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介绍了中国抗震防灾工作,包括抗震修复与加固、抗震设计规范,城市抗震防灾,工程抗震科学研究、震区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进展与经验。  相似文献   

2.
应用WebGIS技术建立城市抗震防灾信息系统是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的有效途径。阐述了城市抗震防灾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介绍了该系统地理数据库的建立,分析了地震危险性分析、震害预测、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预测及应急反应等系统专业模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企业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比较,总结了企业抗震防灾规划的特点,并且在总结近几年企业抗震防灾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抗震防灾规划编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山东省胶州市抗震设防的现状,总结了其在抗震设防工作方面实施的减灾策略,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城市防御地震灾害能力的对策和建议。认为,通过实施抗震防灾规划,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逐步提高城市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能力,使胶州市城市总体布局和机制逐渐朝着有利于抗震防灾的方向发展,确保全市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郑鹄 《山西地震》1989,(4):18-20
以编制太原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实践为例,探讨了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一些原则,认为减轻地震灾害损失需要全社会的一致努力,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抗震防灾措施要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必须把提高.综合抗震能力与应急应变能力紧密结合起来,应增强抗震防灾意识,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突出本地特点等.  相似文献   

6.
1987年10月,乌鲁木齐市举行了一次抗震防灾演习。较大规模的城市抗震防灾演习在我国还是首次。本文简述了这次演习的目的和任务、主要内容及组织领导情况,分析了演习的社会效果,指出这次演习是对乌鲁木齐市抗震防灾规划的一次检验,不仅对提高全市各社会集团和人民群众的临震应急能力和城市综合抗震防灾能力有重要作用,对全新疆的抗震防灾工作也有促进作用,对我国城市抗震防灾工作也将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城市社区抗震能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区抗震能力评价是进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重要方面,但社区抗震能力强弱是一个模糊概念,它不仅与社区的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有关,而且与社区的空间因素(如人口分布情况和建筑物分布情况)有关。为了科学度量该模糊量,本研究选用破坏度、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将其嵌入ArcGIS9.0平台,开发了城市社区抗震能力评价系统,实现了快速评价和评价结果的可视化,提高了决策的效能,为开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震防灾规划是提高城镇综合抗震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与城市总体规划一并实施.重点回顾了我国抗震防灾规划工作的发展历程,同时对美国、日本在建立防灾规划方面的情况也进行了介绍.通过编制城市的抗震防灾规划,加强城市的综合抗震防灾能力,在丽江地震中被证明是一个有效的手段.综述了在这个方面的发展与变化,并就未来的可能的发展方向作了总结与展望,以期国内外同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李清亚 《地震工程学报》2018,40(6):1272-1277
传统三维城市规划模型是利用三维技术通过计算机生成模型对城市进行规划,没有考虑城市地理位置因素,不能保障城市震后应急救灾工作效率。为此,构建一种新的地震带城市规划模型。通过对城市抗震防灾空间及防灾分区定义,并对其规划原则进行分析,从而为城市防灾空间规划提供依据;以此为基础,采用风险评估方法构建出地震带城市抗震防灾空间规划的基本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模型性能极佳,考虑到了城市地理因素,在进行城市规划的同时,能够促进城市震后应急救灾工作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0.
1984年底,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以下简称建设部)在成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城市抗震防灾工作会议”,会后颁发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明确了规划的基本目标,统一了规划的编制程序和内容。1986年3月建设部抗震办在兰州召开了“抗震防灾规划调查研究会”,总结了一年多来贯彻执行暂行规定的经验,研究了当前编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加速规划编制工作进程起了积极作用。目前,全国有四十多个城市正在编制规划,随着全国重点抗震城市数量的增加,位于基本烈度6度区的一批重要城市、省会城市和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亦需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按照“七五”期间抗震工作任务,国家和省一级重点城市的抗震规划都要全部完成,其它城市和县城也要完成初步规划,因此任务十分艰巨。所以切实解决好当前存在的几个问题,对于提高规划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东端,是重要轻工、港口和旅游城市,按1976年国家地震局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被定为基本地震烈度七度,1978年被列为全国38个重点抗震设防城市之一,1979年又被定为全国城市抗震防灾试点城市之一。同年,成立了烟台市抗震防灾委员会,组织制定了《烟台市城市抗震防灾工作纲要》,在此基础上又编制了“烟台市城市抗  相似文献   

12.
我国抗震防灾研究的发展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为抵御地震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经济的破坏,使得抗震防灾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主要从工程角度,简要介绍了我国抗震防灾研究的历史、现状、前沿问题及未来发展,并且阐述了抗震防灾研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地震避难疏散场所的规划原则与要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震避难疏散场所是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地震区的城市必须规划建设地震避难疏散场所。探讨了规划建设城市地震避难疏散场所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主要要求与重要指标。规划建设的城市地震避难疏散场所必须确保避难疏散安全。  相似文献   

14.
介绍苏州市活动断层探测数据库的模型、数据库设计,建库的技术方法和建设成果,并介绍其成果在断层精定位、城市规划、城市新建区域的抗震防灾辅助决策分析等领域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5.
供水系统是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担负着供给城市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的繁重任务。当供水系统遭到破坏,就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大的困难。地震是破坏供水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的城市供水系统,多数未经正规的抗震设计。因此,对位于地震烈度较高地区的供水系统作出震害预测,对减轻城市灾害、作好城市抗震防灾工作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许多县城正在进行抗震规划编制工作,本文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介绍了某县城城区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及基于GIS的抗震防灾决策系统的开发过程。根据对该规划区建筑物的震害预测,得出震后建筑物的破坏状况及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情况,为规划编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1986年4月8日—10日在烟台市召开了我国第一个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烟台市抗震防灾规划》评议会,来自各有关方面的专家、教授、学者等30余名代表出席了评议会,并一致评议通过该规划。本文简介了评议会概况,概述了该规划的制定过程及其意义,并简述了该规划的内容概要。本文指出该规划的实施,将起到重要和深远的作用,并将有利地推动其他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实行。  相似文献   

18.
《地震地质》1999,21(3):285
基于石油企业抗震防灾工作对网络与数据库的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对数据库产品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根据石油企业抗震防灾规划的需求和信息管理的一般模式,提出了石油企业抗震防灾规划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设想。认为,以 Microsoft Access 数据库软件为基础,利用 V B或 V C等可视化前端应用开发工具,是目前比较好的方案,它将使石油企业抗震防灾规划工作在办公自动化方面迈向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以前的地震防灾是以建筑物的抗震性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可是,现在重视了更系统的考虑方法,将扩大到城市。然而,作为评定城市抗震性的标准,还没有像被建筑物的抗震设计采用的设计烈度那样明确的标准。因此想要使城市的抗震性定量化是非常困难的。当然,政府担负着推进城市的地震对策的责任,但届时必须经常研究与行政和居民有关的问题。因为政府切实制定出地震对策,居民作为行政体的一员,正确对待才可能大幅度地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车辆增多,城市交通拥挤等一系列问题,我国大中城市相继开展了大规模的地铁建设。我国已建成地铁和有地铁规划的城市中有很多地区处于地震高发地带,地下结构一旦发生震害,修复困难、代价昂贵,也将对其周围的结构造成不利的影响。大规模的地铁建设使地铁抗震问题成为城市工程抗震和防灾减灾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有关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