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鹅公山火山盆地位于赣杭铀成矿带中段,已探明林家、双头埠、新安埠3个铀矿床及众多铀矿(化)点。文章对盆地内铀矿控矿因素进行分析,认为铀矿化受地层、构造、次火山岩、中基性脉岩等联合控制。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火山-沉积岩及下二叠统安洲组、栖霞组灰岩是主要的赋矿岩层;基底近EW向、NE向断裂是导矿构造,铀矿床定位于两者的复合部位;NW向断裂、推(滑)覆断裂、层间破碎带是主要的含矿构造,也是流体中成矿物质沉淀富集的有利场所。盆地东部以NW向断裂控矿为主,西部以推(滑)覆断裂为主;次火山岩及中基性脉岩的侵位不仅为铀成矿提供了热源和流体来源,还提供了有利的矿化剂、还原剂。综合分析认为:盆地东部以NW向断裂及中基性脉岩为主要找矿线索,西部则以推(滑)覆断裂为主要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相山矿田横涧-岗上英矿床构造控矿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横涧-岗上英铀矿床产在相山大型塌陷式火山盆地的北部, 区域NE向、EW向断裂构造与火山构造复合控制次花岗斑岩体和铀矿床的定位, 矿区次花岗斑岩的产出明显受到高角度逆断层的制约, 铀矿化主要受构造裂隙控制, 含矿裂隙带沿斑岩体内外接触带呈弧形展布。依据横涧-岗上英地区次花岗斑岩岩体及矿体空间展布及产状特征, 厘定了控岩构造系统, 通过分析构造裂隙特征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 划分了成矿前、成矿期、成矿后构造体系, 初步认为矿区的构造演化可分为三期6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陕南紫阳一平利地区位于南秦岭碳硅泥岩型成矿带石泉~安康成矿集中区,铀成矿地质条件较为有利。已发现有碳硅泥岩型铀矿床(点)、矿化点及分布广泛的异常点。铀矿化受寒武系鲁家坪组(∈1l)、箭竹坝组(∈lj)和奥陶一志留系斑鸠关组((O3+S1)6)中碳硅泥岩地层控制。按含矿围岩将铀矿化分为3种类型,即含炭质硅岩型、石炭及炭质板岩型和煌斑岩脉型。褶皱构造和构造破碎带控制着铀矿化分布空间。  相似文献   

4.
崇安地区位于武夷-云开-台湾造山系华夏地块桃山-诸广岩浆弧北部东缘部位,其东侧与武夷山基底断隆带毗邻,断裂构造极其发育。断裂构造发育在地壳的不同深度和圈层,对各种矿化起着不同的控制作用。笔者通过对区内控矿构造和铀矿化主要地质特征的分析,论述了断裂构造与铀成矿的关系,认为断裂构造不仅为成矿流体的运移提供了通道,为成矿物质提供了沉淀富集的场所,而且还影响着铀矿床的空间分布、成矿力学环境、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该区断裂构造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具有压性、压扭性、张性、张扭性等性质。岩浆期后含矿热液沿火山盆地盖层与基底接触的构造破碎带或外带的构造破碎带运移,并在破碎带中充填、交代而形成铀矿体。因此,断裂构造是铀成矿的必要条件,与成矿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研究区位于桃山-诸广铀成矿带南段,龙源坝复式杂岩体中南部.侏罗-白垩纪(燕山期),区域构造应力环境由挤压造山演变为陆壳伸展,伴随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和铀成矿作用.区内发育NE、近E-W、NW向3组断裂构造.断裂构造是主控矿因素,限制了区内燕山晚期花岗质岩浆的侵入形态,及铀矿床、铀矿(化)点和异常点(带)的空间分布.NW、NWW向张性断裂多被燕山晚期中基性脉岩充填,呈成群成组的斜列式等间距展布,岩性为辉绿岩和斜闪煌斑岩.中基性脉岩与灰白-灰黑色微晶石英脉或浅红褐色-杂色硅化带/硅化破碎带的重接、斜接、反接复合部位是“交点型”铀矿化赋存的有利场所.矿化或近矿部位的中基性脉岩多褪色为黄褐色-灰白色,发育硅化、赤铁矿化、水云母化、褐铁矿化,可见黄铁矿、方铅矿、铜铀云母、钙铀云母等.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具有较好的“交点型”铀成矿地质条件,铀资源找矿潜力良好,铀矿化与中基性脉岩具密切的空间和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6.
江西盛源火山盆地构造对铀成矿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西盛源火山盆地铀矿地质找矿工作以往更多关注早白垩世打鼓顶组和鹅湖岭组的含矿性以及早寒武世外管坑组矿源层等问题,忽视了构造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文章在收集和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近些年来该区铀矿地质调查工作取得的最新成果,探讨构造对该区铀成矿的控制作用,并总结铀成矿规律。不同时期、级别、性质和序次的断裂组成控矿构造系统; 萍乡—广丰深断裂带控制武功山—铅山铀成矿带呈近EW向展布,较大规模的“构造结”决定铀矿田的产出位置,低级别的EW向、NE向和NW向断裂控制铀矿体的定位。  相似文献   

7.
沙坪沟整装勘查区位于安徽北淮阳成矿带内,是皖西地区最主要的钼铅锌多金属矿化集中区。研究区内已探明十余处铅锌矿,以小型矿为主,但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总结。为了厘定区内铅锌矿与成矿地质体的关系以及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的类型和属性,总结成矿作用特征标志,指导找矿预测,本文开展了区内典型矿床"三位一体"成矿特征的总结研究。研究结果揭示区内铅锌矿化类型分为角砾岩型、矽卡岩型、构造蚀变岩型和热液脉型4种,成矿地质体为燕山晚期中酸性岩浆岩,成矿构造为NE向和NW向断裂构造交会部位,成矿结构面主要为NE和NW断裂构造面、角砾岩筒、层间破碎带以及接触带等。在总结归纳铅锌矿成矿作用特征和找矿预测要素的基础上,建立起区内铅锌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并对找矿潜力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8.
黄沙铀矿区位于南岭铀多金属成矿带中段,青嶂山复式岩体中南部。矿区发育NE向、EW向与NW向3组断裂构造带及NW向辉绿岩脉,铀矿化产于构造带与辉绿岩脉重接、斜接与反接复合部位,该部位是"交点型"铀矿化赋存的有利场所。断裂构造带、基性岩脉、热液蚀变与铀矿化关系密切,是重要的控矿因素,也是重要的找矿标志。此外,通过与下庄"交点"型矿床对比认为,黄沙铀矿区"交点"型铀矿化与下庄矿田类似,且成矿地质条件较好,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
相山火山盆地西部SN向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山火山盆地西部已探明多个铀矿床,其中产于NE、NW向构造交接而成的菱形断块内的10个矿床均揭见南北向矿带。文章在阐述相山火山盆地铀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研究了火山盆地西部SN向构造特征及其含矿性,结合区域应力场分析,认为白垩纪、尤其是早白垩世的NNE向区域主压应力作用,导致NE向构造左旋走滑、NW向构造右旋位移明显,由此形成西部菱形断块构造格局。与此同时,NE、NW向构造的共同走滑作用,使得SN向基底构造复活并贯通至盖层或形成新的SN向构造线。构造表现形式为破碎带或裂隙密集带,其构成了导矿构造的配套构造,成为相山火山盆地西部重要的含矿构造。  相似文献   

10.
火山岩型铀矿是我国重要的热液型铀矿类型之一,发育在区域性火山喷发带上的火山盆地内,其成因受构造-岩性岩相-热液循环联合控制,其构造型式能够反映火山岩相和热液蚀变类型,体现火山热液铀矿化的特点和内在规律。文章将火山岩型铀矿床划分为火山角砾岩筒、次火山岩、密集裂隙带、层间破碎带4种亚类,并详细介绍了每一亚类的成矿特征;根据不同亚类火山岩型铀矿床距离火山热液活动中心由中心向远源方向的铀成矿地质特征,总结了中国火山岩型铀矿床综合成矿模式,厘定了不同亚类铀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构造、岩性岩相、容矿主岩)、矿化与成因(成矿流体、成矿温度、矿化深度、矿化特征、矿体形态、矿石矿物、伴生元素)、物、化、遥等预测要素,建立了中国火山岩型铀矿预测模型,对火山盆地铀矿找矿实践中针对火山盆地不同部位或环境下选择有效的技术方法手段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粤北地区铀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因素分析,结合近年来在希望铀矿床西部外围开展的找矿勘查成果,笔者认为区内铀矿床定位于构造、岩浆活动和热液蚀变"三位一体"的成矿环境中。其控矿构造主要为北北东、北东东向硅化断裂带,铀矿化严格受硅化断裂带及其两侧蚀变碎裂花岗岩和不同期次花岗岩接触界面控制。新桥断裂与其上盘的北北东、北东东向硅化带形成的构造结,为铀成矿极有利部位,具有较好的成矿潜力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位于江西省龙南县上围地区出露的燕山期花岗质复式岩体明显受北东向马屎山硅化断裂带和鹅形石英断裂夹持控制,是有利的产铀岩体,已探明291铀矿床和292矿点。岩体内断裂作用强烈,热液蚀变和铀矿化现象普遍。经地质调查,在岩体内识别出北东向断裂6条和北北东向断裂11条及若干北西—北西西向断裂。其中,北东向断裂主要包括岩体西部的硅化带和东部的石英断裂;北北东向断裂主要包括岩体东部的蚀变碎裂岩带和西部硅化破碎带;北西—北西西向断裂多被中基性岩脉充填,主要包括501~504号脉。北北东向断裂与铀成矿关系最密切,是容矿断裂。断裂的规模和产状控制了铀矿体的空间分布和展布形态,断裂性质控制了铀矿化类型,断裂变形程度控制铀矿化蚀变分带,断裂与中基性岩脉复合控制了富铀矿体的产出形态。  相似文献   

13.
新城子次级火山盆地地处扎兰屯火山岩型铀成矿远景带南部,区内目前已发现21号小型矿床、 13号铀矿点及几十个铀异常点。近年来通过钻探查证发现,矿化主要受NW、近EW向断裂构造控制,与赤铁矿化、硅化和黄铁矿化等蚀变关系密切。通过对次级火山盆地的铀成矿条件、铀矿化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该次级火山盆地成矿条件较好,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4.
大王山-于山铀成矿带为华南典型的化岗岩型铀成矿带,位于江两中南部乐安-于都一带.总体呈北北东向展布.北段近南北.南段略偏西。铀矿主要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体内及儿外接触带。铀矿床、矿点、矿化点主要分布在桃山矿川、古龙岗矿化集中区和坪溪矿化集中区内,儿余地区仅有零星矿点、矿化点产…。奉文通过对人li山一十山铀成矿带之古龙岗、坪溪两个铀矿化集中区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特征分析.认为古龙岗铀矿化集中区成矿地质背景良好.具有较好的铀矿找矿远景.并指…坪溪铀矿化集中区必须运用新的地质理论、新的探矿手段方能取得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15.
松喀尔苏铜金矿床位于卡拉麦里石炭纪陆相火山岩带,属于与陆相火山–侵入岩有关的斑岩型铜金矿床。文章分析了火山构造系统、及其控制作用和构造应力场,结合区域构造演化,探讨了矿床控矿火山构造演化和机制,构建了控矿模式。研究表明:(1)火山构造系统依次分类为陆相火山岩带→火山构造盆地→破火山口(火山穹窿)。控矿火山构造类型是具有环状和放射状断裂的破火山口构造。(2)火山构造系统控矿作用表现在NW走向的区域深大断裂控制火山构造盆地,NW走向的基底断层控制串珠状破火山口构造,赋存于泥盆系基底内的破火山口构造以及派生的EW走向和SN走向的火山断裂交汇部位控制含矿斑岩体侵入和矿化带形成,岩体侵入过程中发生的侵入接触带构造控制矿体和矿化类型,NE走向断裂和剪切裂隙密集带则有利于矿化的叠加。(3)构造系统从主断裂构造带系统向基底断层系统、火山断裂系统和岩体接触带系统依次演化。控矿构造作用与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早中期SN向构造作用和早石炭世晚期–二叠纪NW向构造作用有关: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早中期,SN向挤压构造作用引发NW走向的断层右行走滑剪切、块体顺时针旋转和火山构造控矿系统;早石炭世晚期–二叠纪,来自SN方向和EW方向联合挤压作用下产生的NW方向的构造作用,使得火山断裂构造进一步发育,引起NE走向剪切面理的叠加改造、陆相火山岩线状分布和浅成低温金成矿作用。(4)后碰撞早期挤压–伸展转换环境,早期SN向持续缩短和后期NW向构造作用使构造体制转换,诱发深部岩石圈拆沉作用和软流圈地幔底侵作用,是斑岩型铜金成矿作用和控矿火山构造演化的重要机制。(5)控矿模式明确接触带和斑岩型为主要矿化部位和勘查类型,外围北东侧岩体与接触带是重要勘查区域。  相似文献   

16.
海德乌拉火山岩型铀矿床是我国在西北地区发现的第一个火山岩型铀矿床,具有重大研究意义。该矿床地处东昆仑成矿带基底穹状隆起的塌陷式火山盆地中,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本文对海德乌拉地区火山岩型铀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断裂构造及火山机构进行了论述,探讨其成矿特征及控矿规律,建立了该铀矿床的区域找矿标志;海德乌拉火山岩型铀矿床受断裂构造及裂隙密集带控制,空间上具有多期次叠加成矿特点,成因类型为构造-热液型。  相似文献   

17.
小兴安岭北东段地处环太平洋成矿域与古亚洲成矿域叠合区,经历了中新生代以来的火山-岩浆作用,是火山热液型铀矿床的有利产出部位。通过分析小兴安岭北东段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对比俄罗斯卡缅努什火山机构拉斯托契卡矿床,提出NE、NW向和SN向的贯通性基底断裂,以及晚中生代火山塌陷盆地和潜火山岩浆活动中心为该区铀成矿有利地段。铀矿化受溢流相霏细岩、流纹岩、流纹斑岩,以及喷发相凝灰岩,火山侵入相霏细斑岩、花岗斑岩、闪长斑岩和闪长玢岩控制。本区的南峦、宁远村、汤源和翠峦等火山塌陷盆地是铀成矿最有远景的盆地。  相似文献   

18.
赣杭构造火山岩带铀成矿规律及深入找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赣杭构造火山岩带的形成是区域构造环境演化的产物,晚中生代强烈的构造、火山岩浆活动孕育了大规模铀成矿作用,形成了区域上北东向的构造岩浆成矿带。通过对铀矿时空分布、控矿因素、成矿规律及成矿作用研究,认为不同级别成矿单位的铀矿受火山构造、断裂构造联合分级控制,不同类型铀矿床的定位既有受构造控制的普适性、亦有受其它因素控制的特殊性,并进而提出了赣杭构造火山岩带新一轮找矿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断裂和火山机构是虎形山金铅锌矿的主要控矿成矿因素。赛阳关火山活动晚期第二次侵入活动为该区金铅锌成矿提供了矿源及热液流体。矿床定位于东乡—广丰深断裂带次级NNE向、NE向及NW向张性、张扭性断裂和破碎蚀变带内(控矿构造),再次级近SN向断裂,为本区成矿构造(容矿构造)。该认识更全面把握构造对虎形山金铅锌矿成矿控制作用,可为下一步找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龙头山金矿的主要矿体受火山机构构造、断裂构造和雏形断裂构造三种成矿构造控制。火山机构构造控制了产于火山与围岩的接触带部位的火山岩型金矿,该类金矿以Ⅸ号矿体最为典型,表现为矿体围绕火山机构引起的塌陷式断裂产出,矿体的形态和品位变化受火山机构构造发育程度的影响;断裂构造控制了产于泥盆系砂岩中的断裂裂隙充填型金矿,以Ⅰ号矿体最为典型,表现为矿体沿NW向断裂分布,其产状与断裂一致,向SE方向侧伏明显;雏形断裂控制了矿区南部含金富矿体的就位,表现为矿区花岗斑岩南部的富矿体沿近EW向断续展布。矿体的形成与定位都离不开这三种控矿构造,因此在靠近火山机构一定范围内,向SE方向的深部及在已知富矿体的东西两侧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