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探青海及邻区强震的可公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青海及邻区强震活动的时空特征时,发现其具有可公度性特征。着重探讨了青海及邻区强震(Ms≥6.5)活动时间的可公度性,得到该区自1900年以来Ms6.5级,以上地震具有2.53年的可公度值,并给出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2.
根据“可公度性是周期性的扩大”这一思想,对南疆Ms≥6.0级的强震活动进行了分区统计。发现各统计区几乎无例外地存在有强震活动的可公度性。大多数地震符合情况良好,个别区少量地震误差较大。以统计角度看,效果是明显的。经假设检验,相对误差为正态分布,其大小与预测期长短无关。特别是各统计区不同的可公度值之间有一个约为11年的最小公倍数,表现出极好的可公度特征。  相似文献   

3.
乌恰-帕米尔地区强震的灰色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可佩 《地震》1992,(5):35-43,53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和可公度性理论,试对新疆乌恰—帕米尔地区的强震活动趋势进行预测研究,给出了一个检验性预测的反演实例,结果表明:该地区6级以上地震具有3.8年的可公度值,7级以上强震具有10.1年的可公度值;M_s≥6地震可能发生在1993年3月8日—1995年2月2日和1997年1月10日—1998年12月2日,下次M_s≥7强震大约在2003—2007年前后发生。  相似文献   

4.
初探新疆强震活动的可公度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新疆大震和强震活动的时空特征时,发现其具有可公度性特征。本文着重探讨新疆M_s≥6.0级的强震活动时间的可公度性。 地震目录和统计分区 根据新疆历史地震资料情况,选择近年编的新疆历史地震史料目录为基础,参考其它目录,补充了一些边界附近的地震。顾及资料的可靠性和完备性,只取1895年以后的地震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5.
根据信息预测理论分析,江苏一南黄海地区M≥6级强震具有显著的可公度性。在回顾总结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6.1级地震预测的基础上,对南黄海海域1846年以来6级强震可公度性的基本结构及其预测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建立了可公度预测模型,对该区未来强震趋势进行预测探讨。结果表明,1999~2000年,该区有可能发生M≥5地震,2002年前后南黄海海域有可能再次发生M≥6级强震。  相似文献   

6.
根据江苏-南黄海地区1500 ̄1996年M≥6强震活动和时间分布特征,应用有序性分析,可公度性分析和强震丛集性等方法对该区6级强震趋势预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未来几年本区依然存在6级强震的危险,下次M≥6强震有可能发生在2002 ̄2003年。  相似文献   

7.
江苏-南黄海地区自16世纪以来已发生17次6级以上强震,经研究发现它们存在着时间间隔为74年、57年、26年、7年的有序性结构,利用这种强震活动的有序性和可公度性理论相结合,试对该区6级以上强震进行预测探索,结论是1995-1996年、2001-2002年前后该区有发生6级以上强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信息预测理论与新疆地区7级强震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简要介绍了翁文波信息预测理论,据此对新疆地区7级强震活动的 性、可公度性及其网络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指出本区7级强震活动所呈现的多个有序周期中41a、30a(60a、90a)、11a具有特别重要的预测意义。结论表明,本区未来7级强震有发生在2005、2009、2015、2020或2022年前后。  相似文献   

9.
南黄海地区强震趋势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南黄海地区 1 846年以来MS≥ 6强震活动的可公度性进行了分析 .发现该区强震活动具有 6a、1 2a和 5 7a的基本周期 ,此外还有 6 3a、6 9a和 75a的周期 .根据强震活动的可公度性特征和丛集特征 ,对南黄海地区未来MS≥ 6地震活动趋势进行了预测 ,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论证 .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陆7级强震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国胜 《地震研究》1999,22(4):343-348
1988年以来,中国大陆发生了4次7级强震,作利用可公度性计算和评估函数及川滇强震特征等方法,对这4次强震作出了较好的预测,长期的研究实践表明,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在一定区域内呈现出某种韵律特征,地震的可公度性能表述这种韵律特征,特别在活动期间,利用内可公度计算预报6-7级的地震应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地震活动趋势判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难题,我们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本文采用1900-2013年伊朗地区≥6.7级强震数据,对伊朗地区地震活动进行趋势判断.在可公度方法的基础上,利用蝴蝶结构图和可公度结构系进一步分析时间序列的对称性,再通过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对照,判断出2016a发生下一次强震的信号较强.利用震中空间区位的迁移研究发现其空间迁移经纬向具有对称性和同步的突变性,判断认为发生强震的位置在伊朗东部北纬34度左右地区,该趋势判断对可公度法的探索研究具有一定贡献意义.  相似文献   

12.
燕山地震活动具有可公度性,M≥6地震可公度周期约50年,M≥5地震可公度周期约3.78年。本文分析了燕山带M≥5地震可公度性活动特点及其与太阳黑子活动、郯庐北带M≥5地震活动的相关性,根据可公度性特点建立了燕山带地震的可公度性预测公式。对1976年唐山7.8级地震检验表明,公式具有较强稳定性和较高预测精度,可用于预测。文中提出了对燕山带潜在5—6级地震的预测,可供地震监测预报参考。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北部地区未来3~5年内强震形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统计分析、有序性分析、干支预测模型、可公度模型等方法,对青藏高原北部地区7级强震以及青海省M≥6级强震的危险性进行预测估计。结果表明,目前该区累积发震概率已达60%,到2000年初将达到75%,2000年前后有可能发生7级强震,青海省1998年前后有可能发生M≥6.5级强震。  相似文献   

14.
雷州半岛—琼北地区中强震活动的可公度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瑜 《华南地震》1997,17(3):87-91
在研究雷州半岛-琼北地区中强震活动的时空特征时,发现人有可公度性特征,着重探讨了雷州半岛-琼北地区中强震活动时间的可公度性,得到该区从1509年以来Ms≥43/4级地震具有6.85年的可公度值,并有两个比较明显的活动周期,与东南沿海地区历史地震活动周期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汾渭地震带M_s≥6级地震在时间上具有可公度性,可公度值为4.09年。中强地震序次节律存在以3为倍数的韵律特征,据此可建立该带M_s≥6级地震可公度性预测公式。对1989年大同M_s=6.1级地震检验表明,预测公式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较高的预测精度,结合节律分析可对汾渭地震带今后的中强地震活动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
对重大自然灾害趋势判断的时空对称分析方法进行总结,利用该方法研究了所罗门群岛俯冲带强震的时空变化特征,对该区的未来强震做出趋势判断。结果表明:1强震活动与区域地质活动关系密切,历史强震均发生在俯冲带一侧。2强震活动在时间分布上具有可公度性。所罗门群岛地区在2015年发生7.4级以上地震的信号较强,蝴蝶结构图表明2015年发生M≥7.4级强震的概率为46.7%,不漏报水平43.75%。3在空间分布上,强震震中呈东西对称跃移,且具有沿板块边界运动的特点。震中跃移具有规律的经纬对称性和经纬同步性,在经度上以160°E为对称轴摆动,在纬度上以10°S为对称轴上下摆动。根据震中跃移的空间对称和最小作用量原理判断,下一次地震的震中位置在纬度上可能逼近9.5°S以北位置,在经度上可能逼近160°E以西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南黄海6.1级地震后强震活动趋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江苏南黄海地区(31°~35°N,119°~123.5°E)1500~1996年M≥6强震资料,应用有序性分析、可公度性分析等方法,对1996年南黄海6.1级地震后强震趋势进行了跟踪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未来M≥6强震可能发生在2002~2003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可公度方法、震中时空迁移特征、太阳活动与地震之间的关系三方面来分析哥伦比亚1952年以来的M_S≥6.8强震数据,并对哥伦比亚强震活动规律及趋势进行判断。结果表明:2015、2016年M_S≥6.8强震的信号强,2016年信号更强;太阳活动周期的极大年附近和下降段,M_S≥6.8地震活动频繁,2016年位于太阳活动第24周期下降段,地震信号强,与可公度结果一致;未来M_S≥6.8强震震中可能向西南方向迁移,很可能发生在4°N以南,76°W以西地区,即哥伦比亚的西南地区。  相似文献   

19.
根据1500年以来的地震资料分析,江苏-南黄海地区M≥5中强震具有显著的干支60周期性特征,南黄海海域M≥6强震具有良好的可公度性,并对其基本结构和预测功能进行了研究。未来几年该区依然存在5 ̄6级地震的危险性,第二活跃幕可能将持续到2009年前后。  相似文献   

20.
王季达  王公达 《内陆地震》1992,6(3):232-239
探讨了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在地震活动性研究中使用的可行性。应用1882年以来新疆及邻近区域内6级以上的强震资料,使用AR模型,分析了本地区强震活动的规律及特征。其结果可用于新疆未来强震活动的趋势分析及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