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江苏某地红土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苏某处金矿为渗流热卤水—次生富集沉积成因,工业类型属改造红土型金矿床,矿石类型主要为含泥化角砾红土金矿石,成矿物质最终源于含金碳盐岩地层,受构造、地下(热)水及气候等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2.
金的表生成矿作用包括含金岩石风化(红土化)过程中金的再富集,原生含金硫化物矿床在氧化带金的再富集以及砂金的形成作用等。近20年来,金矿床的表生成矿理论取得了许多新的认识和突破。本指出表生过程中微生物对金矿床形成的重要性及有关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3.
范二川 《贵州地质》2002,19(1):31-36
本文在叙述矿床地质特征的前提下,从储矿场形成,红土型金矿形成及成矿后剥蚀残留三个阶段论述了红旗坡土型金矿床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4.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及其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细浸染型金矿是找矿潜力很大的一种矿床类型。近几年来逐渐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矿床类型加以研究和勘查。本文综合有关研究成果。总结了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讨论该类矿床的成矿作用。提出层控地下热卤水成矿作用。层控有机成矿流体作用和层控深源成矿流体成矿作用是该类矿床的三种主要成矿作用。该类矿床的成因类型总体上可以归属于层控热液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5.
滇西北衙金矿矿床成因类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滇西北衙金矿是一个曾被认为无工业价值的金矿,后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蔡新平等(1989—2006年)科研成果的推动与促进下已成为一个具超大型远景规模的金矿床。文章简要介绍了北衙金矿的来历与研究概况,系统总结了北衙金矿的矿床类型及其结构模型。北衙金矿有3种成因不同的矿床,即与碱性斑岩有关的斑岩型和矽卡岩型Cu-Au矿床、与铁质热液或铁矿浆有关的Fe-Au矿床、及表生成因的Fe-Au矿床。北衙矿区复杂多样、多期叠加活动的岩浆与成矿作用,造就了矿区大规模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6.
老厂海洋山铅锌成矿作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代干 《广西地质》1999,12(3):25-32
老厂海洋山产于寒琥-奥陶系与泥盆系不整合面之下的铅锌矿床,形成条件复杂,矿床成因独特。研究表明:该区铅锌矿床产于砂页岩古风化壳中由“生物-热卤水”成矿作用形成,成矿作用始于地下水,生物作用矿化预富集期,主要成矿作用发生在热卤水作用矿化叠加富集期。  相似文献   

7.
罗梅  何虹  王月文 《矿床地质》1998,17(Z2):377-380
若尔盖巴西金矿床位于陕甘川三角成矿区,产于中三叠统草地群与印支-燕山期闪长岩侵入体的接触过渡部位,按金矿赋存的主要岩性、岩石成因类型及产出特点,本矿床分为侵入体外接触带交代(硅化)石英岩型和接触带夕卡岩型两种类型。巴西金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成岩成矿期、热液期和表生期三期成矿作用,以热液期为主(包括金-毒砂-黄铁矿-石英阶段和金-辉锑矿-方解石阶段)。根据矿石矿物组合,矿物自然连生组合及标型元素特征提供的成矿信息,该文论述了金的运移形式和金的成矿作用机制,探讨了本区两种类型金矿床金矿化的成因。  相似文献   

8.
《四川地质学报》2022,(4):617-620
印尼苏拉威西省科拉卡镍矿床是一种与辉橄岩砾岩有关的红土镍矿床,1号主矿体赋存于土状强风化腐岩上部,层状产出,镍金属量24 395吨,钴金属量1 265吨。研究认为该矿成矿母岩为辉橄岩破碎形成的辉橄岩砾岩。砾岩中贫镍胶结物混入,导致成矿母岩内镍含量发生贫化,表生条件下形成的砾岩,整体抗风化能力增强,对成矿作用不利,进而影响红土镍矿床规模和矿石质量。通过对本矿床成矿条件、成矿作用过程以及成矿母岩研究,摸清矿床成因研究,以期对今后研究该类型红土镍矿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红土型金矿床的勘查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土型金矿床为一种难识别的金矿床类型目前多注重红土化剖面的空间结构及成矿条件,对红土型金矿床的成因分类及定义尚存歧义,矿床地质勘查及评价的总体水平不高。应找矿准则,评价标志及经济有铲的勘查技术方法研究,从成矿动力学的角度探讨红土型矿金矿的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10.
油页岩型天然碱矿床是中国天然碱矿床重要的成因类型,成矿大地构造背景为活动性构造带,成矿环境为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深水盐湖。钠主要源于深部油田的热卤水,碳主要源于剥蚀区碳酸盐岩。成矿作用为混卤化学沉积作用:源于深部油田的富钠热卤水与地表富碳常温卤水混合导致碱矿物析出成矿。找矿方向:南阳次级盆地东端、吴城盆地东南部及构造活动带内的油页岩分布区。  相似文献   

11.
湖北蛇屋山金矿是亚洲最大的红土型金矿,矿区内硅质岩发育,覆于含矿红土层之上,并与硅化灰岩呈渐变过渡。硅质岩主要由微晶和隐晶组成,其SiO2含量为96.87%~97.90%,w(Si)/w(Al)=92.84~287.66,平均值为173,处于纯硅质岩的范畴。硅质岩样品的w(Al)/w(Al+Fe+Mn)为0.189~0.388,平均值为0.303,具热液成因硅质岩的特征。根据Al、Fe、Mn三角图的投点,认为本研究区硅质岩为热液成因硅质岩。微量元素w(Ni)/w(Co)、w(Fe)/w(Ti)、w(Ti)/w(V)、w(U)/w(Th)也说明了硅质岩具有热水沉积成因。w(Ce)/w(Ce*)为1.05~1.27,平均值为1.12,(La/Ce)N为0.84~1.12,平均值为0.98,微量元素V的含量(3.02~4.26μg/g)以及常量元素w(MnO)/w(TiO2)(1.0~2.0)都显示此研究区硅质岩具有大陆边缘硅质岩的特征。结合宏观特征,确定硅质岩有可能形成于卡林型金矿去碳酸盐化阶段,属于热液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云南勐海勐满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勐满金矿床是"三江"褶皱系南端的一个微细粒—红土复合型金矿床,矿床达中型规模,并具有成为大型金矿的找矿远景。赋矿层位为上元古界澜沧群片岩和中侏罗统碎屑岩及第四纪残坡积层。文章提供了勐满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以及S、H、O和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资料,并对矿床成因和成矿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勐满原生金矿床具有与卡林型金矿床类似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其成矿物源主要是上元古界澜沧群曼来组浅变质岩系和中侏罗统花开左组碎屑岩系;流体包裹体及S、H、O同位素研究一致显示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成矿作用经历了原始含矿岩系(矿源层)的形成阶段及金的活化、迁移和富集阶段。区域构造及岩浆活动是引起金矿活化迁移和富集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加强对含矿层位的岩相古地理与岩石学研究、加强控矿构造的分析、确定控矿构造的力学性质及与区域主干断裂之间的配套关系,是今后找矿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陕西八卦庙特大型金矿床成矿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物质运移方式和成矿富集条件的综合研究,认为八卦庙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下地壳(太古代)结晶基底。主要成矿其和成矿方式为:晚泥盆世发育在泰岭微板块伸展背景下同生断裂伴生的海底热水喷流活动,在热水沉积洼地沉积的热水混合浊积岩相是矿区的含矿建造;华力西一印支期矿区发育的脆一韧性剪切作用控制着金的成矿过程并形成金矿体的主体;燕山期陆内运动形成的岩浆气液对金矿的再次叠加  相似文献   

14.
金山金矿K—Ar年龄及其对赣东北构造演化的指示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金山金矿位于我国著名的德兴铜金矿集区内,是一个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成矿流体作用过程的水-岩反应产物伊利石K-Ar年龄的测试结果表明,金山金矿地区存在着明显的晚古生代构造热事件,金山金矿的成矿作用与这次热事件活动有关,成矿年龄为269.9-317.9Ma;燕山期岩浆活动对金山金矿的影响不太明显。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赣东北地区甚至整个华南地区在海西期不仅有明显的岩浆活动,而且海西期也是一次重要的金矿成矿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黔东南雷公山褶断带火烧寨金锑矿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分析,提出了该矿床属幔源—混合型地下热卤水的成因观点,探讨了该地区石英脉(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6.
新疆双峰山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特征与成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峰山矿床位于新疆东天山北部西伯利亚板块陆缘晚古生代岛弧南部边缘,靠近克拉麦里板块缝合带.该矿区早石炭世浅海相玄武一安山质熔浆喷溢转为陆相流纹质熔浆喷发初期,火山热泉沿NW-NWW向线形管道(F2)形成以低Au品位硅质岩为中心的蚀变矿物晕(带);火山间隙性隐爆,潜火山热液于硅质岩裂隙间发育微细石英(冰长石)网脉,构成矿体.这两个成矿阶段同源同位的蚀变矿物晕(带)套叠,显示双峰山矿床蚀变分带与成矿模式,从上至下为隐爆硅质角砾岩化带、低Au品位硅质岩化带、石英(冰长石)网脉带(矿体)、黄铁矿蒙脱石化带和青磐岩化带.铅、硫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等研究表明,该矿床成矿流体与晚古生代岛弧早石炭世流纹质熔浆的陆相喷发相联系:火山热泉循环形成蚀变晕阶段加入大气降水,潜火山热液成矿阶段发育的低温微细石英网脉含冰长石和绢云母,它是一处晚古生代火山地区冰长石-绢云母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17.
四川缅萨洼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缅萨洼金矿床是川西地区产于花岗岩及其围岩的接触带中、受喜马拉雅期韧性剪切带控制的金矿床的典型代表,探明储量为小型。1矿床地质特征矿床位于四川省冕宁县里庄南约25km,在构造上处于扬子地台西缘、康滇地轴北段、南北向里庄断裂带内。矿区出露上震旦统灯影组...  相似文献   

18.
湘东北大万金矿区构造成矿背景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自中元古代以来,湘东北地区经过多期次的构造活动,形成以EW向构造为基础,NNE向构造为主的构造特征,韧性剪切推覆带和长平断裂控矿作用明显,冷家溪群是金的预富层位,大万金矿区NWW向断裂构造是主要的容矿构造,主要成矿作用发生于燕山晚期,燕山期花岗岩体及其有关热液对金矿床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云南播卡金矿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播卡金矿位于扬子地台西缘康滇地轴中南段的东北侧,容矿地层为中元古界昆阳群的因民组和平顶山组岩石和部分中—基性脉岩,矿床受小江脆—韧性剪切带的直接控制,矿床形态为透镜状、脉状、囊状等;矿体规模小,数量多,矿石以构造角砾岩型及石英脉型为主,矿物组合较为简单;围岩蚀变发育,且与矿化关系密切;流体包裹体测试结果显示,矿床成矿温...  相似文献   

20.
东南亚地区是地处特提斯成矿域、环太平洋成矿域交汇部位的全球重要成矿区带,其优势矿产资源铜、金、铁、镍、铬、铝、钾盐、锡、铅、锌等与我国矿产资源结构具有较强互补性;成矿类型多样,斑岩型铜金矿、中低温热液型金矿、矽卡岩型铁矿、热液-矽卡岩型钨锡矿、红土型铬镍矿、红土型铝土矿等非常发育,不少矿床为世界级矿床;成矿时代以中、新生代为主,矿产空间分布多成群成带,部分矿床聚集区为世界级巨型成矿带,岩浆岩成矿专属性特征明显。在上述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10个具代表性的重要成矿带找矿潜力进行了概略性评价,结果显示该区仍具有较大的矿产勘查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