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应用《近世代数》的商集定义,针对中国湖泊的实际情况,将中国湖泊分成两类、四亚类、八型,初步建立了中国湖泊的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2.
中国过去2000年湖泊沉积记录的高分辨率研究: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吉磊 《地球科学进展》1995,10(2):169-175
过去2ka地球环境的变化规律和原因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关键内容之一,与其它自然记录相比,湖泊沉积具有储存信息量大,时间分辨率高和地理覆盖面广的优势。中国80年代后期以来已陆续开展了全新世湖泊沉积与气候,环境演化研究,并有迅速发展之势,对于过去2ka湖泊沉积的高分辨率研究,需要重视以下几方面问题,即提高核素测年的精度,建立环境指标的转换函数,注意早期化学成岩作用,选择分层湖和年层沉积,探讨气候要素有效指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湖泊分布区,由于河(江)湖关系自然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湖泊数量和湖泊面积变化都较大。本文利用时相为1975、2000、2007、2017年的卫星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借助GIS技术,调查研究了湖北省湖泊现状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17年,湖北省域大、小天然湖泊共计808个(其中大于100km2的湖泊有4个),湖泊总面积(平水位)2776.96km2,湖泊面积总量大,数量多,但空间分布极度不匀;1975-2017年的40余年间,湖泊总面积共减少了129.88km2,年平均减少量为3.09km2;湖泊变化阶段性特征突出,前30余年湖泊面积消减,数量减少,后10年面积增加,数量增加,反映出近10年来湖泊湿地生态环境总体趋于良性演化。  相似文献   

4.
湖泊水文学     
湖泊水文学是一门基础性与应用性密切结合的学科,既是水文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又是综合湖泊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史文献《禹贡》、《山海经》、《水经注》、《古代图书集成》、《行水金鉴》等就已记录了我们祖先了解、利用湖泊资源以及同水害作斗争的生产实践。近代湖泊水文学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以系统搜集各种湖泊水文信息并进行定量分析为基础。其代表著作有瑞士F·A·Forel教授1892—1904年的《日内瓦湖:湖泊志》(三卷)和《湖泊学手册 普通湖泊学》,俄国学者1896年的《陆地水—湖泊》,欧美学者A·E·Birge和C·Juday1911年的《威斯康辛内陆湖泊》,日本湖沼学家吉村信吉在20世纪40年代初的《湖沼学》,以及20世纪50年代的《湖泊学概论》和G·E·Hutchinson的《湖沼  相似文献   

5.
中国红枫湖沉积物中的年纹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中国的湖泊沉积年纹理,并通过这些年纹理的矿物组成、藻类种属、地球化学特征和区域季节性气候变化的对比研究,揭示了年纹理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陆地卫星图像,分析了西藏昂达仁错湖泊萎缩的现状,建立了湖泊萎缩的影像解译标志,并根据其在演化过程中所留下的萎缩痕迹,反演出昂拉仁错湖泊在6个不同时期的萎缩状况。认为气候干旱是导致湖泊萎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湖泊现代沉积计年研究新进展万国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湖泊,现代沉积,计年在重力作用下,湖泊水体中的生物残骸及非生物微粒不断沉降,形成沉积物堆积。确定沉积物堆积速率对了解区域环境变化、提取沉积记录环境信息、建立精密外生地...  相似文献   

8.
内陆封闭湖泊自生碳酸盐氧同位素剖面的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卫克勤  林瑞芬 《地球化学》1995,24(3):215-224
根据水体蒸发过程的同位素分馏方程,详细讨论了内陆封闭湖泊自主碳酸盐氧同位素剖面的古气候意义。计算结果表明,封闭湖泊水在蒸发过程中达到同位素组成稳定状态的时间小于二倍湖水平均滞留时间。因此,湖水同位素组成一般很快就达到与当时的气候环境相平衡的稳定状态,对气候环境的变化极其灵敏。湖泊自生碳酸盐的氧同位素组成则是湖泊汇水区气温、湿度和雨水同位素组成三者的函数。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风盛行时期气候转暖,降水量  相似文献   

9.
基于RS和GIS技术青藏高原湖泊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青藏高原70年代MSS影像数据与2000年ETM影像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基于RS和GIS技术研究近30年来青藏高原湖泊面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近30年来在部分湖泊面积减小的情况下青藏高原湖泊总面积和数量是增加的,其面积增加3316.52km^2,但在各区域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山地湖泊扩涨与山地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1∶10万与1∶50万地形图,考察了青藏高原的山地湖泊及其流域的河流(水文)、雪线、冰川高度、各高度山地面积与湖泊面积之间的关系。高原湖泊的规模与流域山地(其高度,中、西部湖拔大于500~750m,东部大于250m)存在密切关系。揭示山地降水是湖泊水的主要来源,其质(低温)与量是维持湖泊一定规模与稳定存在的主要因素。由于山地湖泊存在这种特殊的水文特点,因此,地质历史时期的暖湿期,高原山地湖泊比之低地、丘陵湖泊,扩涨规模可能更为显著。40~23kaB.P,高原山地湖泊异乎寻常地扩涨,可能是降水在暖期季风雨增加时,在山地区增高更甚,更多的低温水流贮湖泊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以平庄、铁法盆地为例,首先阐述了箕状湖盆萎缩阶段的河口坝型湖泊三角洲发育于盆缘断裂一侧的扇前河流入湖的湖缘带,具有与海岸河控三角洲相似的沉积特征;Gilbert 型湖泊三角洲发育于沉积-侵蚀盆缘一侧河流入湖的湖缘带,具有由底积层、前积层、顶积层构成的垂向层序及朵状平面砂体形态,它与扇体没有成因联系和空间上的毗邻关系。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这两种湖泊三角洲形成的地质背景,并对它们的发育条件及进积方式等成因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湖泊沉积记录的环境演变: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综合分析了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的新进展,着重对湖泊沉积记录与亚洲古季风变迁、青藏高原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湖泊响应等方面进行了扼要综述,指出今后研究的方向是:湖泊沉积环境指标与气候要素关系的定量研究、高分辨率环境演化时间序列与空间分异规律、现代湖泊沉积动态过程与环境、中国第四纪湖泊数据库与全球变化研究、科学交叉及与其它地质记录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3.
云南高原湖泊面临的保护与开发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南高原湖泊目前正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水体污染。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本文分析云南高原湖泊环境遭破坏的原因,提出对高原湖泊开发利用以及环境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西藏高原湖泊星罗棋布,形态各异,是世界上湖泊最多最集中的地区之一。通过对西藏高原湖泊的形成和几个典型湖泊的基本特征、水化学条件以及放射性元素特征进行的阐述,发现部分湖泊铀浓度较高,认为在湖泊中寻找铀资源是未来铀资源勘查值得参考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5.
文中阐述了Bohacs、Carroll等提出的陆相湖泊充填类型的划分理论,总结了陆相湖泊沉积的3种典型沉积组合:河流 湖泊相组合、波动深湖相组合和蒸发相组合,并对应各自的组合方式划分出3种湖泊充填模式:过充填湖泊、平衡充填湖泊和欠充填湖泊。笔者通过对中国松辽盆地中、晚白垩世时期泉头组-嫩江组的湖泊沉积相组合、层序地层特征等资料进行总结,并与Bohacs提出的湖泊填充模式划分进行对比,初步建立起松辽盆地当时的湖泊充填模式,进而对松辽盆地当时烃源岩埋藏和分布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利用湖泊沉积物中Rb/Sr值来反映受古气候制约的流域陆地化学风化率的变化,并恢复了岱海近400a以来以小冰期为特征的、具有100a准周期(经谱分析)的气候波动历史。通过磁化率、粘土矿物含量和种类的综合分析,确证了湖泊沉积物Rb/Sr值的变化可以用来重建流域内化学风化率与其相应的古气候演化过程,是湖泊沉积记录中具有比磁化率更明显气候意义的有效代用指标。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古湖泊的特征及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前人资料和遥感影像解译,对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湖相地层进行了划分与对比,确定了湖相地层的地域分布.根据古近纪-新近纪湖相地层的展布范围,初步圈定出了63个古湖泊,划分出5个成湖阶段、13个成湖期,其统计总面积大于200×104km2.古湖泊的规模、形态、展布方向明显受构造和古地理的制约.研究表明,古近纪时期的古湖泊主要分布在高原的东北部地区,新近纪时期的古湖泊主要分布在高原的西南部地区,两者之间为过渡地带.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古湖泊的演化,从时间上讲,有从老到新面积逐渐加大的趋势;从迁移方向上讲,有古湖泊的湖相沉积由东北向西南方向逐渐迁移、古湖泊的年龄由老变新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酸沉降对人类的威胁之一:引起湖泊体系鱼体汞污染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通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有关沉降以及由之引起的湖水酸化对湖泊体系中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演化规律的影响,说明由酸沉降引起的湖水酸化交造成的湖泊体系中鱼体汞污染。  相似文献   

19.
李敏  成杭新  李括 《地学前缘》2018,25(4):276-284
利用中国150余个淡水湖泊表层沉积物和深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数据,采用中位数绝对中位差的方法统计获得了中国主要淡水湖泊沉积物的As、Cd、Cr、Cu、Hg、Ni、Pb、Zn、TN、TP、TOC及pH的地球化学背景值,为我国湖泊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的建立和湖泊生态环境质量监管提供了重要依据。统计结果表明,我国表层湖泊沉积物中的As、Cd、Hg等重金属元素以及TP、TOC等发生了显著富集,显示出强烈的人类活动对湖泊沉积物环境质量的改变。在探讨国外环境质量基准值对我国淡水湖泊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适应性的基础上,提出直接采用国外相关标准还不能客观评价我国湖泊沉积物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应充分考虑我国湖泊沉积物的地球化学背景,建立适应我国情况的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  相似文献   

20.
湖泊光学研究动态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了湖泊光学研究几十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如湖水的光学特性;水下辐射能的观测、传输和计算。论述了湖泊光学研究的重点,包括黄色物质吸收系数S的确定;UV B辐射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光的生态效应;光化学过程(Photochemical Processes)、生物 光学模式(Bio-Optical Model)估算湖泊初级生产力以及湖泊富营养化限制因子分析及防治。总结了湖泊光学研究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估算湖泊初级生产力、叶绿素a的浓度、悬浮物的估算以及水色遥感研究等。阐述了湖泊光学未来研究方向,当前研究工作中国内与国外的差距及国内需要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