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晚三迭世地层及其植物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青海地区除柴达木盆地及巴彦喀拉山区外,其它地区均有晚三迭世含植物地层的分布。根据其形成的地质背景,自南而北可分为五个区(地层名称与划分见表1),兹梗概介绍于下。1.唐古拉山区结扎群结扎群的植物化石,发现于上部的碎屑岩含煤岩组,为一套近海环境的海、陆交互相煤系地层,计有 Equisetites arenaceus Jaeger,E.rogersi Schimper,E.(Equiseto-  相似文献   

2.
3.
南澳大利亚晚元古代沉积剖面是世界晚前寒武纪较好的标准剖面之一。该剖面岩性较为多样,厚度巨大,出露良好,研究程度高,有同位索年龄资料并含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化石:藻类、迭层石、藻灰结核、大量无骨骼动物印痕及活动遗迹。自从1960年A.和提出把南澳大利亚晚前寒武纪沉积上部划分为国际地层表中一个独立地层单位—埃迪卡拉系后,对其研究的兴趣与日俱增。本文是根据对剖面及其中所含藻类化石和结构的研究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简要地论述这些剖面的地层研究现状并着重讨论  相似文献   

4.
所称鄂南,系指咸宁、蒲圻、通山、崇阳等县辖区(图1),是湖北省重要煤产地之一。区内晚二迭世地层分布广,发育良好,岩相及古生物群(由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和煤科院地质勘探研究所鉴定,笔者曾作部分增添)特征比较明显,同时研究历史较长,但在其划分、对比上依然存有分歧(见表)。笔者近年来观测了一系列地层剖面,现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本区晚二迭世地层划分和对比的粗浅看法,供商讨。  相似文献   

5.
四川天全地区晚三叠世地层中发现恐龙足迹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全伟  阚泽忠  梁斌  蔡开基 《地质通报》2005,24(12):1179-1180
四川盆地中不仅蕴含有丰富的恐龙化石[1],同时四川也是中国恐龙足迹化石类型最多的省份。截至1995年,中国已经命名的恐龙足迹化石有28个属、35个种,其中四川就有15个属、17个种[2]。时代最早的恐龙足迹化石是在四川彭县发现的磁峰彭县足迹Pengxianpus,Y oung et Y oung,1987),分布于晚三叠世须家河组之中,共发现2个足迹形成的单步,被认为是原蜥脚类恐龙所留[2]。最近,笔者在进行中国地质调查局《四川盆地中生代恐龙动物群研究》项目工作中,在四川盆地西部天全县城以北2km青衣江右岸的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地层中发现了恐龙足迹化石。该处恐龙…  相似文献   

6.
曹洪升 《贵州地质》1992,9(1):26-40
本文详细地报道了贵州省西部晚三叠世火把冲组和二桥组植物群,计有化石植物48属110种。在这个植物群中,苏铁类植物占优势;蕨类植物了很丰富,其中尤以双扇蕨科植物占有重要地位;银杏类植物和松柏类植物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对黔西晚三叠世植物群的性质、地质时代以及与国内外同期类似植物群的关系和对比等进行了讨论,确定了黔西晚三叠世植物群的地质时代为诺利克期至端替克朗。  相似文献   

7.
双阳盆地南缘,为一套火山——沉积含煤地层。解放前有人曾对这套地层进行过调查,但无结论。解放后,长春地质学院及煤田等单位对这套含煤地层进行过工作。但地层时代等方面尚存在一定问题。一九七八年吉林区调队六分队在该地进行区域地质调查。将这套地层定为小蜜蜂顶子组。时代拟为早侏罗世早期。一九八二年。彭玉鲸等将这套地层划归晚三迭世(?)。但似欠生物化石依据。去年十月,笔者及我队古生物室同志又赴该地进行野外工作。在八面石煤矿一带小蜜蜂顶子组上段中采得植物化石。经笔者鉴定主要有:Neocalamites hoerensis,Thinnfeldia?sp.Pterophyl  相似文献   

8.
峨眉龙门洞剖面位于四川峨眉县城西约八公里处。剖面分布在龙门洞口—龙门洞电站一带,全长约3公里(见图1)。该剖面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康滇台背斜北段东缘,该构造单元由一系列复背斜及复向斜组成,断裂极为发育,故又称“峨眉—瓦山”断块。剖面位于次一级褶曲构造单元—挖断山背斜的北东翼。出露地层有上二叠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综合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省内及与邻省若干重要剖面的分析对比,建立了二迭系中、上部地层的标准剖面,又根据地层接触关系和古生物组合的研究,认为:江西省包括“乐平煤系”和“长兴灰岩”在内的二迭系中、上部地层,可能代表华南地区在这段时间  相似文献   

10.
前言 1970—1972年间,笔者与中国地质科学院有关同志在粤北乐昌、曲江、韶关、乳源、连平及湖南宜章地区作过中生代含煤地层调查。对地层层序、沉积相,动植物化石性质及时代做了初步研究。根据沉积特征及生物群组合,我们建立了本区早期中生代地层层序:  相似文献   

11.
拉萨地区晚二叠世地层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拉萨地区的二叠系,是李樸等(1955)在拉萨以北林周县洛巴堆首次发现,并采得Neoschwagerina等,证实属于下二叠统,命名为洛巴堆层。1974—1975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在旁多县西乌鲁龙区马驹拉一带,发现较好的下二叠统剖面,但未见上二叠统。根据岩性特征和所含化石,科考队将下二叠统自上而下划分为:  相似文献   

12.
西藏拉萨地区晚二叠世地层新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萨地区二叠统,先称“蒙拉群”。1981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孙东立等,在堆龙德庆县列龙附近原中三叠统“杳曲浦群”下部,采到晚二叠世的腕足类,瓣腮类和苔藓虫等化石,建立列龙沟组。1990年1:20万拉萨幅以“旁那组”代替“蒙拉群”。东延入1:20万沃卡幅前奥陶纪松多岩群。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记述的植物化石,产自吉林双阳烧锅街至磐石五家子一带。含化石地层由砾岩、砂岩及粉砂岩等组成,夹数层可采煤层,是印支运动后山间盆地河湖相与沼泽相沉积。这套地层曾被称为二道梁子组(长春地质学院,1960)或太阳岭组(吉林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普查大队,1973);1978年,吉林  相似文献   

14.
通过 1∶2 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三叠系专项研究 ,在义敦岛弧带的四川省新龙县雄龙西、白玉县热加获得一批植物化石 ,计 15属 2 0种 ,其中包括两个新种 ,一个属种为国内首次发现。这些化石不仅丰富了本区植物化石组合内容 ,而且对地层时代的确定及与邻区的对比和沉积环境的恢复提供了重要的古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三叠系专项研究,在义敦岛弧带的四川省新龙县雄龙西、白玉县热加获得一批植物化石,计15属和20种,其中包括两个新种,一个属种为国内首次发现,这些化石不仅丰定了本区植物化石组合内容,而且对地层时代的确定及与邻区的对比及与邻区的对比和沉积环境的恢复提供了重要的古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甘肃晚第三纪地层及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甘肃晚新生代地层相当发育,其中新第三纪晚期的哺乳动物化石早为国内外所瞩目。1920年 E.Licent在庆阳一带采获丰富的三趾马动物群。J.G.Andersson(1925)在永登咸水河发现了中新世的化石,1935年杨钟健等又在该处采集了一批哺乳动物化石。在甘肃西部,B.Bohlin(1942、1946)在党河流域塔崩布鲁克(Taben-Buluk)’的西水  相似文献   

17.
朱光礼 《地质论评》1965,23(6):512-513
本区这套陆相地层,上与早二迭世哲斯组呈断层接触,其下又被东苏花岗岩体侵入。因此,这套地层时代的确定,及其和哲斯组关系的解决,不仅直接有助于区测填图的顺利进行,而且可以正确认识内蒙地槽区的地质历史发展和东苏花岗岩体的侵入时代。  相似文献   

18.
荆州地区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地层及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董云鹏 《地层学杂志》1997,21(2):130-135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沉积地层特征表明,该时期荆州地区为前陆盆地构造环境,形成于秦岭造山带南部前陆地带,沉积特征及上下接触关系表明其为Ⅰ级构造层。上三叠统和中下侏罗统具有相反的粒序特征和不同的建造特征,分属于两个Ⅱ级层序,分别由3个和7个Ⅲ级层序构成。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荆州前陆盆地经历了三个演化阶段,即挠曲变形阶段(T3j)—粘弹性流变阶段(T3w)—后期前陆盆地演化阶段(J1-2),不同演化阶段前陆盆地沉降中心及前隆具纵向迁移的特征,同时,沉积盆地规模及拗陷幅度亦显示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9.
李昌文 《地层学杂志》1998,22(1):57-59,T001
贵池市郊区桂畈,潭湖一带上白垩统宣南组中恐龙蛋化石-粗皮蛋的首次发现,给贵池地区晚白垩世地层的对比与划分提供了化石依据。  相似文献   

20.
前言吉南晚元古代地层发育良好,与苏皖、山东、蓟县、辽南均属同一构造单元,系地台型沉积。吉南晚元古代地层位于华北地台东北边缘,出露于浑江流域、鸭绿江流域,抚民屯—孤山子一带,以浑江流域出露的层序最全,其时限介于818~570百万年之间。浑江流域青沟子剖面、大阳岔剖面是两条露头良好,层序连续的自然剖面,剖面底界超覆在中元古界老岭群之上,而顶界又被早寒武世产小壳化石含磷页岩所覆盖,构成衔接南北方层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