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勘察设计》2011,(10):83-83
近日,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委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在上海主持召开建筑遮阳专项示范工程项目验收会议。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报道为规范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促进节能改造工作的开展,前不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订了《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导则》(以下简称《技术导则》)并征求意见。《技术导则》对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外窗改造、遮阳改造、屋面改造、外墙改造及其他改造工程中的节能改造设计、技术要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太阳辐射强度和旱桥桥面影子轨迹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时间、太阳辐射强度、太阳位置和影子轨迹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旱桥桥面遮阳效应进行研究。提出直射率概念表示周边冻土获得的太阳直接辐射能量的比例。研究发现旱桥的高度、走向、桥面宽度等因素对桥下及周边范围冻土的太阳直射率影响很大。随着旱桥高度的增加,桥面遮阳影响范围增大,遮阳中心直射率增大;随着旱桥宽度的增加,桥下及周边冻土的直射率降低;东西走向的旱桥桥下及周边冻土表面直射率非对称性最为明显。旱桥桥面的遮阳可以有效减少桥下及周边冻土的太阳辐射热量,同时也会引起桩基周边冻土表面非均匀太阳辐射受热,这种太阳辐射的非均匀性不可忽视,在旱桥长期稳定性分析中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4.
为广泛推进绿色建筑发展,近日,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举办了北京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及技术示范推广启动仪式,共选出低碳生态区示范、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示范以及绿色建筑技术示范三大类别的13个示范项目,并为示范单位颁发了《北京市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启动书》。  相似文献   

5.
好的建筑物除了在结构及功能得到全面保证外,还必须在观感效果上带给用户以美的感受。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对工程施工的影响是决定性的,且建筑装饰企业的技术管理负有施工和设计两方面的技术管理特殊性。因此,技术管理有效性是衡量企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故从先馈、现场、反馈三个控制方面论述了建筑装饰企业技术管理。  相似文献   

6.
新闻资讯     
关键词抗震防灾隔震减震技术抗震防灾工作暨推广建筑隔震减震技术座谈会召开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在昆明组织召开了抗震防灾工作暨推广建筑隔震减震技术座谈会。会议强调,要切实做好建筑隔震减震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充分发挥隔震减震技术在提高建筑抗震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应用隔震减震技术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7.
《中国勘察设计》2001,(6):44-46
在世界范围内,建筑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已经提出了绿色建筑、生态建筑问题,并且在1998年的斯图加特生态建筑展览会上提出了绿色建筑的各种设想和模型。90年代后半期,美国和加拿大进而成立了国家级绿色建筑委员会,对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从规划、设计、建造、运行全范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推广,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近年来,由于绿色建筑广泛研究,相关建筑设计和技术正在进入非常变革时期。在前不久还被认为不是很重要的设计方法,如利用被动太阳能的设计、环境保护的设计、注意室内空气品质的设计等,已变得非常重要,而且经济上可行。这些方法被运用到建筑过程中,为建筑提供发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科技档案楼总建筑面积约4600m2。建设内容包括科技档案库、机电设计办公室、绿色建筑数据展示中心以及绿色建筑机电技术研发中心等。该楼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建筑的能源、植物、水环境、风环境、光环境、声环境等方面的有效利用;做好建筑外围护保温结构;处理好屋顶绿化及垂直绿化与建筑的关系;选用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光伏发电系统、地源热泵供冷供热系统等诸多生态技术及设备,体现了节能减排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9.
建筑外环境是人与自然交流的中介,纪念性建筑外环境更是人与历史、现在、未来、自然的相互交流。对于纪念性建筑而言,设计师应该因地制宜,根据每个场地地形的特点、面积的大小,创造性地使用景观元素,用物质形式表达某种空间情感应当考虑人们的观赏情绪,让设计的一切景观都能引起观赏者的共鸣,从而引发他们对历史的审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勘察设计》2010,(9):92-92
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用建筑、20万平方米以上的小区,都应建成绿色建筑。日前,从武汉市政府常务会上获悉,该市立法鼓励推广绿色建筑,对达标者给予奖金、税收和规费减免等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勘察设计》2011,(9):86-86
“十二五”期间,南京将着力推广新型建筑结构体系,计划形成5个以上适合地方特点的自保温建筑体系,如多排孔非黏土烧结砖自保温建筑应用体系、混凝土复合砌块自保温建筑应用体系、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建筑应用体系、ALC板钢结构体系、ALC板混凝土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2.
建筑设计应经历由外到内和由内到外的双向过程,表现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使个体建筑的理想形式和实际的都市纹理达到互动与契合,取得最佳的环境效益。建筑要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把握大的构思,使它成为城市整体的有机组成,与街道、广场、地标和周围建筑发生关联,进行新的组景或对景,使其加入到城市的大构架中,建立良好的外部的空间秩序,为后人提供激动人心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3.
会展     
《中国勘察设计》2008,(1):97-98
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创立20周年纪念大会隆重举行;首届中国建设监理峰会举行;2007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峰论坛召开;2007中国固废高级论坛在北京举行;建筑遮阳与玻璃贴膜应用技术研讨会在重庆举行  相似文献   

14.
徽派建筑的保护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古建筑的保护和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活的发展必须要统筹考虑,可以将徽派建筑设计的理念、技术与现在提倡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来考虑如何发展徽派建筑。  相似文献   

15.
南昌市2010年规划中心城区建筑密度遥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南昌市建筑密度调查的技术方法,阐明了城市建筑密度的现状分布和分区,分析了建筑密度对 城市发展的影响,探讨了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有施工企业做为建筑市场的主体,正逐步走向市场,它们利用其自身的管理优势、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建筑市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7.
抗震防灾工作暨推广建筑隔震减震技术座谈会召开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在昆明组织召开了抗震防灾工作暨推广建筑隔震减震技术座谈会。会议强调,要切实做好建筑隔震减震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充分发挥隔震减震技术在提高建筑抗震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应用隔震减震技术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中国勘察设计》2009,(8):I0001-I0002
在中国营造学社建社80周年之际,由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主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建社80周年纪念活动暨营造技术的保护与更新学术论坛”于2009年7月11、12日在京召开。本论坛的主题是中国营造技术的传承与发展。旨在宣传中国营造学社对中国建筑界和文物保护界的影响,弘扬中国营造学社发掘与传承中国民族建筑文化的历史功绩,宣传其营造理念和技术上的成就,从而为探索传统民族建筑现代化和现代建筑本土化,保护民族建筑文化遗产而努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天津市建筑设计院(以下简称“天津院”)大力推进绿色环保、低碳节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积极实践,完成了一批以天津院科技档案楼为代表的绿色建筑项目,在绿色建筑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在建设部领导和各司局的关心指导下,及时调整科技发展方向,整合资源,成立了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重点加强了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住宅技术、绿色建材等领域的科研工作,并进行工程示范,为推动建筑向节能、绿色、智能化方向发展,保持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