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对网围养殖区内草鱼的活动声波进行了采集与分析,并将采集的声波进行了回放。结果表明,草鱼网围养殖区声波频率范围为0~3.2 kHz,整个频段内没有宽带波峰。在草鱼饥饿、食饵和饱食的不同状态下养殖区内的水声特性有一定的差异。研究表明在网围养殖区通过声波回放能对草鱼起到诱集作用,在投饵回放、投饵不回放及不投饵回放声波的情况下,草鱼的响应时间分别为2.55、3.504、.80 min,存在显著差异。回放持续性声波和间隔性声波在响应时间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设计一种适用于大规模网箱养殖的船载式投饵系统。【方法】投饵系统主要由上料装置、下料装置、动力装置、抛撒装置和集中控制系统组成,并安装固定于船舷,进行饵料投喂。其中,以PLC作为集中控制系统的控制核心,通过触摸屏界面实现设备的启停、投料速度调控、运行状态监控及网箱饵料投喂数据的记录等。对投饵系统样机进行试验研究。【结果与结论】投饵系统的投饵速度在0~230 kg/min范围内可调,投饵量精度误差为0.1~1.6 kg,满足容积为127.3~1 145.9 m3的深水网箱投喂要求,降低养殖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3.
用两种不同蛋白质和糖类水平的饲料喂养草鱼、鲤鱼夏花及一龄鱼种,通过对两种鱼肝胰脏及肠道的消化酶活性测定发现,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随着水温升高,两种鱼肠道及肝胰脏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比活均升高;鱼类摄食后六小时酶比活明显大于摄食后二十四小时的酶比活,在水温25℃条件下,用两种不同饲料分别饲养草鱼、鲤鱼六周后发现: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提高,草鱼、鲤鱼肝胰脏中蛋白酶比活明显升高鲤,而总肠变化不显著;随饲料中糖量水平的提高,草鱼肝胰脏及肠道的淀粉酶比活明显升高,而鲤鱼差异不显著.草鱼,鲤鱼肠道蛋白酶比活以后肠最高,中肠次之,前肠最小。而肠道淀粉酶比活性却随饲料成分而发生差异。两种鱼肝胰脏消化酶活性均为一龄鱼种大于夏花阶段,这与组织切片的观察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4.
1998~ 1999年间在阳东县采用改造蟹池、水质调控、合理投饵、轮捕轮放等技术进行锯缘青蟹围塘养殖试验。结果表明 ,锯缘青蟹成活率为 70 .9% ,比 1998年提高 4 0 % ;平均产量 32 6 7kg hm2 ,比 1998年提高 12 2 .3%。 1999年与 2 0 0 0年推广养殖面积各为 10 3hm2 与 137.3hm2 ,平均产量分别为 30 5 9kg hm2 与 3132kg hm2 ,与 1998年相比分别提高 10 8.3%与 113.3%。  相似文献   

5.
碳酸盐岩声波传播特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系统性地分析流体类型、流体压力、温度及围压对碳酸盐岩声波速度与频谱特性影响的研究仍需加强。选取四川盆地合川-潼南地区灯影组缝洞碳酸盐岩,开展了不同条件下的声波透射实验,分析了围压、孔隙压力、压力差、温度及流体类型对碳酸盐岩样品声波速度的影响及不同条件下透射声波的主频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饱和地层水时声波速度对压力变化的敏感度较饱和氮气时低。压力变化过程中,声波速度变化幅度与岩样孔隙度为正相关关系。实验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逐渐升高,饱和地层水、氮气岩心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均小幅降低。当差应力较低时,通过改变孔隙压力来改变差应力的方式对应的声波速度大于通过改变围压来改变差应力方式对应的声波速度,当差应力较高时,结论相反。相同差应力条件下,声波速度对围压变化较孔隙压力变化更为敏感。定围压变孔隙压力与定孔压变围压曲线所对应的2条声波速度-差应力关系曲线的夹角及斜率差可定性反映岩样动态Biot有效应力系数相对大小。随着差应力增大,孔隙压力对有效应力的贡献逐渐降低。随着孔隙压力增大,纵波主频幅值、横波主频幅值均逐渐下降,随着围压增大,纵波主频幅值、横波主频幅值均...  相似文献   

6.
珠母贝人工苗养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不同海区、不同水层养殖珠母贝人工苗,及用不同方法进行养殖小贝。结果表明:在开放性、半开放性、内湾性海区养殖11个月后.珠母贝壳高分别为64.5、51.4、69.8mrn.成活率分别为6.4%、0.8%、0.5%,其生长和成活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同海区中3m、6m、9m、12m、15m水层养殖11个月后.珠母贝壳高分别为64.5、67.4、62.8、56.9、51.9mm.成活率分别为6.4%、6.8%、8.1%、11.7%、13.9%.随着水层的加深.珠母贝的生长变慢.成活率提高且差异显著(P〈0.05);6个月龄小贝用穿耳法、片笼法、锥型笼法养殖5个月后.壳高分别长成56.1、55.7、51.7mm.成活率分别为72.6%、59.9%、51.7%,其生长和成活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珠江口海域两种不同浮游生物网网采浮游动物群落的差异,探讨在近岸及河口进行浮游动物调查时的适宜网型。【方法】于2017―2020年每年8月在珠江口海域分别用浅水Ⅰ型和Ⅱ型浮游生物网(以下分别称“Ⅰ型网”“Ⅱ型网”)采集浮游动物样品,分析并对比两种网型网采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优势种、多样性指数以及群落年际变化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在4次调查中,Ⅰ型网采集的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135.7~388.4 m-3,而Ⅱ型网采集的丰度为19 097.6~24 608.2 m-3,远高于前者。两种网型均能采集到较多对方未采获的种类。相似百分比分析(SIMPER)结果显示,两种网型调查结果的最主要区别在于中小型类群,尤其是以强额孔雀哲水蚤(Parvocalanus crassirostris)为代表的中小型桡足类丰度差异,Ⅰ型网漏采多数中小型桡足类。Ⅰ型网调查得到的优势种信息同样严重低估中小型桡足类的优势程度。两种网型网采浮游动物的年际变化趋势不一致,Ⅱ型网采浮游动物的变化幅度较小。【结论】在近岸及河口调查研究中,Ⅰ型网和Ⅱ型网的调查结果有一定...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种虾、鱼、贝、藻多池循环水生态养殖及水质生物调控系统 ,该系统包括对虾养殖、鱼类养殖、贝类养殖、大型海藻栽培等 4个功能不同的养殖区 ,1个水处理区及 1个应急排水渠。通过在封闭循环系统内不同池塘中放养生态位互补的经济动植物 ,对虾池水质环境进行生物调控。结果表明 ,循环系统内虾池水层悬浮物数量、COD值、氨态氮含量比对照组单养对虾池明显降低 (t检验 ,P <0 .0 1)。养殖后排放水不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E <1)。投入每千克对虾饲料生产0 .6 6 7kg对虾 ,同时生产 0 .0 37kg罗非鱼、0 .738kg牡蛎、0 .4 37kg江蓠 ,饲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显著增加。该养殖模式还具有防病性、环保性、高效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在室内水泥池,利用沙层自净养殖模式和直接铺沙养殖模式对不同规格的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 Link)进行了高密度养殖的研究。结果表明,沙层自净养殖模式养殖小螺、中螺、大螺组日均增重分别为0.031、0.088、0.098g/d,沙层NH4^+-N最高含量ω分别为1.3、2.1、3.1mg,/L,H2S最高含量ω分别为0.03、0.07、0.14mg/L.各规格组东风螺保持正常生长和活动,成活率92.9%以上;直接铺沙养殖模式养殖小螺、中螺、大螺日均增重分别为:0.023、0.051、0.068g/d.成活率分别为95.2%、86.7%、84.9%,沙层NH4^+-N最高含量ω达到13.7mg/L,H2S最高含量ω达到0.47mg/L,沙层底质恶化,东风螺活动异常、不摄食。可见,沙层自净养殖模式对方斑东风螺的生长、成活率、沙层水质控制效果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直接铺沙养殖底质恶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珠江水系贺江段近年出现严重危害网箱养殖和江河鱼类资源的大型寄生虫病害.初步鉴定该虫隶属于甲壳纲.等足目.鳃虫科.细角鳃虫属.是国内新发现的淡水鱼类寄生虫。用该虫对草鱼、银鲫、麦鲮进行人工感染.结果表明:该虫具有很强的寄生能力.累积感染率为76.2%~100.0%;对寄生部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以寄生在鳃部的比例(55.6%~72.0%)最大.胸鳍(11.7%~28.8%)次之;对试验鱼有较强的致死性;该虫吸血后体长(L)增长较大.体宽(W)基本不变;从寄主体上主动脱落的虫体,其L/W的增长率(16.32%~18.00%)较大,而一直寄生在寄主身上的虫体.其L/W的增长率则因各自摄食量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近30年山东省沿海养殖用地遥感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是我国的近海养殖大省,近30年来,养殖用地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选择山东省沿海养殖用地为研究对象,以TM/ETM+、CBERS、HJ-1等多源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运用人机交互解译的方法,提取了1980年代末、2000、2005和2010年共4个时期的养殖用地信息,并运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重心迁移、景观破碎度等模型,研究近30年山东沿海养殖用地的时空演变格局。结果表明:(1)山东沿海地区养殖区面积呈增加趋势,养殖用地的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在1980年代末至2000年最大,为16.95%,2000至2005年下降到5.63%,2005至2010年最小,为5.19%。(2)养殖用地变化表现出空间异质性,东营市养殖面积增长速度最快,共净增加608.22 km2,其次为滨州市和威海市,青岛市和潍坊市呈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3)近30年养殖区的破碎度增加了4.5倍,养殖区的分布重心向西北方向迁移。(4)增加的养殖用地主要源于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水域和耕地,而减少的养殖用地主要转化为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水域。  相似文献   

12.
根据南海区半封闭型海湾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的需要,对红海湾底质硫化物进行了研究。用碘量法分析的结果表明:红海湾底质中硫化物含量的区域分布极不均匀,呈北部河口区>虾池>鱼湾>中部>南部自然水域>礁滩区的特点。虾池、鱼的硫化物含量清淤前分别为清淤后的8.4、3.6倍;湾南部硫化物含量春季明显高于夏季,其余区域的两季差异不明显。46份样品中约13%、28%分别超过国内外评价标准,超标测站位于河口和清淤前的虾池、鱼。礁滩护养增殖区、南部自然水域、湾中部牡蛎养殖区和清淤后的虾池、鱼尚未见硫化物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Cuv.et Val.)〕是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棣属于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在自然水体中,草鱼以草为食,并因此而得名。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主要饵料仍为某些绿色植物的叶和茎等。但也吞食米糠、花生麸、豆饼和玉米等精饲料,甚至连动物内脏及粪便也能吞食。食性相当广泛,可塑性很大。广东省雷州青年运河管理局鹤地水库于1978年试验用网箱培育鲢、鳙鱼种,共3个试验点,7×4×2.5和17.5×4×2.5规格的网箱61只,计4.6亩。由于入箱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宜昌长江南岸岩溶区地下水中水生动物群落分布特征及环境响应规律,在2018年7月至8月对宜昌长江南岸15处表层岩溶泉及9处岩溶大泉中水生动物进行采集,同时对地下水理化指标进行测试。共采集到809个动物个体,共有13个亚纲,同时包括多个物种的暗层和非暗层种。结果发现:(1)不同动物在地下水空间分布上各异,在表层岩溶泉,Copepoda的暗层种和Ostracoda的暗层种大量存在(31.3%,23.7%),Trichoptera和Diptera少量存在(0.4%,2.9%);在岩溶大泉,Copepoda(非暗层种)和Amphipoda大量存在(25.0%,8.3%),Ostracoda的暗层种少量存在(2.2%)。(2)不同地下水的环境也表现出差异,区内岩溶大泉pH,Na+,Ca2+,Mg2+等指标的极差(分别为0.64,1.25,34.0,22.1 mg/L)小于表层岩溶泉(分别为2.45,5.68,59.6,33.4 mg/L),表现出更稳定的环境特征。(3)通过对各环境因子以及不同物种的逐步回归分析得出,表层岩溶泉...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4种Hg^2+浓度对细基江蓠果孢子和四分孢子附着、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Hg^2+抑制了果孢子附着却促进了四分孢子的附着,但0.0025mg/L浓度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各浓度间差异显著(P〈O.05);Hg^2+在实验浓度范围内(O.0025、0.0050、0.0075、0.0100mg/L)影响了孢子的正常萌发,使孢子不能正常分裂和生长.刺激了孢子脱落,并且使盘状体的形态发生变异;Hg^2+不恫浓度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Hg^2+浓度越高对孢子的萌发和生长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6.
利用测井声波速度、VSP速度和地震叠前相干速度反演方法对白云凹陷地层速度结构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识
到地层速度与海水深度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沉积环境不同造成的差异压实、地质异常体、海底底质及流体性质是造成地层速度异常的
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珠母贝人工苗养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不同海区、不同水层养殖珠母贝人工苗,及用不同方法进行养殖小贝。结果表明:在开放性、半开放性、内湾性海区养殖11个月后,珠母贝壳高分别为64.5、51.4、69.8 mm,成活率分别为6.4%、0.8%、0.5%,其生长和成活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同海区中3m、6m、9m、12m、15m水层养殖11个月后,珠母贝壳高分别为64.5、67.4、62.8、56.9、51.9mm,成活率分别为6.4%、6.8%、8.1%、11.7%、13.9%,随着水层的加深,珠母贝的生长变慢,成活率提高且差异显著(P<0.05);6个月龄小贝用穿耳法、片笼法、锥型笼法养殖5个月后,壳高分别长成56.1、55.7、51.7mm,成活率分别为72.6%、59.9%、51.7%,其生长和成活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鲍是我国重要的增养殖经济贝类,台湾和南方沿海分布与养殖的主要为Haliotis diversicolor,它有平纹九孔H.diversicolor supertexta和粗纹九孔H.diversicolor diversicolor两个亚种,但由于多年的相互引种,目前亚种间已无明显界限。台湾和福建称之为台湾鲍或九孑L(鲍),而广东及其以南沿海常称为杂色鲍。1979年,台湾九孔鲍人工繁殖成功后开始在东北角养殖,随后推广至岛内其他地区,养殖方式从潮间围堰发展到陆地平面及立体网笼式。大陆鲍规模化养殖起始于上世纪80代中后期的大连和山东沿海,养殖种类为当地的皱纹盘鲍H.discus hannai及随后引进的日本盘鲍H.discus discus,以潮间带养殖和沉箱养殖为主。福建东山县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进台湾的九孔鲍繁养殖技术,并迅速向南推广至广东、海南和广西沿海,直至越南和泰国。据笔者保守估计,目前我国南方大小鲍养殖场超过700家,鼎盛时期成鲍产量(包括台湾)超过7000t,主要杂色鲍养殖区见图l。但1999年春福建东山杂色鲍开始暴发流行性病毒病,至2001年又出现附着幼苗从硅藻膜(板)上大规模脱落死亡症状,此两种流行病迅速蔓延至包括台湾在内的鲍主要养殖区,对正高速发展的我国南方鲍养殖业毁灭性打击,连年的病害肆虐致使大多育苗场和养殖场无以为续,十池九空,损失难以计数。笔者对该养殖业目前的现状进行了概括,追述了流行病学特征,并对以后的发展进行探讨,供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紫菜养殖的现状和主要问题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紫菜养殖已有了相当的规模,战后发展得更快。生产面积、生产数量都显著地增加了。在浅海养殖事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主要是技术方面有了一些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有三项:(1)人工采苗和壳斑藻的人工培养管理。(2)浮绠张网养殖。(3)紫菜网的冷藏保存。  相似文献   

20.
克隆得一株新分离病毒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096的长为1 981 bp的vp4基因,分析该基因的生物信息及其编码蛋白的特性。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同一基因型GCRV分离株vp4基因间的差异不大,但不同基因型GCRV分离株vp4基因间却存在很大的差异。GCRV 096 VP4蛋白含有多个功能位点、2个跨膜结构域及多个潜在的抗原决定簇。构建p EGFP-N3-VP4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至草鱼肾(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kidney,CIK)细胞中,经荧光显微镜观察和Western blot鉴定,表明GCRV 096 VP4融合蛋白在CIK细胞中得以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