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河水中镉(Ⅱ)与悬浮粒子液—固界面交换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研究了黄河悬浮粒子与镉(Ⅱ)相互作用的离子交换率(%)—pH曲线,以及河水中赖氨酸存在下对该曲线的影响。主要结果有;(1)镉以Cd(OH)+形式在悬浮粒子上进行阳离子交换,在天然pH下(8.0×8.5),镉离子交换率接近最大值;(2)镉离子浓度由8.9×10-6mol·L-1增加到2×8.9×10-6mol.L-1时,离子交换率降低;(3)浓度为6.8×10-6mol·L-1的赖氨酸对提高离子交换率起促进作用;(4)交换剂为转化沙的镉离子交换率比未转化沙小;(5)海水、金沙江水中悬浮粒子对镉的吸附弱于黄河水。  相似文献   

2.
基于铜(Ⅱ)对H_2O_2氧化对苯二酚反应的催化作用,建立了铜的催化流动注射分析法。用含0.90%H_2O_2的磷酸缓冲液(pH为7—7.2)和3.5%对苯二酚水溶液作为试剂载流。采用内径为0.8mm、长度为450cm的聚四氟乙烯反应管道;8μl流动吸收池,在420nm处测量对苯醌。反应温度为65±0.5℃,进样体积为230μl,进样频率为每小时24次。铜的线性范围为0—50μg/L,对40μg/L铜测定的变异系数为2.93%。用于天然水(包括海水)中痕量铜的测定,铜的回收率为92—104%。  相似文献   

3.
研究过氧化氢对锯缘青蟹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及抑制动力学.其结果表明,过氧化氢对该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过氧化氢浓度的增高,酶活力呈指数下降,测出可使酶活力下降50%的过氧化氢浓度(抑制半衰期,IC50)为115mmol/dm^3.低浓度过氧化氢对该酶的抑制过程显示为可逆效应.采用底物反应动力学方法研究过氧化氢对该酶的抑制作用动力学并建立动力学模型,测定游离酶(E)和酶.底物络合物(ES)的微观抑制速度常数k+0和k+0,并加以比较.实验结果(k+0〉k+0)表明底物对酶被过氧化氢的抑制作用有一定保护作用.过氧化氢可能是通过氧化酶活性中心功能基团而导致酶活性的丧失.  相似文献   

4.
采用碳酸盐富集-EDTA纯化-Ba(Ra)SO4制源-α计数法,测定了我国第13,14 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从西太平洋、南大西洋和东印度洋采集的 16个表层水样中的226 Ra比活度。测定结果表明,表层水中溶解态226Ra的比活度范围:西太平洋为 0.46──0.95Bq·m-3,平均值为 0.66Bq·m-3;东印度洋为0.5 6──1.2 7 Bq·m-3,平均值为0.81 Bq·m-3;南大西洋为1.17──1.63Bq·m-3,平均值为 1.45 Bq·m-3。还测定了上述海域 5个表层水样中颗粒态226Ra比活度为0.006──0.030Bq·m-3,颗粒态226Ra很低,只占溶解态的1.0%──2.6%,说明226Ra主要以溶解态形式存在于上述洋区。测定结果还表明,52°S以南离南极较近的测站226Ra比活度较高,特别是 60°S以南的南大洋海域,226Ra比活度更高,与其他作者的测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血液病理学测定表明,患病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akaara组列的血红蛋白平均值约5.49g.(100ml)-1,颗粒白细胞平均值为48.09%,单核细胞平均值为2.82%,健康鱼组列的血红蛋白平均值为7.26g·(100ml)-1,颗粒白细胞平均值为31.33%,单核细胞平均值为0.11%,两组列间有明显差异(p<0.05)。患病石斑鱼出现较多星个体小、膜薄易破、难着色的异形红细胞;颗粒白细胞的核分叶较多,病鱼表现出严重贫血症状。  相似文献   

6.
利用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研究了海水中痕量铋(III)的最适测定条件。结果表明,实验条件选择电解电位(E)为-1.10V,溶出上限电位(E上)为-0.70V,溶出下限电位(E下)为-0.00V,工作电极旋转速度2500rpm.洗电极时间和富集时间分别为30s和600s。适宜的盐度和酸度为5.8-29.0×10-2mol/L和1.00-2.00×10-mol/LHNO3。对在海水中加入5μg/L铋(III)的样品8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3%。校正曲线方程为Y=4.77+55X,相关系数(γ)为0.9993。对青岛沿岸海水测定的加入回收率为96.5%。1994年利用该方法测定青岛沿岸海水中铋(III)的浓度为0.017-0.103μg/L。  相似文献   

7.
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提取纯化新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中藻蓝蛋白的提取和纯化方法进行了改进。用磷酸盐缓冲液循环冻融联合超声波破碎法,50%硫酸铵沉淀获得藻蓝蛋白(phycocyanin,PC),提取率达到13.1%。粗蛋白提取液再经过两次羟基磷灰石柱(HA)层析和sephacryl-HR-200凝胶层析对其进行纯化,纯度达到4.71%。纯化后的PC在12%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中得到两条带,分别是α和β两个亚基,分子质量分别为21.4ku和17.0ku。结果表明,通过上述分离纯化过程得到了较高提取率和电泳纯度的藻蓝蛋白。  相似文献   

8.
根据日立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生理体液分析法,以及同型胱氨酸的生理特性,建立测定同型胱氨酸的150min短程序法。经过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重视性好,变异系数小。当同型胱氨酸浓度为4×10-5mol/L时,峰位置和峰面积的变异系数(CV值)分别为0.20%和1.98%(n=10),明显低于规定技术指标(1%和2.5%)。对1、2、4(×10-4mol/L)浓度的同型胱氨酸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叶.33~106.67%(n=9)。本法与原法同时测定大鼠及人体血浆的同型胱氨酸的含量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本方法准确、可靠、快速、简便,适用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栓等血浆中同型胱氨酸的测定。本方法样品处理采用任其与空气接触,使血浆中同半型胱氨酸氧化为同型胱氨酸,测定其总同型胱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9.
南沙群岛珊瑚礁潟湖及附近海区春季初级生产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 4—5月运用荧光法和14C同位素示踪法测定了渚碧礁、永暑礁、赤瓜礁、华阳礁、南薰礁5个■湖和附近海区15个站位的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结果表明,■湖内的平均初级生产力和平均同化系数分别为 1.52±0.90 mg C·m-3·h-1 和 6.34±1.56 mgC·(mg Chl.a)-1·h-1 。附近海区的平均初级生产力为 0.27±0.12 mg C·m-3·h-1,最大值分布在 50m水层;平均同化系数为 2.99±0.85 mg C·(mg Chl.a)-1·h-1 ,最大值分布在50m水层,最小值分布在75m水层。珊瑚礁■湖初级生产力和同化系数都比附近海区高,可能与■湖的特殊生态环境和生物群落组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水体中痕量铬(Ⅵ)的催化动力学分析方法做了研究。研究体系为:铬(Ⅵ)-弱酸性艳蓝(RAWL)-溴酸钾-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硫酸。所得最佳分析条件为:pH=1.50,c(RAWL)=1.000×10-4 mol/L,ρ(CTMAB)=2.500g/L,c(KBrO3)=7.200×10-3 mol/L,t=2.0min,θ=45.0℃。所得的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6.00ng/mL,检出限为0.45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0.97%~1.92%,加标回收率为98.8%~101.5%。干扰离子实验表明:海水中的大多数阴、阳离子在此条件下对铬(Ⅵ)的测定无明显干扰。本方法可成功应用于淡水与海水体系中,并得到青岛近海及胶州湾铬(Ⅵ)的含量分布。相对于其他催化动力学分析方法,本方法具有分析温度低、检出限低、准确度高、易操作、耗时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海洋科学》2012,36(5)
通过测定花鳗鲡∞nguilliamarmorata)海南群体(HN)和菲律宾群体(PH)共19尾个体的线粒体D.100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约1017bp),分析了花鳗鲡的种群遗传结构。结果表明:A、T、G、C4种核苷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9.8%、28_3%、12.4%、19.4%,A+T含量(68.1%)明显高于G+C含量(31.8%)。所测序列中存在73个变异位点,共有18个单倍型。其中海南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删)、核苷酸多态性(Pi)、平均核苷酸差异数(纠分别为0.982、0.21577和219.655,而菲律宾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核苷酸多态性、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1.000、0.26728和271.821,两个群体之间平均遗传距离(P)为0.3203。结果表明2个群体遗传变异较大,菲律宾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海南群体更加丰富。通过构建NJ分子系统树表明2个群体的亲缘关系较近。利用中性检验Tajima’s D(海南群体D=I.35345,P〉0.01;菲律宾群体D=0.79220,P〉0.01)和Fs(海南群体Fs=3.759;菲律宾群体Fs=2.231)探讨其种群历史,表明花鳗鲡群体进化过程种群数量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2.
水样及生物体内微量锌、锰、硒的极谱催化波同时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在酒石酸盐-乙二胺-高氯酸-亚硫酸钠-高碘酸钾-EDTA体系中同时测定微量锌、锰、硒的极谱催化波,波峰敏锐,波形稳定。Zn2 浓度在0.4~40μg/dm3,Mn2 浓度在1.6~80μg/dm3,Se(Ⅳ)浓度在0.02~3.0μg/dm3范围内浓度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取天然水样平行12份测定,变异系数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南方某港疏浚淤泥对倾倒海区海洋生物的影响,对疏浚淤泥的溶出液进行了海洋浮游动物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温低于20℃时,淤泥溶出清液对浮游桡足类和卤虫Anemiasalina无节幼体的影响不明显;但当水温高于22℃时,淤泥溶出清液对海洋浮游动物有致毒作用,其LC_50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毒性增强。水温为22.0—24.0℃时,对卤虫无节幼体72h和96h的LC_50分别为665ml·L~-1[淤泥/海水体积之比,相当于1090.9g·L~-1(淤泥湿重W/海水体积V)]和405ml·L~-1(V/V,相当于664.4g·L~-1,W/V);对浮游桡足类48h的LC_50为306ml·L~-1(相当于502.0g·L~-1,W/V)。当水温为25.0—27.0℃时,对卤虫无节幼体72h和96h的LC_50分别为578ml·L~-1(相当于948.2g·L~-1,W/V)和238ml·L~-1(相当于390.4g·L~-1,W/V)。  相似文献   

14.
李进寿  卢斌  王波  柯才焕 《台湾海峡》2011,30(3):405-411
杂色鲍的免疫机能主要是由血细胞以吞噬的方式来完成.本研究将杂色鲍分别暴露在1、2、5Ixg/cm3不同含量氯霉素的水体中60d(每天暴露4h),检测其主要免疫指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经氯霉素暴露实验后,杂色鲍的主要免疫指标出现了下降.对照组与各药物含量组(1、2、5μg/cm3)中杂色鲍血细胞对溶藻弧菌的吞噬率分别为89.83%±3.66%、75.33%±4.89%、68.67%±5.05%和37.00%±9.21%;其吞噬指数分别为3.84±0.27、2.54±0.35、2.12±0.47和1.18±0.32;其血细胞密度分别为(2.72±0.33)×10’、(1.87±0.09)×10^7、(1.46±0.17)x10^7、(1.03±0.14)×10^7个/cmA^3.对照组与各药物含量组在水温3l℃高温胁迫下杂色鲍半致死时间(,Jk)分别为10、8、6、4h.各实验组的壳长、体重生长率、成活率与对照组比较,高含量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含量为lμg/cm^3和2μg/cm^3的氯霉素暴露对杂色鲍的生长有轻微的促进作用.各实验组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酶活指标变化与氯霉素的暴露含量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催化动力学原理和CPA矩阵法成功地建立1种新的能同时测定水体中痕量金属铁(Ⅲ)和镍(Ⅱ)混合双组分的分析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水体中铁(Ⅲ)和镍(Ⅱ)的测定。并确定了同时测定铁(Ⅲ)和镍(Ⅱ)的最佳分析条件是:pH=2.00,t=25.0℃,V(1,10-菲啰啉)=2.00 mL,c(KIO4)=1.2×10-4mol·L-1,c(RAWL)=5.00×10-5mol·L-1,反应时间t=10 min。在确定的最佳分析反应条件下,铁(Ⅲ)的线性范围为0~70.00 ng·mL-1,镍(Ⅱ)的线性范围为0~60.00 ng.mL-1,所建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1%~2.32%。对铁(Ⅲ)和镍(Ⅱ)质量浓度分别在5.00~60.00 ng·mL-1范围内的12组铁镍混合液进行测定,回收率在95.4%~104.4%。对自来水和黄河水水样的测定结果表明:铁(Ⅲ)和镍(Ⅱ)的回收率为95.5%~99.0%。  相似文献   

16.
黑鱾血液的生理生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敏  徐善良  唐道军 《台湾海峡》2009,28(4):482-487
本文采用F-820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黑纪的血液常规指标及血清中的17项生化指标进行了分析测定,并用Wright’s染色法制作血涂片对白细胞进行分类计数.结果表明:(1)黑纪的血红细胞数量为(2.49±0.47)×10^12个/dm^3;白细胞数量为(1.08±0.21)×10^11个/dm^3;在白细胞中以嗜中性粒细胞数量最多,占52.42%±4.67%,其次为淋巴细胞,占25.72%±2.88%;单核细胞体积最大,占总数的3.27%±0.62%.(2)黑纪红细胞脆性大,抗性差,在0.65%~0.70%的NaCl溶液中开始溶血,在0.50%~0.55%的NaCl溶液中完全溶血.(3)黑纪的血红蛋白(HGB)为109.11±15.72g/dm^3,高于一般鱼类,与其较强的耐低氧生理能力相适应.(4)血清中血糖浓度为4.72±1.35mmol/dm^3,明显低于凶猛肉食性鱼类,与其岛礁性生态习性和杂食性相吻合.(5)雌雄鱼的乳酸脱氢酶分别为332.67±188.48U/dm^3和905.66±257.85U/dm^3,雌鱼显著高于雄鱼,可能与繁殖活动相关.  相似文献   

17.
采用探针药物法研究磺胺甲基异噁唑(SMZ)、甘草及连翘对牙鲆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活性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将牙鲆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SMZ组、甘草组和连翘组。依次每日口灌0.9%的生理盐水、口灌SMZ150mg/kg·bw、甘草30mg/kg·bw和连翘100mg/kg·bw。连续6d后,第7天时4组牙鲆同时一次性腹腔注射探针药物氯唑沙宗。分别于注射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血。通过HPLC检测探针药物的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间接评价各组对CYP2E1酶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氯唑沙宗在4组牙鲆体内代谢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甘草组和连翘组氯唑沙宗的半衰期分别增加了0.311倍和0.799倍,均差异极显著(P〈0.01);SMZ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药时曲线下面积SMZ组与对照组比较减少了0.277倍,甘草组增加了0.286倍,差异均显著(P〈0.05);连翘组增加了0.865倍,差异极显著(P〈0.01)。总清除率(CL)SMZ组增加了38.83%,连翘组减少了46.88%,均差异极显著(P〈0.01);甘草组减少了21.22%,差异显著(P〈0.05)。说明甘草,连翘对牙鲆CYP2E1的活性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连翘的抑制作用高于甘草,SMZ对牙鲆CYP2E1的活性具有诱导作用,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对海洋来源的Vibro sp.QY102的产褐藻胶裂解酶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液体培养基成分为(w/v):0.5%褐藻酸钠;0.4%蛋白胨;0.3%KH2PO4;0.7%K2HPO4·3H2O;2%NaCl;0.01%MgSO4·7H2O,pH=6.0。按3%的接种量接入培养基,30℃150r/min振荡培养120h,产酶达到10.2u/mL,为优化前的4.5倍。Mg^2+是该菌株产酶所必需的,这在其他褐藻胶裂解酶生产菌株中未见报道。该菌株产酶发酵条件的研究,为褐藻胶裂解酶的大规模制备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于1981年在青岛近海采集真江食、石花莱和角叉菜样品,用氧电极法测定它们在不同生长季节和发育阶段的光合和呼吸速率,并研究不同温度对其光合和呼吸速率的影响,同时计算出它们的呼吸温度系数。结果表明,3种红藻具有典型的潮间带海藻的光合特性,即高光饱和点为600—1000μE/(m2·s),较高的光补偿点为12-40μE/(m2·s)和较高的光合适温≥25℃。温度对3种红藻的光合和呼吸的影响均很明显,在5,15,25℃下测试,它们的最高光合和呼吸速率都出现在25℃。3种红藻的呼吸温度系数(Q10),在5-15℃较高,为1.4-5.5在15-25℃较低,为1.1-2.7。说明它们在低温下的呼吸受温度变动影响较大。经计算3种红藻在适宜生长温度下的净光合速率:角又菜和真江蒿在15℃分别为4.90O2mg/(g·h)和8.14O2mg/(g·h);石花菜在25℃为11.87O2mg/(g·h),在3种红藻中最高。这说明,石花菜的光合效率并不象人们预料的那样低,其秋季幼体在25℃,1000μE/(m2·s)光强下,净光合速率达到19.19O2mg/(g·h)。看来在自然界石花菜生长缓慢主要是由于生境中低光照强度和较低水温所致。  相似文献   

20.
厦门西港筼筜湖排污口区底质环境要素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1995年8月厦门西港筼筜湖排污口区底质调查监测结果。Cu、Pb、Zn、Cd、Hg、S2、oil、org.等环境要素平均含量分别为:34.6、74.5、140.3、1.96、0.096、315.6、104.5(×10-6m/m)、1.71×10-2(m/m)。超标率分别为:50.0%、100.0%、100.0%、100.0%、0.0%、12.5%、0.0%、0.0%。Cu、Hg、S2-、oil、org.、Eh等环境要素极值出现在排污口(4号站),以其为中心呈扇形状向海方向逐渐降低,这些污染物来自筼筜湖,对局部海域造成污染。与1982年比较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