有一半来自基层气象台站。这些材料充分显示了我国广大气象人员通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锻炼,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敢于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在暴雨和冰雹的预报、科研、服务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通过会议交流经验,更加增强了我们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做好气象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4.
1975年8月初受7503号台风影响,河南南部下了罕见的特大暴雨。广大气象工作者本着气象工作是保护人民的,首先是保护劳动人民的精神,积极开展了这次特大暴雨的分析研究工作,为了进一步弄清这次特大暴雨的成因和提高对这类暴雨的预报能力,经“三北”寒潮大风预报科研协作会议商定,在1975年12月19—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5~2007年汛期成都区域气象中心的中尺度区域集合预报产品和德国、日本数值预报模式的降水产品,针对四川暴雨构建样本资料,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Support Vector Machines,简称SVM)建立暴雨预警模型,开展暴雨预警预报试验,并将建立的模型应用于2008年汛期四川省逐日暴雨有无预报。检验结果表明,基于区域中尺度集合预报产品建立的SVM暴雨预警模型,对暴雨定点预报有较强的指示作用,暴雨预警指数为0.2。   相似文献   

6.
铜仁地区2004-06-23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6月22~23日,铜仁地区出现了入汛以来的一场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过程,降水强度大,范围广。主要从环流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和数值预报产品的检验等方面对这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初步讨论总结暴雨和大暴雨形成的气象预报条件,以提高暴雨的预报准确率,作好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7.
《湖北气象》2007,26(1):96-96
《暴雨灾害》是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主办的学术类期刊,以促进气象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气象科技进步、气象防灾减灾和社会公共安全服务为己任。报道内容主要包括暴雨的数值预报、数值试验、诊断研究、预报方法及应用,暴雨洪涝灾害及其他气象灾害的成因、预测与减灾对策,新的探测技术在暴雨、灾害分析研究中的  相似文献   

8.
《湖北气象》2008,27(1):96-96
《暴雨灾害》是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主办的学术类期刊,以促进气象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气象科技进步、气象防灾减灾和社会公共安全服务为己任。报道内容主要包括暴雨的数值预报、数值试验、诊断研究、预报方法及应用、暴雨洪涝灾害及其他气象灾害的成因、预测与减灾对策、新的探测技术和资料在暴雨、灾害分析研究中的应用,国内外暴雨、灾害科学研究与发展综述。本刊为季刊,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气象科研人员、气象业务人员、气象科研管理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惠稿。  相似文献   

9.
在引进暴雨内涝仿真模型基础上,基于GIS,集合湖州市城市地理、河道地形、工程设施、气象监测、防洪调度等基础空间信息,构建了完整的湖州市暴雨内涝数学模型,以城区气象自动站资料、数值预报产品、雷达估测降水、主观降水预报等作为实况和预报用降雨边界条件,建立了湖州城市暴雨内涝预警预报系统。并运用该系统对发生在1999年6月24日—7月1日的连续暴雨造成严重城市内涝过程,以5种内河水位为初始水位条件,进行了历史反演,反演结果与历史描述基本相符,最大积水深度和位置基本一致,积水面积偏小。反演结果显示:本系统具备一定的暴雨内涝动态监测预报能力,对拓展城市灾害预报服务领域,提高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监测、预报、灾害风险评估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08年8月10日为北京奥运会比赛的第二天。这天北京绝大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局部为大暴雨,10日下午一些室外赛事受到短时强对流天气的影响,中断比赛或取消比赛。在这天的气象保障工作中,短时临近预报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预报服务准确及时,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这次短时临近预报工作思路的总结,希望对今后的工作有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06年7月14日河北省中南部出现暴雨到大暴雨.是河北省2006年最强的一次降雨天气.其中石家庄市区降雨量80 mm;是该市"96.8"暴雨以来出现的雨量最大、强度最强的降雨过程.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及新一代天气雷达、自动站和加密雨量站资料等,对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天气过程是由于"碧利斯"台风登陆北抬,台风和副高之间的气压梯度加大,700 hPa东南气流加强为低空急流,带来充沛的水汽;近地层的东北风为暴雨开始的触发机制,副热带高压的高温、高湿为这次暴雨提供了充足的能量条件.对基层气象台常用的几种数值模式检验结果表明:数值模式对本次台风和暴雨的预报已经达到较高的准确度,特别是T213模式对此次过程的形势场、风场预报准确,并且层次、时次多,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梁亮 《浙江气象》2005,26(1):14-19
利用MICAPS系统的实况资料和T213、欧洲中心等数值预报产品,结合雷达回波图,对2004年7月6日浙中地区出现的局地暴雨过程进行环境场和物理量场分析,发现:高低空气流耦合是触发这次暴雨的机制,暴雨就落在低空急流入口区的左侧、高空急流出口区的右侧;热力、动力、水汽条件在降水前都有较好的配合;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的形势预报能力较强;T213预报产品中的垂直速度、涡度、散度等物理量的趋势转折预报与这次暴雨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张展超  黎志豪 《广东气象》1997,(2):15-16,24
1996年3月29日及4月19日在澳门分别出现了两次暴雨过程,各录得72.8和78.5mm的田雨量,1小时最大降水量为42.6和35.0mm。这次暴雨,ECMWF(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天气环流形势预报颇为准确,对气象分析员帮助不小,使之能做出准确的预报。粤港澳市民最关心的天气变化是台风、暴雨、寒潮及大雾,而与暴雨直接联系的主要是中、小尺度的天气系统,但因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台所接收的欧洲中期预报均为大尺度系统分析,故本文亦只能以大尺度预报为准的ECMWF预报来分析暴雨的成因。以下先简单分析两次暴雨的成因及其天气环流形势,然后…  相似文献   

14.
马瑞隽 《气象》1985,11(8):40-40
《北方暴雨预报方法》研究课题阶段成果交流会,于5月8—12月在郑州市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80篇,大会交流了36篇。 这次大会交流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北方暴雨天气气候特征,短期预报方法;短时预报方法和暴雨系统的诊断分析与数值试验等四个方面。在暴雨的天气气候方面,主要分析了北方暴雨和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演变过程、环流背景、天气系统和地形的作用,为建立暴雨短期和短时预报思路及方法做了必要的基础分析工作。研究表明,与我国南方强降水相比,北方强降水具有历时短、强度大、时间  相似文献   

15.
1990年本地第一次暴雨,出现在6月14日下午至夜里,不到15个小时,雨量56毫米,浙北普降暴雨,杭州地区60至80毫米,嘉兴地区40至60毫米。据省气象台“气象月报”:6月14日浙江北部地区开始进入梅汛期。这次预报:我们在6月13日14时收取传真图及本站实况后,及时会商;经分析,预计:“我地明天下午到后天将有大到暴雨,并将入梅”。下午三时,与市台会商后,立即向县府办、县防汛指挥部、县农林局、县电视台等单位通报。当天下午,日照4.8小时、晴空少云,又在上海、浙江等上级台尚未发布暴雨、入梅预报  相似文献   

16.
使用西藏地区74个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利用线性回归、相关系数等统计学方法对2020年9月21~25日降水特征、影响情况和气象服务开展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结果表明:(1)此次强降水过程出现在藏东北地区,聂拉木、安多、丁青三站出现暴雨;(2)气象部门对这次连续性降水天气过程,做到了早预报、早预警、早服务,加强了部门联动,取得了明显的气象防灾减灾效益。(3)在以后的决策气象服务中,应做好精准的预报预警和各部门联动,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和对各民族同胞的气象科普工作,做到让决策者信任、让民众满意,更好地履行气象部门主体职责,做好当地的气象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7.
《气象科技》1974,(3):53-54
为了做好气象工作的“两个服务”,我们对梅雨季节大、暴雨的预报方法进行改革,寻找预报大雨暴雨的预报指标。在1973年梅雨期(5—6月)中,共出现大、暴雨13次,我们报准了11次。现将预报方法和指标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1天气实况和主要灾情 2004年9月3~6日,四川省的绵阳、广元、巴中、达州、南充、广安、泸州、内江、遂宁、德阳、宜宾、凉山等十二市州出现了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有39个县(市)日雨量达50毫米以上.暴雨主要集中在南充、巴中、广安、达州等市,有12个县(市)及30个乡镇的日降雨量超过100毫米,渠县、宣汉、武胜、营山、开江五县的日雨量突破了建站以来的历史极值,日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渠县为272.9毫米.这是四川省2004年入汛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区域性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同时,这次大暴雨天气过程与川东北地区历史上的大暴雨天气过程比较,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比较指标:中心强度和大暴雨范围),也是四川地区有气象记录以来9、10月份最强的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对于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四川省有关市县气象局和省气象台均提前做出了较为准确的预报,并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气象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9.
苏州全国暴雨预报研究学术交流会综述全国暴雨预报研究学术交流会于1986年11月5日到9日在苏州召开.全国省(自治区)气象科研单位,有关大专院校共48人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总结近年来在暴雨预报研  相似文献   

20.
暴雨预报对做好气象服务工作有着重要意义。但目前的暴雨预报准确率不高。根据天气形势充分利用雷达回波的形态特征、演变、移向、移速等资料作综合分析,是可以提高暴雨短期预报准确率的。下面介绍我区出现暴雨的几种雷达回波特征。人字型回波我区观测到人字型回波造成暴雨的天气形势是地面有锋面,且锋面移动速度较慢,高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