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生物入侵是指一种生物从原产地到另外的一个非原产地的一个地理范围并建立种群,对新分布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明显影响,并造成严重的生态危害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一、地名规划工作的意义 1.地名规划是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支点。其主要有四大功能:一是可提供完整、准确、方便、规范的地名信息服务;创新服务工作方式,提高服务水平;是全社会参与经济建设的平台之一;二是社会及边界稳定的保障。发展经济的前提是稳定,没有一个稳定环境,“一心一意搞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小到一个乡(镇)、  相似文献   

3.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收割是芦苇湿地管理的主要手段。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在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分别比较了芦苇收割前、后鸟类群落及鸟类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芦苇收割当月的鸟类物种数比收割前一个月明显减少,有10种鸟消失,而收割后一个月比收割前一个月另增加了6种鸟。除了一些鸟类物种消失外,收割导致了7种鸟的密度大幅下降,消失和密度下降的鸟的物种多为对芦苇较为依赖的物种。芦苇收割当月与收割后一个月的鸟类群落相似性系数最高,为0.647;收割后一个月与收割前一个月的相似性系数最低,为0.423。芦苇收割后一个月的多样性指数最大,为0.859 7,收割前一个月的多样性指数(0.734 6)次之,收割当月的多样性指数(0.604 4)最小;收割后一个月的均匀度指数(0.698 6)最大,收割当月的均匀度指数(0.580 4)次之,收割前一个月的均匀度指数(0.564 6)最小;收割当月的优势度指数(0.434 5)最大,收割前一个月的优势度指数(0.367 2)次之,收割后一个月的优势度指数(0.240 3)最小。在水平空间上,收割前一个月与收割次月鸟类物种分布特征一致,鸟的数量在芦苇湿地—水域、芦苇湿地—陆地区域较多。在垂直空间上,收割前一个月鸟的种类和数量在芦苇丛的下层居多。研究认为,芦苇收割的即时效应为对芦苇依赖性强的鸟的物种消失;之后则有新的物种加入;鸟类多样性经历短暂降低后,最终高于收割前。当地芦苇整体收割的方式对鸟类密度、冬候鸟越冬、特化种觅食影响很大。基于对鸟类群落和种群的保护,芦苇收割可以采取适当保留水域和陆地边缘芦苇带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前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单中心”问题,即一个城市一个市中心,围着这一个市中心“摊大饼”。这种做法的主要弊端是:市中心的吸附力或“向心力”过程,形成“摊大饼”模式,使建设布局不合理,市中心建设密度过大,边缘地段建设差;影响市中心地段公园、绿地建设;大量拆迁、反复拆迁,浪费大量建设资金;城区建设“高楼化”,引起规划建设不合理,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城区过大,城区扩展永无休止,形成恶性循环,走进死胡同。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最现实、可行的办法,就是走“多中心”的规划建设道路。即在总体规划时就明确由若干个“城”组成,有分有合,分工协作,相对独立,  相似文献   

5.
<正> 基础性研究是一个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强盛、发达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关键性指标。当代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越来越与国家目标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密切。就日本来说,过去一直采取“拿来主义”的办法,主要依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来发展本国的经济,取得了  相似文献   

6.
采用等温平衡的方法测定了KCl-RbCl-H2O和KCl-CsCl-H2O三元体系50 ℃的等温平衡溶解度,绘制了这两个体系的相图。研究表明,KCl-RbCl-H2O为固溶体型相图,没有共饱和点,只有一个(K,Rb)Cl固相区,饱和溶液线为一单变量曲线。平衡液相中RbCl/KCl与RbCl的百分含量呈正相关和线性关系,而固相中RbCl/KCl的变化则呈非线性关系。KCl-CsCl-H2O体系属于简单共饱和体系,存在一个共饱和点,在KCl、CsCl、H2O含量分别为5.1%、64.3%、30.6%时达到共饱和。实验对完善含铷、铯卤水体系的热力学数据和富钾卤水综合开发利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理教学》2014,(21):62-64
已发现的数千个与太阳系大相径庭的行星系统颠覆了我们对行星形成的认识。天文学家们正在寻找一个全新的理论。不久前——事实上就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一个理论,其漂亮程度让天文学家相信它必须是正确的。他们给它取了一个极其平淡的名字:核心吸积理论。其漂亮之处就在于,仅使用一些基本的物理学和化学原理,它就能解释太阳系的每一个主要特征。该理论解释了为什么所有的行星都以同一个方向绕太阳转动;为什么行星的轨道几乎都是完美的圆形且都位于太阳赤道平面附近;为什么四颗内行星(水星、  相似文献   

8.
黄河源区草地农牧化对气候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设计了一个控制试验和一个敏感性试验。模拟分析黄河源区草地农牧化对局地气候环境的影响,得到一些初步结论:在全球增暖的大背景下源区草地农牧化引起源区平均气温和地表温度升高,平均日较差增大;源区农牧区降水以增加为主,周围地区以减少为主;源区空气湿度、土壤湿度明显减小;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小,增加的降水大部分随地表径流流失;农牧区感热通量增加,潜热通量减小,有效通量增加。源区植被改变对气候环境的影响状况不同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9.
现代黄河三角洲叶瓣的划分和识别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薛春汀 《地理研究》1994,13(2):59-66
黄河分流河道摆动频繁,自1855年以来形成了8个三角洲叶瓣。1904-1929年的三角洲沉积物划归一个叶瓣较为合适。1934-1938年和1947-1964年也应该划归一个叶瓣。叶瓣活动时间短,平均活动时间只有16年。单个叶瓣形成的沉积物厚度有限。一个钻孔剖面上的三角洲沉积物常常分层于数个叶瓣。叶瓣废弃后改造时间短,还没有形成较粗的改造,沉积物便被新的叶瓣所覆盖。两个叶瓣的界线不很清楚。但根据沉积结构和构造,微体化石,210pb测年方法,土壤层以及历史记录,可以识别出不同的叶瓣。  相似文献   

10.
<正>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现代林业建设,对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神州大地的山川秀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作为一个务林人我们既有绿化祖国的职责,又有  相似文献   

11.
天圆地平说的世界性和地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祖孟 《地理研究》1988,7(1):12-17
天圆地平说是一种远古的原始的宇宙学说;中国古代的浑天说,是其中实例。它认为,天是一个以观测地点为球心的球体;地是一个同心的圆形平面。地面的突出的包括中部的陆地和四周的平面海洋,并把球形的天分成可见的地上半球和不可见的地下半球。这种学说为古代各国所共有,这就是它的世界性;但是,天和地的共同中心,却因地点而不同,这就是它的地方性。  相似文献   

12.
李小妹 《地理教学》2009,(9):20-22,19
“地图&#183;国家”一课是上海教育资源库(www.shere.net)中六年级《地理》的一个课堂教学实录,观摩了这堂由上海市辽阳中学张焱老师执教的初中地理课,笔者感触颇深,下文结合课堂实录片段,谈谈这节课的一些特色和有关思考。一、大胆开发教材,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地图&#183;国家”是上海六年级教材中国家区域地理的概述部分,上海地理课程标准对于“地图&#183;国家”内容的学习和应用要求是“用地图描述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读图说出一个国家地理事物的分布,读图说出某个国家自然要素或人文要素,将数据图表中的内容换成文字形式的表述。”  相似文献   

13.
近2000年来甘肃民勤盆地绿洲的空间变化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之际,民勤盆地是北方匈奴的游牧之地。自从西汉王朝驱逐匈奴以后,农耕文化传入本区,使本区由一个纯粹牧业区迅速演变为农业区。伴随着人类开发进程的加快和开发规模的扩大,加之自然环境的变化,民勤盆地从一个“土沃泽饶”、“可耕可渔”的湿生环境演变为“十地九沙,非灌不殖”的干旱荒漠环境。目前,民勤盆地成为干旱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典型,其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严峻挑战。作者在大量野外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文献、考古、遥感和地图资料,通过广泛搜集近2000年来民勤盆地绿洲演化的证据,对典型历史时期的绿洲分布范围进行了复原,并制作了相应的绿洲分布图。结果表明,民勤绿洲的开发始于汉代,繁荣于魏晋,萧条于南北朝至宋元,复兴于明清,鼎盛于现代。绿洲的发展在空间上总体表现为一个自西向东的迁移过程。  相似文献   

14.
《西部资源》2010,(2):17-18
<正>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依法做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对维护土地市场秩序,促进集约节约用地,坚守18亿亩耕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江莉莉 《热带地理》2015,35(4):443-455
过去十年来,教育地理学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从地理学视角来关注教育问题,不同的研究动机催生了不同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宏观的政治经济或“外向视角”研究方法来考察教育体制,展现的是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进程;其次,微观的社会文化或“内向视角”研究方法则强调校内空间的社会差异以及家庭和教育空间之间的联系。后者在对教育经验的理解方面,承认孩子和年轻人心声的重要性。本文基于已有的教育地理学研究,以地理学关注较少或尚未关注的国际学校和宗教学校作为考察案例,提出构建一个多尺度框架来分析前者,构建一个关联式框架来解释后者。  相似文献   

16.
利用 90年代截面数据 ,分析国际旅游支付与人均GNP的关系 ,建立一个回归模型反映国际旅游支付 ;据此方程将国际旅游支付能力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揭示各等级旅游支付与人均GNP的对应关系 ;又依据实际旅游支出与模型计算值之偏差 ,将国际旅游偏好划分为强、中、弱三种类型 ;阐述一个包括支付等级和旅游偏好双指标的国际旅游综合分类方案 ,为分析和预测国际旅游支付市场提供新根据。  相似文献   

17.
苏英 《地理教学》2012,(11):27-28,26
“五三一”的含义是:课堂五个环节、教师三类引导、一个核心价值取向。 课堂五个环节是:自习——自主预习,熟悉内容;自疑——自主生疑,产生目标;自探——自主探究,合作创新;自测——自我检测,温故知新;自结——自主小结,盘点收获。教师三类引导是:导思维能力;导方法技能;导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湿地研究园,始建于1993年,是俄亥俄州立大学世界知名湿地和生态工程科学家William J.Mitsch教授,为该校学生提供的一个规范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9.
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对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利用中尺度模式MM5,依据祁连山地区复杂地形下生态环境恶化的事实,设计了一个控制试验和一个敏感性试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MM5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祁连山地区的降水;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对周围地区甚至较远地区的降水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区域平均降水减少约2%,对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很不利;模拟区域感热通量增大,潜热通量减小,但是潜热通量变化的绝对值大于感热通量变化的绝对值,因此热通量是减小的;模拟区域气温和地面温度升高,同时土壤温度也升高。  相似文献   

20.
在尼加拉瓜的国徽上绣着一枚火山链图案,这就是中美洲一个不大共和国的象征之一。尼加拉瓜共和国共有23座火山。共中只有5—6个可称之为活火山。马萨伊阿活火山就是其中的一个,它宏伟地耸立在离首都马那瓜不到27公里的地方。传说,西班牙殖民主义者称马萨伊阿火山为“地狱崩溃”。当时,这座火山不断喷发,每15分钟喷出一次熔岩和赤热的石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