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1995年1月17日日本神户的M=7.2地震震源区的地震成象显示,存在一个覆盖约300km^2,地震波速出现-5%的低值,而泊松比出现+6%的高值的异常区,这个异常可能是由存在过压的、流体充填的和断裂的基夺所引起的,这种岩体导致了神户地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地震前兆特别难以“抓住”;迄今,几个国家中大多数破坏性地震都是发生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监测非强化的地区。1995年1月17日7.2级神户地震也不例外,它发生在远离东京及其附近密集仪器监测区的地方。然而,Igarashi等非常幸运地在神户附近于神户地震前几个月建起了一个地下水氡监测站,并能记录到明显的震前异常。他们的结果发表于本期《Sci-ence》上,同时发表的还有一篇Tsunogai和Wakita的文章,他们采用一种独创的廉价的方法在不同地点观测到另一种震前水文地球化学异常。这种方法是,收集商业 相似文献
3.
4.
5.
6.
8.
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台网及ISC提供的区域地震和远震的P波走时数据,重建了中国大陆及其邻近地区的三维速度图象。 主要结果是:1.本文给出的速度图象揭示了中国大陆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壳和上地幔速度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这种不均匀性甚至在下地幔的1100km深度还依然存在。上地幔的速度图象同地表已知的地质构造特征的相关性可以追踪到110km,从220km以下很难找到它们之间的明显关系。2.45-0km和45+0km深度处的速度图象明显地表示出中国大陆的地壳厚度可以102.5°E附近为界分为两部分:其东部地壳薄,厚度都小于45km;西部有一条自若尔盖-松潘(34°N,102.5°E附近)向西北沿38°N往西至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分界线;其南部除滇西南之外,整个青藏高原的地壳厚度都大于45km;其北部除天山山脉之外,地壳厚度一般不大于45km.3.110km深度处的速度图象表明,速度异常呈块状分布。同中国大地构造分区略图比较之后发现,其中,扬子准地台和塔里木地台对应于高速区,中朝准地台则大都表现为低速异常;华南褶皱系为低速区,青藏地块南缘喜马拉雅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则表现为高速异常。4.220km深度处的速度图象表明,中国大陆相当多的地区软流层有明显的显示。5.同450km和45+0km的速度图象一样,400km和600km的速度图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台网及ISC提供的区域地震和远震的P波走时数据,重建了中国大陆及其邻近地区的三维速度图象。 主要结果是:1.本文给出的速度图象揭示了中国大陆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壳和上地幔速度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这种不均匀性甚至在下地幔的1100km深度还依然存在。上地幔的速度图象同地表已知的地质构造特征的相关性可以追踪到110km,从220km以下很难找到它们之间的明显关系。2.45-0km和45+0km深度处的速度图象明显地表示出中国大陆的地壳厚度可以102.5°E附近为界分为两部分:其东部地壳薄,厚度都小于45km;西部有一条自若尔盖—松潘(34°N,102.5°E附近)向西北沿38°N往西至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分界线;其南部除滇西南之外,整个青藏高原的地壳厚度都大于45km;其北部除天山山脉之外,地壳厚度一般不大于45km.3.110km深度处的速度图象表明,速度异常呈块状分布。同中国大地构造分区略图比较之后发现,其中,扬子准地台和塔里木地台对应于高速区,中朝准地台则大都表现为低速异常;华南褶皱系为低速区,青藏地块南缘喜马拉雅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则表现为高速异常。4.220km深度处的速度图象表明,中国大陆相当多的地区软流层有明显的显示。5.同450km和45+0km的速度图象一样,400km和600km的速度图 相似文献
10.
1995年7月河北沙城地震群的震源断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在怀来附近布设的中-欧合作小孔径数字化地震台网的资料,以相对定位法测定了1995年7月河北沙城地震群54个地震的震源机制。从三维空间上分析了沙城震群的震源位置,震源机制,认为震源断层是NE向高倾角右旋走滑断层,并将其与宏观调查结果,地质活断层等作了对比。研究后认为:沙城震群发生在地壳浅层NE向地质断层延伸和扩展的新破裂上,属于现代地壳应力场作用下浅层断层延伸和扩展的新破裂上,属于现代地壳应力场 相似文献
11.
前言1995年1月17日发生了兵库县南部地震。在气象厅(1995)公布震源以后,气象厅(1995)和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1996)又分别公布了各自修定的震源结果。但仍存在两个单位在震源附近没有或很少有观测点,而且观测点的方位偏向一边,不均匀,同时由于... 相似文献
12.
2019年长宁MS6.0地震发生在构造稳定的四川盆地南缘,震中及其附近区域是重要的页岩气以及盐矿生产基地,因此长宁地震的发震机制是否与人类活动有关存在着很大争议.由于震源机制以及流体压力可以为地震诱发与否提供重要的约束,我们对长宁主震以及9个MW≥4.0强余震的震源性质和发震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宁主震及其大部分强余震都具有较浅的震源深度(1~4km)和显著的非双力偶成分特征.然而,主震与强余震之间存在两个显著的差异:(1)主震的非双力偶成分以补偿线性矢量偶极成分为主,而大多数强余震的非双力偶成分以各向同性成分为主;(2)主震的流体超压大于30MPa,而大部分强余震的流体超压小于10MPa.因此,认为2019年长宁地震的主震可能是由于长期流体注入导致断层强度减弱而触发的,其较高的非双力偶成分与复杂的破裂过程有关.同时,结合孔隙弹性介质下的库仑应力变化,推断强余震可能是由于震后孔隙弹性应力转移触发的.基于该地震的震源性质、流体超压以及孔隙作用引起的库伦应力变化,认为流体作用对长宁地震序列的发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提出了任意曲线Radon 反投影离散重建方法及最小二乘法曲线Radon 反投影重建公式。讨论了这种方法在地震层析成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在留尼旺岛格朗湖坝地区(Grand Etang dam site)进行的十二次地震层析成象勘测结果,是关于CPGF(法国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在过去十年中所发展的弯曲射线层析成象技术的一个说明.在低速带之上覆盖着高速带的地区,这种方法取代了惯用的地震折射法,比简单直线的层析成象精确得多.在详细的研究中,没有损失深度方面的精度,并可将钻井结果向横向推广. 在格朗湖坝的情况下,固定于玄武岩的杭渗透截流设计,已被修正为考虑三处截流. 目前,进一步的工作是利用傅里叶变换发展衰减层析成象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弯曲射线方法衬于计算正确的几何扩展是非常宝贵的. 相似文献
16.
兵库县南部地震于1995年1月17日5时46分(JST;JST=GMT+9h)发生在兵库县南部的活动断层上,对几个城市尤其是神户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我们通过对宽频带及强地面运动地震图的分析确定了本次地震的震源机制及大小(地震矩和震级)。由长周期矩心矩和量反演的震源机制是,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233°,83°,169°,补偿线性偶极向量分量小(1.5%),M0=3.0×10^19Nm,Mw=6.9 相似文献
17.
18.
19.
地震层析正作为确定地下构造的一种成象方法出现了。当视角覆盖有限,并且介质的不均匀性尺度和波长相当时,一般的射线层析方法就会失效,这在地球物理应用中是常见的。为改进成象过程,还需要其它的层析成象方法。这里,我们研究绕射层析和多源全息,并就它们对地面反射剖面(SRP),垂直地震剖面(VSP),以及井间测量中的应用进行评价。对沿震源线(source line)的线震源(line sources)和接收线(receiver line)的线接收器(line receivers),给出了二维分布的理论公式。绕线层析理论以Born或Rytov近似为基础。通过使用空间频率域覆盖的信息的考查以及数字例子来评价绕射层析和多源全息方法。类似于克希霍夫偏移,多源全息常给出被畸变的物体图象。这种畸变,在SRP情形中,产生图象的长尾,在VSP情形中,形成强烈的噪音带,并且这是由目标谱的不完全和非均一的覆盖所导至的。绕射层析的滤波作用有助于校正重构过程中的目标潜的非均一覆盖(包括重复),从而消减畸变。另一方面,多源全息更便于勾画声阻抗对比度较大的锐边界,因为现在所阐述的绕射层析方法仅限于弱非均匀性的情况。此外,多源全息有使用任意数目的震源(包括单震源)的灵活性,采样间隔不受奈奎斯特频率的限制。数字例子表明组合资料集(如地面反射资料和VSP资料的组合,或井间资料和地面资料的组合等)将改进图象质量。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