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曼英是位倔强的姑娘。1956年高曼英初中毕业后到西安测绘训练班学习的时候,有的同志担心怕分配学外业,因为外业生活苦,工作累,而内业就舒适些了。可是高曼英却不这样想,她认为年青人应当有志气,不要在温室内冬眠。她要求学外业,到艰苦的野外去锻炼锻炼。去年训练班结业的时候,又有人劝她说:“小高,干测量整天爬山钻林,这玩艺可不是女孩子干的呀,还是投考高中去吧!”她很气愤,当即就顶回去:“什么话!我早已决定在测绘事业上干一辈子。党培养我这么些年,现在正是为党工作的时候了。”就这样,她怀着对党的事业的满腔热情,走向了测绘战线。  相似文献   

2.
正"菜刀"导游我们一踏入宝岛,接触的第一个台湾同胞就是这个自称"菜刀"的蔡导游。到达台北,一下飞机,顿感台北的闷热。我不免发呆:不是说台北不太热吗,何以像内地的三伏天一样?看来在台湾的十多天又要过一次盛夏了。我们鱼贯而入地上了6号大巴,这个蔡导游顿时来了精神,他在自我介绍后,就说以往的客人都会在最后就叫他"菜刀"。我心想,不用到最后,他的菜刀就会扬眉剑出鞘的,因为导游带游客大量购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正5年前,我从测绘学院毕业来到测绘大队,先是一名野外作业的测绘员,后来根据组织需要,又开始从事政治工作。一个是工科,一个是文科;一个是业务,一个是政工;一个是旁人眼中的"高精尖",一个是同行口中的"万金油"。可要我说,技术干部"转行"政工干部,不是"舍鱼而取熊掌"的选择,而是从"技术"到"技术+政治"的转变,"两者可以得兼"。事实上,用干技术的经验干政工,也可触类旁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两者看  相似文献   

4.
刘正军 《测绘工程》2005,14(2):77-78
张继贤研究员1965年生于陕西省商州市,1988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系,1991年获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博士学位,1995~1997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出站后进入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工作.1997年入选国家测绘局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999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入选,2001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5.
2004年9月中旬,我参加中国测绘学会代表团访问大洋洲。第一站是新西兰。这个国家位于太平洋西南,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00万,主要由北岛和南岛两大岛屿与斯图尔特岛等组成。我们到新西兰的时候,正是早春时节。  相似文献   

6.
测绘专业英语既是一门语言课,同时又具有明显的专业课特征,这决定课程在测绘人才培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测绘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毕业后能否较好地利用英语开展测绘领域的相关工作。为此,结合测绘工程本科专业的特点及学生实际,在教学中针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1月17日召开的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上,陆昊部长提出的2018年十二项重点工作中,第六项提到,要"增强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市场主体的一份子——地理信息产业的一个企业代表,置身其中,也会思考这个命题,在此就想从我们自身的视角来思考和探索,如何才能实现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测绘动态     
浙江省召开测绘工作会议浙江省第一次测绘工作会议已于8月4日到8月6日在杭州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全省13个单位的代表。会议首先总结了浙江省解放10年来测绘工作的成就,大家一致认为浙江省测绘事业在党的正确领导  相似文献   

9.
正地图学老师给我们上第一堂时说,"地图是有灵魂的"。她说这是30年前她的老师告诉她的,但是,地图的灵魂是什么需要靠我们每个人自己去体悟,并且是需要在我们亲自画过很多地图以后才有可能体悟到。此后,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我大概只做了一件事,处理地形数据,将全国的流域分级。枯燥、琐碎、重复、严格的训练后,我通过了论文答辩,毕业了。5年后,我第一次翻开中国地图  相似文献   

10.
《测绘科学》2004,29(Z1)
<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国家测绘局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造就了大批的测绘专家和高层次人才,为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国家测绘局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以及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就是这个人才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测绘生产和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九五"和"十五"期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工作作为测绘人才工作的一条主线,为中青年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迅速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测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壮大奠定了良  相似文献   

11.
31岁破格晋升为教授,32岁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并入选测绘系统跨世纪学术带头人,33岁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34岁获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5岁获湖北省首届五四青年奖章,其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6岁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我国测绘领域史上最年轻的院士,也是中国工程院此次新增选54位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 从选择测绘的那一天起,李建成就在这条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走来,一个个荣誉是对他执著追求、辛勤付出的最好奖励. 时光追溯至1987年,那一年本科毕业后,李建成师从王昆杰教授攻读硕士,1990年硕士毕业,成为宁津生院士的第二位博士生,开始研究地球重力场这个"冷门偏门".多年奋战,不屈不挠,李建成在浩瀚科海迎风搏击,成长为该领域的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12.
<正>1.作者账号注册(作者第一次投稿需要注册成为《测绘科学》正式作者,并经编辑部账号确认可使用。)1)作者登录"www.测绘科学.cn"或"www.测绘科学.中国"网站。2)单击"用户注册"按钮,进入注册页在。3)阅读《测绘科学》服务条款和申明,单击"我同意"按钮进入下一页。4)填写注册资料:用户名、密码、姓名等(标有"*"为必填项),填写完成后单击"注册"按钮,或者"清除"按钮重新填写。  相似文献   

13.
不论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测绘工作方法,使用什么样的测绘设备,在我们已完成的测绘工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测绘成果的质量会出现一些差异。本文论述了"关注度"是测绘工作中最重要的主观能动因素。  相似文献   

14.
<正>我是陆宇红,在1988年左右,曾经跟着黑龙江省测绘局直属单位信息院刚独立建制的航测外业队出测,因测区的转移到过不少地方,也有若干惊险的工作经历。过关的感伤与被狗追过的日子第一次去苏州出外业时,出测队伍里大多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有的同志年龄较大已成家,孩子尚幼,也有如我这样新毕业的女大学生。火车一过山海关,很多人都落泪感伤。当时测区驻地闭塞,离居住地较近的是一处  相似文献   

15.
召开这个座谈会,一是来看望大家。我到督察机构去得不多。从去年开始到今年,有三个特殊的情况,一个是中央确定国土资源部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单位;第二个是汶川地震后国土资源部有很多工作要做;第三个是机构改革。这些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出去就相对少一些。所以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来看望大家,向大家表示慰问。二是利用这个机会听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同志们都工作在一线,碰到的具体问题最多,感触最深,对工作中的问题、制度上的缺陷,感受要比机关的同志深,  相似文献   

16.
正2021年4月27日,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专业测绘一分院中队长马新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自2011年参加工作以来,马新建始终扎根测绘生产一线,先后主持并出色完成了冬奥会延庆赛区、大兴国际机场建设、亦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车间测绘等多个国家和北京市急、难、重特大测绘项目50余项,体现了精益求精、攻坚克难的工匠精神。在工作期间,多次荣获北京市"职工技协杯"工程测量竞赛和京津冀职工技能竞赛双料第一名、"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优秀技能人才"称号、北京市总工会授予的"首都劳动奖章"、"全国测绘地理信自技能能手"称号等荣誉。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月18日,大年二十五,院里很多家在外地的职工已经提前请假奔波在回家过年的路上.这一天,我随刘涛院长也在路上奔波,只是我们的目的地是位于伊犁州新源县的测区驻地.去年伊犁"11·1"地震发生后,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出了今年3月底前完成地震灾区重建规划、入冬前让受灾群众住进抗震安居房的工作部署.我局临危受命,打破常规,在前期充分调研和准备的基础上,在1月11日就开始了为期60天的伊犁地震灾后重建1∶1000地形图基础测绘项目冬日会战.本次大会战共组织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二、第三、第四地形测量队,自治区第一、第二测绘院等20家测绘单位、700余名测绘队员、170余辆车、500余台仪器设备参与会战.本次会战的任务是为伊犁地震灾区230个村庄测制约350平方公里的地形图1400幅,为灾后重建提供坚实的测绘保障.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1月24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了《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测绘法第二次修订后全国第一部测绘地理信息地方性法规,而且是废旧立新的。《条例》的出台,拓展了测绘工作外延,"地理信息"写入法规名称,解决了传统测绘转型升级、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壮大过程中对法的需求。《条例》施行一年来,有力促进了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事业  相似文献   

19.
<正>龙腾瑞气,燕舞春风。2012年1月9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资源三号测绘卫星发射升空,中国航天测绘开启了新纪元。中国测绘地理信息人企盼已久的测绘飞天梦终于实现。本期"深度报道"《迈向卫星测绘新时代——写在"资源三号"测绘卫星发射升空的时候》,全景回眸了中国测绘地理信息人追逐这一梦想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科技人物     
卢 健教授简介  卢健教授 ,男 ,湖北红安县人 ,生于 1942年。 196 0年就读于武汉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系 ,1993年受聘为航测专业教授 ,获政府特殊津贴 ,之后又成为博士生导师 ,是遥感信息工程领域资深教师。196 5年从武汉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系毕业后 ,卢健同志被分配到国家测绘局第一地形测量队工作。 196 9年冬测绘局所属队伍撤消 ,失去了专业所依托的机构所产生的惶惑并不能动摇他人生的理念 ,在新工作岗位上他仍然孜孜不倦 ,更为广泛地吸取知识。为此 ,他自学水能机的深奥理论、掌握电力网自动控制的二次回路原理 ,并在实践中对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