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旅游移民研究体系及方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钊  陆林 《地理研究》2008,27(4):949-962
近年来,一种基于大众旅游的新人口迁移现象——旅游移民受到西方学者的高度关注。在我国,旅游移民现象已经出现,但研究较少。西方学者对旅游移民的研究较为注重实证分析,缺少对旅游移民概念及其研究体系的准确界定。笔者在对国外相关文献分析和已有实证研究基础上,对旅游移民的概念体系进行了界定,把旅游移民划分为旅游劳工移民和旅游消费移民两大类,确定旅游移民研究的三大方向为行为理论研究、发生论研究和社会影响研究,并对每个研究方向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明确,构建出旅游移民的研究体系。同时,提出了旅游移民研究可借用的相关移民动力学、行为学、社会学等理论,以及质性研究、量化研究、比较研究、长期站点监测和个案研究等具体研究方法和需要注意的方面,对我国旅游移民研究进行了理论和方法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国外旅游移民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旅游移民是近年来西方学者研究的焦点之一,它包括旅游劳工移民和消费导向移民两大类型。该文对西方旅游移民研究进行分析,包括4方面内容:1)旅游移民产生的宏观和微观条件;2)旅游劳工移民的转移模式、类型层次和功能作用;3)旅游退休移民的概念探讨、类型划分、动力因子、社会影响及与生活方式移民的关系;4)旅游和返回移民的关系。最后讨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生活方式型移民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经济比较发达以及后现代社会带来个人主体性增强的背景下,以寻找更好的生活方式的迁移——“生活方式型移民”成为一种重要的人口流动类型,并受到西方学者的高度关注。在中国,生活方式型移民开始萌芽,然而研究较少,目前主要集中在对生活方式型旅游企业主移民研究;西方的研究则涉及退休移民、生活方式型企业主移民等多种类型,但尚未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对于生活方式型移民概念界定及其类型划分较为杂乱。为此,本文从现有文献出发,试图对这类移民的研究内容进行介绍、探讨、厘清和评析,首先确定“生活方式型移民”的概念框架,根据生产和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结合状态将生活方式型移民划分为三种类型,并从社会交往、生活状态、旅游行为和自我认知等方面综述其迁移后的行为表现及由此产生的影响,希望借此促进中国学者对生活方式型移民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天气、气候被认为是旅游动机形成的重要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对旅游需求以及旅游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国内外鲜有系统梳理天气气候对旅游需求影响的研究成果。鉴于此,首先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脉络,即目的地和客源地天气气候对旅游需求影响两条主线。其次,归纳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包括从目的地角度探讨气温、降雨等重要气象因子对旅游需求的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目的地旅游需求的影响,以及综合气象指标的影响;从客源地的角度探讨天气气候对旅游客流和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以及客源地-目的地天气气候相互作用对旅游需求的影响。第三,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包括加强对客源地天气气候影响的研究,深入揭示客源地和目的地天气气候相互作用对旅游需求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探讨旅游者对不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建立更适用的气候-旅游需求模型,扩展对不同类型旅游目的地、不同旅游目的以及不同气候区的旅游需求与天气气候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5.
交通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其对旅游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研究问题。高铁作为一种新兴交通工具,由于具有突出的客运能力,其对旅游活动的影响作用正在凸显,国内外学者对高铁旅游的关注程度亦在快速升温。本研究通过对相关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运用文献计量法、文本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高铁旅游研究相关文献标题词和关键词的分析,梳理出“高铁对旅游目的地可达性影响研究”、“高铁对旅游业影响研究”、“高铁对旅游空间结构影响研究”和“高铁对旅游者影响研究”四个研究热点。通过对四个研究热点进行综述,总结了国内外高铁旅游的研究进展,并比较了中外研究的差别,提出了对我国高铁旅游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异地养老型旅游目的地开发初探——以云南卧云仙居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异地养老旅游是一种集养老、康体、娱乐、餐饮、住宿、医疗于一体的旅游方式。作者通过分析目前中国异地养老旅游的发展现状及云南卧云仙居发展异地养老旅游的成功经验,探索提出了开发异地养老型旅游目的地应具备的条件、异地养老旅游的市场划分及客源地类型、异地养老型旅游目的地的开发类型及模式以及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丰富老年旅游的研究,同时对其他地区发展异地养老旅游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国内旅游目的地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目的地的研究在国外起步较早.该领域的研究已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近年来旅游目的地研究在国内也受到了重视,有诸多学者围绕旅游目的地发展进行了各类研究。由于旅游目的地内涵丰富、外延较广,国内外对于旅游目的地研究所涉及面较繁杂。本文基于对近10年发表在国内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刊物上的相关文献分析和整理.对国内旅游目的地研究进程进行了回顾,重点分析了近年来的研究情况。文章主体部分对旅游目的地研究脉络和研究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和总结,得出国内主要从地理学、市场学、管理学、消费者行为学、人类学等方面对旅游目的地进行研究。本文以期能够为旅游目的地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为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广义认知,梳理了文化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进展,依据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模型,建立了文化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各项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构建了文化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模型及评价标准,并以天津“五大道”为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津“五大道”文化旅游区处于初等发展水平向中等水平过渡阶段,今后应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加大公益性投入、塑造文化旅游品牌、强化旅游配套以及关注社区发展来进一步提升其作为天津标志性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地位与影响.  相似文献   

9.
安宁  张博 《世界地理研究》2022,31(6):1119-1129
在全球-地方频繁互动的今天,跨国/跨地方逐渐成为超高速流动的社会现实,移民与流入流出地的多元互动模糊了国与国、地方与地方之间的边界,在目的地不断重塑社会结构和空间,在物质和符号维度赋予了地方不同的意义。族裔社区不仅仅反映了不同的移民群体复杂的日常生活实践及其在空间上的互动,也将对多元化族裔空间的关注转移到社区、空间、领土政治甚至流动地缘想象,同时也将族裔社区空间纳入一个关系性的视角下。而传统上地缘政治视角对移民和族裔空间的关注相对有限。因此,本专栏主要讨论地缘政治视角下的跨境移民和族裔社区。具体而言,专栏首先回顾了地缘政治研究及其对流动性的关注和移民研究中的地缘政治面向,其次通过8篇文章讨论了不同尺度下多元的跨境移民及族裔社区营造与建构的相关研究,希冀从理论、方法以及实证研究方面对现有知识进行补充,也尝试通过探索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为社会和国家治理的需求服务。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漂流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雪琼  陈岚雪  孙琳 《热带地理》2013,33(1):104-111,118
国内外漂流旅游发展日臻成熟,漂流旅游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漂流旅游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详细的梳理和分析,从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研究内容3方面评述了国内外漂流旅游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国外漂流旅游研究从多学科、多视角切入,研究内容涉及漂流者动机与体验、漂流游憩资源的承载量及价值评估、漂流旅游安全、漂流河流流量、漂流旅游对目的地的影响等方面,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与加强,其基于准确和科学的数据分析的研究结论为漂流旅游开发与管理者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而国内的漂流旅游研究则停留于实践运作层面,深入、系统的理论探讨较少.最后,指出了我国漂流旅游应拓展研究对象,丰富研究内容;加强定量研究,强化学术规范;获得漂流业界支持,合作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1.
贝加尔湖及其水和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西伯利亚东南部、中国汉代苏武牧羊的地方,有一个被誉为地球淡水库和西伯利亚蓝眼睛的贝加尔湖(Lake Baikal).贝加尔湖属于世界上最深、蓄水量第八的淡水湖,在淡水资源减少和遭受严重污染的今天,已经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但是,国人对该湖泊的了解很少,有限的资料也仅仅出自文学著作的描述和旅游网络的介绍.由昆明鸟类协会组织、得到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国家公园的协作,我们一行6人于2006年6月29~7月9日到贝加尔湖地区进行了科学考察.在颇多的考察收获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贝加尔湖的水和雾.  相似文献   

12.
天目山是浙江省珍稀濒危植物最丰富的地区,共有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25科、34属、37种,其中属二级保护13种,三级保护24种.论述了天目山珍稀濒危植物的区系特点、类型及地理分布,列举了它们的一些利用价值,最后提出了保护天目山珍稀濒危植物的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3.
磁化率与粒度,矿物的关系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80,自引:1,他引:80  
王建  董龄祥 《地理学报》1996,51(2):155-163
根据实测数据,对磁化率与粒度、矿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沉积物粒度与磁化率的关系,与物源及沉积动力密切相关。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可利用两者关系来反映物源或沉积动力。碎屑沉积物的磁化率主要取决于磁铁矿的含量,并由此建立了磁化率(S,10^-7m^3kg^-1)与磁铁矿的百分含量(Pm)之间的回归方程S=49.18Pm+49.5。由于磁铁矿为重矿物,在沉积物中常常与钛铁矿、磷钇矿、独居石、锆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三峡水库入库站寸滩的水沙主要来源于长江上游金沙江和嘉陵江。其中多年平均径流量和输沙量的40.7%和52.7%来自金沙江,这对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关系重大。该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且有加重趋势,这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对此提出五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16.
黄河下游断面形态与水沙输移关系及数学模拟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前人对黄河下游的实测资料分析为基础,本文讨论断面形态与来水来沙关系、断面形态对输水输沙的影响,并根据实测资料,提出黄河下游弯段与直段断面冲淤变化的两种模式,建立了主流摆动及坍岸影响断面形态变化以及纵向冲淤量在断面的分布两种数学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17.
华南坡地利用与改良:重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华南由于近年工商业的迅速发展,贫富差距较大,且对农林牧产品的需要不断增加。土地自然生产力又有下降趋势。作者论述了在全局观点的指导下,与周到而必要的科学研究相结合,可凭借速生植物利用和改良坡地,解决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 1 990 /1 991年夏季在南极普里兹湾及其毗连海域对浮游植物细胞丰度 ,优势种类组成 ,粒度分级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和颗粒有机碳浓度的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 ,调查海区具有显著的空间区域化特征 ,普里兹湾及其毗连陆架由于水体较为稳定 ,有利于浮游植物和冰藻的生长 ,其生物量、生产力和颗粒有机碳均较高 ;在普里兹湾北部毗连南印度洋的近南极大陆海域 ,由于水团沿陆坡的扭曲运动和上升流的出现 ,致使西冰架和谢克尔顿冰架之间的北部区域浮游植物生物量 ,生产力和颗粒有机碳均较高。由于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 ,使该二区域营养盐浓度降低 ,溶解氧增加。在调查海区的东西两侧则相反。粒度分级结果表明 ,微型 (<2 0 μm)和微微型 (<2 .0 μm)浮游生物在浮游植物群落生物量和生产力中占有重要比重 ,它们对总生物量和总生产力的平均贡献分别为 5 3 %和 6 9%。  相似文献   

19.
Titles followed by an asterisk in the list below are available on interlibrary loan. The next list of titles will be published in the November, 1969 issue. The list has been prepared by Leslie Hewes of 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相似文献   

20.
Titles followed by an asterisk in the list below are available on interlibrary loan. The next list of titles will be published in the November, 1967 issue. The list has been prepared by Leslie Hewes of 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