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由第一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广东煤田地质公司、湖南煤田地质公司和安徽煤田地质公司分别承担,中国矿业大学协作的《安徽省淮南煤田颖凤推覆构造与找煤研究》、《广东省兴梅煤田滑脱构造与找煤研究》、《湖南省涟邵煤田北段测水煤系滑脱构造的研究与找煤预测》以及《安徽两淮煤田推覆构造  相似文献   

2.
龙永煤田的地质概况及其褶皱构造特征,李绍明同志已作了详细描述(《煤田地质与勘探》1981年第4期,《龙永煤田褶皱构造特征的探讨》)。本文着重就该煤田煤层形变的影响因素和规律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3.
煤田构造是地质工作研究的主要对象,也是确定煤田勘探类型的两大参数之一,而煤田构造的复杂程度,往往是对煤田的勘探评价以及矿井开拓生产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因此,煤田构造问题,历来为煤田地质界所重视。据近年来在《煤田地质与勘探》上发表的论文不完全统计,构造方面的论文占地质类论文的20%。从内容看,涉及煤田构造的各个方面。其中,一般理论问题占24%,构造形成机制占4%,区域构造规律占6%,矿区构造特征占22%,构造控煤占32%,其它问题占12%。   相似文献   

4.
加强含煤岩系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研究─—煤田地质工作拓宽领域之一程守田,黄焱球(中国地质大学煤及沉积矿产教研室)1煤系伴生矿产的概念目前的实体煤田及煤盆地是经历了同沉积作用并遭受多期和多种后期改造的地质体,其含煤岩系充填物因构造变动、岩浆侵入、热液活动...  相似文献   

5.
高平     
高平,浙江省海宁县人。地质学家。1932年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历任前实业部地质调查所调查员、技士,主要在江西、浙江、湖南、广东、河北等省从事区域地质及煤、铁、锰、钨等矿产调查,个人及与他人合作发表了《中国北部震旦纪地层》、《江西省玉山广丰两县煤田地质》、《江西西部地质》、《浙江中部地质》、《湖南湘乡县煤田地质》、《广东省紫金县宝山峰铁矿》、《中国东南部中生代末期花岗岩分布与地质构造关系》等论著。  相似文献   

6.
《中国煤田地质学》是一部着重论述我国煤田地质特征和聚煤规律的著作,是在1961年版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煤田地质普查勘探和全国范围的煤田预测成果而写成的,基本上反映了我国煤田地质特征和当前的研究程度。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为煤田地质基础理论,吸收了近期国内外的新资料,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成煤作用、煤的物质组成、聚煤的古地理环境和古构造  相似文献   

7.
高文泰先生的研究领域涉及煤田地质学和构造地质学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他承担了第一次全国煤田预测的学术指导工作,为新中国煤炭资源勘查和煤炭地质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中国煤田地质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先生积极倡导将板块构造理论应用于煤田地质研究领域,强调板块构造格局对中国煤田分布的控制作用,这从战略上指出了找煤方向;重视构造地质与煤田地质之间的紧密联系,对中国煤变质特征和有关煤岩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强调构造格局和构造作用对煤变质的影响;注重加强隐伏煤田构造研究,提出隐伏煤田构造研究的思路和技术方法体系,并在找煤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高先生重视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在煤田构造研究学中的应用,积极推动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8.
继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山字形、多字形、人字形构造之后,东煤科技情报中心情报所高级工程师常树功又发现了K形构造形式。所谓K形构造,就是单面断陷形成的盆地,一边为与煤系沉积同期形成的断裂,盆地内部有两条与煤系同期形成的向斜,三者在盆地边缘相交而成K形。K形构造是构造与沉积的结合,它运用了构造控制沉积,沉积反映构造的原理,是地质力学向沉积学的新发展。这种构造形式不但对已成岩层进行改造。而且控制着沉积,反映着成矿构造。它的发现和运用对找矿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和经  相似文献   

9.
白育坊  孙承晟 《地质论评》2023,69(4):1589-1605
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曾于1903年在《浙江潮》发表《中国地质略论》一文,1906年与同到日本留学的顾琅合作出版《中国矿产志》(附《中国矿产全图》)一书。它们在中国地质学史上均具有开创性并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中国矿产志》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地质矿产著作。本文从中日地质学交流的角度,结合新发现的史料,通过文本对比分析,指出《中国地质略论》和《中国矿产志》均是吸收当时日本的一些地学著作编写而成。《中国地质略论》的地史学内容主要来源于佐藤传藏《地质学》(1898)一书,有关煤炭内容以及中国煤田分布图则来自日本海军少将肝付兼行发表在《太阳》(1903)杂志上的《东方之煤源》一文;《中国矿产志》的导言部分是在《中国地质略论》的基础上拓展而成,增补的内容则参考了矢津昌永的《清国地志》(1905)、横山又次郎的《地质学教科书》(1903)以及石川成章的《地球发达史》(1904)等著作,本言部分主要参考了日本地质调查所1902年发表的《清国及韩国主要矿产颁布图说明——附清国主要矿产地名表》;《中国矿产全图》则是顾琅依据日本《清国主要矿产分布图》绘制而成。《中国地质略论》和《中国矿产志》(附《中国矿产全图》...  相似文献   

10.
中国煤田地质总局于5月9日~13日,在西安召开会议,分别对《鄂尔多斯盆地聚煤规律及煤炭资源评价》科研项目的两个子课题进行了验收。 子课题之一是煤炭科学院西安分院承担的《鄂尔多斯聚煤盆地形成与演化》,该项科研报告用活动论的观点系统地总结了鄂尔多斯地块的构造层、地球物理场和深部构造背景、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区域地质和构造样式、构造特征以及岩相古地理、构造古地理、构造演化、构造与聚煤作用的关系。并以自己的研究路线新编制了中国煤田地质界第一张1:50万鄂尔多斯聚煤盆地大地构造图,均受到了评审专家的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11.
正《煤田地质与勘探》于1973年创刊,双月刊,是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煤田地质行业学术与实用技术并重的综合性期刊。主要刊载煤炭地质,矿井地质,煤系气,煤伴生矿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煤田物探,矿井物探,钻掘工程等方面,具有较高学术、技术水平和实用价值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与方法、先进经验等科研或工程实践成果。本刊发表的文章在国内外具有较广泛的影响,欢迎煤炭地质及相关领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教师、学生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2.
《地质学报》2006,80(1)
(仅列与地学有关的刊物)名次刊名引次数用名次刊名引次数用名次刊名次引数用17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647422岩石矿物学杂志499934矿产与地质22026地理学报220845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473938煤田地质与勘探21931中国科学D2074460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468980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535岩土工程学报1955470矿物学报4611021矿治工程19349地质学报1715473中国矿业大学学报4541021中国土地科学19353地球物理学报1665485地质科技情报4451028地质力学学报19154石油勘探与开发1655487地层学杂志4441040贵金属18855地质论评1651533地球物理学进展4071040煤炭科…  相似文献   

13.
中国煤田地质的显著特点是煤盆地类型多样、煤系后期改造明显、构造样式丰富,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煤田构造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①煤田构造的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②中国东部盆地动力学与构造控煤作用受到关注;③煤田滑脱构造研究的继续——控煤构造样式的划分;④煤变形-变质作用的构造控制研究愈加深入;⑤以三维地震技术为代表的煤田构造高精度探测技术全面推广应用;⑥矿井构造定量评价和预测已成为煤田构造研究的亮点。通过回顾总结我国煤田构造研究历史和主要成就,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攻关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中国煤炭地质》2014,(2):48-48
正构造作用是控制煤系和煤层形成、形变和赋存的首要地质因素,中国煤炭地质的显著特点,就是聚煤盆地构造类型的多样化、煤系后期改造明显,因此,在煤炭资源勘查和开发工作中,煤田构造研究是一项贯穿始终的重要地质任务。经过数十年的实践、尤其是近年来开展的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过程中,我国煤炭地质工作者在煤田构造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在煤炭资源勘查和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适逢中国煤田地质与煤田构造学科奠基人之一高文泰先生诞辰100周年(见本刊2013年11期刊  相似文献   

15.
《矿产与地质》创刊于1981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 会主管,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地质类学术刊物。 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 CED)》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16.
构造控煤在采矿安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现有资料对准东煤田构造研究较少,为使煤炭安全高效开采,需有针对性地进行煤田开采地质条件研究。以准东煤田构造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断裂构造信息,使用分形维数(分维)定量表征了构造复杂程度,探讨了准东煤田现今构造特征和构造动力成因,分析了构造特征对煤田开采地质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准东煤田断裂以正断层发育为主,少量大型走滑断层;通过对构造复杂程度的定量表征,煤田大部分区域构造分维为0.5~0.9,表明煤田的总体构造格局较复杂。准东地区主要经历了晚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及喜马拉雅期四期构造运动,其中在侏罗系煤层形成后,燕山期南北和东北向挤压应力对煤田改造作用较大,且在该期构造运动后准东煤田构造格局基本形成。受多期构造演化作用的控制,准东煤田形成了多种典型控煤构造样式:复向斜型褶皱构造划分了卡拉美丽山前凹陷带的构造格局;叠瓦式逆冲构造主要表现为构造上盘剥蚀严重,含煤性较差,而下盘煤系保存较好,两侧逆冲断层使得煤层遭受切割,煤层在断层的分界处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增大了开采难度;推覆式构造主要表现为使煤系在垂向上重复出现,在煤田勘探时增加了找煤难度,发育...  相似文献   

17.
《探矿工程》2012,(9):17-17
《中国矿业报》消息(2012—09—06)由江西煤田二二三地质队与中国矿业大学共同完成的《江西省页岩气资源调查与地质选区预研成果报告》通过评审,并获优秀级。  相似文献   

18.
四川盆地油气构造遥感专题研讨会在崇庆县召开四川省地质学会遥感地质、石油地质、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与四川省石油学会油气开发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四川盆地油气构造遥感专题研讨会》,于1994年4月25至27日在崇庆县政府招待所举行。共18个单位的代表出席了...  相似文献   

19.
刘庄区位于安徽省淮南煤田潘谢矿区的西部,面积约90km~2。该区的合作勘探工作,是1980年在北京召开的中日两国政府成员会议上共同商定的,利用日本提供的设备,在中国境内开展煤田地质勘探。合作勘探报告提交后,根据合肥煤矿设计院的要求,又对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成果有目的地进行了验证,1987年12月提交《安徽省淮南煤田刘庄勘探区精查地质报告》,1988年1月由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审查批准。  相似文献   

20.
《煤田地质与勘探》于1973年创刊,月刊(2022年1月起变更),是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煤田地质行业学术与实用技术并重的综合性期刊。主要刊载煤炭地质,矿井地质,煤系气,煤伴生矿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煤田物探,矿井物探,钻掘工程等方面,具有较高学术、技术水平和实用价值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与方法、先进经验等科研或工程实践成果。本刊发表的文章在国内外具有较广泛的影响,欢迎煤炭地质及相关领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教师、学生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