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桐柏杂岩北界剪切带的构造变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桐柏杂岩北界剪切带是桐柏—大别造山带发育的一条大型的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发育糜棱岩、超糜棱岩以及强直片麻岩等强变形岩石。通过对剪切带内岩石的矿物共生组合、剪切带的位移量计算、石英的分维数计算、石英颗粒的差异应力以及应变速率的估算等多种方法分析结果显示:桐柏杂岩北界剪切带的位移量为38.3~41.1km;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边界统计数据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0.96,动态重结晶颗粒边界具有统计意义上的自相似性;分维数为1.207~1.302之间,从剪切带的核部向边部,颗粒粒径和分维值的变化是逐渐变大的。石英的分维值反映出石英的动态重结晶与剪切带密切相关,变质变形由剪切带核部向边部逐渐减弱。桐柏杂岩北界剪切带的差异应力值为23.583~46.983 MPa之间,应变速率为1.70×10~(-11)~9.74×10~(-11)s~(-1)。通过对比剪切带内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的粒径、差异应力和应变速率可以发现,差异应力与应变速率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都随着从剪切带的核部到边部慢慢变小;而石英的粒径则与差异应力和应变速率表现出负相关性,从剪切带核部到边部,随着石英粒径的变大,差异应力和应变速率变小。差异应力越大,导致石英颗粒的受力强度越大,变形越强,表现出来的就是应变速率越强。从显微构造变形角度来研究认识该剪切带,对揭示桐柏—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演化以及构造模型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构造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断裂的多重分形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结合东准噶尔地区强应变构造带的空间展布情况和断裂的空间分布特征 ,用多重分形模型测算了各带的多重分维值。研究结果表明 :强应变构造带在不同尺度上具有自相似性 ;断裂的空间分布为多重分形结构 ,断裂的演化有从复杂几何结构的次级断裂组合向单一连续的大断裂过渡而分维值逐渐减小的趋势 ;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有不同的分维值 ,而且有靠近板块缝合带 (或海沟 )分维值减小、远离板块缝合带 (或海沟 )分维值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鄂西清江上游及邻区活动断裂分形结构特征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本文利用分形理论,分析了清江上游及邻区活动断裂的分形结构特征,进而揭示单条活动断裂的分维值大小,反映了其结构复杂程度、构造发育阶段及构造活动性特性;而小范围地区线性构造分维值的大小反映了不同地区断裂构造的差异运动;同时,探讨了活动断裂分维值与其现今活动强度的关系。分维值可作为活动断裂的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4.
用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的分形确定变形温度及应变速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韧性变形岩石中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边界形态具有自相似性,表现出分形特征。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边界的分形维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可作为韧性变形温度及应变速率的标度计。适合重结晶石英边界分维值的计算方法有封闭折线法和面积周长法。鲁西青邑韧性剪切带中糜棱岩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边界具有自相似性,分维值为1.228~1.326,初步估算出古应变速率为10  相似文献   

5.
对赣西北中元古界双山群岩石进行系统的有限应变测量,结果表明,双桥山群岩石的主要应变型为平面应主为,其对数Flinn参数K值在0.74-1.44之间,若石应变强度T值在2.59-4.60之间,平均为3.15,表明岩石应变强度较大,岩石有限应变强度具有南强北北,东强西弱的规律,有限应变的椭球X轴优势方位为近东西向,反映双桥山群岩石在变形作用过程中,近南北向压应力作用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位于郯庐断裂带中南部的肥东地区是郯庐断裂带内韧性剪切带出露的主体区域之一。本文从肥东北部文集地区的构造岩组成及其变形入手,通过详细的野外观测、室内显微构造变形分析来确定该地区构造变形的几何学形态及其涡度、有限应变、分维度、差异应力、应变速率等参数。研究区主要出露角闪岩相肥东变质杂岩,构造岩以糜棱岩和糜棱岩化片麻岩为主,岩石变形强烈。根据极摩尔圆法得到的运动学涡度值为0.729~0.870,指示区域内的韧性剪切活动以简单剪切为主。几何学形态上,肥东北部文集地区构造整体呈一背形展出,其枢纽走向NE-SW,轴面倾向SE,物质及变形强度等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和对称性。研究区内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边界具有统计学上的自相似性,其分维值D在1.143~1.208之间,且自背形核部向两翼,颗粒粒径增大,分维值减小。差异应力Δσ介于17.86~55.18MPa之间,应变速率ε值在1.960×10^-13~7.330×10^-12s^-1之间,且背形核部差异应力和应变速率较两翼大,呈近似对称性分布。通过对比以上构造参数可以发现,区内差异应力和应变速率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自核部向两翼二者均呈减小趋势;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则与应变速率呈负相关性,即核部颗粒细小、两翼增大。本文从几何学、运动学以及显微构造变形分析等方面对该区构造变形展开精细化研究,借此来分析肥东北部地区郯庐断裂带的构造形态和运动学特征,这对进一步认识郯庐断裂带的演化过程及构造模型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韩春明  陈川 《新疆地质》2000,18(2):177-180
将分形几何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东准噶尔克拉麦里强应变构造带金的矿源层分维特征研究,发现在研究标度范围内金矿具有统计相似性,计算了研究区内金的矿源层的分维值,指出分维值与矿源层中的金品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基于岩体不连续面三维分形维岩体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福军  陈剑平  徐黎明  谭春 《岩土力学》2012,33(8):2315-2322
岩体内部不连续面分布具有随机性、不规则性,但又具有统计自相似性。基于三维随机不连续面网络模拟技术,对岩体结构统计均质区内的不连续面进行计算机模拟,并应用分形理论计算岩体不连续面分布的分形维数。岩体不连续面分布分维数具有尺寸效应,随着岩体尺寸增大分维数减小,到一定程度趋于稳定。这一稳定的分维值称之为表征分维数,用此值描述不连续面分布特征。将岩体不连续面分布的表征分维数与按传统岩体分类标准所得岩体质量等级进行对比,提出以岩体不连续面分布表征分维数为指标的岩体质量分类方法。在岩体分类基础上,提出基于表征分维数的岩体等效抗剪强度指标的折减计算。  相似文献   

9.
李细光  姚运生 《地学前缘》2003,10(4):365-371
在分析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际工作和室内研究,从三峡九湾溪断裂带内各段断层泥的特征研究分析出发,探讨了九湾溪断裂带的分段性,结果发现:九湾溪断裂带存在明显的分段性,中段和南段地震活动频度和强度大,应变强度高,断层活动以粘滑为主,其分维值在2.2~2.6之间,石英碎砾表面发育各种撞击揳入现象、线状擦痕等显微构造;北段地震活动频度和强度较小,应变强度弱,断层活动以稳滑为主,兼具粘滑,其分维值在2.4~2.8之间,石英颗粒多为磨圆球砾,其刻蚀形貌以裂而不破现象为代表;中段是九湾溪断裂带最有可能发生诱发地震的地段和我们的重点监测地段。  相似文献   

10.
李建波  郭磊  鲁勇花  曾涛 《地质论评》2017,63(6):1429-1439
医巫闾山韧性剪切拆离带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为一走向NE、倾向WNW的低角度正断层系,由下盘的韧性剪切带(糜棱岩带)、未变形中生代的花岗岩体;脆性拆离断层面及上盘未变质的沉积岩系组成。以拆离断层带下盘韧性剪切带内糜棱岩长石碎斑为标志体的三维有限应变测量显示,应变主轴X轴伸长,Y轴不变,Z轴缩短。以极莫尔圆法估算拆离带内糜棱岩的运动学涡度值介于0.61到0.96,平均为0.80(涡度值是无量纲数),表明医巫闾山韧性剪切拆离带形成机制为以简单剪切为主的一般剪切作用。结合三维有限应变测量,医巫闾山韧性剪切拆离带为一加长减薄型剪切带。以有限应变测量与运动学涡度估算为基础,初步估算了该韧性剪切拆离带的韧性减薄量沿剪切拆离方向,减薄量从10%增加到40%,且减薄量与应变强度正相关、与运动学涡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的粒度指标:沉积物粒度分维值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柏春广  王建 《沉积学报》2003,21(2):234-239
根据分形理论,对1000个不同类型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分形结构及其分维值作了定量计算。结果表明:各类型沉积物都具有良好的统计自相似性,并且各自有着不同的分维值。粒度分维值的大小与分选好坏密切相关。没有经过外力搬运与分选的风化破碎物质(碎屑物)——断层泥、冻土的粒度分维值接近于碎形体的分维值2.60左右;经过外力搬运但分选作用较弱的冰碛物、水石流、泥石流堆积物的粒度分维值也接近2.60;而经过强烈外力分选作用的河床、湖泊沉积物、潮滩及海底沉积物的分维值明显偏小。鉴于此,本认为分维值可以作为沉积物类型判别的重要参数之一。  相似文献   

12.
The reliability of using fractal dimension (D) as a quantitative parameter to describe geological variables is dependent mainly on the accuracy of estimated D values from observed data. Two widely used methods for the estimation of fractal dimensions are based on fitting a fractal model to experimental variograms or power-spectra on a log-log plo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uncertainty in the fractal dimension estimated by these two method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th spectrum and variogram methods result in biased estimates of the D value. Fractal dimension calculated by these two methods for the same data will be different unless the bias is properly corrected. The spectral method results in overestimated D values. The variogram method has a critical fractal dimension, below which overestimation occurs and above which underestimation occurs. On the bases of 36,000 simulated realizations we propose empirical formulae to correct for biases in the spectral and variogram estimated fractal dimension. Pitfalls in estimating fractal dimension from data contaminated by white noise or data having several fractal components have been identified and illustrated by simulated examples.  相似文献   

13.
湘中断裂体系分维与锑矿分布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卢新卫  马东升 《地质论评》1998,44(5):542-546
笔者将分形几何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湘中地区断裂体系的二维平面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在研究的标度范围内(r约2~80km)不仅具有统计自相似性,并且同一地区,不同分区具有不同的分维值D,分维值分布特征为东南区分维值高于西北区分维值,将本区断裂体系的这种分维值分布特征与锑矿床分布特征对比,可发现锑矿床(点)产出较多,矿床规模较大的地区,其分维值较大。  相似文献   

14.
四川地区断层空间分布的多重分形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施泽进  罗蛰潭 《现代地质》1995,9(4):467-474
断层系统多重分形避免了容量维D0的不足,考虑了每一条断层对整体分维的贡献,反映了断层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四川地区断层分布图,运用多重分形理论检验了断层空间分布的自相似性,分区计算了四川地区各带的多重分维值。结果表明,断层破裂系统为分形结构,具有很好的自相似性,相关系数均达0.99。不同带分维值的较大差异,反映不同构造区域的断层分布特点。最后,对分维的含义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鄂西清江上游NE向活动断层束分段分形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初步厘定了清江上游NE向断层束7条区域性活动断层的轨迹结构,并依据断层几何轨迹的间断、连接和重叠特性,划分断层带的相对独立断裂段;进而利用分形分维分析,分别估算活动断层和相对独立断层段的轨迹结构分维值。计算结果表明:每条断层的轨迹结构具有其特征性的分维值,轨迹结构越复杂,分维值越高,咸丰断层分维值最高(D=1.268),齐岳山断层带分维值最低(D=0.980);每个相对独立的断层段也具有特征性的分维值,其中,郁江断层带的Ⅱ段的分维值最高(D=1.318),齐岳山断层带的Ⅰ段的分维值最低(D=0.962);断层轨迹结构越复杂、分段阶区分支断裂越多、分维值越高,其现今活动性越强;活动断层分段分形分析是进行断层活动性评价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断层体系分维与油田分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分形几何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东营凹陷T2,T6和TR3个不同构造层的断层体系的二维平面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在研究的标度范围内(l=0.5-4km)不仅具有统计自相似性,并且同一构造层不同子区域不同的分维值D.分维值分布特征为南区分维值略低于北区分维值,东区分维值略高于西区分维值,将本区断层体系的这种分维值布特征与油田分布特征对比,可发现分维值越高,油田规模越大。  相似文献   

17.
应用分形几何的原理,采用数盒维法计算了西藏地区(D=1784)及其内部羌塘(D=1217)、比如盆地西部(D=1227)、措勤(D=1297)三个油气勘探区和三江金属矿产勘探区(D=1820)的断裂分维值。分别与四川盆地含油气区、江西德兴和湘中金属矿产区的断裂分维值比较,发现含油气区的断裂分维值大致介于1<D<124,明显低于整个区域断裂分维值,D值越小,越有利于油气成藏;金属矿产区D>1.80左右,大于整个区域分维质,D值越大,矿床规模越大。此预测了羌塘、比如盆地西部具备含油气区的构造条件,三江地区的构造情况利于形成大规模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8.
铜陵冬瓜山铜矿床的品位分形结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冬瓜山铜矿床为研究对象,应用分形理论对矿床品位的分形结构特征进行研究,计算了主矿体整体和不同区段的品位分布的分维数D值,D值变化反映矿体在50~52线之间变化最不均匀,为确定勘探网度和矿床经济价值评估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岩体质量的分形表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岩石质量评价的分形表述方法,研究表明,分维数D比RQD更能客观地表现结构面呈不规则分布岩体的完整性特征,可直接用于工程岩体分类。  相似文献   

20.
新疆塔里木北部地区压,扭,张破裂面分维数D值测算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孙岩  勾佛仪 《地质论评》1997,43(2):162-166
本文精测了新疆塔里木北部地区压、张、扭三类不同性质断层断面的起伏高度和长度,利用谢和平及Parisean(1994)的公式,测算了断面分维数D,又由D值测算了粗糙度JRC值,发现压、张、扭三类断层的D和JRC值有明显差别,所取得D值与美国的San Andrees断层的D值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