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贵阳市小河区某公路滑坡,拟采用预应力锚索框架梁进行治理.通过FLAC-3D软件对这一支护体系进行效果评价,得出位于支挡面上部的结构体系受力较大,其中竖梁所受弯矩要大于横梁,运用时宜加强竖梁的设计.支挡面顶部的滑体位移要大于底部,由于锚索不能承受压力,致使框架梁发生转动,因此设计时宜把底部一排的锚索换成全黏结锚杆.锚固长度为6 m时支护效果最佳,增大锚固长度对支护效果没有实质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岩质边坡中常见的平面滑动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最优锚固方向角的计算方法。将锚索自由段单位长度能提供的最大抗滑增量作为目标控制变量,将坡面和滑动面特征参数与锚索设计参数作为优化控制自变量,通过坐标系转换得到的线性方程组对锚索的预拉力进行分解,并根据锚索支护时的三维模型建立了锚索自由段长度的优化公式,进而推导了用于锚固方向角三维优化的新计算方程。在该方程的基础上借助MATLAB软件中的fmincon函数对锚索加固方向不受限制时的锚固方向角进行了优化。最后通过锚固方向角敏感性分析与工程实例分析相结合,证明了推荐的最优锚固方向角计算方法的有效性与先进性。新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边坡坡面与滑动面走向存在夹角时最优锚固方向角的求解问题,可进一步提高锚索的锚固效益,降低边坡的支护费用。   相似文献   

3.
高等级公路穿越山区时 ,通常需要开挖而形成路堑边坡 ,其边坡的稳定性将危及公路施工和运营安全 ,故常需要对不稳定边坡进行加固处理。对具有大体积、大面积范围且存在滑动面的不稳定岩土体 ,加固方法以预应力锚索为佳。在结合某高等级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中 ,分析了已有地质条件的基础上 ,提出了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某边坡治理工程的论述,重点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设计及施工工艺等进行了探讨,通过实践证明,该技术在边坡治理工程中具有推广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锚索支护主要是将一定长度的低松弛高强度的钢绞线配以专用锚具,用树脂或砂浆进行锚固,通过液压千斤顶在其尾部施加预应力,达到对巷道锚固支护的一项技术。因锚索支护可以独立承担对巷道围岩的控制,该技术主要用于对常规支护的补强和围岩极为破碎的巷道支护,是矿压显现严重巷道的最有效支护方式,可以用于井下任何巷道和硐室,目前已成为青海海西州柴达木盆地海拔3200米的鱼卡公司煤矿7#煤层支护的主要技术手段。本文围绕柴达木盆地鱼卡公司煤矿的地质条件和回采工艺等应用背景,结合鱼卡公司10多年从事锚索支护技术的实际工作,就锚索支护在该采矿中应用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给出了成功的经验——应用锚索施工的整个工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关键技术。这对实际生产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抗滑桩常因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等原因导致受荷段底面与嵌固段顶面不在同一水平面的情况,将此段划为次受荷段,并推导了次受荷段桩后设计荷载大小计算公式和荷载分布公式,以及在弹性地基梁和悬臂梁模型下的适用于悬臂桩和锚索桩内力与挠度计算通用公式。以巴东县焦家湾移民安置点库岸防护工程预应力锚索桩为例,研究次受荷段对抗滑桩内力和挠度影响。结果表明:忽略次受荷段后土压力作用的传统计算方法会使桩身弯矩计算结果偏小,导致桩身配筋量不足,存在设计安全隐患。再以锚索排数、位置为控制变量,研究其对预应力锚索桩内力和挠度的影响,提出预应力锚索可有效地降低抗滑桩工程造价;增加预应力锚索的排数有利于调节抗滑桩内力分布,设计时应优先考虑将锚索设置为多排锚索。   相似文献   

7.
在对南三路一虎陇山段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对滑坡治理方案选型分析,提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是一种在坡高较大且场地紧张等不利情况下进行滑坡治理的有效措施.同时,扼要介绍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施工步骤.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详细分析了青海玛多花石峡危岩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合理地实施了治理工程,针对26处危岩体采用了人工清除、预应力锚索锚固、浆砌石嵌补、截石沟、GPS-2型柔性菱形主动防护、RXI-100型柔性环形被动防护等综合工程治理措施。治理方法和成效显著,控制或改善了危岩体变形的主要因素,提高了危岩体的整体稳定性,保障了危岩地质灾害危险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青海省的危岩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锚索和框架梁结合的支护结构形式在地质灾害治理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广胜寺上寺边坡治理的施工实例叙述了锚索和框架梁工艺流程,并对影响锚索极限抗拔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找出了解决提高锚索极限抗拔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静压预应力管桩和沉管灌注桩在质量、工期、造价、对环E的影响和施工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比选,认为在花岗岩残积土地区采用静压预应力管桩基础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