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信息资源整合是科技信息研究和服务对象决定的,是当前科技信息学科自身建设的重大问题。数字信息资源由于具有易检索、易查寻,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占有突出的地位,逐步发展成为现代信息资源主流资源之一。信息资源载体多元化、信息形态多样化和多种媒体信息的共存互补,形成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新格局。本文阐述网络环境下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发展现状、特点,可行性、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策略,旨在寻求相应的信息资源整合组织机制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地图信息量的量测方法。地图的信息可分为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地图的直接信息来自现有的特征和图形,其中包括位置、注记、语义和色彩四种信息。间接信息不是来自符号本身,要通过分析间接获得。作者利用信息论的原理对地图上的这几种信息的量测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章论述了信息构建的基本理论,结合我国政府网站信息公开栏目的实际,指出政府网站信息公开栏目信息构建要达到清晰化和可理解,以更好地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和服务用户的目标。通过中国政府网信息公开专栏的实例分析了专栏在信息组织系统、标识系统、导航系统、搜索系统的构建特点和不足之处,总结了专栏的信息构建目标实现情况,可为我国政府网站信息公开栏目的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信息资源的建设和服务工作提供了新的模式和新的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测绘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的框架结构、数据流程、主要技术创新点等研究成果,试图为测绘科技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提供一种网上信息作业和服务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5.
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目录在促进政府信息管理和公开、服务社会公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50个部委级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进行了抽样调查,从分类方式、主题分类、页面表现和元数据项4个方面进行了统计研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如何进一步完善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协方差矩阵、协因数阵、权阵等概念的基础上,引入了Fisher信息矩阵(简称信息矩阵),介绍了信息矩阵的一些重要性质,强调了总体信息矩阵与样本信息矩阵两种概念的区别;推导了多元正态分布情况下的信息矩阵,揭示了总体/样本信息矩阵与总体/样本协方差矩阵以及协因数阵/权阵的关系,指出权阵为归一化信息矩阵;在信息矩阵的基础上引入信息向量的概念,推导了信息域间接平差方法,该方法对信息矩阵与信息向量进行估计,在结果层面,该方法与估计原参数向量与协方差矩阵的普通间接平差方法等价,但形式更简单、结构更明确,为理解间接平差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而且新方法在模型不可解场合、序贯/递归平差的初始化方面等具有特殊优势;给出了用于动态状态空间模型滤波的信息域动态平差算法,即为与Kalman滤波算法等价的信息滤波算法。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可以应用于DEM信息保护的3种策略:DEM数据加密、DEM信息隐藏以及DEM信息伪装技术,研究了其具体原理和实现方法。最后分析了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可为地理信息服务中的DEM信息安全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实现时空多维信息可视化,直观地传达交通信息,发现数据中存在的关系和规则,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是交通信息应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对地理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方法、交通信息可视化的多种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21世纪 ,人类面临着全球可持续发展 (SD)战略的信息社会 (SI)。航天 /外层空间 (Outer Space)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科技的发展 ,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信息社会提供了有力的监控工具。人们通过卫星可获取遥感 (RS)信息、属性 (DCS)信息、定位 (PSS)信息。通过通讯卫星系统 (SCS)传输信息 ,即遥信 (RI)。与航天 (外层空间 )相对应的地面 ,必需要有发射和接收信息的系统。无论在卫星上还是在地面上信息的输入、输出 ;信息的存取 ;信息的处理 ;信息的加工等等无一不是用计算机来进行的。地面上成熟的信息处理与加工技术可以搬到卫星上去。而所谓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社会的监控系统无非是庞大的、超巨型的、非线性的、开放式的、多类别的、多层次的、多元的、高维的、动态的、复杂的信息网络系统。即天 (外层空间—航天 )地 (地球表面环境 )人 (人类社会及人类智能 )信息一体化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本文简要地反映了作者近几年来积累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0.
数字城市信息共享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简要评述数字城市概念、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数字城市的核心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数字城市的灵魂是信息共享,并从信息共享理念、政策与组织保障、公共信息平台支撑、信息更新保证、技术标准支持和持续资金保障等方面,讨论了实现数字城市信息共享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孙晨  陈刚  魏勇 《东北测绘》2012,(1):175-179
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人们对现实认知的逐渐深化促使场景信息的表达向专题方向发展。基于场景信息表达专题化、高效化的考虑,结合3维场景中信息表达的特点,本文重点研究在3维虚拟环境下的场景专题信息的表达分类与表现方法,目的是使用户只关注专题信息即可获取所需信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形成对场景信息的总体把握与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2.
事件信息反映了地籍要素发生变化的原因,与变化信息共同构成增量信息.针对目前增量信息变化检测方法尚未实现事件信息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包含事件信息的地籍数据库增量更新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选取“继承关系”、“拓扑关系”与“属性关系”三个因素作为前提条件,建立了地籍要素事件知识规则库,并在检测变化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三...  相似文献   

13.
作者根据突发事件的特点提出了面向突发事件的地理服务的特点。设计了面向突发事件的地理信息服务的四个主要功能模块,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地理信息定位、突发事件地理信息标注、突发事件信息查询与统计和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地理信息分析。最后实现了应急地理信息服务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地理信息资源产权是地理信息共享和地理信息产业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而这方面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阐明了地理信息资源产权的概念,论述了我国地理信息资源产权的主要权利内容,分析了国内外地理信息资源产权政策的现状,指出了我国地理信息资源产权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国家宜实行的有关地理信息资源产权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准确、快速地做好政府信息网站发布是政府网站建设的首要任务。本文结合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的建设经验,通过分析各类信息发布需求,从信息分类体系、工作流程、系统架构、模板技术、组织管理方式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政府信息网站快速发布机制。实践证明,这套机制在提升政府网站建设水平,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为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积累了有益经验,对指导各级政府网站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吴芬芳  熊卿 《测绘工程》2015,(10):15-18
地理信息是国家基础信息资源,其获取方式与服务方式与相关学科技术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研究地理信息获取和服务方式的发展变化过程和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地理信息获取和服务的新方式,为地理信息发展和服务提供有益的参考。大数据时代,用户使用地理信息的行为会成为地理信息服务依赖的重要数据,可以从中分析获取大至人类群体活动规律、小至用户行为习惯偏好等信息。此外,在这个阶段,大众不仅是地理信息服务的使用者,同时也是地理信息的采集者、提供者。  相似文献   

17.
党政机关电子政务建设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任锦华 《测绘科学》2003,28(1):12-16
以从事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为基础 ,对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 ,内容包括 :信息关系和信息控制、信息分类、数据库结构、软件系统开发思路、电子政务的工作目标、服务对象、服务模式、电子政务建设的技术措施等。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务院扶贫纲要中有关扶贫开发的内容,利用线分类法,将扶贫开发信息分为3个大类、21个中类。利用顺序编码法,采用面向GIS的思想,对分类结果进行编码。新的扶贫开发信息分类编码标准解决了各地区信息分类不统一和原有编码体系零散的问题。该标准已应用到全国扶贫开发信息服务系统中,实现了地理空间信息与扶贫开发信息的无缝集成,为扶贫开发工作的空间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雷达遥感图像分类新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总结了雷达遥感图像分类技术的发展过程,指出新的分类技术正朝着采用新特征(如雷达极化信息与干涉信息、多参数极化干涉信息、多时相信息、DEM与地理信息等),应用新理论(如小波理论、分形理论、模糊理论),设计新算法(如改进的最大似然法、上下文分类法、改进的神经网络分类算法等)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气象信息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根据目前气象信息发布平台存在的用户交互能力不足、信息显示方式单一等问题并结合用户的需求,本文设计了一系列适用于气象业务的气象发布方法,并实现了基于Flex和WebGIS的综合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该平台使用Flex技术进行平台的总体构建,使用SuperMap公司提供的SuperMap IServer Java6R作为WebGIS服务进行二次开发,使用Java技术进行数据库的操作,构建了一个表现能力丰富、反应速度快、信息发布及时的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