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金家堡子地区土壤氡测量结果表明,该地区氡浓度异常峰值高、连续性好,总体呈北西走向,主要沿岩体接触带走向分布,其分布形态、规模明显受岩体接触带控制。氡浓度异常,尤其是沿岩体接触带分布的异常均为矿致异常,与深部含矿岩性密切相关,对本区找铀矿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连山关—祁家堡子地区岩体接触带为一条重要的控矿构造带。为查明研究区岩体接触带的走向及其深部延伸特征以及氡浓度异常分布范围,指导区内铀矿勘查工作,根据其物化条件,选择AMT与土壤氡测量进行了联合攻关。通过资料解释,基本查明了区内氡浓度异常带的分布范围以及接触带的走向及其垂向延展特征,并预测铀矿勘查有利地段四片,其中Ⅳ号地段经后期钻探查证,发现铀异常孔两个、矿化孔一个,为本区铀矿勘查提供了深部找矿信息,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连山关岩体接触带是连山关地区一条重要的控矿构造带,为区内成矿热液的运移提供了通道,为铀矿富集提供了有利空间。已发现的铀矿点、铀工业孔及异常孔主要分布于岩体接触带附近的氡浓度异常晕、异常点、异常带中。查明连山关岩体接触带的走向及其深部展布特征对本区铀矿找矿工作意义重大。应用音频大地电磁测量(AMT)和Ra?法测氡进行综合测量,结合地质资料和岩石电阻率特征,基本查明了连山关岩体接触带的走向及其深部展布特征,在该区铀矿勘查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相关地区的铀矿勘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花岗岩地区放射性测量受岩性、构造、后生蚀变、铀矿化等影响,形成了复杂多变的放射性异常晕圈,如何识别深部铀矿产生的矿致异常,采用了氡子体积累的活性炭吸附测氡法和坑内伽马能谱测量,数据经过后期氡浓度和铀含量比值处理,放射性异常特征反映了深部铀矿化信息,钻探验证在矿致异常反映控矿构造倾向一侧见到工业铀矿体.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华北地区火山热液型铀矿地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与深部铀矿体的关系,选取冀北覆盖区典型的隐伏火山热液型铀矿——大官厂铀矿床为研究对象,在大官厂矿区布置了土壤调查采样,并在有矿钻孔和矿化钻孔上方采集了土壤样,进行土壤瞬时氡、活动态铀及210Po测试分析,探讨这3种地球化学特征与深部铀矿体的关系。结果显示:高品位钻孔附近的土壤瞬时氡明显高于矿化孔,同时,土壤面积样中瞬时氡的高值与深部铀矿体对应较好;高品位铀矿钻孔中210Po略高,但面积性分布的土壤样中210Po的离散度小,分布较均匀,在矿区和无矿区的数值无差别;高品位孔中的活动态铀无明显异常,在土壤面积样中,活动态铀的最大值位于已知的无矿区。由此获得初步认识,在大比例尺上探测深埋藏铀矿体时,土壤瞬时氡浓度异常可以指示深部隐伏铀矿体的异常,而活动态铀与210Po异常不及瞬时氡灵敏。  相似文献   

6.
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找矿以其快速、简便、经济和高效的优点在丹凤地区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勘查的各个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浅层地下水放射性异常晕与含矿黑云母花岗伟晶岩分布范围一致,可用于圈定铀成矿远景区、普查区和详查区。近矿中深层地下水具有高U-Rn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工程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找矿,可预测盲矿体大致位置,指导揭露工程布置。  相似文献   

7.
隐伏砂岩型铀矿地表土壤具有活动态铀含量、氡及其子体放射性活度等异常。通过对二连盆地哈达图铀矿内不同铀品位见矿钻孔和无矿钻孔上方的表层土壤分别进行活动态铀、氡及其子体测量,并利用SPSS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高品位钻孔上方表层土壤瞬时氡浓度明显高于无矿孔,两组瞬时氡含量差异明显(P0.05),结合地质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该参数可作为揭示深部隐伏铀矿体的重要参数;相反,不同品位见矿钻孔、无矿钻孔上方的表层土壤活动态铀和210Po含量无明显差别,难以成为预测深部隐伏铀矿体的有效参数。  相似文献   

8.
在纳米比亚欢乐谷南部地区开展的活性炭吸附测氡方法应用试验结果显示,氡异常能够较好地反映隐伏钙结岩型铀矿化信息,而且铀矿体上方土壤中的氡浓度随深度增大的变化率要明显大于无矿地段,前者为后者的5~16倍。在测区的西南部圈定了一处面积约为5km2的氡异常,经地质探槽揭露,伽马能谱当量U含量高达500×10-6,并在探槽内发现了次生铀矿物,推断此处氡异常是由钙结岩型铀矿化引起的,为进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陕西分布四大类铀矿,其中砂岩型铀矿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缘,花岗岩型铀矿位于小秦岭和北秦岭东段,碳硅泥岩型铀矿位于南秦岭黑色岩系中,伟晶岩型铀位于北秦岭东段。陕西找铀矿以砂岩型和伟晶岩型铀矿为主。砂岩型铀矿找矿有利地区为黄陵—彬县地区,伟晶岩型铀矿主要找矿方向在商南—丹凤地区。  相似文献   

10.
氡水异常(水中铀和镭含量不够异常值的单氡型水异常)在花岗岩地区非常发育,因而研究氡水异常与铀矿化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其一是可以使我们正确确定水化找矿标志,提高水化找矿效果,其二是为氡水异常的解释和揭露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根据江西地区5个岩体13个矿床的水化找矿资料,对氡水异常的形成条件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几点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丹凤矿田伟晶岩型铀矿找矿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凤矿田作为我国伟晶岩型铀矿的重要产地,有其特殊的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笔者通过对铀源地层、伟晶岩脉、地面放射性异常、水系沉积物铀含量异常等预测要素的组合分析,利用MRAS软件圈定并优选出Ⅰ、Ⅱ级远景区各2处,Ⅲ级远景区1处;认为光石沟和陈家庄远景区深部及外围有着十分广阔的找矿空间,桃坪和石门远景区是开辟新找矿方向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2.
粤北长江矿田新一轮铀矿找矿主要针对深部隐伏铀矿。在书楼丘(305)铀矿床典型剖面上开展壤中氡法、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与激电测深法工作,推断解释了1条找矿前景较大的隐伏断裂。工作成果还表明,3种物探方法在已知断裂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响应,书楼丘(305)矿床深部赋矿环境良好,指示其深部具有很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3.
铀矿水文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安林  王太平 《地下水》2018,(5):149-150
陕西商-丹铀矿整装勘查区铀矿水文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找矿的各个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铀矿水化异常晕与整装勘查区内已知的铀矿(点)床分布范围一致,在铀矿区调扫面阶段,可利用铀矿水化找矿成果圈定铀成矿远景区、普查区。近矿的深层地下水具有高铀—氡含量特征。在普详查阶段,通过铀矿水化找矿方法,可预测盲矿体大致位置,指导找矿工程的布设。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奋斗地区延军山铀矿点、铀矿化异常点进行梳理,总结了研究区内典型铀矿化异常特征,并通过对研究区内铀矿化异常进行野外调查、评价,分析了区内变质岩型铀成矿条件和主要空旷因素,指出研究区变质岩型铀矿受古元古代东风山岩群石墨片岩、北西向断裂、伟晶岩复合控制,提出了"石墨片岩+构造+伟晶岩+异常"的找矿思路,并圈定了找矿远景区域,为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五十家子火山盆地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地表已发现大量蚀变裂隙带型铀矿化及异常点,为查明控矿断裂沿走向、倾向延伸变化情况及深部铀矿体有利富集部位,便于开展深部勘查工作。因此在研究区铀矿化密集部位开展了氡气及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联合探测工作方法,大致查明了研究区主控矿断裂构造特征,并预测6处铀成矿有利部位,其中2处铀成矿有利部位经钻探查证,发现较好的工业铀矿体。表明氡气与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联合探测寻找隐伏断裂和盲矿体效果显著,适用于控矿因素以断裂构造为主的铀矿勘查找矿工作,为今后铀矿找矿工作提供思路及方向,以期扩大铀矿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16.
大红柳滩一带是帕米尔昆仑山伟晶岩区中花岗伟晶岩分布最为集中、稀有金属成矿潜力最好的地区。近年来,该地区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获得一系列找矿突破,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笔者以新近发现的4处锂矿为重点,对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区域伟晶岩的分带性特征,总结了控矿条件及找矿标志,并利用锡石LA-MC-ICP-MS U-Pb测年法获取含矿伟晶岩的206Pb/207Pb-238 U/207Pb等时线年龄为(223±11)Ma(N=44,MSWD=2.1),207 Pb/206 Pb-238 U/206Pb Tera-Wasserburg谐和年龄为(223.5±7.9)Ma(N=44,MSWD=6.7),表明伟晶岩的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与区域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基本一致。认为大红柳滩地区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时代及成矿地质特征与川西甲基卡矿田相似,外围及深部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7.
松潘-甘孜造山带马尔康矿田是我国目前面积最大的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田,分布有业隆、李家沟、党坝等多处大—中型锂辉石矿床。由于地表基岩露头有限,水系切割强烈,在深部寻找隐伏矿脉的难度逐渐增加。本文以马尔康矿田东北部新发现的加达大型锂辉石矿床为例,论述了地质填图、高密度电法等在寻找隐伏矿脉中的应用。本次勘查通过地质填图圈定的残-坡积锂辉石伟晶岩转石带或伟晶岩露头确定了脉体走向,通过高密度电法测量圈定的陡倾高阻异常确定了脉体倾向,通过钻探工程控制了隐伏矿脉。综合分析显示,陡倾高阻异常带延伸至地表位置与地表锂辉石伟晶岩转石带或伟晶岩脉露头位置吻合,隐伏高阻异常空间分布与隐伏锂辉石伟晶岩脉具有相关性,表明传统勘查方法在寻找伟晶岩型锂矿为代表的硬岩型锂矿床的有效性,并指出区域成矿潜力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8.
氡及其子体测量在东胜砂岩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砂岩型铀矿地区氡及其子体的测量及对异常形成机理的分析, 进一步研究数据处理和解释方法。东胜地区实测资料表明了氡及其子体低值异常对应成矿相对有利的地段, 说明了解释方法的有效性, 为充分发挥攻深能力强的氡及其子体方法在铀矿找矿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伟晶岩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岩浆岩,常发育有丰富的稀有金属矿物,江西石城地区内已发现大量含矿伟晶岩脉。通过收集前人的工作成果并结合实际工作的认识,初步了解本区含矿伟晶岩脉的成矿地质背景、总结了含矿伟晶岩矿床的地质特征,探讨了含矿伟晶岩与蚀变的关系。最后,提出含矿伟晶岩的找矿标志,为该地区铌钽等稀有金属找矿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砂岩型铀矿地面氡浓度与地形的相关性较为密切,地形改造作用破坏了氡浓度的客观形态。通过探讨地形干扰作用的起因,并结合地面氡、镭的实测数据分析,认为地表的氡异常主要是由深部纳米级的~(238)U和~(226)Ra经接力传递作用迁移至地表后衰变形成。同时为了抑制地形的干扰,采用子区中位数衬值滤波法对氡浓度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在保留高异常的基础上,能够增强弱异常信息,以及发现新的矿致异常,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