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华南红树林海岸生物地貌过程研究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树林生物地貌过程是全球变化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研究重点内容之一。本文以海南东寨港林市村,广东廉江高桥镇凤地村和车板镇那腮村以及广东深圳福田和锦绣中华3个半定位试验区有关红树林群落结构、潮汐动力、沉积特征和地貌特征的调查资料为基础,探讨红树林生物地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沉积地貌表现,红树林生态系对人类活动和海平面上升的响应。  相似文献   

2.
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LOICZ)研究及我们的策略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介绍了全球变化研究中关于“海岸带”的定义,海岸带在地球系统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及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我国海岸带地跨三大气候带,海岸类型多种多样,不但有黄河、长江等大河入海,每年有巨大的向海物质通量(包括从大气中的粉尘输入),有宽阔的陆架,有陆架区和近洋之间强烈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而且沿海人口密集,大河流域经济活动频繁,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冲突集中。近年来海岸带环境和生态系统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后,在全球变化条件下为使我国的海岸带环境和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和制定科学的长期管理政策,亟待通过陆海相互作用研究提高对其未来变化的预测能力。文中根据国际LOICZ运行计划和我国的特点,提出开展我国LOICZ研究的策略和主要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3.
全球气候变化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与研究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红树林生态系统出现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潮间带,是一个脆弱或敏感的生态系统,受到陆相和海相的双重影响,可能是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早期指示者。气候变化引起海平面升高的速率在9-12cm/100a时或超过红树林底质的沉积速率时,红树林就受到胁迫甚至消亡。平均气温上升可能造成红树林种类组成的变化。一定限度的升温有利红树植物的生长发育,但太高温度不利其叶的形成和光合作用,温度的累积作用会有相当大的影响,并通过土壤  相似文献   

4.
热带生物海岸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乔民 《第四纪研究》2007,27(5):834-844
以热带生物海岸现代过程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分析我国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对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大气CO2浓度升高和海洋酸化的响应.其中,全球变暖和大气CO2浓度升高总体上有利于红树林生长发育,海平面上升对红树林和珊瑚礁的影响取决于红树林潮滩淤积速率和珊瑚礁礁坪堆积速率与海平面上升速率之间的对比关系.海平面加速上升将威胁部分红树林、珊瑚礁及其后的海岸堤防.全球变暖海表异常高温导致珊瑚白化、海洋酸化导致珊瑚和珊瑚藻钙化率降低将成为21世纪珊瑚礁的重大威胁.全球变化的不确定性和生态系统响应机制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开发活动导致目前红树林和珊瑚礁的广泛严重破坏,加强海岸带综合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是有效适应本世纪全球变化影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大并且广泛分布的构造悬崖是全球构造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南方大陆和次大陆边缘的基本构造地形类型,同时也发育在亚洲东部的陆-洋过渡区。它们位于大陆边缘区的后缘,其地球动力学作用以大陆架、大陆斜坡和边缘海沉降区域的裂谷作用为特征。大悬崖的形成始于大陆岩石圈的变薄和裂解,持续发育过程较长,期间经历一系列的平行后退过程——即所谓构造夷平作用,导致大陆架沉积基准面的形成。大悬崖见于被动大陆边缘以及西太平洋陆-洋过渡带后缘。在陆内区域大悬崖不常见,而是在陆地升、降交界边缘区域出现其他的地貌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6.
7.
<正>X油田位于伊拉克东南部,是以生物碎屑灰岩为主的巨型油田,主力产层为白垩系M组下段MB2—MC1油藏,也是滩相沉积最为发育的层段。相比于碎屑岩,碳酸盐岩储层发育控制因素更为复杂,包括海平面升降、生物生活习性及古地貌特征等,研究难度更大(杜相仪等,2021)。特别是中东生物碎屑灰岩,受限于资料限制,古地貌相关研究较为缺乏,其对沉积特征和差异成岩的控制作用研究较少涉及(Assadi et al., 2023)。本文基于地震、测井、  相似文献   

8.
9.
东昆仑晚新生代沉积-地貌与环境演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长安  骆满生 《地球科学》1997,22(4):347-351
概述了加鲁河幅(1:25万)晚第三纪人来各时期的主要沉积物类型及其地貌,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晚新生代本新构造运动以及古地理和古气候环境的演化,提出了构造运动是本区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发生于新世末,800ka,150ka前后的3次构造运动本区自然环境由暖→冷,由湿→干变化的重要转折。  相似文献   

10.
地貌构造分析或叫新构造分析,是大地构造研究中最重要的领域。新构造学探讨地貌及相关的沉积特征,以阐明岩石圈近地表部分的新构造作用。由于S.S.Schultz、V.A.O-bruchev、N.I.Nikolaev、N.A.Florensov等人的工作,新构造学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在苏联地学界。新构造学理论的基础是年轻内生作用的速率和特征与地球表面地貌的相关性。区域和应用新构造学研究的目的在于依据地貌资料编汇新构造图及进行各类地质预测。本文以中亚、东亚及整个地球为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现代中国岩岸上升、砂岸异向运动和海岸上升原因,作了分析研究和探讨。作者认为,岸性的差异是引起砂岸异向运动的内在因素。在内力地质作用下,现代中国海岸趋于上升。  相似文献   

12.
海滨红树林花粉与古环境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树林是热带海洋潮间带一种特有的植被类型钉求有独特的生态环境。论述了红树花粉研究在古环境分析中的意义,介绍国际上的研究进展,综述国内的研究现状,并对我国今后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氡及其子体测量方法在滑坡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滑坡体上氡及其子体异常形成机理出发,推导了滑坡体边界上氡及其子体测量异常特征,从理论上论证了利用氡及其子体测量勘查滑坡体的可行性.结合在重庆某已知滑坡体上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和210Po测量的试验测量结果,进一步探讨了氡及其子体测量技术在滑坡勘查中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海岸线变迁环境地质问题研究--以福建南部沿海地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岸侵蚀、淤积是改造沿海地质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利用遥感技术和时空对比分析等监测手段来揭示地质环境的这种深刻变化,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所产生的客观影响,是未来环境地质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系统总结现代海岸地质地貌特点及全新世以来海岸变迁概况的基础上,对福建南部沿海地区海岸线变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在当前世界海平面上升的总体情况下,海岸侵蚀将成为全球性海岸带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海湾淤积影响港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滩涂淤涨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盐湖地学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确定盐湖科学的专业范围并划分分支学科的基础上,对盐湖地学研究中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1.大陆盐湖盆地成盐环境演化过程;2.盐湖卤水的天然随机连续煊化;3.盐湖沉积物质流和湖泊演变旋回发展事件;4.盐湖演变与全球变化。  相似文献   

16.
广东沿海陆地主要地质灾害及其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广东沿海不仅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同时也是我国地质环境较为脆弱及各类地质灾害较为发育的一个地带。通过地质灾害案例的调查、地质灾害孕育环境、诱发因素等的研究与分析看出 ,南奥、汕头、揭阳、阳江等是历史强震和潜在地震活跃区 ,地震多发生在 NEE、NNW和 NW向活动断裂交汇部位附近。丘陵、台地及其边缘区的河流两岸、海岸、交通沿线、城镇人工切坡等构成了是水土流失、崩塌和滑坡等的多发区。降雨的时空分布直接控制着丘陵和台地不稳定斜坡出现的机率。雷州半岛的地裂缝与地下水活动密切相关 ,雨、旱季节性变化利于地裂缝的发育。岩溶塌陷是过度抽、排岩溶区地下水的结果。而地面沉降是长期超采深层承压水的反映。软土构成了沿海三角洲与滨海平原区工程建筑的非稳定地基。地质灾害的防治应采取防为主、预治结合的可持续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海南岛红树林泥炭中硫及其成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海南岛红树林泥炭普遍富硫。黄铁矿、硫酸盐和有机硫是泥炭中硫的三种主要赋存形态,其中,以黄铁矿硫高为特征。利用形态硫分析、硫同位素分析等手段结合硫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了泥炭中硫的形成机理。泥炭中硫的富集与泥炭坪环境具紧密的成因联系,全硫和形态硫的时空变化受微环境的控制;潮坪水介质中的硫酸盐是泥炭中硫的最初来源;泥炭中硫的加入,主要发生于准同生价段,在加入过程中还原硫细菌起了决定性作用。定量沉积环境分析是查明古代富硫煤田硫分布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渤海湾莱州湾东岸海岸带人为地质灾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活动中,渤海莱州湾东岸海岸带形成了地表塌陷、河槽变形、海水入侵、海岸侵蚀等一系列地质灾害。由人为活动方式的不同,海岸带地质灾害存在结构与特征上的诸多差异,不同地质灾害在时空成因上有内在的联系。海岸带地质灾害防治的对策主要包括:建立以3S为基本技术支持的现代海岸带资源与环境管理系统;海岸带规划和海岸带环境变化研究三个方面。首次提出了海岸带缓冲区的概念,以及海岸带缓冲区规划和建设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9.
气体地球动力学—一个重要的研究新方向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地球科学发展到今天,已要求从昔日的固体地球观向新的流体地球观转变。在动力学中流体才是最活动的因素。广义流体的含义指浆、液、气。固体只有渗透一定量的浆、气、液三者之一才有流动的可能或其应变速率加快。浆、液(主要是水)、气三者的动力学功能并不等同。无论是浆还是液均乃气的派生产物,没有气体则不可能形成浆或液。硅酸盐岩石的固体热传导微不足道。因此,在流体地球动力学中气体地球动力学乃是最有决定意义的核心问题。此气体是指地幔条件和环境中的气体,它和地壳、地表上的气体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