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介绍一种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测定方法。样品是采用沉积物中碳酸盐测定后的残渣,用240C型元素分析仪测定。当样品中碳酸盐含量大于10%时,有机碳结果需校正。文章还讨论了方法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2.
对海洋沉积物中有机碳的主要测定方法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和对比。 重铬酸钾—硫酸亚铁法主要难题是在计算时无法知道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氧化数,因而所测值不够准确。 高温燃烧法对碳酸盐含量高的样品,测定误差较大。 经改进的过硫酸钾氧化法是个比较好的方法,可连续测定沉积物中的无机碳和有机碳。  相似文献   

3.
全球范围内有植被定植的海岸带栖息地(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是巨大的沉积物有机碳碳库,同时也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最密集的碳汇之一,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江苏盐城海岸盐沼湿地沉积物有机碳的研究,区域上的稀疏性和偏向性限制了其作为区域碳汇能力的可靠估计。本研究采用47个100 cm深沉积柱样的现场调查数据,探讨了江苏盐城海岸盐沼湿地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密度和储量特征。结果表明,0~100 cm深度沉积物有机碳平均含量和平均密度分别为1.68%和23.07 kg/m3,不同盐沼群落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和密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有机碳平均含量大小排序依次为互花米草>芦苇>盐地碱蓬,有机碳密度排序为芦苇>互花米草>盐地碱蓬。总体而言,3种盐沼群落沉积物有机碳含量的垂向变化趋势与有机碳密度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芦苇和互花米草表聚性明显。沉积物有机碳含量与其理化性质有关,互花米草群落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具有明显的粒度控制效应,而其他群落不显著。3种盐沼湿地类型0~100 cm深度沉积物总碳储量约为6195.27×103Mg C。研究成果揭...  相似文献   

4.
Bauer  JE 《海洋地质前沿》1996,(2):10-12
深海沉积物和海水碳交换的同位素示踪J.E.Baner等海洋沉积物含有较多的有机碳,对上覆水体中有机质的性质有一定的影响.普遍认为,海底沉积物可能是深层水中老而难已测定的溶解有机碳(DOC)的来源;另外,放射性C同位素值(△14C)和稳定C同位素比值(...  相似文献   

5.
何建华  余雯  尹明端 《台湾海峡》2010,29(2):277-282
分析了楚科奇海数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J8站位的沉积速率和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结果显示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为0.56%~2.00%,平均值为1.31%(m/m,下同),J8站位有机碳含量随埋藏深度的增加呈略为降低的趋势,有机碳的埋藏速率约1.56mg/(cm2.a),相对于楚科奇海和该站位的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碳而言,进入沉积物的有机碳占初级生产力的比例很高.这说明楚科奇海沉积物有很高的接纳初级生产者产生的有机碳并将其固定、保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北冰洋楚科奇海陆架到陆坡表层沉积物有机碳载荷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沉积物单位表面积上吸附的有机碳被广泛用于示踪有机碳载荷的变化。本文研究了北冰洋典型边缘海——楚科奇海表层沉积物的有机碳载荷。研究发现陆架区沉积物的有机碳载荷高于陆坡区。相比于已报道的东西伯利亚海和马更些河,楚科奇海陆坡区沉积物的有机碳载荷也较低。这种有机碳载荷的变化可能和陆坡区的初级生产力较低,以及沉积物在传输过程中经历的氧化降解有关。沉积物的有机碳含量和比表面积呈线性相关,在有机碳轴上有正截距,表明一部分有机碳来自于岩石的贡献。此外,陆架区低有机碳载荷的沉积物含有的岩石有机碳更高。本研究的数据有助于深刻理解楚科奇海区域的碳循环问题。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波弗特陆架的沉积物和有机碳估算R.N.Macdonald等大陆架和大陆边缘是大洋中保存沉积物和有机碳再循环与保存的最重要的场所,海洋沉积物中碳的“燃烧”明显影响着其它元素的全球循环。大陆架作为陆地和开放海的过渡带,不仅对生物繁殖力极为重要,而且...  相似文献   

8.
北极楚科奇海海底表层沉积物有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9年7月和2003年7月在北极科学考察中获取的楚科奇海海底表层沉积物有机碳质量分数的分析结果表明,楚科奇海海底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约为1.41%,远高于我国东海和世界部分大陆架沉积物;有机碳/氮比值为8.69,反映了有机物以海洋自生为主的混合性来源;有机碳与有机氮之间显著相关(R=0.93);有机碳质量分数与粒度明显相关(R=0.71),细粒粘土质沉积物中的有机碳质量分数高于砂质沉积物的;在水深200m以内,有机碳质量分数随水深加大有一定的增加;有机碳质量分数与生源硅质量分数明显相关;有机碳质量分数随纬度变化较小。结合2次北极考察的实测结果,对楚科奇海海底表层沉积物中的有机碳来源进行了初步讨论,认为沉积有机碳埋葬可能主要取决于生物泵。  相似文献   

9.
渤海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分布和来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河影响下的陆架边缘海沉积有机碳的分布和来源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于2012年5月采集了渤海海域的29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粒度组成、总有机碳(TOC)、总氮(TN)、木质素含量和稳定碳同位素丰度(δ13C)等参数,结合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三端元混合模型,定量研究了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分布和来源情况,并讨论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中TOC含量为0.19%~0.81%,渤海中部泥质区站位(大于0.65%)明显高于其周围砂质区域站位(小于0.40%);TOC与黏土含量也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说明细颗粒沉积物容易富集有机碳。沉积有机碳的δ13C范围为-23.7‰~-21.8‰,显示沉积有机碳是海源和陆源有机碳的混合输入。木质素参数,如C/V、S/V和LPVI的数值范围显示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中木质素主要来源于被子植物草本组织与木本组织的混合,同时有少量裸子植物的贡献。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三端元混合模型显示研究区域沉积物中有机碳主要来源于海洋浮游植物,平均为64%,陆源有机碳中来自土壤的贡献最高(平均为27%),C3维管植物的贡献较少(平均为9%)。海洋浮游植物有机碳主要分布在渤海中部泥质区及离岸较远的区域,而土壤有机碳和C3维管植物有机碳则主要沉积在河口附近及近岸区,并可以离岸输运到较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为了避免传统油浴加热法测定有机碳含量方法中存在的较多问题,首次尝试利用精确控温电热消解器用于海洋沉积物有机碳的测定,并对测定条件进行探索,结果发现:利用精确控温电热消解器消解样品测定海洋沉积物有机碳含量的方法是可行的,与传统的油浴加热方法分析结果无明显差异;最佳消解温度为180℃,最佳消解时间为5min,所需硫酸银的最佳用量为0.15g,且可在80℃条件下预处理样品。  相似文献   

11.
采集丹东近海的黑鳃梅童鱼29个个体和海洲湾近海的棘头梅童鱼30个个体,开展2种梅童鱼形态特征比较研究。对2种梅童鱼的顶枕部小棘、臀鳍第一鳍棘、鳔侧枝、鳃腔和耳石等部位进行拍照及形态描述,并进行了2种梅童鱼传统形态学的8个分节特征和14个量度特征的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2种梅童鱼的顶枕部小棘、鳔侧枝、鳃腔颜色和耳石形态存在明显差异;除鳔侧枝数有明显差异外,其它可数性状均无显著差异。采用贡献率大的8个参数建立2种梅童鱼的判别公式,判别准确率达100%;黑鳃梅童鱼和棘头梅童鱼在外部形态可量数据上虽存在个别交叉,但仍能形成各自相对集中的组;在P=0.01显著性水平下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2种梅童鱼在7个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C3植物碳同位素在旱季和雨季中的变化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通过对C3植物在旱季和雨季的碳同位素测定,在尽可能将其它因素影响分离开的自然环境下,主要研究了降水因素对植物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C3植物在旱季的δ^13C组成较雨季明显偏重,同时发现,不同植物种的δ^13C组成在旱季与雨季中的变化程度不一样,说明不同植物种对水分变化的响应程度有差别。  相似文献   

13.
相邻的多片 Bezier曲面拼接时 ,在边界处容易引起连续性问题。作者提出了一种方法 ,通过构造逼近曲面片 ,在相邻的四片曲面片边界及交点处达到 C1连续。该方法的关键点在于确定交点周围曲面片上相互关联的四个 Bezier控制点 ,使得曲面片在交点处达到 C1连续 ,并给出了逼近曲面片与原曲面片误差比较公式及误差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C(VC)广泛参与动物体内诸如羟化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多种生化反应。大多数脊椎动物具备VC合成能力,其中L-古洛糖酸-1,4-内酯氧化酶(GLO)是其生物合成的关键酶。GLO在体内合成位置随脊椎动物进化地位从低到高总体上呈由肾脏向肝脏转移,最后消失的趋势。GLO基因突变是导致某些脊椎动物无法合成Vc的原因。此外,GLO的活性还受物种、性别、发育阶段、季节变化以及食物中抗氧化剂的影响。然而,导致部分脊椎动物缺乏Vc合成能力的原因及其在进化中的重要意义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从树轮δ13C序列中提取大气δ13C信息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森林的过度砍伐,引起大气CO2浓度大幅度增加,但同时由于“Suess”效应,大气δ^13C值却在不断下降,研究大气δ^13C值的变化历史,不仅有助于预测其今后的趋向,而且可以用来了解碳循环的自然变率和校正全球碳预算模型。由于直接的仪器测量从1978年才开始,因此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替代方法。利用树轮δ^13C值重建古大气δ^13C值的变化就是其中的一种,但树轮δ^13C值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从树轮δ^13C值中得到的大气δ^13C值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分析了树木生长季(5-9月)温度和降水对树轮δ^13C值序列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降水对树轮δ^13C序列的趋势变化没有明显的影响。树轮δ^13C值近几十年来下降的趋势主要反映的是大气CO2浓度的增加引起的“Suess”效应。但自然灾害的发生和树轮δ^13C值的边材效应可以改变这种结果。如新疆昭苏树轮δ^13C值和年轮宽度分别在1969年和1967年突然升高以及青海祁连树轮δ^13C值在1990年后上升。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测定了大黄鱼C3(L.c-C3)和C4(L.c-C4)基因的c DNA全序列。结果表明,L.c-C3和L.cC4序列全长分别为4962bp和5088bp,分别编码1653和1695个氨基酸,N端信号肽序列分别为23和19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结构分析表明大黄鱼C3和C4与已报道的补体C3、C4同样都具有在功能上比较重要的残基以及保守的硫酯区。分子进化分析表明,L.c-C3和L.c-C4分别与鮸鱼C3、C4的氨基酸同源性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L.c-C3和L.c-C4在健康大黄鱼的肝脏、脾脏、肠、鳃、心脏、脑、肌肉和胃这8种组织中都有表达,其中肝脏的表达量最高。在大黄鱼胚胎不同发育时期(从2细胞期到初生仔鱼)中,L.c-C3在各个阶段没有明显的变化,而L.c-C4的表达量有明显升高。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侵染的大黄鱼肝脏和脾脏中,L.c-C3和L.c-C4的m RNA表达量均明显上调。该结果表明,大黄鱼肝组织C3和C4基因表达变化与溶藻弧菌的侵染密切相关,揭示了C3和C4在大黄鱼抗细菌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Non-dimensional equations of motion are derived for the A.C.C. of the barotropic mode, including the bottom friction and the horizontal eddy viscosity. Integration of the vorticity equation along a streamline leads to the zeroth order stream function which is dependent only on depth divided by Coriolis parameter. Integration of the momentum equation along a streamline yield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momentum input by wind stress and its dissipation by the bottom friction and by the horizontal eddy viscosity. This relation determines the magnitude of the stream function. It explains differences in the total transport of the A.C.C. obtained byBryan andCox (1972), though it gives only one third of the total transport obtained byKamenkovich (1972) with his vertical eddy viscosity of 102cm2 s?1. With 1 cm2 s?1 of this viscosity,Bryan andCox obtained the transport of about 650 or less than 32×106m3s?1 for constant or variable depth models, respectively. The higher transport is mainly due to broadening of the width of the A.C.C., whereas the lower value is due to its narrowing and meandering which in turn make the horizontal eddy viscosity more effective (by exercising friction on both sides of the A.C.C.) and the wind stress input smaller than the almost zonal streamlines for constant depth. In the Appendix dynamics of the bottom boundary layer is treated to give rational estimates of the bottom stress in terms of the geostrophic flow and is compared to the recent observations of the benthic boundary current in the Straits of Florida and off San Diego.  相似文献   

19.
用CI一分析法可确定地下水污染途径,分析污染强度、海水入侵范围与程度、水动力场特征等问题。通过实验证实包气带中CI不易被吸附,不参与化学反应,包气带及地下水中极易迁移,形成天然的和人工的地下水运动示踪剂。  相似文献   

20.
姚俊杰 《海洋测绘》2003,23(4):8-11
就如何使用C 创建矩阵运算函数库,作了详细的介绍,编制了一套C 矩阵转置、求逆以及加、减、乘、除等四则运算函数,并通过操作符重载实现了矩阵在C 环境下的四则混合运算能力。在测量平差的线性运算中,使用这些函数不但可以增加程序的可读性,而且更直接明了,可节省程序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