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多点匹配中不采用沿铅垂方向逼近的几何条件,却代之以“断面引导逼近”原理计算格网眯的高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了三线阵CCD影象的几何特性及其对影象匹配的影响,进一步讨论了“断面引导逼近”的效率,并将其应用于从三线阵影象中提取DEM的影象匹配策略,初步实验证明了所提的影象匹配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三线阵CCD相机是目前传输型航天摄影测量中的主要传感器之一。本文首先从影像匹配入手,提出了基于准正射影像、结合“断面引导逼近”原理进行三线阵CCD影像DEM(数字高程模型)自动生成的新思路,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思路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Harris-Sift特征点引导LK光流约束的图像匹配算法。算法首先检测图像的HarrisSift特征点,利用双向互匹配的最邻近搜索算法进行粗匹配;然后利用Ransac算法鲁棒估计两视图单应矩阵,利用单应矩阵引导LK光流法寻找局部最优匹配点,以获取更多更精确的匹配点;最后利用极线约束剔除外点。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降低外点概率的同时有效提高匹配点的数量,并能节省运算时间。  相似文献   

5.
LiDAR和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MU)在智能汽车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比如高精度地图构建、车辆实时定位等。两种传感器进行组合测量时,需要知道两者之间的空间关系,包括空间旋转和平移参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iDAR标签的自动化LiDAR/IMU空间标定方法。首先分析了LiDAR/IMU标定参数对LiDAR点云拼接的影响,证明了当车辆近似直线运动时,使用概略标定参数即可利用IMU的姿态信息将LiDAR点云转换到轴向近乎一致的坐标系。基于该结论,提出了一种基于IMU姿态约束的LiDAR栅格占有图构建方法,构建高相对精度的点云地图与LiDAR标签的点云进行地图匹配,获得LiDAR标签在图中的位置,相对于单点云帧互匹配方法,提高标签点云匹配的精度和可靠性。然后基于LiDAR标签的已知高精度位置,采用非线性优化方法解算栅格占有图与LiDAR标签的空间转换关系,进而求解LiDAR/IMU的空间标定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方法获得的标定参数构建的点云地图,可实现厘米级的绝对位置精度,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车载激光点云由于车辆的震动和点云的融合,得到的数据为散乱空间点云。本文通过对空间点云进行两个方向的排序,得到以x值为主排序,z值为次排序的点云图,然后设置栅格,对于每个栅格点,找到投影在XOZ投影面内与其距离最近的激光点,将该激光点的y值赋给栅格点,得到与该区域空间点云相对应的栅格化点云。在按照X值排序时,根据点云的特点给出了一种插入排序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栅格化后的点云与原点云在表现建筑结构上效果一致。散乱点云栅格化后为点云的进一步分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引入改进Snake模型的黄土地形沟沿线连接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利用坡面汇流改进的Snake模型实现黄土地貌沟沿线栅格点自动连接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高分辨率DEM数据,利用正负地形边界处坡度转折特征,识别沟沿线点,进而用坡面汇流方向场改进了Snake模型中的梯度矢量流场,指引分水线缓冲曲线向沟沿线点蠕移,达到有序连接沟沿线点从而实现正、负地形的自动分割的目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所识别的黄土沟沿线较好地逼近真实的地形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标轮廓直线特征的高精度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小型物体高精度量测的要求,提出一种结合精确单点定位方法和基于分裂的最小距离误差线段逼近法的高精度轮廓直线特征提取算法.通过利用直线特征精确逼近目标的轮廓,搜索相邻直线段并计算交点,从而实现轮廓分割点的精确定位,进而为基于轮廓的三维量测与重建提供高精度的直线特征数据.与其他方法(如最小二乘模板匹配、抛物线拟合等)相比...  相似文献   

9.
更新GIS数据库的最有效手段是利用遥感资料,本文了利用遥感影像快速更新GIS数据库的可能性,在分析现有的几种栅格矢量数据传输方式后,认为实现遥感(RS)与GIS数据传输的最快最好方法是采用栅格矢量一体化数据结构,并推荐了一种三级划分的一体化数据结构,最后提出了目标引导,人机协同的遥感影像快速更新GIS数据库的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10.
通过传统纸质地图扫描而成的栅格影像在进行人工矢量化时,需对矢量数据进行坐标转换,耗时耗力且精度也往往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为了实现快速且准确的矢量化处理,提出了一种附带地理坐标识别的纸质地图快速矢量化方法.首先利用扫描后的栅格影像与经纬度模版影像进行SURF特征匹配,从而获取经纬度标识信息和对应的横纵坐标信息;再计算仿射变换模型参数;最后在矢量化的过程中实现由像素坐标到地理坐标的转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实现栅格影像矢量化,而且可准确完成矢量数据的坐标转换,提高了纸质地图的矢量化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1.
针对平面散乱点集空间划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栅格统计的自适应空间划分算法。以栅格场为辅助手段为散乱点集建立空间索引,即判断各点与栅格的归属关系;统计各个栅格内包含点的数量;以栅格为基本统计单元对空间进行划分。划分过程中借助了二叉树结构,同时引入迭代次数作为划分终止的参数。该方法可灵活地将点集划分为数据量相对均衡的若干组,且各组的空间范围较合理。实验与分析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也不需占用太多额外的存储空间。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河流断面测量方法具有周期长、成本高、外业多等不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机载激光点云的河流横纵断面自动提取方法.首先,使用渐进三角网滤波器从机载点云中分离出地面点,用以构建三角网模型,并将其转化成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接着,利用洼地填充、流向分析、流量分析、河流栅格提取、矢量化等水文分析模块,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中自动提取出河流中心线.然后,修正河流中心线并生成纵断面,沿着纵断面按固定间距自动提取横断面,并自动填充属性.最后,利用断面线进行缓冲区分析,根据缓冲区范围从正射影像中裁剪出河流影像,并将河流影像与数字高程模型、横纵断面数据打包成完整成果.项目应用证明,该方法具有数据精度高、更新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等优势,适用于大范围的河流断面数据生产.  相似文献   

13.
推荐了一种车载组合全景相机影像路面角点特征的匹配方法。路面到摄站的距离近,基高比大,是良好的区域网平差模型连接点,但是路面纹理匮乏,影像中存在移动物体和较为严重的尺度变化和仿射变形,难以匹配到正确的同名点。本文利用路面在一定范围内可近似为水平面的特点,根据相机与路面的距离确定近似路面,将影像路面角点投影到重叠影像,将同名点定位在一个小的矩形范围内;通过POS数据确定角点对应同名核线,矩形区域内距离核线最近的角点即为同名像点。本文匹配方法可获得一定数量的正确匹配同名点,显著降低了误匹配,内点率高,可以进一步精确估计像对间的基础矩阵,为其他地物的匹配提供了约束。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线性预测滤波算法将目标点云划分为多个栅格,滤波在每一个栅格内进行,而滤波栅格大小,需要用户手动调整。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从机载激光扫描数据中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有效方法。引入统计学变量——面高程变异系数,刻画地形起伏特征,并建立线性预测滤波算法中栅格大小与面高程变异系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最后,利用几组点云数据为研究对象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自适应地根据地形的起伏特征调整滤波参数,得到比较理想的地面点数据,最终内插得到高精度的DEM。  相似文献   

15.
袁家勇  公茂玉  高诗亮 《测绘科学》2011,36(3):239-240,218
科普资源发布系统利用GIS强大的空间查询与分析功能,方便市民浏览、查询与统计科普资源情况,掌握更多科普知识.本文主要论述了系统设计与实现过程中应用的关键技术,详细给出了栅格影像自动选择的方法,矢量栅格匹配的原理,以及统计图的绘制技术.最后介绍了系统的开发模式与软件环境,给出了统计效果图.  相似文献   

16.
基于栅格GIS的公交站点覆盖率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午  程琳 《测绘科学》2011,36(4):249-251
本文利用栅格分析技术对公交站点覆盖率的计算进行了改进,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与公交站点信息数据叠加得到的栅格数据中提取三个栅格矩阵:记录公交站点ID号及其位置信息的栅格矩阵、道路网络上各点的出行阻抗矩阵、不在道路网络上各点的出行阻抗矩阵,对这三个阻抗矩阵进行栅格运算,计算公交站点的覆盖率,并通过南京城区部分公交站点的分布说明本文算法的具体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为较好地解决自由形状线特征匹配研究中线特征丰富信息的充分利用与有效描述这对矛盾,提出一种利用分级匹配策略的遥感影像匹配方法。为保证方法具有较高的匹配精度,从影像中检测亚像素边缘并进行有效的跟踪以得到连续性较好的自由形状线特征;再从中提取闭合线特征、线特征交点和角点等较稳定的特征作为共轭实体进行粗匹配,在确定各类特征的待选同名特征后,根据面积、角度等几何信息以及模型参数的分布特点逐步剔除误匹配,进而利用同名特征确定精匹配的初始参数;精匹配时对线特征中的亚像素边缘点加以利用,采用多层次二维迭代最邻近点(ICP)法依次利用由低到高采样率的边缘点进行匹配。试验结果表明,粗匹配选取的特征性能稳定,具有较高的匹配正确率和精度,能为精匹配提供较准确的初始参数,精匹配能达到与最小二乘影像匹配相当的亚像素级匹配精度,并且对具有较小仿射变形的影像也能实现稳定、准确的匹配。  相似文献   

18.
CH971271 矢量与栅格集成的三维数据模型/龚健雅(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7,22(1).-6~15 以矿山地质为背景,深入分析三维空间信息系统所涉及到的空间对象:零到三维对象、复杂对象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提出几种新的空间对象,如数字表面模型、断面、柱状实体以处理复杂和特殊三维空间问题。探讨用矢量与栅格混合的数据模型来表达各类三维空间对象,以此作为设计和建立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图2表12参12  相似文献   

19.
密集匹配是生成数字表面模型的核心步骤,但在纹理缺乏、视差断裂和光照不一致等区域容易匹配失败。为了提高密集匹配结果的精度,提出一种稀疏点云引导(sparse point cloud guidance, SPCG)的航空影像数字表面模型生成方法,旨在利用空三加密的稀疏点云约束影像的密集匹配。首先,通过稀疏点云引导的方式,选择具有良好几何配置、高重叠度和高覆盖率的立体影像对;然后,利用最近邻聚类和金字塔传播方法,扩充稀疏点云的数量;进一步,采用改进的高斯函数优化扩展点的匹配代价,以提高密集匹配结果的准确性;最后,将多个密集匹配点云融合,生成数字表面模型。模拟立体影像和真实航空立体影像的实验表明,SPCG方法优化的半全局匹配显著提升了原始半全局匹配算法的匹配准确性,具体数值表现如下:半全局匹配生成的视差图与真实视差的差值大于1、2或3个像素的百分比分别为46.72%、32.83%或27.32%,而SPCG方法优化的半全局匹配相比于半全局匹配分别下降了7.67%、9.75%或10.28%。此外,相比于高斯方法优化的半全局匹配和深度学习方法金字塔立体匹配网络,SPCG方法优化的半全局匹配具有最高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SIFT特征的多源遥感影像自动匹配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然  张云生 《测绘科学》2011,36(3):8-10,18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IFT特征的不同源遥感影像自动匹配方法。首先利用Harris算子结合SIFT特征提取影像上均匀分布的特征点,建立高维SIFT特征描述符;然后以待匹配点与参考点间的欧氏距离为相似性测度,实施两种不同源遥感影像的特征匹配;最后将SIFT特征匹配结果作为初始值,采用将搜索范围扩大到尺度空间后的改进最小二乘影像匹配方法对SIFT特征匹配获得的同名像点进行精匹配。经对同一地区SPOT-5 HRG全色影像与航空摄影影像的匹配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