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的空间行为是行为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行为地理学对消费者空间行为和旅游者空间行为的研究较多,就业行为作为农村劳动力的重要空间行为还没有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通过对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感知行为、就业决策选择行为、就业行为、就业体验行为的分析,认为: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行为就是指与劳动力就业空间选择有关的感知、决策、行为及体验,这4个过程是紧密联系的一个统一体.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行为的研究有利于深入认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状与问题,可以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农村劳动力的微观主体视角,通过转移就业动机、环境认知与决策方式的路径分析,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空间决策过程及其内部关系,揭示了其空间决策机制。对合肥市的实证表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动机对环境认知有显著正向影响,就业地距离对决策方式有显著正向影响,就业地形象对决策方式有一定的负向影响,其它环境认知对决策方式没有显著影响,进而提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黄淮海地区农村劳动力剩余与转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勇 《地理研究》1992,11(1):39-47
黄淮海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历史以1978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劳动就业目前仍集中于农业,农业劳动力多为兼业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普遍较低,地域分异明显,农村劳动力剩余量较大。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措施包括促进经济总体增长,提高乡镇企业就业弹性、提高劳动力文化素质、完善小城镇和劳动力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4.
赵春雨  苏勤  盛楠 《地理研究》2014,33(8):1503-1514
借鉴时间地理学理论与方法,提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时空路径概念。以安徽省4个样本村为例,使用ArcGIS、SPSS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时空路径的基本类型与特征:① 农村劳动力依据时空路径特征可分为稳定型、逐步稳定型、漂泊不定型、回流型、逐步开拓型、断续型六种类型;② 4个样本村劳动力打工时空路径演化有明显的地域差异;③ 21世纪初期是农村劳动力全面接受打工就业方式的时期,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老家亲戚、朋友”是最重要的打工媒介;④ 农村劳动力在打工地和家乡间的流动节律有“春节型”、“节假日型”、“休息日型”、“每日型”四种类型;⑤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具有明显的空间指向和粘性特征,家乡是重要的结点空间,社会经济地理位置是地域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行为是个完整的过程,包括就业感知行为、就业决策行为、就业行为和就业体验行为。通过对A村的问卷调查,利用SPSS软件分析得出:农村劳动力在外出流动就业前对就业环境的总体感知强度不是很高,且在不同的感知项目上差异较大,在不同的人口学特征上也有差异;农村劳动力做出外出流动就业的决策主要是受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的共同作用,且城市拉力大于农村推力,另外他们在就业过程中还受到农村的拉力和城市的推力;农村劳动力从事的行业主要是依靠体力和简单技术的非正规行业,随着在外时间的增加他们会逐渐改变行业;农村劳动力对其目前的就业状态满意度较低。  相似文献   

6.
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本化及其转移中的教育培训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国外发达国家转移的作法,从劳动力资源化和资本化的理论分析出发,分析了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以此得出,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富余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和素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最后对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的教育和培训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即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体系,形成农民教育培训投入机制,强化农民专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南通县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南通县为典型,研究了近年桌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农村产业结构类型的形成、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和空间转移以及县域城镇化发展,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协调发展是各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普遍现象。目前中国已进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但同时面临着严重的"三农"问题。内陆河流的劳动力转移除了受经济条件、体制条件的制约外,还深受水资源条件的约束。通过对水资源自然赋存格局和变化状态,时空分布与利用关系的分析,透视资源性缺水与结构性缺水,证明水资源条件的约束性持续存在并有加重的趋势。在保证生态环境良性运行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分析计算水资源对人口和经济的承载力,结果表明,人口处于超载状态。因此以同步实现水资源的高效配置、缓解水资源压力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主线,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三个层次具体探讨了水资源约束条件下,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从农村向城镇转移规模。通过上述劳动力三个层次的转移分析,基本上能够把水资源承载力条件下超载的人口转移出去。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演变的时空特征及内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大宾  袁天凤 《热带地理》2014,34(3):399-40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西部地区受特殊区情的影响,成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难点和关键。以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大省四川省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揭示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演变的基本态势,发现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规模比重、属性特征、从业状况和带眷转移、回乡创业等情况随时代的发展产生了明显变化,在空间上逐渐呈现向本省及西部地区回流的趋势,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之间农村劳动力转移及演变特点存在较大差异。在内在机制上,认为劳动力转移的收入和成本预期、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国家相关政策体制以及转移劳动力自身特征等因素的变化驱动着四川等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10.
在2012年新疆昌吉和阿勒泰2个地区4个县8个乡镇19个村农户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区位选择的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2类微观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个体特征中的外出打工目的和家庭特征中的家庭生命周期及人均耕地面积对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的跨县远距离转移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抚养负担、人均年收入等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乡村弹性的乡村振兴理论认知与路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李玉恒  阎佳玉  刘彦随 《地理学报》2019,74(10):2001-2010
在人类社会发展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乡村衰退问题已成为全球性趋势,亟需实施乡村振兴。科学、系统把握乡村地域系统的演化规律,深入揭示乡村系统与外界发展环境的交互作用模式,提升乡村自身抵御、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弹性,是实现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乡村弹性视角理论解析了乡村地域系统演化与乡村振兴。研究发现:① 乡村弹性包含乡村系统对外界扰动冲击的抵御能力、适应能力与实现全新发展的转型能力。② 乡村演化分异是乡村地域系统与外界发展主导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在此过程中,乡村弹性决定着不同发展阶段乡村地域系统的演化方式和结果。③ 打造多功能乡村、实施乡村整治工程、培育乡村社会资本对构建弹性乡村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强调应科学识别乡村地域系统,差异化制定培育与提升乡村弹性的实施方案,实现乡村系统功能、结构及运行达到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乡村发展进程与乡村振兴路径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郭远智  刘彦随 《地理学报》2021,76(6):1408-1421
乡村发展是乡村地域系统循环累积与动态演化的结果,全面梳理乡村发展历史脉络与地域分异格局,对于科学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和人地系统科学认知,本文解析了1978-2050年中国乡村发展演化进程,探讨了乡村转型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揭示了中国县域乡村振兴水平的空间格局,进而提出了...  相似文献   

13.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概念性认知及其研究框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中国乡村发展正步入转型的新阶段,乡村生产空间正经历以家庭为单元的土地细碎化经营向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化经营转变,呈现出乡村多元主体利益竞合的空间博弈及乡村生产空间资源配置不匹配等新型矛盾。本文将系统论思想引入乡村生产空间,提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理念,并从地理学与空间、行为空间和空间行为、“空间的生产”理论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术思想出发厘清了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思想缘起,凝练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核心内涵;并对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学理辨析、演化机制、形成机理、优化调控等基本问题域进行讨论,初步构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研究框架;进而提出未来研究需重点关注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要素构成及其关系界定、“人”与“地”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人地关系行为机制、探讨多学科融合多方法集成、辅以长时序数据支持的方法体系,旨在为乡村生产空间可持续发展由基础研究走向实践应用提供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4.
乡村转型发展与重构是解决乡村衰落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是国家破解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论文通过对现有乡村发展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分析,从研究范式、演进过程、机理探析和路径探索等4个方面总结了国内乡村转型发展与重构的研究现状及展望。发现乡村转型发展与重构研究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角、多元融合的研究内容、综合多样的研究方法与手段。未来需重视不同类型村域转型发展与重构中乡土文化的研究,加强欠发达区不同类型村域转型发展与重构的实证研究,深化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综合研究,优化不同发展模式下乡村转型发展与重构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乡村地理学研究的主要热点演化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地理学主要中文期刊近40年来刊发的有关乡村研究的文献为分析对象,采用Citespace软件文献计量分析及文献归纳方法,对中国乡村地理学研究主要热点进行识别和阶段性划分,并梳理其主要热点的研究进展。结果发现,伴随20世纪80年代的乡镇工业和21世纪初以乡村旅游业兴起的乡村两次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国家乡村发展和建设的战略和政策不断调整,乡村地理学的研究热点演化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①1978-2000年,主要聚焦于乡村城市化、城乡关系、乡村聚落、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等研究,为国家和地区的农业与农村发展做出了基础性和战略性贡献。②2000-2008年,开始转向以乡村旅游、农村居民点、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空心村等研究热点话题,中国乡村地理学发展改变了“重城轻乡”的学科格局,逐渐走向繁荣。③2008年至今,研究热点转向多元化,涉及乡村转型、乡村重构、乡村性、空间重构、乡村社区、乡村治理等,研究主题逐渐接轨于国际乡村地理学。未来中国乡村地理学的研究应以建设乡村地理学学科基础理论和方法体系为核心目标,服务于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积极关注乡村发展、转型、分化、重构与治理等核心话题,深化乡村多元空间价值理论研究,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乡村地理学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研究框架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日益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力地契合和服务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繁荣稳定,加快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步伐,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系统梳理国内外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相关研究成果,针对内容深度相对薄弱、功能拓展比较泛化、时代特征不够显著等问题,把握新时代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特点、新使命、新要求,充分考虑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人口大国、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构建了融合地理学、旅游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的新时代中国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研究框架,归纳了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五个重点研究内容,即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学理和逻辑机理研究、乡村旅游引导乡村经济振兴的路径研究、乡村旅游引导乡村生态宜居的路径研究、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治理体系重构的路径研究、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研究。五个重点研究内容包括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和保障层面,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共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科学、持续、健康发展。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方法论,汲取科学方法论的智慧和营养,构建多方法综合集成的方法体系,确保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和数据处理的科学性,是新时代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研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方方  何仁伟  李立娜 《地理研究》2019,38(3):699-712
探讨乡村非农就业与农民增收、农业农村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构建乡村振兴地域模式,对有序推进城镇化,实现农民生活富裕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将京津冀地区划分为京津近郊区(I)、冀东北地区(II)、冀中平原区(III)、冀西太行山区(IV)、坝上地区(V)五类地域类型,采用2000—2016年京津冀县域面板数据,应用空间回归模型测算了京津冀地区乡村非农就业对农民增收的空间效应,提炼了京津冀地区乡村振兴地域模式。结果表明:① 京津冀地区及五类地域类型区乡村就业非农化率与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00—2016年,京津冀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486元增至11920元,乡村就业非农化率由38.9%增至57.5%,五类地域类型区乡村就业非农化率排序依次为:I>III>II>IV>V,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排序依次为:I>II>III>IV>V;② 京津冀地区乡村就业非农化率每提高1个单位,农民收入增长9.215个单位,I、II、III、V区就业非农化对农民收入的弹性系数分别为29.986、-23.605、-10.388、9.951,IV区两者之间关系不显著;③ 依据不同地域类型乡村非农就业与农民增收的特征、机理与未来发展趋势,提炼了京津冀地区乡村振兴的四种地域模式,即就业平稳型+农工商主导、兼业型+现代农业主导、就业输出型+复合型特色农业主导、就业输出型+生态农旅主导。  相似文献   

18.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理论认知与实践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伯华  杨馥端  窦银娣 《地理研究》2022,41(5):1407-142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面临着严重的人地关系危机,对其进行有机更新显得尤为重要。立足于有机更新的科学内涵及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系统的演变特征,辨析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的理论认知,进而构建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的路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 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系统的问题困境归类为物质空间、文化空间与社会空间,提出以三生空间为空间载体、景观基因为文化核心、社会场域为基础脉络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理论认知。② 以更新优化物质空间、文化空间与社会空间为着力点,构建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物质-文化-社会”三维路径机制,包括物质空间更新:主导功能优化与三生空间重塑;文化空间更新:隐性基因修复与显性基因修补;社会空间更新:关系网络织补与社会秩序重构。以实现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建立“多维度优化-多目标统筹”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理论与路径,以期为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提供科学参考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耦合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14  
龙花楼  戈大专  王介勇 《地理学报》2019,74(12):2546-2559
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是乡村地域系统演变的重要特征,系统开展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耦合过程及互动机理研究有利于揭示乡村演变的内在规律。土地利用转型研究为深化乡村地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深入开展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耦合研究可为因地制宜制定乡村发展战略,适时调控乡村土地利用政策提供参考。当前,针对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耦合研究的理论体系、技术方法、内在机理等尚缺乏系统的建构,基于耦合研究优化乡村转型重构的路径仍显不足。为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耦合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耦合理论分析框架、“格局—过程”耦合和梯度分异导向的耦合三个层面提出针对性的研究展望,以期丰富乡村地理学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