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几年来应用激光指向仪的实践,对应用指向仪及其有关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使按公式计算的结果调节光束坡度的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坡度提取算法的数学模型,并结合实际数据进行了分析和验证,提出了对误差进行敏感性程度分析的方法,得到了根据DEM分辨率或平均坡度计算坡度误差的公式。  相似文献   

3.
针对地理坐标系大区域DEM数据在进行坡度求取时,常规先投影再求取坡度的方法存在着投影类型选择、重采样方法选择、分辨率大小确定及栅格对齐等所带来的操作不确定性问题,该文直接在地理坐标下进行坡度求取以减少不确定性及繁杂操作的有效方法。选取GLOBE DEM数据作为数据源,亚欧大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坡度求取研究区,将Ritter算法及地球表面距离求取公式整合得到地理坐标下坡度求取Ritter改进算法,并提出了比值系数、基准长度等概念,完成了亚欧大陆的坡度求取。地理坐标下的坡度求取方法可为大区域坡度地形因子的求取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所求取的亚欧大陆坡度数据将作为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关研究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点坡度熵在地形简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坡度是定量描述地貌形态特征的重要因子。针对DEM坡度在地形简化中应用研究较少的现状,本文基于信息熵理论提出了点坡度熵(SEP)概念,构建了量化地形信息的点坡度熵模型,研究了基于点坡度熵的地形简化方法。结合试验样区数据,将常用的重要点法与该方法进行了应用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保留地形骨架信息,取主舍次效果优于重要点法。该方法对后续DEM地形简化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一个生产实例数据指出ArcGIS软件在坡度定量分析计算中的缺陷,开发了一个基于矢量TIN模型区域地表坡度分析程序,通过生产数据进行对比计算分析,论证该坡度分析程序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国华 《测绘通报》2020,(8):117-121
地形地貌随着时间的推移时刻发生变化,以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EDE)数据制作坡度图,进而计算田坎系数,更精准地进行耕地面积计算及统计。以2 m格网点云数据生成的DEM数据为基础,按照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相关技术要求,根据耕地坡度分级要求进行分级,生成坡度分级栅格数据图。对坡度分级栅格数据图进行矢量化,生成坡度分级矢量化数据。对矢量化数据进行图斑综合、界线平滑、拓扑重建、数据裁切等处理,制作完成调查区域坡度图及相关属性数据制作。并对生产的坡度图成果进行分析,找出不同尺度格网生产的坡度图的技术差异,并对高精度坡度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格网DEM坡度计算模型的相似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DEM的精度和分辨率确定后,坡度坡向计算结果取决于计算模型。本文设计了逐栅格单元的相对差等级评价方法,并结合基于整体的频率图和XY散点图评价指标,定量揭示了坡度计算模型之间的异同。主要结论为:①坡度计算模型有离散和连续之分,连续型模型能给出更加符合实际的坡度坡向计算结果;②坡度计算结果与计算点数有关,点数越多,计算结果越稳定;③算法间的差异随DEM分辨率的增大而增大。最后本文给出了实际应用中的坡度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8.
在道路、管道、地下工程、场地平整等工程施工中,经常需要在地面上测设设计的坡度线。工程测量中已知坡度线的测设大都采用倾斜视线法,考虑到实际施工工作中精度和效率等因素,提出采用扇形视线法测设坡度线,文中对该方法的使用注意事项做详细的介绍。通过实际施工应用,证明扇形视线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DEM的四川省坡度图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次土地调查耕地坡度级由于采用传统方法进行量算,导致耕地系数、耕地净面积精度不高。为克服其不足,在四川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中,以ArcGIS为平台,在对四川省DEM数据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四川地形地貌特点,通过试验区验证来确定坡度计算模型进而开发坡度计算软件,制作完成按行政区划分幅(省、市、县)和按地形图分幅(1:10万、1:5万)的坡度图和坡度级图。通过对成果进行的大量验证工作(包括地形图验证和野外实地核查)表明成果中坡度级图斑和耕地图斑坡度级准确率高,数据可靠,并在四川省第二次土地调查耕地田坎样方布设以及数据库建设中全面应用。  相似文献   

10.
数字高程模型地形描述精度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对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地形描述误差(Et)与空间分辨率(R)和平均剖面曲率(V)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到地形描述误差的均方差值与R、V的函数关系公式:RMSEt=(0.006 1 V 0.002 7)R 0.001 0 V2-0.0649 V 0.569 5.进一步,还得到地形描述误差的均方差值与R、坡度W的函数关系公式:RMSEt=(0.000 1W2 0.003 1W 0.030 1)R 0.000 8W2-0.050 8W 0.355 9.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公式具有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