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楚杰 《海洋世界》2004,(4):17-18
它们的身影遍布世界各大海洋,人类却对其知之甚少;它们是孤独的猎手,却靠着联合的力量抵御外敌;它们凶猛如同鲨鱼,却对人类充满戒备与好奇。它们就是——  相似文献   

2.
徐亚东 《海洋世界》2004,(10):16-17
对于企鹅来说,这些金属身份标识牌绝对是个十分明显的障碍物,它们使企鹅的身体产生了伤口,在企鹅迁移的过程中,大量能量会从伤口流失,所以它们不得不寻找食物以补充能量,造成它们行动的迟缓;并且还使它们的繁殖能力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3.
《海洋世界》2008,(6):5-5
生命是离不开水的,人可以几天不吃东西,但24小时不喝水就会陷入危险。对于生活在海洋里的鱼类来说,它们喝水吗?它们生活中的海水是咸的,不是不能饮用吗?它们会不会也觉得“口渴”呢?  相似文献   

4.
《海洋世界》2008,(11):9-9
最近,一项新研究表明,斑马鱼幼仔有一种神经节拍器,这使它们可以躲开捕食者的攻击。在实验中,研究者用闪烁的灯光照射斑马鱼幼仔:每次灯光照射时,它们都会摆动尾巴,其大脑中处理视觉信息的部位开始活动;当关闭灯光时,它们继续摆尾,其大脑活动继续进行。斑马鱼幼仔大脑活动的变化与灯光闪烁的节奏渐趋一致。在灯光闪烁结束后,它们对这种照射方式的记忆时间达20秒。  相似文献   

5.
细说珊瑚     
吴溪 《海洋世界》2008,(11):22-28
从红珊瑚说起 提起珊瑚,人们眼前往往会浮现出美丽景象:它们通常外形独特,光彩照人。珊瑚中最为名贵的红珊瑚,骨骼呈绚丽的粉色或红色,这种耀眼的颜色经久不退,使红珊瑚成为制作珠宝的重要材料。红珊瑚通常生活在海底岩石之上,它们喜欢黑暗的环境,海底深处或暗穴之中总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相似文献   

6.
《海洋世界》2008,(8):9-9
德国科学家在马来西亚西部的热带雨林中发现,有7种小型哺乳动物在日常活动中食用发酵后的棕榈花蜜,这些花蜜的酒精含量接近啤酒。对于其中几个物种(如笔尾树翰)来说。棕榈花蜜是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这意味着它们长期饮酒。棕榈花蜜在酵母的作用下发酵,之后被笔尾树购等动物利用。如果按照人类标准,这些树鼩摄入的酒精量使它们喝醉的几率可达36%.但它们却无任何醉酒迹象。从进化的角度看,树蛩句醉酒完全讲不通——热带丛林中危机四伏,喝醉后风险实在太大。  相似文献   

7.
一夫多妻的海兽海狮因雄兽颈部多有鬃状长毛其状如狮而得名。其中既有身体密披绒毛的海狗和毛皮海狮,又包括体形很大,常破坏鱼网、危害渔业的北海狮,以及常被训练作各种表演的加州海狮等。海狮以北太平洋和南极海域为主要分布区。它们整年以2/3的时间分散在海上漂泊巡游,索铒觅食,主要吃鱼和乌贼。每到生殖季节,便陆续返回它们的生身故乡,离海登陆,交配繁殖。与鲸类相比,海狮(也包括其他鳍脚类)对海洋的适应程度低,它们必须在陆地上生育后代。它们虽称作海兽,但尚未完全和陆地脱离联系,实际上应算是两栖性海洋动物。它们在…  相似文献   

8.
《海洋世界》2011,(4):F0003-F0003
海獭在睡觉时候是彼此手牵手的,这样它们才不怕在睡梦中被海浪冲散了。它们还经常手牵手在海面上晒日光浴。夜幕降临,有的海獭也爬上岸来,在岩石上睡觉,但大多数时间海獭却寝于海面。  相似文献   

9.
蓝镜头     
《海洋世界》2011,(9):F0002-F0002
开学啦!在加勒比海的美国佛罗里达州海域有一种蓝条石斑鱼。趁着开学季,它们也来了一次集体出动。这种鱼的雌雄性别每天可变换数次,若两条鱼交配产卵;一旦交配之后,它们又互换雌雄,再进行繁殖。  相似文献   

10.
桂枝 《海洋世界》2004,(9):31-33
对于鸟类来说,迅速长大看上去是非常有意义的,长得越愉,就能够越早拥有逃避捕猎者的能力。了解恐龙及其进化并不是研究的惟一目标.也是为了加强人们对其真实情况的认识。它们并非仅仅像蜥蜴那样,也不仅仅像鸟那样。它们属于自己的一个类别.它们就像恐龙那样。  相似文献   

11.
声学方法进行海底沉积物遥测分类: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讨论利用声学遥测方法进行海底沉积物分类的目的、用途及该项技术的发展背景和现状。重点介绍目前主要的用于浅、表层沉积物分类的声学遥测方法,包括选通等幅脉冲、宽频带脉冲、连续线性扫频脉冲等正入射方法和侧扫声呐、多波束测深等斜入射方法。回顾它们的发展历史,评述它们的技术现状,并讨论它们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找找茬吧!     
《海洋世界》2009,(8):F0003-F0003
鲸真的会唱歌吗?它们为什么要唱歌呢?什么是浮游生物?它们是怎样分类的?鲎是什么动物,为什么鲎被称为“生物活化石”?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海平面资料处理方法与质量控制措施1组织日本的海平面观测主要由三个部门承担,它们是:地理观测所(GSI)、日本气象厅(JMA)、水路部海上保安厅(HD-MSA)。它们的观测目的各不相同,因此彼此的结果也有差异。为了便于它们的资料交换,在地理观测所...  相似文献   

14.
主编手记     
有时候我们会好奇,动物们都是以何种状态在海洋里生活呢?它们每时每刻都是怎样在广阔的大洋中穿梭,又是怎样跨越大洋找到自己的伴侣?它们是独自出击还是结伴而行?其实,这些海洋动物的生活基本可以拿来与人类相比照。  相似文献   

15.
海龟对于科学家来说仍是一个巨大的迷。它们似乎在听从一种神秘的召唤,不远万里进行壮丽的迁徙。在躲过天敌、人类有意迫害和无意的致命“保护”后,它们以干分之一的概率存活下来。  相似文献   

16.
苏光陆 《海洋世界》2006,(12):28-29
16世纪以来,全世界有记录的大鱿鱼种类将近600种,它们大多数都是在大西洋东北部以及新西兰、澳大利亚海岸搁浅,或是死后被冲上海岸。它们中最长的18米,体重达900千克,但活着的大鱿鱼,从来没有被人发现过。  相似文献   

17.
《海洋世界》2008,(11):4-4
科学家通过视频技术在海水表面以下9000米的地方发现了鱼类,这种鱼是目前人类已经发现的海洋中生活地点最深的鱼,人类也是首次拍到它们的生活状态。这种鱼名叫狮子鱼,科学家是通过录像,在日本附近的太平洋区域深达9000米处发现的。研究人员表示,此前人们从未目睹过它们的在深海中生活的真实情景。  相似文献   

18.
《海洋世界》2009,(9):29-34
杯椎鱼龙 杯椎鱼龙生活在三叠纪晚期,距今约2.4亿~2.1亿年前,是鱼龙类的早期成员,其细长的外形与今天的海豚很相似。杯椎鱼龙还没有背鳍,尾部像鳗鱼一样扁长,这种长尾巴使它们成为强有力的游泳好手,常常在深水区游弋,等待送上门的猎物。由于杯椎鱼龙无法上岸,它们应该是直接生育幼崽的卵胎生动物。  相似文献   

19.
《海洋世界》2009,(1):7-7
全球气候变化使海水变暖、变酸。对于巨型鱿鱼而言,今后海水可能和糖浆差不多,在里面游泳将变得相当艰难。巨型鱿鱼体积庞大,胃口也十分惊人,可吞食鱼群。但是,一项新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将使它们的行动变得迟缓,使它们的角色从“猎人”沦为“猎物”。研究者人工模拟了2100年的海洋环境并让巨型鱿鱼生活在其中,结果发现:  相似文献   

20.
思源 《海洋世界》2008,(2):65-69
1503年7月7日,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航行到牙买加,这是他的第三次出航。他照例写了一封航行通信,信中说:“当我发现印度群岛的时候,我说它们是世界上最富庶的领地,我谈及那里的金子、珠宝、钻石以及香料,连同它们的贸易和市场。因为这一切都没有马上出现,我遂成了人们嘲骂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