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西地区城镇体系特征及未来发展构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志斌  张小平 《冰川冻土》2002,24(4):463-469
河西地区城镇体系在空间地域结构上,表现出绿洲城镇的特点;在职能类型结构上,以综合性城镇为主;在规模等级结构上,具有经济不发达地区城镇体系的共性. 未来城镇体系建设,必须从区域整体发展的宏观思路出发,统一构建与绿洲环境相协调的城镇体系格局,使水资源能够支持重点城镇的发展,围绕酒泉市、张掖市、武威市和敦煌市4个区域中心城市,有意识地利用"点-轴"结构,积极培育次级中心,形成空间分布合理、职能类型多样、规模等级协调的城镇体系网络,促进河西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孙艺香 《西北地质》2021,(1):247-255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视域下分析了中国工矿城镇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对工矿城镇发展的要求,探讨了将国土空间规划要求落实到工矿城镇发展中的政策和技术路径,并按照空间规划融合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思路,提出了工矿城镇发展融入国土空间规划的设想.通过对中国陕北煤炭资源集中开采区工矿城镇发展的分析和案例总结,结合国土空间规...  相似文献   

3.
海南特色小城镇建设是在海南国际旅游岛背景下,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白马井镇以其特色渔业风情位列海南省儋州市特色小镇之一,在对其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城镇性质定位、城镇空间利用规划、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城镇产业体系构建以及城镇环境承载能力强化等五个方面提出小城镇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4.
旅游小镇是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要发展方向,是区域旅游城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实地考察、走访调查、文献查阅等多种途径,结合RMCP模式对中原镇的资源本底从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竞争与合作以及旅游吸引物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中原镇"以南洋风情为主,热作风光为辅"的旅游意象塑造整体方案,具体包括人文情怀浓郁的镇墟主干道为核心,打造南洋风情观光区;两翼分别为热作风情体验区、嬉游养生度假区、游人集散中心和文化创意休闲区。  相似文献   

5.
张惠  张志强 《冰川冻土》2017,39(4):926-934
石羊河流域是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点区域之一。为找出流域城镇化用地空间扩展的机理,从社会经济、区位交通、生态约束出发,开展了城镇空间扩展用地评价与预测研究。首先,利用改进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找出城镇扩展可能性和各乡镇适宜性高值区的空间格局,发现其主要位于流域中部绿洲生态功能区,沿G30高速公路和312国道分布,以县城/城区为中心呈星形扩散。然后,利用经过精度检验的土地转化模型(LTM),在适宜性评价因子的基础上模拟城镇扩张。结果表明:凉州区和金川区为流域发展的"两核",312国道天祝至永昌段、211省道凉州至民勤段、212省道永昌至金川段为流域发展的"三带"。上述结果可为政府制定流域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燕  李江风  周学武  汪珉 《地球学报》2013,34(4):491-499
以地质公园为主要载体的滨海地质旅游开发是丰富国际旅游岛自然科学内涵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海南滨海生态保护和现有旅游产品结构体系升级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及案例研究方法,以海南国际旅游岛为视野角度,对国内外滨海地质旅游研究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其实践经验给海南省地质旅游开发以启示,如资源普查登记、保持地质景观资源的原真性、政府主导下进行地质旅游开发等。结合国际旅游岛战略目标,基于其现有资源、政策等优势,地质旅游是海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本研究基于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启示和海南省滨海地质旅游资源优势,提出了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社区参与的滨海地质旅游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分析准噶尔盆地南缘"双复杂"区速度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据研究区地质和速度资料特点,改进速度校正方法.以三维复杂构造实体模型为基础,开展井震联合层速度校正、全层系层速度反演.通过频率域融合井震联合校正速度和反演层速度优势,直观地体现了层速度在空间上的变化,为"双复杂"区圈闭落实及钻前压力预测提供可靠的速度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准确把握城镇之间的空间关联格局,可为统筹协调城镇体系发展提供更有力的空间依据。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测算各城镇规模综合指数,针对空间引力模型中距离因子修正问题,采用公路道路网络进行网络建模,通过寻找最优路径来衡量城镇间相互作用的距离关系,进一步以此来分析城镇空间关联的程度。结果表明:义乌市各城镇的规模大小存在明显内部差异,稠城街道最高,赤岸镇最低;义乌市形成了“一小时生活圈”的城镇空间格局,街道之间的平均时间距离低于乡镇;义乌市空间关联度以稠城街道为轴心向外递减,根据城镇相互作用大小可将义乌市城镇体系分为三个梯队。由此认为:采取网络建模下的时间距离来描述城镇间的相对距离关系,能够为揭示城镇间相互关系提供更为科学的空间依据,对义乌市空间发展及合理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藏区高速公路地处川西高海拔寒冷地区,工程场地地形高差变化极大,地形条件复杂,斜坡地质灾害非常发育。根据藏区高速公路斜坡地质灾害特点,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的"1+4"工作方案,"1"即"抓紧开展沿线区域地质灾害综合分析再评估,形成1个再评估报告";"4"即整治一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排查一批潜在的地质灾害,监测一批存在重大隐患的地质灾害,上报一批对高速公路造成巨大威胁的线外地质灾害。通过藏区高速公路地质灾害排查表明,其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以崩塌、滑坡、不稳定性斜坡、泥石流为主,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分段性、相对集中性、相关性;在时间分布规律主要受降雨和冻融的控制,表现为季节性和重复性。在此基础上,基于传感网络的地质灾害监测数据自动采集关键技术,提出了藏区高速公路斜坡地质灾害长期健康监测预警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0.
王占富  耿晓伟 《地下水》2011,(4):165-166,183
以陕西十地市为研究单元,运用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方法分析了陕西2000~2009年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并对旅游经济差异进行分解。研究表明:陕西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较大,但有缩小的趋势;国际旅游区域差异大于国内旅游区域差异,三大地区差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构建"一核、两轴和五板块"的旅游空间结构,提出促进其形成的举措。提升三大区域旅游经济和旅游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以新疆16座城市为研究对象, 运用多时相卫星遥感资料,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提取城市的空间特征信息, 并通过城市扩展强度、扩展速率以及城市空间形态紧凑度和分形维数等指标定量分析了1990-2010年以来新疆城市扩展时空动态变化的过程和特征. 结果表明: 新疆城市的空间分布由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绿洲经济所决定, 许多城市的发展依托于绿洲, 城镇的形成具有"亲水性"的特点, 由于新疆地域辽阔, 交通干线附近往往形成城镇相对集中的城市带或城市群. 南北疆城市之间在扩展速度及强度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位于北疆天山北坡经济带上的城市大多属于扩展速度相对较快、扩展强度相对较大的扩张类型, 而南疆城市的扩展速度则相对较慢、扩展强度也相对较小.通过对城市紧凑度和分维数变化的分析发现, 新疆城市平均紧凑度呈下降趋势, 而分形维数呈增长的趋势, 说明整体上新疆城市空间结构有趋于松散化的趋势, 城市的空间结构不够合理, 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2.
银川平原地城镇区域水资源空间分布与城镇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嘉  段汉明 《地下水》2011,33(2):173-175,178
从银川平原城镇区域水资源的分析入手,采用分形理论结合GIS软件空间分析技术,对银川平原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进行定量化的分析,得出银川平原城镇区域的水资源呈现出集中分布的特征形态.并以此形态特征为基础对其与银川平原城镇的空间的分布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银川平原城镇区域范围内的水资源空间分布以集中性的特点,影响着城镇的工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东缘民族区域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录仓  石培基 《冰川冻土》2002,24(4):457-462
青藏高原东缘区域,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多元民族、经济结构的制约,民族宗教文化、民族贸易的超常亲合及资源开发、人居环境的改善是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低水平、小规模、职能分工不明确、空间分布差异大是城镇发展的主要特征.严酷封闭的地理环境、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是主要的障碍因素.因此选择"小规模、多中心、多层次、适当集中"的区域城镇化模式,强化城镇及区域特色产业,优化生态环境,营造城镇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外部环境,培育中心城镇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科学配置资源的过程;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确定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强度、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前提基础。以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为评价单元,将地下地质结构、地表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特征要素约束条件和系统承载饱和度作为影响分区的评价准则,构建地壳稳定性分级评价体系、生态敏感性分级评价体系和基于CCPS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动态加权求和法对各项指标综合集成,表征约束层、支撑层和压力层"三个维度"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值,提出面向"三区三线"划定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新思路,合理确定评价单元三大空间和三条控制线划定的层次化分级布局,为同期类似评价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的研究基础和系统的思路框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赣西北地区地质矿产调研资料为主,结合鄂东南地区地质矿产科研成果,对该区重要赋矿地层层段、构造体系、成矿岩浆岩系列与空间结构、区域矿产分布规律等进行了整体研究分析,初步拟建了该区的"层-体"耦合成矿模式,并就深部找矿的思路与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国家地质公园是一类专业性较强的旅游景区,社会公众在区域旅游空间上对国家地质公园的判别是决定其发展规模与速度的核心因素。基于区域旅游空间判别视角,笔者共选取21个指标构成资源辐射力与市场聚集力二维矩阵模型,将国家地质公园划分为自然胜地型、准自然胜地型、环城游憩带型、混合型和科研主导型5种类型。并以陕西省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未来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发展应以提高吸引力和资源-旅游产品转化力为核心。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的金矿资源储量较为丰富,产能有极大提升空间.通过对四川金矿勘查、开发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对四川金矿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鼓励对未在保护区的区域进行勘查开发,为"边远山区"实现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贡献力量;扶持1~2家黄金企业上市融资,为四川黄金事业发展插上腾飞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若尔盖县582个地质旅游资源点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法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若尔盖县地质旅游资源分为4个主类,12个亚类和39个基本类型,优良级旅游共104个,在主类中均有分布;(2)若尔盖县地质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类型属于聚集分布,在乡镇尺度上分布不均衡;空间分布密度呈现“北部多,西南部边缘少,中部多”的分布特征;地质旅游资源分布线性特征明显,具有公路指向性和河流依赖性;(3)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度、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和人口经济等因素是影响若尔盖县地质旅游资源分布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将有利于对若尔盖县地质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能更好地提升若尔盖县地质旅游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孝辕 《吉林地质》2011,30(1):10-14
德惠断陷营城组地层以发育火山岩为特征,主要岩性为酸性岩和中酸性岩,少量基性岩.火山岩层为厚层状,单层最大厚度可达数百米.通过镜下薄片和岩心观察研究发现,该区火山岩储层孔隙类型多样,包括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其中后两者是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研究表明,德惠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储集空间的形成演化过程复杂,构造运动、...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探讨用生态文明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路及方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山西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必须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全过程,需要坚持生态敏感性、建设适宜性、环境宜居性相互协同的原则,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以综合整治工程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途径,以生态文明制度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保障,形成国土生态屏障、重要生态功能区、基础生态用地和生态网络体系为主体的新型城镇生态安全体系,实现经济、环境、人居和谐的新型城镇空间格局。同时,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城乡土地利用格局,加强城镇建设用地调控,保障城镇化建设合理用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使有限的国土资源合理地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