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以中华优秀建筑传统为主旨,以世界先进建筑科技为手段,古今相合,中西相融,创造有中国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是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是中国建筑师的历史责任",这是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马炳坚,在《大壮营造录·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作品集》序言中写下的一段话。这位从业47年,不仅潜心钻研传统建筑技艺,更加忧心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建筑设计现状的古建专家,清醒地认识到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界缺乏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并积极思  相似文献   

2.
正早在70多年前,中国建筑的先驱者林徽因先生在中国营造学社调研古建筑时,就高瞻远瞩地指出:"中国架构制既与现代方法恰巧同一原则,将来只需变更建筑材料,主要结构部分则均可不有过激变动,而同时因材料之可能,便作新的发展,必有极满意的新建筑产生"。其中,"中国架构制既与现代方法恰巧同一原则"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文化自信";"将来只需变更建筑材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记者张颖报道为了深入解析中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并在当代建设中更好地传承、创新,使传统建筑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并有效指导当代建筑创作,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第二批共10卷近日正式出版。建筑是一个民族生存智慧、工程技术、审美理念、社会伦理等文明成果最集中、最丰富的载体,其传承及体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富强与贫弱的标志。改变今天建筑缺失传统文化的局面,需要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把握其精髓和发展脉络,挖掘和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是1995年经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在国家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社会团体。研究会宗旨弘扬、继承、保护和发展中国民族建筑文化是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神圣而艰巨的责任和使命。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致力于提升中国民族建筑科学技术的研究水平,致力于提升中国民族建筑保护和利用的水平,推崇各民族建筑艺术风格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说明了民族建筑研究的三个阶段,总结了民族建筑的一些特点,同时提出了保护民族建筑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第二批正式出版。至此,该套丛书的31个卷次已经推出了19卷,标志着《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调查研究工作已结出硕果,为传承发展传统建筑文化奏响了新时代的强音。"改变今天建筑缺失传统文化的局面,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把握其精髓和发展脉络,挖掘和丰富其完整价值,探索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理念和方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赵晖在《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丛书的总序中这样写道。为此,2012年住建  相似文献   

7.
2007年11月23日-25日,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主办的"中国徽派建筑文化研讨会"在黄山隆重召开。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秘书长肖厚忠,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政协吉林省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魏敏学,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张润莹,安徽省建设厅副厅长李建,中共黄山市委常委、黄山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倪玉平,黄山市建委副主任刘一举等领导到会并致辞。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为弘扬中华建筑文化,保护和发展传统建筑,传承城市文脉和重塑各地城镇特色,引领行业创新发展,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职能作用和组织优势,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将正式成立传统建筑分会,并拟于2014年8月在京召开成立大会。大会还将同期举办中华建筑文化传承创新与新型城镇化高峰论坛。会上,将选举传统建筑分会第一届领导班子,并召开第一届理事会工作会议,研究制定分会工作规划与计  相似文献   

9.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与会的各位建筑师、专家、教授、学者: 非常高兴应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的邀请,参加“2002年海峡两岸民居建筑学术研讨会”。这是我作为研究会的顾问第一次参加研究会的学术会议。首先我代表建设部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欢迎海峡两岸三地的建筑界同行代表齐聚新疆,交流研讨考察民居建筑问题。希望大家利用会议的几天时间,共商传统民居保护和发展,为我国的民居建设提供宝贵建议做出新的贡献。我作为多年从事建设工作的同行在这里就中国传统建筑的保护、挖掘和发展谈几点意见,与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在山西平遥古城内的一次建筑方案创作理念,并对中国建筑的文化传承和当今中国建筑的现状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1.
传统建筑分会的成立,是我国城乡建设领域的一件大喜事,是广大从业人员的一件大喜事。从今天开始,我们从事祖国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广大同仁有了自己的平台。我们将在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传承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征途上施展才华,大显身手,为在城乡建设领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徽派传统建筑更被誉为中国建筑艺术的一朵奇葩。本文说明了徽州传统建筑的保护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
程泰宁是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总建筑师、中联.程泰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主持人,多年来,程泰宁坚守在中国建筑创作的第一线,坚持不懈地探索着中国建筑的发展之道,在设计中努力把现代建筑理念和东方文化结合起来,创作出了一批富有特色的建筑作品。最近,程泰宁建筑作品展暨论坛在京举办,展览及论坛通过对程泰宁作品及建筑理念的解读,从建筑设计的传承与发展等角度,探讨了中国本土建筑师的创作之道。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报道为促进我国工程建设领域BIM技术的应用与世界前沿技术接轨,交流工程建设领域的BIM实践经验,近日,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buildingSMART中国分部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BIM论坛在京举办。住房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主任倪江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院长修龙,中国建  相似文献   

15.
建研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控股的设计企业,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在设计领域展示科研成果和技术实力的窗口。主要从事各种类型的大中型民用与工业建筑设计。多年来我院在建筑设计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工作经验,拥有一支由高素质人才组成的设计队伍,  相似文献   

16.
徽派建筑的保护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古建筑的保护和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活的发展必须要统筹考虑,可以将徽派建筑设计的理念、技术与现在提倡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来考虑如何发展徽派建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勘察设计》2011,(9):85-85
近日,由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举办的第五届“中国优秀建筑论文评选”正紧锣密鼓地进行。 “中国优秀建筑论文评选”前身为“中国民族建筑优秀论文评选”。从今年起,评选活动扩大征稿范围,并正式更名为“中国优秀建筑论文评选”,将每年举办一届。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推动BIM技术在中国建设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打造BIM技术中国本土化整体解决方案,合作开发本土设计平台,中国建筑设计行业龙头企业之一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院")、中国最优秀的建筑设备设计软件企业之一的北京鸿业同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业")和中国最优秀的建筑结构设计软件企业之一的北京盈建科软件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盈建科")于2013年11月25日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中国院建筑设计总院院长文兵及赵锂、姚刚、于洁、王春光,北京鸿业同行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军及赵景峰,盈建科总经理陈岱林、任卫教、谭喜峰,欧特克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区及新兴市场总裁魏柏德及李邵建、张曦,出席了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19.
高校图书馆的建筑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筑是营造空间的艺术,是文化传承的载体。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的标志、人文精神的载体,应追求强烈浓厚的文化韵味、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精美的艺术造型和人性化的空间艺术,树立经济、适用、美观的设计理念,满足以人为本的无障碍设计,充分应用现代化设备,体现出功能与文化的奇妙交融,成为校园景观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20.
新闻资讯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启动为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促进优秀传统建筑艺术的传承和延续,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日前下发通知,决定开展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认定工作。通知要求,已开展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的省(区、市),申报的镇(村)必须是省(区、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并附公布文件;未开展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