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广州市某桥梁施工工程高支模在施工中的自动化监测成果,建立高支模在桥梁施工中的变形与混凝土浇筑的回归模型。通过与实测变形数据的对比分析,说明了所建立回归模型的有效性。将高支模自动化变形监测与混泥土浇筑方量和浇筑速度结合起来,可以进行高支模变形的物理解释和预报,为指导高支模施工提供安全保障。对于类似工程的变形监测具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高支模支护体系变形监测与安全性试验研究的基本内容,分析了在试验过程中传统变形监测技术所受到的局限,提出了应用绝对激光跟踪仪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通过试验分析,为高支模支护体系实时、可视、高效的变形监测与智能预警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高支模变形监测中,针对高支模结构复杂、事故突发等特点,提出了以高精密的测量机器人为主体的测量设备,通过自由设站混合基点网进行了高支模变形监测,为提高高支模变形预警自动化与智能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李卫海  陈丽佳 《测绘通报》2018,(6):135-138,152
城市电力隧道具有结构多样、截面尺寸小、设施多、电磁干扰大等特点,在运营期间,采用传统测量方法进行变形监测费时费力,难以保证监测精度,需要推进智能化监测。光纤传感技术的应用逐渐成为行业应用的新趋势,但采用光纤传感技术在小截面隧道变形监测中应用成果鲜见。本文结合实际,研发了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电力隧道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无线传输、自动化、高精度、实时采集数据、分析和预警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营和维护成本,对于其他类似变形监测需求具有较高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地表覆盖增量数据作为国情监测成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新生型及伸缩性变化图斑采集、地类图斑属性更新、变化信息提取尺度把握等问题的正确性,直接影响后期监测成果的质量及使用,本文结合工作实例对此类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6.
监测自动化是集成了工程测量技术、计算机程序语言、数学、统计学、网络技术为一体的作业系统.目的是从外业监测数据采集到内业数据处理,再到输出监测成果,都能快速反应.能够通过分析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建立起分析预测模型,从而输出较为合理的预测值,以此判断基坑变化情况的发展方向,作为应对各种突变情况时,进行决策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地理国情普查在2015年完成,普查成果在"多规合一"、规划与监管、环境保护治理、自然资源调查与审计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大,对国情普查成果的更新提出了迫切需求,需要在普查成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常态化监测。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变化信息采集主要分为地表覆盖和地理国情要素,并对两者的采集指标、采集要求、要素分类、要素变化信息的记录做了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基于固定式测斜仪的地铁基坑墙体深层水平位移自动化监测系统组成,详细阐述了系统应用于常州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某车站主体基坑监测实施情况。在自动化监测点位旁布设人工监测点位,并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传输及处理,实时提供监测成果并绘制变形曲线。并且自动化监测成果精度可满足施工监测的需求,成果可真实反映基坑墙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9.
针对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项目地表覆盖分类成果质量检查的特殊性,结合验收检查工程实践提出了一套有针对性的成果质量检查技术流程与方法,归纳了成果采集精度、分类精度等关键的质量元素的检查要点、具体方法与典型质量问题,可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成果质量检验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中的地表覆盖成果作为重要的基础性空间数据,将发挥对各类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基础支撑作用,其成果质量水平将影响各类自然资源统计、分析、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根据测绘重大工程质量控制实践,为确保最终成果质量,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统一的成果质量评价标准,并开展全面、高效、准确的成果质量检查。本文深入分析了地理国情监测、国土调查等已开展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程中地表覆盖相关数据成果的质量特性,以及相关工程中地表覆盖成果质量评价标准、质量检查技术方法的现状及关键技术需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定量化指标评定法的地表覆盖成果质量评价技术方法,应用面向对象、深度学习等遥感影像智能信息提取技术辅助的地表覆盖分类精度质量检查技术方法,以及应用新型远程化、增强化外业调绘核查技术辅助的地表覆盖成果外业质量检查技术方法,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中地表覆盖成果质量控制的实施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GPS技术在超高层建筑施工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高层建筑施工监测属于特高等级精密工程测量范畴,将GPS技术应用于测量基准复核和施工控制点外符合检核,提高了施工测量成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环境应用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宫鹏 《遥感学报》2010,14(2):387-401
过去10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迅速发展成一门应用技术。它是遥感技术的扩展。文章介绍近年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环境应用中的进展。主要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全球变化和生态研究、土壤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及水文、精准农业等领域的监测以及在目标跟踪方面的进展。总结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挑战,并对其未来环境应用中的重点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张广波  张习全  于晖 《北京测绘》2022,(10):1391-1395
近几年来,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已经由传统人工执法阶段全面进入数字执法阶段,在很多城市取得较大建设成果和应用效果。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引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进入智能执法新阶段。本文基于原有国土资源数字执法建设成果,引入云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设了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云+端”模式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新技术体系,可实现巡查车辆、人员等资源智能优化调配,实时掌握监测土地的状况和异常变化情况,为及时遏制土地违法行为提供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一些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变形监测信息化管理不完善,安全运营过程中变形监测方法陈旧单一、监测数据准确性与实时性难以保证等实际问题。针对这个难题,本文对变形监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研发了自动化采集与集成化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了多源监测数据的实时处理、综合分析、成果输出及科学的实时预警等,为提高建筑变形监测质量、效率及管理水平和为工程安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5.
庄林浩  王齐林  王三军 《测绘工程》2011,20(3):74-75,80
结合广州新电视塔沉降观测项目,介绍该项目沉降观测的具体方案.结合工程实际,采用文中所述的沉降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通过25次的沉降观测,有效地监测了新电视塔在施工期间及运营期间的沉降变化情况,成果可靠,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为今后大型建筑物的沉降监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物联网和WebGIS果园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果园环境监测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实时性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和WebGIS技术的果园监测系统。该系统首先采用智能感知终端,实现对果园环境信息的采集;其次通过网络将实时数据传送到监测管理系统数据中心;最后基于WebGIS技术提供数据发布、可视化、分析等服务。系统实现了果园环境信息智能感知,多种数据基于位置地图显示,数据查询与灌溉分析,为果园智能化监管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和浮标网络定位技术是当今海洋测绘领域的新技术。浮标网络定位技术结合了全球定位系统和水声测量定位技术,可有效地为水下目标进行定位和导航。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由大量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可用于实时监测海洋环境的变化、节点定位、水下目标定位和导航等。详细分析了浮标网络定位技术的不足,介绍了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深入剖析了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了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为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国内外水下GPS定位技术的应用特点,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浮标拖缆监测的水下GPS定位技术。此技术包含GPS智能浮标、拖缆和监测系统3个主要部分。监测系统采集拖缆的形态数据传送到GPS智能浮标;浮标结合自身GPS坐标计算水下被跟踪目标位置。给出了定位计算的数学方法,即以拖缆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三次样条插值原理求拖缆线型曲线方程,得到水下目标位置。对40m长拖缆实例进行了计算,验证了其理论可行性。此定位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不受水域范围限制且具备一定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面向典型地理国情监测,提出了监测信息提取处理、分析发布的技术流程方案;从监测数据源分析、监测信息整合提取、监测信息统计与分析、监测信息管理、监测成果制作、监测成果发布展示6个方面研究了典型地理国情监测信息分析发布技术框架建设。针对城市发展变化监测专题,以重庆市万州区为实验区,搭建了典型地理国情监测信息分析发布集成平台,验证了该技术框架的可行性,为典型地理国情监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武汉大学和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共同组建的城市智能感知与精密测量工程中心在深入研究地铁隧道结构监测现状的基础上,将移动三维激光测量技术应用于地铁隧道结构监测,提出一套适用于隧道结构和病害监测的硬件集成方案,研发了一套高效快速获取地下空间结构三维几何特征的方法,实现了隧道结构表观几何特征和病害监测成果高精度提取,并且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轨道交通隧道全断面智能识别与分析系统的研发及检测装备的研发,实现了轨道交通全断面病害的智能检测与隧道服役状态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