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该文简述了巡天观测和星表编制的历史和意义.介绍了天体测量星表与巡天观测的最新进展,如位置星表URAT、Pan-STARSS、LSST;自行星表LSPM、PM2000、BDKP;视差星表USNO,CTOPI、L和T型星的视差测定等.简略介绍了天体物理星表,其中包括测光星表GCPD、UBV、GSPC;光谱星表MSS、BDSS,SDSS和视向速度星表GCRV、CORALIE、RAVE.特别描述了恒星名至今仍在使用的20世纪初编制的Durchmusterung、Lowell、HenryDraper星表.描述了近年来普遍受到人们关注的联合星表编制的发展,如SKYMAP、距离太阳10 pc内的近距星表RECONS、描述了局部天区的HDF、双星星表等.另外还介绍了其他波段的巡天观测,如射电的NVSS、FIRST;近红外的IRAS PSC和FSS;X波段的WGCAT星表等.最后,对今后开展巡天观测和编制星表提出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仅在过去的10年中,由于采用了地面和空同时的光谱观测激变变星中正处于吸积过程的白矮星,在激变变星(CV)的研究方面出现了全新的途径。这些光谱探测开拓了恒星包层、角动量团儿CV演化中吸积物理学研究的新前没中。这篇评论包括了激变变星中的白矮星研究的方方面面:(1)表面温度;(2)吸积加热和冷却的不;(3)在高度倾斜的CV中吸收幕帘(盘的上面的大气)的影响和特点;(4)白矮星光球的化学丰度;(6)吸积带;(7)吸积的模拟。  相似文献   

3.
新的脉冲星巡天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连生 《天文学进展》1993,11(4):279-286
  相似文献   

4.
应晓  束成钢 《天文学进展》1997,15(4):337-351
综合叙述了白矮星诞生率研究的近况,详细介绍了DA,非DA型白矮星质量,质量分布以及确定质量的方法,对白矮星光度函数作了较为全面的回顾,指出了一些目前白矮星研究工作中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天文爱好者》2008,(6):42-43
最近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天文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型白矮星,他们称之为“碳脉冲白矮星”(pulsating carbon white dwarf)。之前。人们观测到了两种类型的白矮星:外层为氢的白矮星(约占80%)以及外层为氦的白矮星(氢壳层已被剥离开去,约占20%)。2007年底,又发现了一种非常罕见的“热碳白矮星”,即它的氢和氦外层都被丧失一空,  相似文献   

6.
彭勃  曹艾 《天体物理学报》1996,16(1):103-108
利用密云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在232MHz频率,对于北纬30°以上天区的巡天已经完成。除了银道面区域(│b│〈10°)的射电源外,密云总星表(MGC)共包含了26957颗射电源。MGC的完整性和均匀性已在另讨论。本将利用所有处理完的MSRT资料和其它已发表的主要射电源表,研究密云总星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我们利用Kodak IIIaF乳剂的UK Scbmidt物端棱镜光谱片对UKST 855天区进行了类星体和发射线星系巡天.选出了105个候选者,给出了入选者的坐标、估计星等、低色散光谱和证认图.对巡天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北京天文台密云232MHz星表和6C星表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研究,以期对密云星表的完备性和均匀性有一个定量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诗云:“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主席的诗一贯很有气势,第一句,“日行八万里”,很普通的一个地球自转现象经这么一说,就显得惊天动地。但第二句就有问题了,在汉语中,千、万这样的数字常用来虚指数量极多,可能在主席的眼里,一千河已经是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了,像银河这样巨大的恒星系统,其尺度已经很难让人想象了,更何况是“一千”河。  相似文献   

10.
一个新的光谱巡天望远镜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定强  王绶Guan 《天文学报》1993,34(3):296-303
  相似文献   

11.
DA白矮星光谱在光学波段主要由巴尔默线主导,谱线比较宽,且谱线轮廓不对称,传统的线心方法确定视向速度非常困难。介绍了一种基于利用白矮星的有效温度(Teff)和表面重力加速度(log g)选择理论模板,通过交叉相关方法确定DA白矮星的APP速度,减去白矮星的引力红移得到白矮星的视向速度。测试发现对于有效温度高于10 000 K且信噪比大于20的DA白矮星的低分辨率光谱(R~2000),精度在10 km/s以内。基于这种方法测量了SDSS DR7的DA白矮星观测样本的视向速度,统计发现在1 000 pc内,视向速度的平均值接近于0。  相似文献   

12.
Rotating white dwarfs undergoing quasi-radial oscillations can emit gravitational radiation in a frequency range from 0.1-0.3 Hz. Assuming that the energy source for the gravitational radiation comes from the oblateness of the white dwarf induced by the rotation, the strain amplitude is found to be 10-25 for a white dwarf at 50 pc. We had calculated thermal energy losses through a magneto-hydrodynamic mechanism and found it smaller than estimated before. The galactic population of these sources is estimated to be 107 and may produce a confusion-limited foreground for proposed advanced detectors in the frequency band between space-based and ground-based interferometers. Nearby oscillating white dwarfs may provide a clear enough signal to investigate white dwarf interiors through gravitational wave astroseismology.  相似文献   

13.
This review considers the observations of hot, hydrogen-rich white dwarf star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measurements of temperature, surface gravity and composition. Spectroscopic data from a variety of wavelength ranges are required for this work and, in particular, th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from optical, ultraviolet and extreme ultraviolet studies are discussed. Using the values of Tefr and log g determined for an individual white dwarf, estimates of mass and radius might be derived from the theoretical mass-radius relation. The issue of the accuracy of the theoretical mass-radius calculations and the prospects for making empirical tests using observational data are outlined.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核物质和奇异夸克物质, 仅由两味夸克构成的轻夸克物质(即ud夸克物质)有可能更稳定. 而对于由这三类物质构成的典型物质集团, 研究发现如果ud夸克物质具有较大的对称能, 那么其物质团会在特定大小(重子数$A\approx1000$)时最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 就可能存在由ud夸克物质团和电子构成的致密矮星, 即ud夸克矮星. 通过进一步研究这类ud夸克矮星的结构可知: 相较于传统的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白矮星, ud夸克矮星通常具有较小的半径, 而被正常物质覆盖的ud夸克矮星的半径则在它们之间, 这与最近观测到的质量和半径都异常小的白矮星相符.  相似文献   

15.
This review considers the observations of hot, hydrogen-rich white dwarf star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measurements of temperature, surface gravity and composition. Spectroscopic data from a variety of wavelength ranges are required for this work and, in particular, th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from optical, ultraviolet and extreme ultraviolet studies are discussed. Using the values of Teff and log g determined for an individual white dwarf, estimates of mass and radius might be derived from the theoretical mass-radius relation. The issue of the accuracy of the theoretical mass-radius calculations and the prospects for making empirical tests using observational data are outlined.  相似文献   

16.
褐矮星是亚恒星天体,内核没有稳定的氢燃烧,其质量一般在13至75倍木星质量之间。本质上,褐矮星的内核物理演化过程不同于行星和恒星,观测上我们根据褐矮星不同于行星和恒星的测光和光谱特征来区别证认它们。由于质量小、温度低,在光学波段,它们测光特征表现为光度暗,颜色红;在近红外波段,受大气尘埃、金属丰度等影响,它们有不同寻常的星等、颜色。根据褐矮星的光谱形态与特征谱线,它们可以被分为M、L、T和Y矮星。现在己发现的全部T与Y矮星都是褐矮星,但不是所有的M与L矮星都是褐矮星。介绍了L、T和Y矮星的特征吸收线和光谱分类方法,回顾了早期在星团和双星系统中褐矮星的搜寻,以及现阶段用大视场、长波段深度巡天数据在近邻场区中褐矮星的搜寻。对目前已发现的晚型M和L、T、Y矮星的总数目、温度范围、距离及测量其年龄的方法等做了小结。最后讨论了如何判断L矮星是否为褐矮星,重力、金属丰度和大气尘埃对近红外波段光谱形状的影响,光谱型-J波段绝对星等图上L、T交接处"大鼓包"的形成原因等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介绍中法双方分别于1995年和1997年对DA型脉动白矮星G255—2进行的两次高精度的光电测光联合观测.在仔细的数据处理之后进行了多重频率脉动分析,得到了该星的本征脉动模式.同时,结合DA型脉动白矮星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初步的星震学分析.  相似文献   

19.
白矮星演化与宇宙纪年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霞  赵刚 《天文学进展》2004,22(1):57-70
近几年白矮星研究在理论与观测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这推动了白矮星宇宙纪年学的应用和发展。白矮星宇宙纪年学,即利用白矮星的演化结果计算白矮星理论光度函数,并通过与现测光度函数的对比来确定天体年龄。简要描述了白矮星的基本性质,回顾了白矮星演化研究的历史和基本方法;介绍了白矮星宇宙纪年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银盘、球状星团、疏散星团以及银晕年龄确定方面的应用现状。白矮星宇宙纪年学是一个很新的研究领域,但它已经在确定天体年龄方面显示出很大的潜力。最后讨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