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根据本区的地形、水文,地质及水文地质特点,按河网化的需要,概可划分为以下几区: 工 区 本区范围位于调查区之南部,标高一般在200—800米之间。地形崎岖,割切强烈,冲沟甚为发育,割切深度一般为10一30M,冲沟长度为500—1000米,长者可达3000—5000M。坡角为20—70°。这些沟谷相互啣接,构成间歇河流。因岩性分布不均,风化强度不一,故在河流间常形成一些袋状地形,如管帅,后泥牛等皆是。这些冲沟与河流构成北部各大河  相似文献   

2.
0 引言 西藏罗布莎铬铁矿矿物学研究首先是由1981年在罗布莎和东巧两个地幔橄榄岩中发现了金刚石而引发的.1996~2004年,在地矿部地调局和加拿大NSERC资助下开展了"西藏超高压矿物群"的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3.
广西这片英雄的土地素来豪杰并起、英才辈出,明代有抗倭巾帽瓦氏夫人,晚清有抗法勇士冯子材;近代有东兰革命武装早期领导人韦拔群,抗日名将李宗仁;和平年代有农民的好榜样韦江歌,人民的好检察官陈革。如今,先辈们曾经洒过热血、滴过汗水的神奇土地上又出现一位壮族楷模、八桂骄子,  相似文献   

4.
前童镇位于浙江省宁海西南,始建于南宋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江南的小镇,宁静的美丽中叙说着历史的沧桑。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前童古镇独特的气息,因而前童被称之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浙江省旅游城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br〉 前童,是一个不凡的江南明清时期的民居原版,是一幅古韵浓重的乡村画,更是一段优美动人的江南丝竹小调。它以民居布局奇特、明清古建筑群保存完好及人才辈出而闻名遐迩。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智慧"成为热门词汇,从智慧城市到智慧建筑、智慧施工,都日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智慧建筑应该是什么样的建筑?我们认为,智慧的建筑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建筑。智慧建筑"以人为本"建筑是能耗和碳排放的大户。根据《"十二五"绿色建筑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在全社会的能耗和碳排放中,建筑业占比超过40%,远超工业的28%和交通运输的32%。目前,中国建筑95%以上是高能耗建  相似文献   

6.
我对李荣江同志的先进事迹,最初是从新闻媒体上获悉的,即《中国国土资源报》刊出的《走进百姓心中的国土人——记浙江省台州市国土资源局派出农村工作指导员李荣江》,与此同时,又在网上浏览了许多有关学习宣传李荣江先事迹的专题报导,而后又视频收看了省国土厅在杭举行的李荣江先进事迹电视电话报告会实况。学习李荣江事迹,我心情倍加激动,他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国土系统争得了荣誉,是国土人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7.
本之运用拓朴学及流形几何的概念,给出一般时空应具备的几个数学条件,结合相应的物理含义加以说明,并给出了参照系的数学定义及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汉江 《河南地质》2013,(11):54-55
公元二零一三年的春天与以往不同,一个名词“中国梦”飞速走红! 它旋即进入了中国高层的思维和决策也迅速飞进了每个中国人的脑海与心中!  相似文献   

9.
赵振元 《中国勘察设计》2009,(1):F0002-F0002
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尤其是在市场管理主管司有关领导的亲切关怀下,我院通过历届领导班子的努力.尤其是通过改制以后的快速成长,获得了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证书,揭开了十一院发展历史崭新的一页。我院与兄弟大院相比仍有差距.要继续按照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要求,努力将我院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工程公司型的大院。  相似文献   

10.
冯增昭 《古地理学报》2020,22(2):207-220
近年来,在《古地理学报》(中文版和英文版)的已刊文章和来稿中,一些作者把岩石或岩石类型称作“微相”或“岩相”,把岩石薄片中的微观特征称作“微相”,把岩石的宏观特征称作“宏观相”。笔者曾写过2篇中文的短文《主编的话——岩石不是微相》和《主编的话——岩石不是岩相》,刊于《古地理学报》(中文版)中。但是此二文尚未引起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关注。还有,在20世纪80年代,一些中国沉积学家根据野外露头和钻井岩心的岩石宏观特征,提出了“亚相”和“微相”。这个“微相”的定义与外国沉积学家在20世纪40年代根据岩石的显微镜下微观特征提出的“微相”的定义完全不同。这些问题屡屡出现从而迫使笔者,作为《古地理学报》(中文版和英文版)的主编,应该遵循“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方针,再写出1篇中文及英文兼有的新文章,即《沉积相的一些术语定义的评论》(A review on the definitions of terms of sedimentary facies),把沉积相的一些术语,如“相”、“沉积相”、“岩相”、两种“微相”、“宏观相”、“亚相”等术语的定义讲清楚,并把此文同时在《古地理学报》(中文版和英文版)中刊出。希此文能引起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关注,并撰写文章和参与这些问题讨论及争鸣,争取逐步得到一些共识,从而促进沉积学和古地理学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比分析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中涉及场地勘察相关条文的规定,指出其相关条文的修改对盐城市区场地类别的划分、地震动参数的确定、砂土液化的判别、软土震陷的评价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以及今后在勘察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爆破对岩爆产生作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个典型工程实例表明,岩爆发生的控制性因素主要是应力与岩性的关系,开挖爆破对岩爆的发生起着某种重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一直未得到充分地认识。文章分析了开挖爆破产生的应力波在围岩中的传播及对围岩的影响:爆破产生的P波和Rayleigh波将分别在围岩中形成垂直和平行于围岩表面的拉张破裂面,这些破裂面可能是微观的,也可能是宏观的,它们为岩爆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文章最后通过岩爆实例及深井稳定性问题指出:开挖爆破不仅是岩爆的诱发性因素,在某条件下而且是一种控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在Nash模型中引入随机微分方程理论,分别假定模型具有随机输入和随机参数的情况,对汇流过程的随机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将随机汇流模型应用到沿渡河流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在Nash模型中引入随机理论,不仅可以给出汇流系统输出的数学期望,而且可以同时给出输出的均方差.这样就能够正确地反映出随机性因素对汇流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隧道衬砌冻胀压力问题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王建宇  胡元芳 《冰川冻土》2004,26(1):112-119
冻胀压力的量值和分布不仅取决于围岩的性态和气象条件,而且同衬砌结构的材料、刚度以及施工质量密切相关,从岩石和土层两种围岩中衬砌承受冻胀压力的机理出发,探讨其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分析,对寒冷地区隧道衬砌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GIS支持下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动态影响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地球动力学原理分析和研究了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变化的影响,提出可将人为作用影响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抽象指数,通过求取其它因素的变化利用余差法反求得到的计算思路.借助于GIS技术,建立了度量人为作用对地下水动态影响的通用数学模型,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所提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和组合震源理论,提出了起伏地表情况下地震波场定向照明分析方法。该方法根据地表起伏形态和给定的照明方向进行坐标系变换,在新坐标系中计算组合震源的激发延时并模拟起伏地表定向的地震波场,从而得出地震波场源-检定向照明度。简单的二维起伏速度模型和起伏的Marmousi模型数值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表明通过坐标变换进行地震波场定向照明分析在地表起伏的勘探区域具有较大的适用性和灵活性,可以用来分析地下复杂构造对照明能量分布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采煤对地下含水层的影响研究--以河南焦作矿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磊  陈立  江胜国  贾超 《地下水》2014,(1):45-47
大规模煤炭开采导致了地下水环境演化轨迹严重偏离天然状态的演化方向,引发了诸如地下水位下降、降落漏斗形成和扩展、水质恶化等一系列的地下水环境问题,并反作用于矿区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使矿区陷于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迟缓的境地。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大规模煤炭开采造成了矿区含水层结构变异,进而导致了区域含水介质发生非均质性变化,最终影响了地下水循环演化态势。因此,开展含水层变异研究,揭示采煤对区域地下水环境演化的影响,显得尤其重要。以焦作矿区为例,通过野外调查、资料收集等工作,研究了采煤前后含水层环境的变化,阐明了采煤活动对地下含水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评价电磁波随钻测量(EM-MWD)信号传输效果,不可忽视套管对信号传输的影响,而套管对信号传输影响极为复杂,很难用数学模型进行全面分析。基于此,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EM-MWD在套管中信号传输进行建模仿真,从地面电流密度及接收信号压差方面,分析套管对EM-MWD信号传输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绝缘短节出套管,套管对信号起引导作用,反之,套管对信号起屏蔽作用;低电阻率钻井液对EM-MWD在套管中的信号传输影响大。  相似文献   

19.
20.
This paper provides some additional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necessary (but in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stream meandering proposed by Nakagawa: where Me is a non-dimensional parameter, τs, and τb are the average bank and bed shear stress respectively, ps and pb are the average bank and bed wetted perimeter of a half-channel respectively, and K?0.2 is the critical value of the parameter estimated from experimental data. Provided the criterion is satisfied, the main thread of the stream meanders in the non-erodible channel, and the maximum amplitude amax, the angle a between the channel central axis and oblique crest line of the surface wave, and the mean wavelength L of the main thread decrease as the non-dimensional parameter Me incre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