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大长沙火山岩盆地铀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分析了盆地的火山活动、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点和铀矿化特征。认为盆地是塌陷式的,岩浆活动分为两个旋迥,并且不同族迥的岩浆来源深度不同。盆地发育有多期次的矿化蚀变,铀源有地幔铀、基底铀及盖层蚀变而迁移出的活化铀。盆地断裂构造发育,有较好的矿质沉淀场所,又处在有利的铀成矿区域背景之下,因此具有较大的铀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3.
4.
文章根据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构造环境、盆地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及其基底结构,将中国含铀沉积盆地划分为裂谷型盆地、前陆盆地、挤压挠曲盆地、山间盆地和走滑拉分盆地等5种类型。在分析各类型含铀沉积盆地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各类型含铀沉积盆地的铀成矿特征;提出裂谷型盆地、前陆盆地以及山间盆地等3类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是我国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最有利的沉积盆地,也是今后我国地浸砂岩型铀矿的主要找矿方向;挤压挠曲盆地的铀矿找矿在我国已经取得重要进展,其找矿前景十分广阔;走滑拉分盆地的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相对较弱,但因其常常叠加热液改造成矿作用,其找矿前景还是值得探索的。 相似文献
5.
6.
7.
鹅公山火山盆地是赣杭构造火山岩带铀多金属矿产较丰富的火山盆地。在整理前人勘查成果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铀、金、银成矿地质特征,从火山盆地成矿元素聚集、构造、岩浆活动、围岩蚀变、隐爆作用及幔源物质等方面对火山盆地铀多金属矿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中生代强烈的火山岩浆活动及其作用,为火山盆地火山—潜火山热液型铀多金属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文章建议加强隐爆角砾岩与成矿关系及幔源物质参与成矿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大埠岩体内及近外围铀、钨矿产信息丰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大埠岩体花岗岩呈钙碱性、过铝质,具高硅(73.73%~77.89%)、富钾(3.99% ~ 5.60%)和低钙(0.107% ~ 0.660%)含量特点,铝饱和指数A/NCK为1.04~ 1.25、里特曼指数δ为1.66 ~ 2.34,稀土元素总量低(∑REE=37.28×10-6~ 177.49×10.6),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表现为左高右低、具强负铕异常的“V”字型,大离子亲石元素K、Rb、Th、Sr等富集,Ta、P、Ti亏损,这些特点说明岩体的形成是古老陆壳物质熔融的结果.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华南产铀花岗岩和含钨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结合近年来铀、钨矿勘查取得的新成果,认为大埠岩体具较大的铀、钨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9.
阿鲁科尔沁地区早白垩世侵入岩主要由中细粒花岗闪长岩、中细粒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组成,岩体总体具有富硅、富钠而相对贫钾的特征,属准铝质—弱过铝质的钙碱性系列。岩体中稀土元素总量较低,轻重稀土发生分馏,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相对富Th、U、Zr、La和轻稀土元素,相对贫Sr,属I型花岗岩。岩体主体来源于壳源组分的部分熔融,形成于早白垩世的后碰撞伸展环境,为有利成矿构造演化阶段。岩体中,w(K)/w(Rb)比值、w(Rb)/w(Sr)比值、w(Fe2O3)/w(FeO)比值、分异指数DI较大,固结指数SI较小,属演化程度低、分异程度较高的氧化型磁铁矿系列花岗岩,其地球化学含矿性参数显示Mo、Cu、Pb?Zn金属成矿潜力依次降低,Au成矿潜力差。 相似文献
10.
吐哈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盆地。经过对吐哈盆地的综合地质调查、钻探评价和资料分析研究,预测出西南缘艾丁湖斜坡带、大南湖、沙尔湖、三道岭地区和塔克泉构造带为地浸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区。铀成矿远景区由于构造作用的相对特殊性和差异性,可划分出断-超褶曲式、断-隆式、断-阶式、斜-断式(单斜式)4种构造型式,这4种构造型式对铀成矿作用过程产生不同制约。综合分析认为艾丁湖斜坡带、大南湖地区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构造条件最好:三道岭、沙尔湖虽具备局部稳定构造斜坡环境,但受构造影响,潜力有限。 相似文献
11.
二连盆地早白垩世末期断拗转换的构造应力场背景,为赛汉组上段古河谷沉积的发育创造了有利的地质条件。赛汉组上段古河谷沉积是在下段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的基础上演化而成,由于湖泊沉积衰亡,形成了长流程的古河道砂体,为铀成矿提供了理想的赋矿空间。晚白垩世-古新世长时间的沉积间断,有利于氧化带的发育。因此,古河谷砂体和氧化带控制了盆地内的铀成矿。笔者通过以哈达图、赛汉高毕和巴彦乌拉铀矿床的对比分析,建立了二连盆地3种不同古河谷类型的铀成矿模式,并对其进行了潜力分析,指出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13.
黑水地区位于平庄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找矿目的层为白垩系孙家湾组,目前在盆缘发现了较好的氧化带和工业铀矿化线索,但成矿作用方式和类型并不清楚,困扰着下一步勘查方向的选择。为深入研究目的层氧化作用和铀成矿地质特征,通过系统采集样品,进行镜下鉴定、主量元素、环境地球化学指标、粘土矿物、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等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黑水地区含矿目的层砂岩成熟度较低,为近物源沉积;后生氧化作用较强且存在明显的蚀变分带现象;目的层还原剂主要为黄铁矿,铀的富集方式主要为含铀含氧水不断渗入砂体,在层间氧化带前缘氧化还原过渡带富集成矿,铀矿物类型主要为沥青铀矿,其次为铀石,主要有2种赋存形式。对铀成矿地质特征进行探讨,认为该地区符合层间氧化带型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新疆伊犁盆地铀成矿特征及其形成地质条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古抗衡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7,20(1):18-23
本文通过对伊犁盆地区域地质,地貌景观,地层,构造特征的描述,和对铀成矿地质特征的概括归纳,分析总结出了盆地内铀矿床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它们是丰富的铀源,良好的地层结构和砂体,规模较大的斜坡带等基础条件,造山运动是成矿作用的驱动力。而上白垩统-第三第砂砾岩层覆盖才是最重要的矿床定位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盛源盆地铀成矿特征与成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盛源盆地是我国一个重要产铀盆地,具深源地质作用和深源成矿特点,3个火山岩型铀矿床有3种矿石类型,即U-赤铁矿型,U-胶磷矿型和U-萤石型,前二者属火山沉积型铀矿化,后者是火山期后火山热液作用的产物,EW向断裂是主要控矿因素,成矿物质有壳源,也有慢源,铀成矿与地幔流体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张笑天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2013,(Z1):114-118
为了解赣杭构造火山岩带铀成矿规律,归纳总结了前人对该成矿带的区域地质背景及典型矿床主量元素、稀土元素、氢氧同位素的研究成果,并得到以下认识:燕山晚期区内构造环境由挤压转变为拉张,是赣杭火山岩铀成矿带铀成矿作用的重要阶段;赣杭火山岩铀成矿带赋矿围岩普遍ω(SiO2)较高,属钙性岩钙碱性岩、强过铝岩石、碱性钙碱性系列,铀矿化与稀土元素富集呈强烈的正相关;赋矿主岩是壳幔混源的产物,但也有人认为成岩物质来源于硅铝壳;成矿热液的水源主要是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充分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分别从铀源特征、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古水文特征、古气候特征和古层间氧化带特征等方面阐述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区域铀成矿地质特征,归纳了赋矿砂岩的岩性特征和区域铀矿化特征,总结了区域铀成矿规律,认为在具备丰富的铀源条件和稳定成矿构造环境条件下,铀成矿主要与赋矿层沉积体系类型、砂体及其空间分布、砂体后生蚀变分带(古层间氧化-还原分带)、砂体中的还原性介质、水动力条件、地层结构及砂体的非均质性、岩石地球化学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建议今后在铀矿地质勘查和科研工作中应重点关注这些与铀成矿相关的地质因素,但在不同的成矿地质环境中应有所侧重,厘定关键控矿要素,实现新的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8.
赣杭铀成矿带中段分布有大量的火山岩,不同地区的火山岩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存在很多共性,文章通过对带内火山岩主微量、稀土元素分析,总结岩相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研究表明:火山岩属于酸性-中酸性岩石,亚碱性岩石系列,具有钾玄岩系列岩石特征,属于强过铝质岩石;微量元素特征反映了其为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铀元素含量均高出地壳平均含量;稀土总量高,属于轻稀土富集、铕亏损型。赣杭铀成矿带中段火山岩具有一致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图,表现出不同地区的岩浆岩具有同源性。赣杭铀成矿带中段铀矿化均赋存在不同产状的火山岩中,且为铀成矿提供部分铀源。火山岩形成于碰撞后拉张伸展构造环境,且火山岩具有同源(壳源)、同期(早白垩世)特征。而成矿和成岩存在矿岩时差,成岩在前,成矿发生在成岩后期,成矿物质则可能来自幔源。 相似文献
19.
渤海湾盆地所在的京津冀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中深层水热型地热开发区域之一。按照盆地类型划分,渤海湾盆地属于以新生代为主的中—新生代叠合断陷盆地。岩石圈伸展作用控制了盆地凹陷区的分布,同时导致了火山作用进而影响了火成岩分布。渤海湾盆地新生代火山活动与不同区域裂陷、坳陷作用密切相关。古近纪盆地进入裂陷初期,构造火山活动强烈,火山岩沿盆内大断裂呈裂隙式喷发并广泛分布;新近纪,盆地进入坳陷期,构造火山活动强度明显减弱;第四纪以来,渤海湾盆地火山活动微弱,火山岩零星分布。盆地古近纪至前第四纪火山活动可划分5期,其中第四纪火山活动形成的火山机构及火山岩主要分布于河北省沧州市周边及渤海滨海地区。大山、小山两座(目前渤海湾盆地内发现最新的)火山机构玄武岩样品的放射性生热率分别为1.62~2.07μW/m3和1.87μW/m3,远高于渤海湾盆地新生界平均生热率0.80μW/m3的数值,也高于我国其他地区新生代玄武岩类火山岩的放射性生热率,显示这两座火山机构所属的第四纪火山活动期形成的火山岩可能是额外热源,构成地热异常区甚至是近现代火山型干热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